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 ‎2018-2019学年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择题2分,30个选择题,合计60分。‎ ‎1、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的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这种“异质”的思想系统( )‎ A.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 B.吸收“西学东渐”成果 C.背离了传统儒学范畴 D.批判传统的政治体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3、《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不两适。”这反映当时的学者们(  )‎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重视规则和秩序 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强调变革和法律 ‎4、 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判,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除恶及故杀人越狱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 A.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B. 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存在着重罚轻罚倾向 D.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5、“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 A.奖励耕战 与民休息 B厉行赏罚 崇尚法治.‎ ‎ C.仁者爱人 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 厉行节俭 ‎6、有学者如此评论理学的某一观点:“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与该观点相契合的是(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C.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 ‎7、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 A.倡导“工商皆本” B.主张经世致用 C.提倡轻徭薄赋 D.萌发民本思想 ‎8、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础,而不是以基督敦信仰为基础。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 A.启蒙运动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汉代儒学 ‎ C.宗教改革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宋明理学 ‎9、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 C.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10、“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 A.启蒙运动的原因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 宗教改革的原因 D.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1、“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 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12、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理念是万物本源 ‎13、柏克在《法国革命论》指出:“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 ‘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 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这表明这一时期的法国 A.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 B.—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由原則 C.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D. 实现了政治民主与社会平等 ‎14、有学者认为:“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材料中“新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欧洲普遍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知识的进步 ‎③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初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5、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 A.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B. 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 C. 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 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文明进化的最大阻力 ‎16、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 “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 “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17、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 A. 太平天国 B. 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8、晚清时期,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依据上述观点,判断此人的主张是 ‎ A.实行君主立宪 B.建立总统制 C.废除君主制 D.倡导民主共和 ‎19、《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 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20、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1、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2、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同点是(  )‎ A.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向何处发展 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 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3、 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 )‎ A.追求社会平等 B.反对教会特权 C.主张回归自然 D.倡导权力制约 ‎24、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25、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又赞扬太平天国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纲领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 C.二者革命前途上的一致性 D.二者革命立场上的一致性 ‎26、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 A.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27、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政府的腐朽统治 D.西方文明的冲击 ‎28、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29、“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 B.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 C.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 D.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 ‎30、1918年,《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1919年2~3月间,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同时社会上“宣传教育部有训令达大学,令其将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氏辞退”,《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这反映出当时(  )‎ A.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转变 C.思想启蒙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D.白话文运动易被大众普遍接受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孟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 员 占全国 人 口 占国民 收 入 年 代 穷 人 数 目 年 代 工人工 资下降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55年 ‎85(万)‎ ‎1857年 ‎15—20%‎ ‎1856年 ‎87(万)‎ 普 通 群 众 ‎80%上 ‎40%‎ ‎1863年 ‎109(万)‎ ‎1866—1867年 ‎10—20%‎ ‎1866年 ‎130(万)‎ ‎ ——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权益。‎ ‎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五 “新加坡经验”的缔造者李光耀曾留学英国,所谓“新加坡经验”的源头在英国。李光耀从英国学到了三样东西。他对这些西方经验做了东方式的改造。第一,法治精神。李光耀在英国学习法律,接受了西方的法治思想。他的严刑峻法的社会管理模式使新加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廉洁。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涣散和“失败”‎ 相比,新加坡是相当安定和安逸的。当然,这种模式中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因素,大至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小至颇具特色的新加坡鞭刑。第二,费边主义。费边主义弃革命而取渐进式变革道路,英国是一个300多年没有发生革命的国冢。李光耀赞同平和的改良,曾经对新加坡主张“革命”的“左派”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政策。第三,社会主义理想。李光耀信仰“老式的社会主义”,即给予公民平等的机会来显示他们的才能和为自己获得财富。为实现这个目标,李光耀在新加坡推行强政府施政模式和集体主义的“亚洲价值观”。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新加坡展现的是一种“非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 ‎ ——《新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6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二、四,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2分) 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 ‎(4)根据材料五并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加坡经验”值得肯定的施政措施的看法。(2分)‎ ‎答案 一、 选择题 ‎1-5 DCBAB 6-10 CADCC 11-15 DABBA ‎ ‎16-20 DBADC 21-25ADAAB 26-30 DDAAA ‎31、【答案】(1)①经济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②思想基础: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4分)‎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2分)‎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民族危机的加深。(6分)‎ ‎(3)因素:①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 ②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4分)‎ ‎ (4) A: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 ‎  B: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2分)‎ l ‎32、【答案】(1)思想: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6)‎ ‎(2)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益(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颁布保险法);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确立最低工资)(6分)‎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加之工人经济待遇的改善,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 ‎(3)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分)‎ ‎(4)建立廉洁有效的政府,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根据国情调整发展战略(或“渐进式变革”)既适应时代的变化,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优良的公民素质和“新儒学”道德观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