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_1949年)课件(57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二第6讲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_1949年)课件(57张)

第 6 讲 民国后期的中国 ( 1927~1949 年 ) 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内容索引 通史知识整合 高频考向突破 压轴大题导练 通史知识整合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7 ~ 1949 年 ) ,主要处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是中共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阶段。 时空坐标 主干知识 阶段 民国后期的中国 (1927 ~ 1949 年 ) 政治 ( 1) 抗日战争 ① 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最后反攻并胜利 ②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 解放战争 ①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1945 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 1946 年召开政协会议 政治 ② 1946 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947 年 6 月,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开始反攻 ③ 1948 ~ 1949 年,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战胜利 ④ 1949 年 4 月,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经济 (1) 国民经济的 “ 黄金时期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 民族资本的萎缩: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3)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因受到美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而陷入绝境 文化 (1)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 (3)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总任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 生活 (1) 五四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婚姻观念、婚俗等发生变化,彰显了自由、平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2)20 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电影事业迅速发展。 20 世纪 30 ~ 40 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外的进步影片 时段特征 政治上: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的任务。 经济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 高频考向突破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 ( 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 ) 18 卷 Ⅰ , 30 ; 18 卷 Ⅱ , 30 ; 17 卷 Ⅰ , 30 ; 17 卷 Ⅱ , 30 ; 17 卷 Ⅲ , 30 ; 16 卷 Ⅰ , 30 ; 16 卷 Ⅱ , 29 ; 15 卷 Ⅰ , 30 ; 15 卷 Ⅱ , 30 ; 14 卷 Ⅰ , 41 ; 14 卷 Ⅱ , 30 ; 13 卷 Ⅱ , 30 2. 民国后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16 卷 Ⅱ , 30 ; 16 卷 Ⅲ , 30 ; 15 卷 Ⅱ , 30 ; 14 卷 Ⅰ , 30 ; 13 卷 Ⅱ , 30 考向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 ( 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 ) 1.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 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① 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② 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认知深化 (2) 从工人运动的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①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 ② 1923 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 ③ 1924 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 (3) 从国民革命的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①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 ② 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 。 (4)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 “ 工农武装割据 ” 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5) 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 (6) 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 。 2.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 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① 工业化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里,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推动下,中国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 ② 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使国民党加紧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排斥其他民主力量,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2) 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① 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尽管南京国民政府开放的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 ② 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 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 量 。 ③ 经济层面 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 ④ 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 ⑤ 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 1942 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并于战后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3 年,中国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1943 年,《开罗宣言》明确了中国对东北、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的主权,中国政府于战后收回了这些领土的主权 。 3.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 (1) 外交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制定并推行了 “ 外求友,少树敌 ” 的务实外交政策,谨慎处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搁置分歧,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国际援助,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 。 (2) 与美、英、苏、德等国的外交关系 中国利用与德国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关系,使德国维持了半年多的中立;同时中国极力发展与苏联的关系,使苏联从 1938 年到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成为中国军火的主要供应者,中国也努力推动美、 英 ( 尤其是美国 ) 政策发生积极转变,反对两国对日妥协的倾向,使两国逐步确立起制日援华政策,为以后的盟国关系奠定了基础。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 8 日,美、英向日本宣战。美国参战后,重庆政府以美为主的外交方针收到了成效,美国成为援华抗日的主要国家。 家国情怀: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觉醒,实现 了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实现了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新时期我们更应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核心素养感悟 1. 命题点: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 (2018· 课标全国 Ⅱ , 30)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 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 ……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 …… 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 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 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 实现 D .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真题导练 √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抓题眼  材料反映出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策满足农民愿望,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 找错点  “ 废除 ” 是在 1952 年; “ 国民革命 ” 与题干材料不符;材料未涉及 “ 国民党的影响 ” 。 2. 命题点:抗战胜利后国共力量的对比变化 (2017· 课标全国 Ⅱ , 30)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 ;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 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 出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抓题眼  材料反映出抗战胜利后,山东根据地中共领导的群众组织,党员人数猛增,这表明中共在抗战中实力的增长。 找错点  材料未反映 “ 工作重心 ” 的转移; “ 工农武装割据 ” 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力量壮大不等于 “ 统一战线 ” 。 1. 命题点: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 (2018· 日照高三期中, 13)1937 年 12 月 17 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 “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 …… 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 …… 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 ” 这表明 国民政府 A. 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 B.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 C. 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 D. 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考向押题 √ 答案 解析 解析  根据材料 “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 …… 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 可知国民政府认识到动员民众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 2. 命题点:抗战时期中共的近代化探索 (2018· 滨州二模, 30)1941 年 12 月,中共中央发出 “ 精兵简政 ” 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这一指示的 贯彻 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C.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答案 解析 解析  1941 ~ 1943 年,日军集中兵力对华北和华中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持续扫荡、清乡运动,敌后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由于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措施, 1943 年,敌后抗日根据地扭转了困难局面,为进入攻势作战创造了条件。选项 A 和 D 与题干中的 “ 精兵简政 ” 没有关联,且时空不对 。 选项 C ,属于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的作用。 1.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 (1) 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改变了从前 “ 厘卡林立,重叠征收 ” 的弊病。国民政府还实行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2) 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 认知深化 考向二 民国后期的中国社会经济 (3) 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 1935 年实行 “ 法币政策 ” 。 ① 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 “ 法币 ” 。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一律使用法币。 ② 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 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 (4) 开展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 1935 年,提出开展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的内容共有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 在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中,南京政府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发展国民经济。例如,在工业方面,加快国营企业的发展力度,对民营工业采取了一些奖励、救济与扶助措施;在商业方面,加强对工农业产品的检验工作,以增进商品信誉与促进生产改良,提倡国货,对有些民营企业减免关税或降低运费;在金融方面,推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实行 “ 法币政策 ” ,实现了货币发行的集中和货币统一;等等。这些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某些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5) “ 改订新约运动 ” 与关税自主 1928 年,国民政府发起了 “ 改订新约运动 ” 。 1929 年,国民政府实施新税则。 1933 年,国民政府又一次实施新税则,根据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至此,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 。 2. 抗战时期国统区、沦陷区和根据地的经济政策和状况 (1) 国统区:官僚资本膨胀。国民政府在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民族工业遭到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在农业上,采取 “ 粮食征购 ”“ 征借 ” 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在商业上,实行专卖政策,从中获取巨额利润。国民政府还独占了全国的金融。全国的财富迅速集中。到 1941 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 。 (2) 沦陷区:日本疯狂掠夺。农业方面:强占大量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造成农村普遍粮荒。 工矿交通运输方面:将沦陷区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 “ 统制事业 ” 由日本公司专营,变沦陷区为日本工业的原料产地。 金融方面:抢占沦陷区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满洲中央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滥发伪币,攫取中国资财,印制大量军用票在沦陷区流通。 (3)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抗战积极性高涨,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既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同时,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唯物史观: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要认识到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推动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核心素养感悟 3. 命题点: 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工业的爱国情怀 (2016· 课标全国 Ⅲ , 30) 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 中国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高涨 真题导练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 抓题眼  根据题干 “ 1932 年 ”“ 抗敌牌 ”“ 十九路军 ” 等信息,可以推知该火柴厂是支持 1932 年 “ 一 · 二八事变 ” 中的十九路军抗日。 找错点  当时国民政府大力发展经济, “ 举步维艰 ” 不符合史实;实业救国思潮 “ 开始兴起 ” 于晚清时期;火柴广告在中国开始于 1879 年, “ 新 ” 的营销方式与史实不符。 4. 命题点: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2016· 课标全国 Ⅱ , 30)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 。这反映了此 时期 A. 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 加强 答案 找错点 抓题眼 √ 抓题眼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的日伪纺织企业收归国有,说明其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找错点  将日伪企业收归国有,不是归于私有成为 “ 民族工业 ” ;收归国有不等于实行 “ 统制 ” ; “ 衰落 ” 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3. 命题点:南京国民政府的近代化探索 (2018· 湖北八校高三二模, 29)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 1928 年的 “ 基本工业建设计划 ” 、 1931 年的 “ 实业建设程序案 ” 、 1933 年的 “ 实业四年建设计划 ” 、 1937 年的 “ 中国经济建设方案 ” 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 制定 A. 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 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 C. 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 D. 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考向押题 答案 √ 4. 命题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2018· 乌鲁木齐一模, 13) 陆军总部发布命令: “ 政府机关暨国营事业,以及一切税款之收支,自我政府所派人员接收后,即应完全使用法币,不得再用伪钞,京沪区各银行,自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二日起,凡一切往来交易,应一律使用法币。 ” 国民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 是 A. 封锁抗日根据地 经济 B .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强化对金融领域的 控制 D . 便于融入国际贸易 答案 解析 √ 解析  京沪地区银行结算用法币表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金融领域的控制,故 C 项正确。 压轴大题导练 全国卷大题命题分析 近七年来,全国卷高考对本讲内容一共命制了 1 道大题,对抗日战争目录的修改建议 (14 卷 Ⅰ , 41) 。本讲内容大题命制少并不说明其在高考中的地位不重要。 2019 年备考复习需重点关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内容,尤其是 14 年抗战的有关内容;还要关注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近代化。 (2018· 四川双流中学高三月考,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 25 分大 题导练 时间 概况 1874 ~ 1 889 清朝封疆大吏为海防、漕运计主张修筑铁路;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兴建吴淞铁路;清政府一方面赎回并拆毁了吴淞铁路,另一方面又允许了作为运煤工具的唐胥铁路的修建,以及孤悬海外的台湾省铁路的兴筑,并由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兼领铁路事宜。 1889 ~ 1903 清政府宣布兴办铁路,制定了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政策,批准设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芦汉铁路、粤汉铁路、关东铁路、沪宁铁路、津浦铁路相继借债兴筑;同时,西方列强强行在中国修筑东省铁路、胶济铁路、滇越铁路。 1903 ~ 1911 清政府颁布《铁路建明章程》、允许华商集股筑路,由此各省铁路公司纷纷创设,修筑有潮汕铁路、津厦铁路、新宁铁路等民办铁路; 1911 年清政府以铁路干线国有为名,收回铁路修筑权并出让给外国列强。 1912 ~ 1928 北洋政府宣布遵守成例,完全取缔民办铁路,继续借债筑路,在其统治期间,年均建成铁路 212.4 公里,逊于清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 1928 ~ 1949 国民党政府在 “ 振兴实业 ” 的旗号下制定了铁道建设计划和中外合资筑路政策,浙赣铁路、粤汉铁路、陇海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和钱塘江大桥、南京铁路轮渡等重要铁路工程相继建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一方面在中国东北和台湾擅自修筑大量铁路,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关内大肆破坏铁路和利 用铁路扩大侵华战争,至 ( 全面 ) 抗战初期,关内铁路 23% 被毁。 —— 根据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等整理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修建铁路态度的变化及影响。 (15 分 ) 指导语 晚清政府对修建铁路经历了听任地方办 → 官办 → 允许民办 → 听任列强办的过程。概括态度变化时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段,分析影响要着眼于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历程并联系辛亥革命的背景。 答案 答案  清朝 : 1874 ~ 1889 年,清朝地方官员推动铁路建设,但清政府举棋不定,延缓了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1889 ~ 1903 年,清政府推行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政策,出现修建铁路的第一次高潮。 1903 ~ 1911 年,清政府允许华商集股筑路,出现民办铁路的高潮;后因转向 “ 铁路国有 ” 政策,引发了各地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听任列强擅自在华修建铁路,并实行借债筑路的政策,使中国主权、经济和安全利益遭受严重损害,保路运动加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国时期我国铁路建设的看法。 (10 分 ) 指导语 民国时期的铁路建设要分成三个时期:北洋军阀时期 ( 1912 ~ 1928 ) ,南 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1927 ~ 1937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 1937 ~ 1949 ) 。 谈 “ 看法 ” 就是概括每一时期铁路发展的状况及影响。 答案 答案  北洋 政府取缔民办铁路,继续借债筑路,使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低谷时期。 1928 年后,国民政府主导铁路建设,建成一批重要铁路干线和桥渡,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国防巩固;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铁路建筑主权和原有铁路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铁路建设再次坠入低谷。 (2014· 课标全国 Ⅰ ,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 1960 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 “ 抗日战争 ” 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 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 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 平型关大捷 4.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 发展 12 分 大 题 导练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 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 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 无条件投降 3.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 历史意义 指导语 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要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如可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从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来分析即可;也可以删除 “ 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 一目,可列举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等史实来说明;还可以删除 “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 一目,可从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开展民主运动主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说明。 答案 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12 分 )(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答案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增加,才能反映抗战全面貌。 中共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措施 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共采取了一系列统战措施,主要有:政治上,实行 “ 三三制 ” 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 1/3 ;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军事上,实行精兵简政,减少行政人员,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通过这些措施,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边区政府渡过了难关,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知识拓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