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 高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这一变化源于 A. 宗法观念影响消退 B.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 君主权威显著增强 D. 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可知,体现的是君主权威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A项,宗法制是在周朝确立的,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D项,官僚体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 2.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考试成绩来录取应考者,而且还考察他们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被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B.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C. 体现了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 D. 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可知,在科举制之外存在着通榜公荐法,而这种“推荐”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这就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通榜公荐法并非只是为下层读书人设立,其推荐的不一定是下层读书人;通榜公荐法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不能体现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也不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明朝初年,浙江嘉兴水稻亩产1126市斤,有“粳稻之乡”之称;明中期以后,嘉兴成为种植桑、豆、棉、麻、烟草等作物的专业区。嘉兴种植结构的转变表明 A. 农业生产方式呈现资本主义化 B. 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密切 C. 太湖地区已失去经济重心地位 D. 价值规律支配着农业产业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初年,浙江嘉兴以水稻著称,但明中期以后,种植的作物则以经济作物为主,说明嘉兴地区的农业种植受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即价值规律支配着农业产业调整,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种植结构的变化,并未体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国外市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嘉兴种植结构的变化,不能说明太湖地区已经失去经济重心地位,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 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B. 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 C. 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 D. 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根据常识,上海与东北的贸易属于国内长途贩运贸易,这种贸易不是个案,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提供城镇商业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B项说法史实常识性错误,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制相当严格,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以地域为中心和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人群体方面的信息,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精准简约提炼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这是前提;据此透过想想看本质,推导背后的根源或本质——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这是关键。此外,准确理解一些历史概念,例如,明清商帮等。 5.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这一思想 A. 完整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 B. 完全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 C. 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 D.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属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君主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这一思想说明对于君主暴政有一定制约作用,故C项正确。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完整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故A项错误。董仲舒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继承和发展,故B项错误。“天人感应”思想不具有辩证意识,故D项错误。 【点睛】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6.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 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B. 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 儒学世俗化的完成 D. 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封建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是对宋明理学思想的批判,故D正确;此时理学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A 错误;个体价值追求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儒学一直是官方化,不是世俗化,故C错误。 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但不久以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反映了 A. 小农意识遭遇新经济潮流的冲击 B. 西方重商观念对农民革命的影响 C. 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束缚 D. 农民领袖政治上的不成熟 【答案】A 【解析】 “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反映了排斥商品经济的小农意识,“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说明小农意识遭遇商品经济潮流的冲击,故A正确;“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并不是受到西方重商观念的影响,故B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导致“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农民领袖政治上是否成熟,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8.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野心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但在该法中又明确规定了“人民主权”和“人民自由权”等内容。这从侧面反映了 A. 袁世凯被迫实行民主政治 B. 袁世凯为其专制统治寻找历史依据 C. 民主政治已成为历史潮流 D. 启蒙思想是袁世凯统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不敢删除《中华民国约法》中“人民主权”和“人民自由权”等内容,这从侧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已成为历史潮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袁世凯实行独裁和专制,并未实行民主政治;B选项错误,“人民主权”和“人民自由权”等内容不能做为其专制统治的历史依据;D 选项错误,儒家思想是袁世凯统治的理论基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华侨商人卫省轩,目睹“洋火"充斥中国市场,1879年在佛山独资创办巧明火柴厂。工人主体是村民,每到夏秋时节放其假收种庄稼。他还允许工人携带年幼的子女入厂做工。这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很高的“忠诚度”。材料表明 A.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B. 传统经济影响近代企业管理 C. 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 工农相结合发展道路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佛山巧明火柴厂是近代企业,但企业的管理受到自然经济的影响,工人每到夏秋时节放其假收种庄稼,说明传统经济影响近代企业管理,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论兴起于甲午战争后,A错误;材料中现象形成于儒家思想影响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工农相结合发展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D错误。 10.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央,而是地方,中国早期近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近代化。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 A. 晚清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 B. 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 C. 通商口岸地区小农经济最早解体 D. 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呈现出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的特点,B正确;“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指的是洋务运动,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特点,不是通商口岸地区的现代化,排除C;D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即洋务运动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知道“中国早期现代化”是洋务运动,结合洋务运动的知识分析解答。 11.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刊登后,张之洞批评他“忘亲”、“忘圣”,翁同龢说他“居心叵测”,孙家鼐认为必然“导天下于乱”,湖南巡抚陈宝箴要求皇帝“饬下康有为……自行销毁”。《孔子改制考》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遭遇阻力 B.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 C. 颠覆了士大夫传统认识 D. 康有为曲解“托古改制” 【答案】C 【解析】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颠覆了士大夫传统认识。C正确;《孔子改制考》遭到抨击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对孔子形象的重新改造,A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封建统治者的理论基础,C错误;康有为意在制造“托古改制”的根据,而非曲解,D错误。 12.1900年前后的上海、天津、汉口等租界区域,一些中下层人士热衷于“紧身窄袖半洋装”和“马夹密门绸纽扣”;知识分子与买办阶层则青睐于“金丝眼镜雕毛扇,窄袖衣衫阔领头。品海香烟龙角嘴,包车钻戒诩风流。”这表明当时 A. 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B. 阶层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C. 开放程度影响消费观念 D. 国人服饰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1900年由于列强入侵导致中国被迫开放,材料中不同阶层消费方式的变化表明与开放程度有关,C正确;A中开始变化说法不符材料时间;B中逐渐淡化错误;D中根本变化不符合事实。 13.中国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4月组成包括共产党员毛泽东等人在内的中央土地委员会,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不久又提出“本党决计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致使土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这表明 A. 国共两党合作更趋密切 B. 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C. 民生主义思想得以落实 D. 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1927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说明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故选D;1927年4月,国共关系趋于破裂,排除A;旧中国没有落实民生主义,排除C;八七会议后,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排除D。 14.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国根据不同国家发展不同类型的国家关系,表明中国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一贯的外交方针,并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15.据统计,1949~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性 B. 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 说明农村城镇化的效果显著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由材料“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可知,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证明土地私有制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故要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推行农业集体化方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改革的问题,而是强调农村重现土地买卖的情况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排除A。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排除C。材料强调农村重现土地买卖的情况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而不是农村城镇化的效果显著,排除D。 16.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调整粮食收购价格、范围,又于第二年进一步扩大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粮食品种的范围、拓宽粮食收购渠道。这些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B.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C. 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D.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答案】A 【解析】 1992年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的,故选A;材料与产业结构无关,排除B;材料与国企改革无关,排除C;D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排除。 17.“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 A. 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 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 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 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承担国家公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B选项符合题意。国家官员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梭伦改革时期通过财产等级制度就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国家事务最终由公民大会决定,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公民教育与处理公务之间的关系,D选项排除。 18.罗马征服歧视和虐待被征服的凯尔特人,于是强烈的不满弥漫于被征服者全境,统治阶级中有些人已经开始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完善是由于 A. 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B. 统治阶级对民众权利的关注 C. 被征服者的不满与抗争 D. 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可知罗马法的出现是缓和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是罗马帝国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故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故A错误;统治者的关注是被动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故B错误;除被征服者的不满与抗争外还有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C项说法不全面,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出现了万民法。 19.“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 A. 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 D.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是在18世纪中叶,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故C项正确; D项错在“解决了”,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点睛】学生做材料题一定要依据材料,千万不可脱离材料做题。本题学生只需理解题干所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0.美国学者布莱恩·费根认为,约公元1200年起北极地区开始出现小冰期的寒冷天气使欧洲暴雨连绵,农作物生长适宜期缩短。产量急剧下降,饥荒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欧洲人“穷则思变”,向着广阔的海洋挺进。这种关于推动欧洲早期扩张的认识 A. 体现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多元 B. 呈现了人类面对气候突变的脆弱 C. 不符合传统的观点因此不可信 D. 肯定了气候决定欧洲历史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美国学者从生态环境的恶化跟人的活动关系角度研究推动欧洲早期扩张的因素,体现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多元,A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历史研究的视角变化,不是说明人类面对气候突变的脆弱,B错误;材料中研究历史角度的新变化,对于拓宽历史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不是不可信,C错误;气候对于历史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决定的因素,D错误。 21.从17世纪起,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中,大量移民是因圈地运动而丧失了土地无以为生的农民及因生活困苦而寻找出路的手工业者。由此可知,殖民地移民 A. 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 B. 导致了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D. 减少了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材料只反映了北美殖民地的英国移民的身份构成问题,不能说明殖民地移民满足了美洲殖民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故A错误;材料没有比较留在英国本土与移民北美的劳动力的比例,不能说明英国本土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劳动力,故B错误;移民北美并不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故C错误;殖民地移民是无以为生的农民及生活困苦的手工业者,他们从英国移民北美,有利于减少英国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故D正确。故选D。 22.法国启蒙思想家经常谈论中国儒学。培尔说:“中国的无神论永远没有阻止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生存”;伏尔泰认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启蒙思想家意在 A. 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 B. 借助中国文化,批判天主教会 C. 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 D. 崇尚儒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的无神论永远没有阻止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生存”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可知两者都强调中国文化反对神,结合启蒙运动相关史实可知是启蒙思想家意图利用中国文化反对欧洲天主教会,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启蒙思想家利用儒家思想反对天主教会,进行政治变革,不是维护法国社会秩序,故A错误;材料与促进东西方交流无关,故C错误;启蒙思想家并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故D错误。 23.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 A. 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 B. 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C. 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 D. 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 【答案】A 【解析】 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际上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故答案为A项。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排除B项;C项“根除”说法绝对,排除;美国仍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点睛: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是一种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理论。但罗斯福新政实施之时,凯恩斯主义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936年《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正式形成,这既来源于凯恩斯对理论的持续探索,也来源于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加强国家经济职能的实践。在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这一点上,凯恩斯与罗斯福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24.2017年特朗普上台至今,美国先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发动了贸易战,退出了多个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并扬言还可能退出WTO。这反映出 A.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仍然很稳固 B.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C. 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害者 D.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陷入停滞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的这些措施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映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挑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的逆全球化措施,不能体现其世界霸主地位的稳固;C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是发展中国家,不是美国;D选项错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进程并未因美国的逆全球化措施而陷入停滞。故正确答案B选项。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政之也,尔等当深戒之”。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建国伊始,就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而被罢了官职;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材料二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建国初期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果断采取措施,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紧接着在1952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包括中央巡视组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年9月7日至1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简评其反腐成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不断反腐惩贪的认识。 【答案】(1)举措: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设特务机构加大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力度;借鉴前代经验,制定严刑峻法;一视同仁,赏罚分明。 简评:使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本质上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效果有限。 (2)特点:把防腐与反腐败相结合;加强制度与法规建设;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加大监察力度;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警示作用。 认识:反腐治贪,是赢得民心的重大举措;反腐败问题,一靠监督,二靠制度,三靠自律;在当前,反腐治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执政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动群众是推进反腐惩贪的得力措施。 【解析】 【详解】(1)措施:依据材料一中“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建国伊始,就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而被罢了官职;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等信息从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设特务机构加大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力度、借鉴前代经验,制定严刑峻法、一视同仁,赏罚分明等方面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 成效:结合所学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现象、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效果有限等方面简评其反腐成效。 (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等信息从把防腐与反腐败相结合、加强制度与法规建设、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加大监察力度、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警示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 认识:结合所学从反腐惩贪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措施等方面说明对中国共产党不断反腐惩贪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或代表,远不是什么新鲜意见,问题在于如何解释它。所谓“解释”却包含解释者的历史立场和现实态度在内。在中国近代直到今天,对此就有激烈的分歧和争论。保守派经常以保卫孔孟之道作为维护民族传统的旗帜,来对付实际是抵抗时代的挑战;急进派则以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儒家来作为振兴民族、改造文化的出发点。但无论是保守派或急进派,都似乎并未对儒家或儒学的根基、内容和形式真正作出多少深刻的研究,并没有客观地分析它的各个主要方面、特征、优缺点及其可能的前途;也就是说,对民族传统缺乏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反思。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 观点: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阐述: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需要常常影响人们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认为儒家文化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及与西方文化的接轨,提出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儒家文化的主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重要目标,儒家优秀文化适应了社会建设需要,因而重新受到重视。 因此,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依据材料中“所谓‘解释’却包含解释者历史立场和现实态度在内。”信息可提炼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中“保守派经常以保卫孔孟之道作为维护民族传统的旗帜,来对付实际是抵抗时代的挑战;急进派则以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儒家来作为振兴民族、改造文化的出发点。”信息结合所学从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彻底否定儒家文化的主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儒家优秀文化重新受到重视等方面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制订户籍新法,把人口按 年龄区分黄(3岁以下)、小(3岁-10岁)、中(10岁-17岁)、丁(18-60岁)、老(60岁以上)。次年,把成丁由18岁改为21岁,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役二十日,纳租粟三石,绸絹二丈、绵三两。户口不实便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即为了编定户藉,地方官每年要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状,称为貌阅,对户主的手实(申报)加以核对。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祥”,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从中析出若干小户。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及其改革举措。 (2)据材料,说明隋文帝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 【答案】(1)背景:隋初户籍混乱;强宗大族隐庇人口。举措:制订户籍新法,按年龄区分人口;命令官吏清查隐漏户口;实行输籍法,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 (2)确保了政府赋役征收,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强宗大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户籍制度的完备,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解析】 本题考查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改革举措和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和“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分析得出。改革举措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制订户籍新法,把人口按年龄区分”“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等信息分析得出。 (2)隋文帝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并结合材料反映的措施来回答。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6年7月1日,法国北部索姆河附近长达15英里的战线上,英法军队开始与德军展开残酷的厮杀。……壕沟战变得更加普遍,重机枪加壕沟极大限制了骑兵的能力,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开始得到发展并投入战场,还有坦克、机枪、火炮等新式武器登场,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均告失效。索姆河战役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兵力、武器,都是一战当中规模最大。索姆河战斗从7月爆发开始,几个月后进入秋季,气候条件开始大幅恶化,阴雨连绵导致道路泥泞不堪,战斗也开始渐渐平息。到了11月,战事完全停止。英法原本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为对德作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但英军此时其实仅前进了七英里,他们未能如愿突破德军的防线。巨大的死伤数据为战争冰冷地收尾。参战各方共计超过100万人死伤。 在索姆河战役10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英国伦敦主教理查德·查特斯(RichardChartres)牧师说,它应该令人们共同努力走向友好和平,保证后代永远无需经历一战中士兵曾经面对过的这一切。社会必须致力于寻找共识,拒绝“ 那些鼓吹仇恨和分裂的人”。 ——摘编自《索姆河战役百年回望》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发动索姆河战役的目的及战役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 【答案】(1)目的:英法试图扭转战争局面。 特点:持续时间长;双方伤亡巨大;新式武器和作战方式得到运用;受天气因素影响。 (2)影响:英法作战计划并未实现;使人们认识到战争残酷,加速了战争进程的结束;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英法发动索姆河战役的目的要从材料中“英法原本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为对德作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中去找答案,即突出英法为了扭转战局之类的答案均可。战役特点则要按材料分层次概括,例如,时间长、规模大、伤亡大、坦克等新式武器使用等均可以作为答案。 (2)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要分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对英法来说作战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让人们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战争的危害令人们共同努力走向友好和平、反对战争等。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盛宣怀(1844—1916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新中国成立后,对盛宣怀的评价基本是否定的。邵循正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盛宣怀未刊信稿》导言中的結论一锤定音,从此盛宣怀基本上是以买办的面目示人。 “文化大革命”中,盛宣怀被称为“洋奴买办”。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之时代背景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加之盛宣怀所经手过的文字(包括日记、信函、文稿、账册等,甚至宴客菜单)被挖掘出来,这些都带动学术界对盛宣怀做出新的评价。他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和“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一时又几乎被视为完人、能人、圣人。 ——摘编自蒯世杰《洋务巨擘盛宣怀生前身后》 (1)根据材料,概括盛宣怀社会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对盛宣怀评价出现的倾向井分析其成因。 【答案】(1)特点:以官员身份参与实业;兼具列强代理人身份;与近代化事业密切相关;涉及面广,热心公益;具有开创性。 (2)倾向:绝对化 成因:政治环境;观察视角;史料搜集:研究者的个人素养等。 【解析】 :(1)可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其既是官员又是商人,说明了他以官员身份参与实业;他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说明他的活动有开创性;他创造11项“中国第一”中涉及工业、银行、教育、医疗等方面说明他的活动具有“与近代化事业密切相关,涉及面广”的特点。 (2)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对盛宣怀的评价基本是否定的”,可以得建国以来对盛宣怀评价出现的倾向是绝对化的。成因: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环境、观察视角、史料搜集、研究者的个人素养等方面来思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