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考生选出,填涂到答题卡上。 1.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一直备受观众喜爱。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这些规定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 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忙 C.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4.《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为解决汉高祖推行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汉武帝 A.设置中外朝 B.杯酒释兵权 C.诛杀异姓王 D.实行推恩令 5.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B.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C.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6.《宋史·职官志》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此现象直接导致了 A.行政效率降低 B.中央集权削弱 C.腐败现象丛生 D.重文轻武局面 7.有论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角度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A.增强了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基础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导致了官僚队伍的急剧膨胀 8.始撰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B.内阁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C.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D.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9.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这表明清代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内阁被军机处完全取代 C.皇帝直接管理地方 D.军机处拥有政务决策权 10.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大会可投票将任何认为对于本邦有危险的人物放逐,对有阴谋的嫌疑分子可不受法律审判而立予处置。执政者因此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有越轨行动。可见该制度 A.提高了公民大会权力 B.违背了雅典民主原则 C.约束了政治人物行为 D.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11.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则、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则、概念和术语。这反映了罗马法 A.极力维护贵族的利益 B.旨在推动帝国扩张 C.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D.重视调节社会生活 12.1796年时,英国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封建贵族垄断了政权 B.君主立宪制亟待确立 C.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 D.《权利法案》遭破坏 13.“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其中“重大的压力”促成了 A.光荣革命的爆发 B.《权利法案》颁布 C.议会改革的开展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4.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1月25日,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 A.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 B.总统与国会阶级利益不同 C.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D.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保守势力 B.保障了选举公平性 C.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16.俾斯麦因领导德意志统一战争成为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90年因与皇帝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务,正式下野。根据材料可知 A.德意志君主立宪名存实亡 B.威廉二世此举违反了宪法规定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1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18.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太平军后来所实行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办法一‘照旧完粮纳税’。”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未反映农民阶级现实愿望 B.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C.顺应了近代化的发展要求 D.揭示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9.在一些外媒看来,铁路(高铁)外交,已成为当今中国最有力的外交武器。为此,有人说:“过去,洋人在中国修铁路;今天,中国帮洋人建铁路。”近代史上,洋人大规模“在中国修铁路”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0.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曰:‘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 C.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 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 2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B.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C.五四运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共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2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一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起热烈反响。下列关于中共一大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认识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3.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了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4.井冈山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A.“打土豪,分土地” B.“工农武装割据” C.纠正“左”倾错误 D.开展武装斗争 25.右图是丰子恺先生所绘的一幅漫画《散沙团结可以御敌》,该漫画的寓意是 A.鼓舞民众团结抗战 B.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C.批评民众麻木不仁 D.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26.1949年5月,解放军占领上海,民族资本家荣毅仁亲眼目睹了解放军不入民宅睡马路一幕后,得出结论:“国民党回不来了。”这反映出 A.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B.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C.共产党和解放军赢得民心 D.中共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 27.关键词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关键词都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28.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A.二月革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四月提纲》符合俄国实际 D.十月革命受到科学理论指导 29.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30.“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12分)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8分) 32.(14分)妥协是政治的艺术,是西方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一种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各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妥协的事变”中,英国是如何实现妥协的?并分析英国政治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6分) 33.(14分)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注重对权力的监察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律体系。……由于监察主要以官为对象,因此在官僚制度取代世卿制度以后,监察制度才获得了独立的发展。…… 几属立法、人事、行政、经济、军事、司法、文教、礼仪、祭祀等均纳入监察的职掌范围。正是由于监察机关对国家的稳定起着一定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均极为重视。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典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5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监察制度建设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B A B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A D D D B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B A C B A D D 31.(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2分)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分) (2)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4分,一点2分,任答2点4分)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一点2分,任答2点4分) 32.(1)妥协:议会在限制王权的前提下,保留国王;国王接受议会至上的原则。(4分,1点2分) 影响:以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示范。(4分,1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妥协:确立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彼此分权制衡;国会选举中,各州参议员、众议员人数按不同比例分配;允许保留黑人奴隶制;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的权力逐渐得到保障等。(6分,1点2分,任答3点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3.(1)特点:历史悠久;制度完整、严密;以监督政府官员为主;监察职责范围广。(1点2分,答出3点5分) (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1点2分,答出3点5分) (3)认识:监察体制建设要注意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提高民众的监督意识;注意法制建设与宣传;注重道德教育等。(1点2分,任答2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