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兰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科目:高二历史(文科)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 A. 行为规范 B. 施政之术 C. 人伦秩序 D. 价值准绳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孔子、孟子和董仲舒都对“义”进行了论述,从具体要求看,“义”成为人的一种价值规范,故D项正确;行为规范是由价值规范为基础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治,故B项错误;“礼”是为了确立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 2. 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此现象说明 A. 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B. 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 C. 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 D. 教育奉行“以吏为师”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战国时期君主对士人待之以宾主之礼,甚至弟子之礼,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A项正确;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故C项错误;“以吏为师”是秦朝的史实,故D项错误。 3.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三教合归儒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这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所提出的建议,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项正确。A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B是秦始皇采取的文化政策;D是宋明时期,故排除A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可知道答案。 4.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 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根据“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表明理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 5.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这说明了宋代 A. 服饰呈现多元化 B. 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 程朱理学的影响很大 D. 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影响。根据材料中唐代崇尚“华贵、夸张和开放”可知,材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思想,宋代注重朴素无华的理性之美,这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注重内 在修养的提升,故C项正确,选C。 6. 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A. 格物致知 B. 正心诚意 C. 学以致用 D. 知行合一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与材料“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相符,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朱熹的主张,排除。 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B. 融合阴阳家、道家以及法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理学的创新;B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D项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不属于理学的创新。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完成了儒学的哲理化、思辨化。所以本题选C。 8.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 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C. 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 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答案】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中国古代的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 9. 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 A. 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B. 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C. 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 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公民政治是直接民主,这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故B项正确。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颠倒了因果关系,故A项排除。C项“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具有片面性;D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材料内容无从体现。 10.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 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 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 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 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珍视个人的思想,主张理智,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故C排除。 11. 下列哪一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斯多德 D. 但丁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故D项正确;ABC项是古希腊的重要代表人物。 12. 康德说:“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可见,康德主张 A. 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纯粹理性批判 C. 人非工具 D. 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答案】D 【解析】材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认为自由并非放任,是一种责任,结合启蒙运动理性科学的精神,故D项正确;ABC项比较片面。 点睛:材料“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是解题的关键。 13.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 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 C. 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 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答案】D 【解析】材料“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服从的永恒的法则”指的是近代科学,“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指的是科学的发现与发展,解放了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伏尔泰认为整个自然界都有自己的运行法则,人类无视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而行动,是非常怪异的,故AB项不是伏尔泰的主要意思,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 点睛:材料“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是指近代科学的兴起有利于人们认识自然界;“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坚定了启蒙思想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信心。 14.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反对财产私有制 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 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卢梭认识到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而不是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卢梭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B项错误;C说的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的时候没有奴役,D项错误。 15.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含义是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倡导此主张的人是马丁·路德,答案选A。BC两项与此主张无关;D项强调“先定论”。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主张 16.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 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 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 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像牛顿先生……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而不是依赖外在权威,故C项正确;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属于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伏尔泰主张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故D项错误。故选C。 17.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中突出强调了“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这一信息,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最早的活版是泥活字,所以A和C项是错误的;活版印刷之前有雕版印刷,排除B 项;战国有司南,指南针出现最早;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火药发明于隋唐;活版发明于宋。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印刷术 18.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弓、火箭、火炮、干柴等物望山下势放……一会家(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 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 明代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无法体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故A项错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故B项错误;《封神演义》属于神魔小说,其对商周时期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C项正确;材料也没有反映明代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小说类文学作品的史证功能的评价,学生应该明确小说类文学作品往往不能作为史料来证明历史事实,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9.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缺乏理性精神 B. 求善而不存真 C.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 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B、C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排除;中国的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项明显错误。根据关键信息“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缺乏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0. 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答案】B 【解析】据题干“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历史意义和地位,故B项正确;《黄帝内经》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千金方》,是唐朝孙思邈的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中医药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 21.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 市民阶层壮大 B. 农民娱乐的需求 C. 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 宫廷贵族的消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眼是“社会根源”。题干中的这种艺术形式是词,它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市民阶层的壮大,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2.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傩戏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俗画和文人画。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俗画反映的是市民生活,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文人画则是很高雅的文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话本和小说只能体现出文化世俗化倾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赋和唐诗是宋元以前而非宋元以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元曲和傩戏只能体现出文化世俗化倾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3.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实在清朝,不是明代,故A项错误;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实在清朝,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明朝的关于杂剧的禁令,一方面禁止扮演帝王将相,另一方面支持封建道德楷模,这些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故B项正确。 24.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科学知识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钱塘潮的壮观景象”实际上是由天体之间的引力造成的,而这一成就是牛顿的研究成果,故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不符。故应选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25. 19世纪,西方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伽利略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与题干中要求的“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不符合,故C项正确;17世纪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冲击了西方的宗教信仰,故ABD错误。 点睛:时空意识是高考必考的五种基本素养之一,解题时要高度关注题目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本题的时间信息是“19世纪”,从时间逻辑上看,19世纪以前的科学都和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有关,20世纪的科学和此无关,故C项正确。 26. 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哥白尼的“日心说” C.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解决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的宏观运动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而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别状态。这种认识的变化与题干说法一致,故D项正确,AC项错误。B项属于天文学领域。 27. 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物种起源》 C. 《九十五条论纲》 D. 《共产党宣言》 【答案】B 28. 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开始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A. 珍妮机的问世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D. 交通工具的革新 【答案】C 【解析】蒸汽机以蒸汽作为动力来源,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动力问题,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 项正确;珍妮机的问世提高了纺纱的速度,与工厂的修建无关,A项错误;工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B项错误;交通工具的革新,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与工厂的修建无关,D项错误。 29.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 A. 电已进入生产领域和人们的生活当中 B. 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 C. 科学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D. 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答案】A 【解析】电是 “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说明电已经服务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了,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生产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排除法,排除法运用把握三个原则: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要排除;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要排除;符合材料信息但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的选项要排除。本题中的BCD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3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这场革命,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信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作者着重强调信息时代 A. 积累信息的规模扩大 B. 通讯卫星事业的发展 C. 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 D.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检索信息的速度”和“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这些信息可知,材料重在强调信息时代“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这一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信息的传播速度,没有体现出ABD项。 点睛:材料“检索信息的速度”和“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信息的传播速度。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肯尼亚视察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并向该学院赠送孔子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多所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关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根据材料2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儒学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 【答案】(1)仁(或礼)。(2)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 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王阳明,答出一人即可)。 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 (4)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第(1)问,“核心”,由材料“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概括得出“仁”。 第(2)问,由材料信息可知,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取得了独尊地位。由材料“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概括得出“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 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影响”由材料“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概括得出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等。 第(4)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2.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含义和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牛顿对“规律”概括的成果和贡献。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答案】(1)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含义: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内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成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或建立经典力学; 贡献:暴露了宗教的荒谬;引发了启蒙运动。 (4)因素:政治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 【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其思想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2)问,由材料二“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可知,“再生”是指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对“规律”概括的成果是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贡献”由材料“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概括得出暴露了宗教的荒谬、引发了启蒙运动。 第(4)问,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有政治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等。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材料二:近期,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工业1.0是指机器制造,机械化生产;工业2.0是电气化,还有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强调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而工业4.0的主要特征则是网络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的虚实结合。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解读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伟人”:爱迪生。原因: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发电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并在欧美地区扩展,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工业化。 示例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新兴工业迅速发展,电力工业成为最新技术成就的代表。 示例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还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而且,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应扬长避短,使科技造福人类。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 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可判断得出,这个伟人是爱迪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之所以纪念爱迪生是因为他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发电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 第(2)问,本问是开放性设问。“观点”由材料“他们认为工业1.0是指机器制造,机械化生产;工业2.0是电气化,还有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强调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而工业4.0的主要特征则是网络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的虚实结合”概括得出,任何观点都可,一定要观点明确;“论述”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从原因角度回答,注意要史论结合。 第(3)问,“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扬长避短,使科技造福人类等角度回答。 点睛:观点说明类开放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有两步。第一,从材料中概括观点,该观点一定还要明确,而且要选择自己认为容易得分的观点,不要标新立异;第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一般从原因角度入手,一定要史论结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