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商代君主多以天千为名,例如太甲、盘庚等,这说明了 A. 商朝人迷信鬼神 B. 商朝统治者借用天道强化王权 C. 干支文化在商朝普遍流行 D. 干支知识在商朝已经普及 ‎【答案】B ‎【解析】“天干承载天之道、商代君主多以天千为名”等字眼足以证明商朝统治者是在借用天道强化王权维护统治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迷信鬼神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干支知识也是一种很深奥的知识,不可能在商朝已经普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 南朝时期,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A. 北朝制度比南朝更加先进 B. 门阀世族势力的不断强化 C. 制度进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 科举制度产生是必然趋势 ‎【答案】C ‎【解析】南北朝时社会也在发展变化,材料中选官制度的变化也正是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而导致的,即材料反映了制度进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 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北朝时门阀世族势力是不断弱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度的产生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 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類题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B. 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多样化 C. 体现传统经济下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 D. 反映民营手工业进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传统经济下民众们男耕女织、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经济下民的生活状态而非纺织业的发展状况,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而非经济形态多样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经济的发展而非商品经济的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4. 《文献通考》记载了宋代全国岁入情况如下表,材料反映了 北宋 南宋 时间段 真宗天禧宋 仁宗嘉佑年间 神宗熙宁年间 宁宗时期 全国岁入(单位:贯)‎ ‎3600万 ‎3680万 ‎5060万 ‎6000万 A. 南宋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 宋朝财政开支巨大 C. 南宋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宋 D. 宋朝人民负担沉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表格信息来看,南宋时期全国岁入超过北宋,这说明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故选A;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表格中看不出经济发展速度的信息,排除C;D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5. 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要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 A. 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B. 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欲望 C. 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D. 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答案】B ‎【解析】朱熹和李贽都强调了“人欲、私心”等,说明二者都肯定了人正常的欲望,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非否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朱熹在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朱熹和李贽都强调了人欲,都肯定了人正常的欲望。‎ ‎6.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推知明代中后期 A.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B.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宦官参与了中枢决策过程,中枢决策过程也就发生了异变,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明代中后期皇权是加强的,选项A 不符合题意,排除;掌握决策权力的仍然是皇帝,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内阁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主旨——宦官专权导致中枢决策过程变化。‎ ‎7. 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报旨,凡有改正者,告朕亲裁。”这说明 A. 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 B. 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 C. 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 D. 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清朝内阁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联亲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的是内阁大学士权力受到限制,D项符合材料的描述,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军机处,排除A;B项“被剥夺”的说法错误,只不过是“照例拟旨”罢了;C项说法明显与题意背离,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内阁 ‎【名师点睛】关于对清朝内阁制的简单认识:(1)清朝内阁制度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内阁制度。清朝入关之前,后金(清)中央机关无内阁。清军入关之后,清王朝建立起全国政权,沿袭明朝内阁制度始设内阁。(2)清朝承袭明朝的票拟制度,但是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 ‎8. 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谈到“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社会现象与之无关的是 A. 富商大贾追求奢靡生活 B. 民间百姓热衷买田置地 C. 土地买卖频繁兼并剧烈 D. 租佃关系普遍化发展 ‎【答案】C ‎【解析】莫不志在良“田”等字眼体现的是土地买卖频繁以及土地兼并剧烈,所以选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富商大贾追求良田而非追求奢靡生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富商大贾热衷买田置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租佃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志在良“田”,反映的是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问题。‎ ‎9.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这一成就 A. 奠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 B. 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 C. 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 D. 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主要阐释了《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但并不能说明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故A项排除;材料中主要阐述了中国的比西方早一个半世纪,并没有涉及到借助西学的内容,故B项排除;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据此分析可知体现了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故C项正确;题干中主要阐释了古代中国科技的先进成就,与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本草纲目》。‎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主张人人自由平等 C. 罗马法主张消灭私有制 D. 罗马法体现务实的精神 ‎【答案】D ‎【解析】罗马法基于理性是强调罗马法的实用、务实精神,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罗马法并未完全摒弃习惯法,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主张人人自由平等的是启蒙思想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法维护的是私有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A. 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因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 英国、荷兰、法国还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 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国际分工的差异,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正是国际分工差异的具体体现,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不符合题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荷兰、法国在在西北欧,所以是渐成为中心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商业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2. 英国一直是个多雾的国家,但是从19世纪末期起烟雾就越来越重,首都伦敦也逐渐有了“雾都”的外号。在没有风的时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这种“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而在莫奈的笔下,伦敦的雾是红色的。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工业污染严重 B. 气候条件所致 C. 城市环境恶化 D. 政府监管失控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业污染严重的问题,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气候条件不是重要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环境恶化是材料所述的情况而非材料所述情况发生的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政府监管失控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工业革命导致工业污染严重。‎ ‎13.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指出“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的要求本质上反映了 A. 人们摆脱宗教迷信的要求 B. 破除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愿望 C. 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 D. 基督徒追求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一个摆脱教皇的劫掠和搜刮,渴望自己的自由、权利、财产受到保护的新教会,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并不要求摆脱宗教迷信而是要求建立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并未要求破除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愿望而是要求教皇减少劫掠和搜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灵魂得救自主权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 ‎14.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根据相关规定,于2016年7月13日在内阁议会最后一次出席首相问答环节后,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该现象表明英国 A. 责任内阁制已形同虚设 B. 首相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C. 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 D. 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答案】B ‎【解析】首相根据相关“规定”足以证明英国的首相必须按规定履行职责即必须依法履行职责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并非形同虚设,选项A说法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国王没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根据相关“规定”即要依法履行职责的意思。‎ ‎15.‎ ‎ 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 A. 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B. 证明革命具有残酷性 C. 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 D. 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官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苏联政府出于政治目的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故C项正确。列宁的英明决策与材料无关,故A项排除。革命具有残酷性和革命的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当时苏联政府出于政治目的,不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故D项错误。‎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过程 ‎16. “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材料中的“其说“是指 A.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B. 卢梭“天赋人权”思想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属于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不涉及“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思想以及电磁感应理论,所以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7.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抨击清政府 A. 地丁银制度和闭关政策 B. 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 C.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但又严防死守 D. 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 ‎【答案】B ‎【解析】“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说明清政府仍然重农抑商,“人为地隔绝于世”说明清政府仍然是闭关锁国,所以马克思主要抨击清政府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地丁银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政府,当时清政府尚未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也尚未进行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称之为鸦片战争的维续,与其无关的因素是 A. 战争的导火线都与禁烟有关 B. 战争的根源都要打开中国市场 C. 战争的性质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D. 战争的结果都有割地赔款开口岸 ‎【答案】A ‎【解析】并非战争的导火线都与禁烟有关,鸦片战争与禁烟有关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禁烟无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战争的根源的确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的性质也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的结果的确都有割地、赔款和开口岸的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9.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时,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怙,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 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B. 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 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 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可是当时清朝谈判大臣却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破话,所以说当时统治者缺乏近代主权观念,所以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影响 ‎20.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美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 全力破除传统文化 C. 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D. 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答案】C ‎...............‎ ‎21. 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任虽然在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中央集权的削弱 B. 经济变迁的推动 C. 理学功能的更新 D. 社会危机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是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的影响才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发生,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晚清时中央集权并未削弱,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社会危机的推动而非经济变迁的推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晚清时理学功能也并未更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且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的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巴黎和约》‎ ‎【答案】B ‎【解析】“南无台湾”体现的是台湾被割让,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均和台湾无关联,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巴黎和约》是把山东转让给日本,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3. 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在一场侵华战争中谈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由此推断列强侵华政治方式可能发生的变化为 A.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B. 由政治勾结变为政治瓜分 C. 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 D. 由以资本输出为主变为商品输出为主 ‎【答案】C ‎24. 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 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 C. 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 D. 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一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故洋纱进口迅速增加,故D正确。当时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A排除。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失当,不是洋布进口增加缓慢的主要原因,故B排除。1894年,外商还没有大量投资中国,仍然以商品输出为主,故C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农业方面,明代特别值得提出之处为烟叶、玉蜀黍、甜薯及花生自新大陆输入。后面两种农作物因其可以栽种于前未耕耘之山地,对于解决食物问题更具有特殊之价值。可是在农业技术方面说,明代甚少进展。元代忽必烈所颁发之《农桑辑要》内中图释之农具,几个世纪之后再无增进,可见得传统的农业技术在相当时间之前即已达到其最高限度。‎ 材料二然则明朝尽力使中国内部均匀一致则超过以前任何朝代。中期之后华北即无异族逗留的痕迹,华南有了省区之间的移民,使人口更能疏散到广大的地区,也使西南之少数民族更感到压力。历史上估计中国的人口,总多少带有冒险性。可是中外学者已有共同的观念,认为公元1600年前后,中国人口已接近15000万,这是历史上的最高点。虽说明律不许人民泛海,事实上向东南亚各国移民好像未曾间断。公元1567年明政府已片面开放福建之月港,当地接近厦门。以后国际贸易相次展开于广州及澳门似从1578年始。‎ ‎——摘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 ‎——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明中国人口增长至历史最高点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高产作物引入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农业技术达到最高限度;税制变革;实施人口疏散政策。‎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人口流动带来社会压力;促使海外移民活动和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 ‎(2)变化: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平均数比1838-1842年间的平均数有显著提高;但1848-1852年间的平均数又有所下降。‎ 原因:显著提高的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通过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倾销。有所下降的原因是英国输华制品遭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晚明中国人口增长至历史最高点的原因按照材料一、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甜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农业技术方面达到最高峰、人口更能疏散到广大的地区的政策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至于影响则要从人地矛盾的增加、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人口增多导致海外移民活动的增多等。‎ ‎(2)从柱状图的变化来看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变化要分阶段进行叙述,即突出1843-1847年比1838-1842年间有显著提高;但1848-1852年间又下降,提高是由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英国通过条约在中国倾销商品,而下降则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本能的抵制英国商品。‎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闭关自守和骄傲自满: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傲慢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就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其影响至今仍在震撼着远东和全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略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先解读材料,材料反映近代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蒙受屈辱性失败,同时件随国门打开而传入的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西方文明又给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强烈冲击,使中国不得不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最终在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也由此催生一个新的中国社会。其次可结合三次侵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冲击影响和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阐述时注意围绕主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论题。‎ ‎2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木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李鸿章主要的历史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 ‎【答案】(1)参与洋务运动的主将;甲午中日战争的中方主事人;多次代表清政府签订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不平等条约等。‎ ‎(2)梁启超肯定了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活动,又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指出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一定的责任,但国家的实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在外变方面,李鸿章采取联一国制一国的策略,得不偿失,引发列强瓜分狂潮,但内政不修是外交失利的根本原因。‎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李鸿章主要的历史事迹要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主要突出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签订条约三个方面的活动即可,例如,李鸿章力主在中国开展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又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者等。‎ ‎(2)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要分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洋务运动方面梁启超肯定了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活动,但批评了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制度,再例如,甲午战争方面梁启超指出李鸿章失机者多但又指出失败是由国力所决定的,整体来讲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