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田家炳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在梭伦改革中,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B.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C.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2.梭伦指出:“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这表明梭伦制定法律的目的是( ) A.树立古代法律的典范 B.协调雅典公民阶层的利益关系 C.保护雅典贵族的利益 D.协调雅典各阶层的矛盾与冲突 3.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 A.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4.“国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5.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 ) ①顺应历史潮流 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③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以上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 ) A.个人品质 B.客观效果 C.为尊者讳 D.生产力 7.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8.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④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产生的危害不包括( ) A.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B.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官吏对农民的掠夺 C.各地宗主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激化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10.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B.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11.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勇武之风为汉人文弱之气。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租调制 D.汉化政策 12.“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这一材料说的是( ) A.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冗兵现象突出 D.少数民族威胁北宋安全 13.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14.“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 A.打击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打击高利贷者 15.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16.“随着16世纪的开始,批评之声变得强烈起来,许多人自忖他们的救赎是否为良人所握。”这段记载中“批评”的对象可能是( ) A.欧洲宗教改革家 B.罗马天主教会 C.新兴的资产阶级 D.各国封建君主 17.14--16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 )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②新贵族产生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④民族国家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8.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男女平等 B.否定宗教信仰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19.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个体的自由’”,这里的“个体的自由”的本质涵义是( ) A.个人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 B.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C.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2.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俄国资产阶级来领导的 B.改革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后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 23.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24.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此话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25.19世纪中期,首先以武力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6.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主要分布在( ) ①长州 ②萨摩 ③北海道 ④土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 ) A.黑船事件 B.大盐平八郎起义 C.“大政奉还”事件 D.“戊辰战争” 28.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使日本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29.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 D.外商设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30. 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D.建立了民主政治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选自《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于法术,皆未尽善也。”(选自《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选自桓宽《盐铁论•非鞅》)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4分)韩非子对其措施有何评价?(2分) (2)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出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4分)并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马丁•路德国家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君权神授”说,认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廉俭教会,要求政教分离。加尔文虽然主张政教合一,但也认为君权神授,也提出要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长老制教会,这些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 (1)根据材料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思想方面的异同之处。(7分) (2)结合材料,回答加尔文主张建立的长老制教会的特点,(2分)在欧洲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该教会产生了怎样的意义?(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欧化主义”意即“全盘西化”,是东方国家学习西方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偏向和弊病。在学习西方的实践中,一部分日本人逐渐意识到,既不能不顾日本国情,生搬硬套西方的技术和文化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固守寡藩时代的思想和传统,陷入“国粹主义”泥沼;既要努力实现与国际潮流接轨的现代化,又不能被“欧化主义”所同化。由此可见,如何创造日本的现代工业文明,明治政府面临三种选择“洋魂洋才”、“和魂和才”、“和魂洋才”。(选自《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分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日本面临的三条道路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最终选择的道路及其影响。(6分) 高二期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D A A A D D A D D D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D D C C A B C B D C A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共15分) (1)①措施:什伍连坐;(1分)燔诗书而明法令;(1分) 奖励耕战;( 1分)按军功授爵。(1分) ②评价: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1分) 但按军功授爵存在缺陷。(1分) (2)①大夫: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2分) 文学:变法导致秦朝迅速败亡。(2分) ②桓宽态度:对商鞅持否定态度,故名“非鞅”。(2分) (3)放至特定历史条件下观察;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创新;尊重理解。(3分) 32.(共13分) (1)①相同点:都主张君权神授;(1分)都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1分) 都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2分) ②不同点:马丁•路德主张政教分离,加尔文主张政教合一;(2分) 马丁•路德的主张相对和缓,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1分) (2)①特点:共和化;民主化。(2分) ②意义:成为西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3分) 影响到了欧洲许多地区,尤其对英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分) 33.(共12分) (1)特点:“洋魂洋才”是全盘西化;(2分) “和魂和才”是拒绝西化;(2分) “和魂洋才”是学习西方技术与沿袭日本传统相结合。(2分) (2)选择道路:“和魂洋才”。(2分) 影响:促进日本的近代化,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2分) 但也使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军事封建思想,从而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