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4个小题,共51分) 1.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丛日云著《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它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使全体公民最大限度地和尽可能直接地参与国家管理,行使主人的权利……”为达到此政治目的采取的直接制度是 A.财产等级制度和公民大会 B.公职津贴和抽签选举 C.轮番而治和四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 3.罗马人认为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此设立专门的法庭来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万国法包括了其他民族的所有法律 B.万国法仅包括能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 C.万国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由民 D.在罗马犯罪的外邦人用本邦法律审判 4.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德、英、法、美 B.英、德、法、美 C.法、美、德、英 D.美、英、法、德 5.“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A.三权分立制 B.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C.国会两院制 D.联邦制 6.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共和观念风行 B.帝制基础尽除 C.传统文化皆废 D.民权高度发达 7.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8.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9.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 10.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 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 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1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曾说:“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位大使所说的“击败美国”指的是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C.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 D.西亚产油国一致提高油价,引发美国经济危机 12.阅读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表,由此表推出的结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成员国数量增长具有非均衡增长的特征 B.20世纪6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期 C.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关 D.世界政治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13.按照史学家陈锋、张建民的观点:“宋代至清代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属于“明清商业革命”表现的是 ①商税收入开始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②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 ③江南地区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 ④传统商业发展,开始出现夜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15.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 C.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 D.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 16.随着妇女更多的参与工业化生产,至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有503000名妇女符合地方选举的资格条件,并且已有妇女开始当选市长之职了。到1890年英国共有100名妇女在竞选学校委员会中获胜。1895年有近839名妇女当选为济贫法委员会委员。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 B.工业领域走入近代化 C.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 D.广大妇女的不懈斗争 17.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洋行四处派人收购苏南地区的生丝。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A.官督商办的洋务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18.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这两个时期“相互联系”的本质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19.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股票、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 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 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20.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一有利时机” 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西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2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有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1951—1970 年的20年里,其年均经济增长率为5.3%。其中,日本和联邦德国尤其突出, 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了8.6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联邦德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8%以上。下面不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关贸总协定等的建立 D.知识经济被普遍认可 22.《苏联工业化时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中写道:“我们知道,1926—1927年的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食,都没有达到战前水平。可是,到1930年时,粮食总产量即达51亿普特,到1933年更达到55亿普特,都已超过战前水平。”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推动 C.大规模开垦荒地 D.农业政策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23.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了 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 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D.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24.下表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5.秦代律法“细密严苛,轻罪重罚”,汉代律法则“以刑辅德,重德轻刑”,特别是汉武帝执政后,汉律更加明显地融入“三纲五常”的礼教原则。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法家思想的彻底消亡 C.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 D.限制君权的主张甚嚣尘上 26.“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依据材料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决定着人类思考社会的自然法则 B.启蒙思想内容和牛顿的科学理论相互矛盾 C.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形成由偶然因素所决定 D. 科学理论为人们理性思考提供了思想武器 2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28.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__________;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__________。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 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 “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30.“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31.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 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 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 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 32.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已被注意,但仍没有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起义,非要依靠军队不可。”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完善 B.进攻大中城市失败的教训 C.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 D.中共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 33.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 ①恢复高考制度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设立经济特区 ④分配制度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1913年,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为东方人第一次在欧洲得荣誉”。瑞典文学院授奖给泰戈尔的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原因是 ①淡化民族特色 ②与欧美文学相融合 ③有高超的写作技巧 ④逐步获得世界承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35题20分,36题14分,37题15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材料二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欧文从小目睹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劳动人民所进行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800年,欧文管理了一个拥有2500多个工人的工厂。他在自己的工厂里开始了第一步实验。他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禁止使用童工,取消针对工人的罚款制度,尽力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他创办了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设立工人学校,设立医疗费和养老金制度。欧文在提高了工人福利的同时也积攒了一大笔钱。 1821年,他公开提出建立一个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共同劳动的新社会。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英国来到美国。他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建立起一个“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 ——根据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12) 36、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1)据材料一,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各举上一例?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5分) (2)在古代,历代不少统治者把儒学这个工具用得很成功很到位;到了近代社会,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有人爱来有人恨,有人抬来有人砸!抬孔砸孔的事件有哪些?其意图分别是什么? (9分) 37、材料一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朝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开启政治体系内的调试性变迁,走君主立宪路径来建构现代国家。日俄战争的结局带给朝野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新政立宪,遂成时代潮流…………作为变革反对者的朝廷守旧派遭受重创,恪守祖制拒绝变法已无市场,慈禧太后等戊戌政变的刽子手很吊诡地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遗嘱执行人。 -------摘编自曹振华《清末帝国体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直隶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慈禧一干人眼里,中国的宪政模式,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随后,清廷又派大臣达寿于1908年考察日本宪政,确定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终于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9年筹备清单》,其中十四条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确使得朝野真心立宪的积极分子被浇了一盆冷水。而嗣后的皇族内阁的出台,更昭示了清廷单方面主导的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的理由。(7分) 答案: 1--10 ABCBB ABBBD 11-20 BCBDD BBBAB 21-30 DBBBA DDBCB 31-34 BCDB 35、(1)张载: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每点2分,共4分) 欧文:工业革命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每点2分,共4分) (2)异:①方式上: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理想社会;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 ②内容上: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提: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每个方面4分,任意答两个方面得满分8分) 同: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空想);两者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都强调天下大同(为公);都重视实验验证。(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4分) 36、(1)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作用:冲击封建思想,使国人思想得到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和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2)抬孔:维新变法—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先师,以减少顽固势力对改革的阻碍;尊孔复古—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砸孔:新文化运动—激进派全盘否定儒家文化以便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以便于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37、(1)背景:国际方面 日俄战争的结局带来了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在华利益,要求清政府顺应潮流进行变革。 国内方面 守旧派遭受重创,新政立宪成为时代潮流,并形成政治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8分) (2)理由:仿行日本立宪君主制,制定宪法规定皇室大权,漫长的预备立宪期以及组织皇族内阁等表明清末立宪的实质是加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7分)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