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纣母所生三子依次是微子启、仲衍、受德 B. 商纣得以继位最主要原因是大臣支持 C. 纣继承王位是因其母由妾成妻身份的变化 D.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太史主要是为纣的继位提供制度上的依据,材料无法说明太史支持纣继位的主观动机,故B项错误,符合设问要求。由材料“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可知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根据材料“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可知纣为其母封妻时所生,故纣继承王位是因其母由妾成妻身份的变化,C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材料反映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在事实上得到确立和实行,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2.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力不大,故A错误;当时宗法制也逐渐崩溃,故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淡化,故B错误;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不是必须服从天子,故C错误;材料“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反映了天下共主、文化认同的心理,故D正确。故选D。 3.下面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按各地图所反映的朝代先后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图一反映出的是是郡国并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汉初期;图二反映出的是战国七雄,所以是春秋战国时期;图三中出现了中书省和大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的行政区划;图四中涉及的都是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朝的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 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 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 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 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中央机构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故C正确。宋代中央机构职能不限于行政,故A排除。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的是皇帝,故B排除。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不符合“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故D排除。 5. 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 B. 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 C. “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 D. 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社会对人才推崇,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提到的是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西施和钟无艳依据自己的才德取得一定成功,B项正确;C项中的“祸水”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不是题干主要意思,排除。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 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B. 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C. 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D. 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答案】C 【解析】 “化家为国”是指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即直接因素是当时分封制转为郡县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分封制转为郡县制而非世官制转为科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方面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令姚崇并无执行权,强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是越权,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门下省失权的问题,排除B;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问题,C项错误,排除;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是因为中书令姚崇越权,并非是藩镇割据,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8.在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里,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有这样一段评价:“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作者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 A. 镇压叛将,尽收精兵 B. 事权分散,相互牵制 C. 划分区域,设置机构 D. 广置监察,集权中央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可知宋朝从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项只说了军事方面,说法不全面,故A错误;通过材料“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可知宋朝从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使各个权力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与材料相符,故B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宋代划分区域,广置监察,集权中央,CD两项排除。 9.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 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 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 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 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表明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威胁皇权,为克服这一弊端,朱元璋废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以加强皇权,故选D项。A项为唐代的情况,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非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排除B项。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故C项错误。 10.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帝制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民治指的是民主制度,故本题选A。B与帝制相关。C与封邦建国不符。D指的是帝制。 11.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他认为科举制 A. 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B. 选才不够公平公正 C. 难以满足政治需要 D. 选材范围较为狭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鲜“国体”之论是和政治密切相关的,意在强调科举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而材料中的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则直接强调科举制度其实是难以满足政治需要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非其他的选项。 12.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 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 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 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 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由题干及已学史实可知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手,但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也始终未能正式统帅六部。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材料描述是正是这种情况,D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废除 13.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 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州”“县”“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故答案应选 B。 14.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古人在分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事,则巫乙匠陶;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 爵位 B. 官名 C. 谥号 D. 行业 【答案】A 【解析】 古代的诸侯国如齐鲁秦吴、谥号如文武成宣、所从事的行业巫乙匠陶等后来都成为中国人的姓氏。王、侯、公孙等字词都是对有功之臣所封的爵位名称,所以这些姓氏的来源应当是爵位,故选A;世袭的官职成为家族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而官职也成为姓氏的来源之一,结合所学,类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是等姓氏源自官名,排除B;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的受封者的后代就改用朝廷赐予的谥号当做自己的姓氏,用永久的纪念先人的功绩和显示家族的荣耀, 如春秋时楚国君旅,死后谥号为"庄",他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姓,排除C;世袭的职业和技艺就成为家族的标志,甚至成为姓氏的来源,如筑氏(建筑)、韦氏(皮匠)、冶氏(冶炼)、钟氏(铸钟)等,排除D。 15.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因此ABC均正确。D项错误,此制度在西周初期维护了奴隶制的正常运行,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崩溃。 16.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 神权高于王权 B. 神权与王权合一 C. 王权源于神权 D.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商王用“占卜”的形式预测国家大事的吉凶,说明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正确。材料未体现神权高于王权,A错误。神权与王权并非合一,只是密切结合,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权的来源,C错误。 17. 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 A. 兵部隶属门下省 B. 君权受相权制约 C. 唐太宗大权旁落 D. 门下省独掌大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兵部属于六部之一,六部是设在尚书省之下的,故A错误;在唐代,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审议,此处的独掌大权是错误的表述,故D错误;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皇帝一人独揽大权,故唐太宗大权旁落说法错误,C项不正确;唐太宗的敕令被魏征拒绝,这说明了门下省驳回了皇帝的敕令,门下省代表的是相权,因此材料反映了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唐太宗时期的一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对唐朝“三省六部”制以及对“门下省”职能的掌握;但材料中的观点是君权受相权制约,与课本中的观点相反,解答时一定要注意。 18.1395年,明太祖敕谕群臣说:“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其目的是 A. 扩充内阁的职权 B. 使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C. 避免权臣专权乱政 D. 由六部掌管国家行政 【答案】C 【解析】材料“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权,避免权臣专权,故C项正确;内阁是明成祖时设立,故AB项排除;六部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国家行政权由皇帝掌握,故D项错误。 19.《汉书·刘辅传》中提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由此可见,中朝 A. 创立于西汉 B. 长官亦为宰相 C. 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 D. 参与政事的决策 【答案】C 【解析】题干中考对“中朝”这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从材料中看中朝是皇帝身边的人,而外朝是传统的丞相等官员,可判断出答案是C。题干中体现不出 创立时间,因此A错误,由题干可知,中朝的长官非宰相,且未说明是否参与政事。因此B、D两项错误。 20.《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 ②行使宰相权力 ③取得决策大权 ④地位逐渐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可知内阁大学士入阁是由皇帝选任的,① 说法正确;内阁的阁臣只是“备顾问而已”,不能行使宰相权力,没有决策大权,②③说法有误;根据“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可知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是逐渐提高的,④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项,排除ABD项。 21.隋唐科举制革除的当时最大的弊病是 A. 选官重武轻文的现象 B. 豪门士族垄断国家政权 C. 官员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 D. 中小地主的反抗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使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了政权,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员选拔的垄断,故B正确。科举考试造成选官重武轻文的现象不符合史实,故A项排除。科举制为官僚体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故C项官员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错误。中小地主大多为庶族地主,科举制兴起的背景之一正是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故D错误。 22.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即选C项。 23.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 A. 加强官僚政治 B. 削弱贵族集团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由官僚负责运转” ,确实有利于加强官僚政治,但它仅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由“门阀政治”到“而非贵族负责运 转”,的确削弱了贵族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它也是一种手段,并非根本目的,故 B 项错误; 提高行政效率, 可以成为一种主观目的, 但不是根本目的, 故 C 项错误; 不论削弱贵族集团, 还是加强官僚政治,根本上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皇权,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点睛: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宋朝”“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4.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 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 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主要阐述了从夏到殷汤再到后来诸侯兼并,诸侯国从三千余国到“千八百国”,再到“千二百国”的历史现象,题干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方面的内容,排除A。也没有提到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题干只是阐述诸侯国数目减少这一事实,与B也无关,诸侯国数目的减少主要和兼并战争有关,答案为C。 25.东汉时期“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在政治上建立君臣关系,在私人感情上建立父子关系,被推荐的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负义,将为士人所不齿。这种现象 A. 为士人入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B. 放宽了对士人入仕年龄的限制 C. 反映了选官中浓厚的儒学伦理观 D. 使伦理关系成为官员联系的纽带 【答案】C 【解析】 举孝廉强调“能报恩”,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和私人感情上的父子关系,反映出东汉时期选官过程具有浓厚的儒家纲常伦理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举荐人偏好“年少能报恩者”,不能说明士人入仕途径便捷和对年龄限制的放宽,A、B两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不能说明官员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伦理关系,D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 (3)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 (4)如图机构是谁设置的?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 【答案】(1)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法律,官员的考核和选拔。 (2)程序: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兵部。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帝的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造,为历朝所沿用。 (3)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4)雍正皇帝时代特征:封建制度衰落。 【解析】(1)结合所学回答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即可,即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制定严酷的法律,官员的考核和选拔。 (2)程序:结合所学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即可,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作用:结合所学回答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即可,可从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对后世影响深远等方面分析总结。 (3)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4)图示机构是军机处,军机处是雍正皇帝设置的;结合搜学可知,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7.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图1唐代中央政制和架构 图2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2)根据图2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如何导致“君主独裁体制”形成? 【答案】(1)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而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掣肘。 (2)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加强了皇权;能集思广益,却也会降低行政效率;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宰相处理的民政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如果宰相与枢密使和三司使未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政策便难以施行。 (3)中央各常设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由于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职级相同,部门之间如有冲突或合作,需要君主介入和仲裁,这就提高了君主在日常决策上的地位。 【解析】本题以唐宋中央官制的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1)注意从地位下降和职权分割两个角度归纳特点。(2)可从加强皇权、降低行政效率、增加财政开支等角度分析影响。(3)注意省略号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可根据“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和“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分析“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事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谈谈你的分析。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答案】(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 (3)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解析】(1)过失:根据“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得出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根据“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得出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根据“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得出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观点:根据“秦之事迹……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相同点:根据“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得出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分析:根据“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 (3)差异:根据材料,可从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顾炎武则进一步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分析。原因:可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观点上不同等角度分析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