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答案】A 【解析】君主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观点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答案为A项。这种主张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C项;这种主张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已包含,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2.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 克己复礼 B. 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主张,体现儒家的思想;“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属于早期的民本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的思想主张,ACD项均没有体现融合的倾向,故排除。“礼法兼用”是战国晚期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兼用”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故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3.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理解,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判断出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质,因此C符合题意。ABD三项角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已经提出,排除。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修养论(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心即理”,“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共 同 点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内容 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4. 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 主张人格独立 B. 反对圣人之学 C. 追求思想自由 D. 否定师道尊严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也是尊重人格独立的,所以材料表明王阳明是主张人格独立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王阳明是圣人之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是不反对圣人之学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思想自由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王阳明也未否定师道尊严,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也是讲究人性的,也是尊重人格独立的,所以选项A是正确答案。 5.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A. 主张学以致用 B. 反对封建专制 C. 主张男女平等 D. 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中可以看出,顾炎武主张要学以致用,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反对封建专制,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实际用途,不要空谈,没有体现男女平等和对理学的态度,故CD项排除。 6. 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A. 告别了骑士时代 B. 加速了文化进程 C. 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D. 引发了社会转型 【答案】C 7.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 天人合一 B. 诗画合一 C. 情景合一 D. 知行合一 【答案】C 【解析】文人画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意境描述,材料中的“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文人画是人的主观情感和绘画的情境交融在一起的,故C项正确。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A项与题意无关;诗画合一不是文人画的特点,故C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文人画 点睛: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作品,托物言志,抒发情怀。文人画的作者们大都是些超脱世外的高人雅士,他们游心翰墨、寄情山水,不贪恋金钱名利,不为权术降格,在艺术上大都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体现着自己的个性风格。这种特殊的身份以及作画的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特点,成为人们醉心于文人画的主要原因。 8.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是“华夷之辨”,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逐渐不再使用“夷”,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平等的外交观念,即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C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不符合本题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中国摒弃天朝观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B错误;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争••清政府外交近代化 点睛:本题以清政府外交称呼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认识,意在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晚清近代化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一定要掌握。晚清近代化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晚清经济、军事、教育、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洋务运动。 9. 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剧中李鸿章有一句台词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下列选项最符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 A. 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D. “育人于学校,论政于议院”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是指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正确。A项是魏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是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的主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0.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答案】B 【解析】张之洞的言论体现了利用西方的技术维护封建体制的中体西用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涉及学习西方制度,没有突破张之洞的主张,排除A;“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体现了学习西方民主制度的思想,是对中体西用思想只学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突破,故B正确;CD都体现学中体西用思想,没有突破张之洞的主张,排除CD。 【名师点睛】 根据“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后事”判断是中体西用思想,学习政治制度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判断B正确。 11. 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 A. 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 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 C.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 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思想家,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划分国家民族的层次要以“国性民质为之先”,“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B项错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中国……岂可厚诬”,可知严复在批评“西潮澎湃”,故D项正确。 12.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师长’一说,实倡先声”可知“默深先生”最先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意思,可以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 13. 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A. 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C. 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 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认为中学与西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主张中西学结合,人多通才。这种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有本质区别,洋务派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学之间是分离的,或者说学习西学是为了巩固中学,为中学服务。因此A项错误。可以说这种思想是对中体西用的发展,所以B项正确。提倡中西学并重,不能说是否定传统文化,因此C项错误。D项 与材料内容不符,错误。 14. 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 创办《青年杂志》 B. 主张文学改良 C. 倡导“民主与科学” D. 发表《狂人日记》 【答案】B ........................ 15. 中国近代思想是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反抗外来侵略 D. 反对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其共同目的是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故选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共同主题 16.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重要讲话,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D.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在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是十三大的内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7.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 调整工业布局 B. 实行政企分开 C. 增强企业活力 D. 鼓励租赁经营 【答案】C 【解析】根据“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反映了权利的下放,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故C正确。题干与调整工业布局无关,排除A项;B项不是主要目的;D项不符合题意。 18. 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 A. 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 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于精神 C. 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D. 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 【答案】B 【解析】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体现了对时间和效率的重视,也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珍惜时间、重视效率的实于精神,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而非资本主义道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1992年才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9.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B. 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C.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D.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答案】B 【解析】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邓小平理论而非毛泽东思想,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毛泽东思想的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所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0. “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B. 有利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 C.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 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科学、文艺界的问题,属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的背景,故B正确。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1956年底基本完成,故A排除。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属于中共八大的内容,故C排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属于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背景 【名师点睛】毛泽东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21.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 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 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论述了借鉴苏联经验教训,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协调农轻重三着比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D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排除A。“一五”计划正在实行中,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是1960年的八字方针,排除C。所以选D 22.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毛泽东领导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首创于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相关史实,回顾已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利后,分析了敌我情况,改向了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衰落工行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始,据此C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3. 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就中国近况谈道:“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 A. 希望推翻清政府,建立太平盛世 B. 带有盲目的排外倾向 C. 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D. 基本上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C 【解析】“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可知是武昌起义,此次起义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故C正确;A是太平天国运动;B是义和团运动;D是北伐战争。 24. 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里所说的“政治革命”主要是指” A. 驱除鞑虏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 D. 联俄联共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显然是要改变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正确答案为创立民国,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驱除鞑虏是民族革命,选项A 不符合题意,排除;平均地权是社会革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联俄联共是新三民主义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5. 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材料反映了 A. 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 B. 梁启超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宪政转型 C. 梁启超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 D. 民主共和国思想广泛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说明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客观促进了革命形势发展,故A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原因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清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摘自《孙中山全集》 民国肇建,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形势严重,孙中山有见及此,改变建立单纯的汉族国家的主张,提出“五族共和”,指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是曰民族之统一”。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引文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涌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阐述民族主义不同内涵的背景。 【答案】解答】(1)变化:辛亥革命前,推翻满清王朝统治,建立汉民族国家(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辛亥革命期问,在五族共和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各族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辛亥革命后,明确提出反帝,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追求国内各民族的平等. (2)背景: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丰义内涵,受大汉族丰义传统的影响;反清政府统治的现实需要;发动民众参与革命的迫切愿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调整民族丰义的内涵,迫于民族分裂形势严重;对争取和捍卫民丰共和斗争失败的反思;受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的影响.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孙中山民族主义内容的变化要分三个阶段进行论述,即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容突出大汉族主义,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容突出五族共和,而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容突出明确提出反帝、各民族平等即可。 (2)孙中山阐述民族主义不同内涵的背景也要分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例如,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大汉族主义的背景要突出深受大汉族主义传统的影响,再例如辛亥革命期后的孙中山又明确反帝、各民族平等则是深受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点睛: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 27.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徐光启出生那年,上海县遭受倭寇侵扰,松江府又发生灾荒。徐家的生活日益窘困,祖母、母亲为了生活而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徐光启从小就对治产兴家、抗击倭寇有着直接的印象。1581年,徐光启二十岁时,考中了秀才。但此后两次京试进士,均落第。1596年,徐光启开始教私馆。在韶州时,遇见了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第一次听到有关西洋的自然科学学说。后来在南京又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加入了天主教。1604年,43岁的徐光启中进士,艰辛的科举之路使他反思:“若今之时文,真是无用”。他还曾设想废弃八股文,叫学生去学一些“有用之学”。他赴北京任职后,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先后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1633年徐光启主持编写《崇祯历书》,其中采用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创立的宇宙体系,引进了经、纬度及其有关的测定、计算方法等。另外徐光启还编写了《农政全书》.《农政全书》转录了很多古代和当时的农业文献,同时也收录了徐光启自己撰写的农业方面的专门论述,这部分论述都是徐光启经过试验和观察之后取得材料写成的,科学性较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徐光启接受并传播西学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光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答案】(1)因素:徐光启个人的生活环境;科举经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 (2)贡献: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采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知识,发展传统天文、历法;编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徐光启接受并传播西学的因素要从徐光启的个人因素(两次科举失败)、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西学东渐)等因素多角度分析。 (2)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徐光启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主要包括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采用西方科学方法和知识研究传统天文、历法,另外还体现在徐光启也自己亲自编写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问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魏源和张之洞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这一观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答案】(1)共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 不同之处: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2)反映了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洋务派虽然比排斥一切外国势力的顽固派进步,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维护封建腐朽统治,仍然是历史的反动. (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进步: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以及材料二关键信息“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问主要考查对待“学习西方”的态度问题。可知,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中国技术落后,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仍坚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是张之洞在总结洋务运动的过程中多提出的。中学为体,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西学为用,指用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从这一内容就可以看出其阶级的局限性,学习西方的目的还是为了君主专制,这样的运动必然会失败。 (3)材料三反映出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它提倡的是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进步性: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战地是思想领域,相比于之前的器物和制度都有所进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