2018-2019学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静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朝秦暮楚”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当时秦楚两国相互对抗,有的小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时而倾向秦国,时而倾向楚国。这个成语从某个方面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有 A. 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渐确立 B. 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活跃 C. 学在官府,向学风气兴起 D. 各种学术流派兴起,纷纷著书立说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朝秦暮楚”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的情况。士阶层活跃是井田制和分封制日趋瓦解使阶级关系发生的变化,排除A;士阶层活跃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反映了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排除C;有的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排除D。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井田制的瓦解,礼崩乐坏,针对社会动荡,士阶层对社会发展提出不同的看法,故选B。‎ ‎2. 《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 A. 启发诱导 B. 学思结合 C. 因材施教 D. 温故知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别,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故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3.《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 B. 兴办教育 C. 克己复礼 D. 礼法并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所以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 A. 燕国 B. 齐国 C. 秦国 D. 楚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和“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可知该思想为法家思想。结合所学,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最彻底,使秦朝实现了富国强兵,故排除ABD,选C。‎ ‎5.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 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坚信荀子的理论”,可以判断出只有A项符合题意。因为荀子认为人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CD不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荀子思想 ‎6.管伸认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孟了指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墨子主张“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 众多学术流派思想趋同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C. 等级森严追求国家统一 D. 重建秩序成为社会诉求 ‎【答案】D ‎【解析】‎ 管仲和孟子都认为国君实行一个的重要性,墨子主张的是君臣长幼等级关系,说明该时期思想家都主张社会秩序的统一。D正确;A中思想趋同说法错误;B是秦朝时期建立;C中国家统一不符合材料主旨。‎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A. 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 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 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法家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儒家强调尊卑等级,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这些学派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8.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了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故选B。法家主张法治,儒家主张德治,而墨家主张互利互惠,均是有为的思想,排除ACD。‎ ‎9.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A. 两者统治思想不同 B. 都是加强中央集权需要 C. 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 不同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答案】D ‎【解析】‎ 两者一个“坑儒”一个“尊儒”,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汉朝巩固,“坑儒”“尊儒”都是其表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坑儒”“尊儒”都是中央集权在文化方面控制的表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承秦制,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0.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实际上源自先秦哪家学派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出自《公羊春秋》,即高度的统一,包括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吸纳了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学说,故选 B;董仲舒糅合法家、儒家和阴阳五行的思想,不包括墨家思想,排除D;董仲舒的“仁政” 思想来自儒家思想,排除C;董仲舒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论辩,引入了道家无为思想,排除A。‎ ‎11.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佛教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皇帝极为恐惧”“感动上苍”可知是受到西汉时期“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B项正确;先秦儒学主要倡导“仁”和“礼”等道德思想,没有神话色彩,排除A;宋明理学主要是儒学的哲学化,没有神学色彩,排除C;佛教思想主要是人生命运、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理念,不符合材料中意思,排除D。所以选B ‎12.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 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 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答案】A ‎【解析】‎ ‎“汉代儒学地位的确立”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体现了人、君、天三者关系,强调了尊重上天旨意,听从皇帝安排,故A项正确;等级礼仪属于现象,没有反映主旨,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D项应属于“君权神授”的观点,故D项错误。‎ ‎13.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项正确。‎ ‎14.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 儒学地位不断上升 B. 太学生成为做官主要途径 C. 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D. 完整的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可知汉武帝主张儒学思想宣传,提高入学地位,因而选择A;B种主要错误;C春秋时期已经开始;D完整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 ‎【名师点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与孔子的“儒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2)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15.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答案】B ‎【解析】‎ 题意大概说的是唐代统治者垄断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世界的权威,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统治者加强思想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体现了政治需求对于文化政策的影响,故B正确;三教合流开始出现在魏晋时期,宋朝出现理学,AC错误;材料反映政治对思想文化的干预,与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无关,排除D。‎ ‎16. “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于新的环境。”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 A. 战国 B. 秦朝 C. 唐宋 D. 明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归纳材料信息: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绅士阶层产生;文官制度确立;传统儒学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据此可以判断材料所阐述的历史阶段是唐宋时期。这一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重文轻武,儒学融合佛道成分发展为理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17.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父老”在古代指的是职掌管理乡里事务的年长者。朱熹在这段话中对父老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他们教导年轻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二是要求年轻人明辨是非,去恶从善。三是要安心于农业生产。这三层意思综合在一起,就是在劝导百姓能够遵循现有秩序来生活,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仅仅提及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总体主旨,排除;B项仅仅提及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总体主旨,排除;C项仅仅提及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总体主旨,排除。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关于“程朱理学”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1)积极意义: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兴起起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18.朱熹认为“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这说明朱熹 A. 推崇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反对内心反省 C. 主张理学原则的生活化 D. 提倡知行合一 ‎【答案】A ‎【解析】‎ 朱熹求理的途径讲究“格物致知”,重视外在探究,A正确;内心反省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理学思想属于贵族化趋势,C错误;D是王阳明思想主张。‎ ‎19. 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被讹传为“王八蛋”。从这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B. 儒家思想的宗教化 C. 儒家思想的道德化 D. 儒家思想的哲学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题干核心内容与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宗教化、哲学化无关,从而直接排除ABD三项。“八端”即体现儒家思想的道德化,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道德化·“八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0.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答案】A ‎【解析】‎ ‎“形者,有生之本”承认物质是本原,是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 认为精神是本原,物质要依赖于精神,是唯心主义观点,与题干观点是对立的,A正确;“天地为万物之本”、“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舍天地则无以为道”都强调物质是本原的,是第一位的,均属于唯物主义,BCD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名师点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 ‎21.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 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A ‎【解析】‎ ‎“君不君,臣不臣”显然是违背了传统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从而导致政权的不稳定,故A正确;材料中是伦理道德破坏,不是宗法制破坏,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故C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 ‎2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 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仍居于统治地位,其地位并未丧失,A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B错误;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C正确;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是民主思想的体现,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下的思想启蒙的史实,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23.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 ‎ “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 ‎24.李贽主张“因材”“并育”,“名从所好,各骋所长”。李贽的这些言论 A.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B. 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C.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 抨击了道学的虚伪 ‎【答案】B ‎【解析】‎ 材料“因材……并育……名从所好,各骋所长”反映了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的思想,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故A错误;材料与否定“天理”的存在无关,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抨击道学的虚伪,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名从所好,各骋所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思想的内容出发,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即可得出“发展人的个性”的结论,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5.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应以“各得其私,各得其利”的原则制定“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这一主张体现了 A. “儒法并用”的治国主张 B. 废除君主制度的民主思想 C.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导致士大夫出现批判传统儒学思想,提出批判君主专制思想,故D正确;A是汉代儒学思想特点;黄宗羲等人没有提出废除君主思想,B错误;该时期思想没有受到西方思想影响,C错误。‎ ‎2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C ‎【解析】‎ ‎“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D。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信息,排除A;BC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故选D。‎ ‎27. 有位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应该是 A. 王阳明 B. 李贽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对“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和“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可知该思想家应当是王夫之。在以上四位明清思想家中,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论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答案为D。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李贽的思想特点是离经叛道,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排除AB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 ‎28.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 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 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 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 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在不断传承发展的,但已经沦为维护统治、服务专制皇权的工具,到明清更加明显,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而不适合汉代至明清的主流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特点而非总趋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紧随世界潮流”,到明清时期不符合题意,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故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 ‎【名师点睛】明初统治者对儒学的推崇,对教化的重视,使儒学的忠孝思想在明朝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虽然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其统治也江河日下,但在儒学的哺育下,许多知识分子把儒学倡导的忠、孝当成毕生奋斗目标,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忠臣,加强了皇权。‎ ‎29.有人指出,他们(智者)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其政治主张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学说,但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这里的“共同之处”是指 A. 探索自然奥秘 B. 强调人的价值 C. 注重人性研究 D. 认关注道德知识 ‎【答案】B ‎【解析】‎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都强调人的价值,具有人文主义精神,B正确。探索自然奥秘并不是共同之处,A排除。智者学派都注重强调人的价值,但不等于都注重人性研究,C错误。智者学派不重视道德知识,D错误。‎ ‎30.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A. 不断地认识自我 B. 不必遵守法律判决 C. 肯定美德的作用 D.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答案】A ‎【解析】‎ 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遵从法律判决并誓死捍卫个人自由尊严。根据题目中可以得出,故A项正确;根据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故B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提到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故C项错误;斯多亚学派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属于苏格拉底的观点,故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答案】(1)根本:孝悌。‎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 ‎(3)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问,从材料“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知仁的根本为孝悌。第二问,本小题题干要求时间限定为“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要求为仁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孟子提出“仁政”等。‎ ‎(2)依据材料二,由第一句话“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可知要求家庭和睦;由第二句话“ 即同宗相处……富贵者宜怜穷困”可知强调宗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由第三句话“ 循规蹈矩……乡党称弟(悌)”可知要求邻里乡里和谐相处。‎ ‎(3‎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儒家文化的相关知识能够看出,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社会、家庭、思想文化等方面。在维护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族和谐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影响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儒家思想历经发展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与李贽对卓文君追求爱情这一行为的评价,说明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 ‎【答案】(1)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2)评价:宋明理学家反对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李贽肯定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 原因:宋明时期,封建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理学家强调妇女要保持贞节,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因而理学家反对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明朝末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人性解放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李贽主张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因而他肯定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可见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由材料“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可见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第二小问,由材料“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可见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结合所学,宋明理学从根本上是要通过要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已为人熟知,材料一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浪漫爱情故事的不同看法。回答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时,要注意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联系。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角度出发,理学家强调妇女要保持贞节,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因而理学家反对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而明末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李贽倡导个性解放、男女平等,主张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因而他肯定卓文君追求爱情的行为。‎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8‎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清末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废科举、兴学堂的急剧变革中,其发展轨迹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留学教育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女性比例总体呈什么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变化趋势对中国女性发展的意义 ‎【答案】(1)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 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 ‎(2)特点:留学生群体涵盖面广泛;留学生来源广,年龄层次跨度大;在留学科目结构上,法政科盛极一时。‎ ‎(3)变化趋势:逐年增加。‎ 意义:整体上提高了女性的文化素质;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男女平等,为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女性更多的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从宋、元、明、清四代官办、民办百分比数据中可见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最终,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第二小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强化,要通过思想控制以加强统治。‎ ‎(2)从材料“废科举前……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纷纷远游”“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从中可以概括出留学生来源及其年龄层次的变化特点。从材料“1909年清学部……录用225人……‎ 习法政科……占总数的65.88%”,可归纳出留学科目结构的变化特点。 ‎ ‎(3)第一问,通过分析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女性比例变化图,可知“文革”前和“文革”后的女性比例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比例增加迅速。第二问,可以从提高妇女文化素养、实现男女平等、参与政治生活和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等方面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