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1宁夏育才中学(学益)月考二 高二历史试卷(文科)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36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6分 ) 1.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封建制度正式确立 C.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D.生产力飞速发展 2.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三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 ) 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 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 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 3.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唐宋诸代的诏敕,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盖章,就不成诏书;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清代就更超越了这限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唐宋相权与皇权制约平衡 B.明代相权和皇权合二为一 C.清代皇权凌驾于相权之上 D.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4.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明代皇帝不信任内阁,自己经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5. 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他( ) A.认识到雅典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主张实行中央集权 C.认识到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 D.主张恢复君主专制 6. 罗马法学家保罗在《论普拉蒂》中写道:“在对那些以全部财产承担责任的人作出判决时,不能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应当留下一部分让他们维持生活。”这一表述鲜明地体现了古罗马法( ) A.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B.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 C.以希腊的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D.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7. 1706年,英国安妮女王在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指出:“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不论他们是辉格党人或托利党人,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国王仍掌握某些权力 B.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 C.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 D.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8. 2013年9月,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导致10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 ) 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 B.下令共和党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 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D.继续游说、妥协直至两院均通过议案 9. 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意在( ) A.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B.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C.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D.强调协商解决政治分歧的重要性 10. 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德国的政体均被称为 “君主立宪”。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相同点是( ) A.均由本国成文宪法确定 B.国王均直辖最高行政机关 C.议会下院均由民选产生 D.都属于工业资产阶级专政 11. “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______,而_____,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与文中横线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C.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义和团运动 12. 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个文件具有很强的空想性,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并且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文件”是指( ) A.《十二铜表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辛丑条约》 13.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以上谕旨现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这一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 法国《年宪法》的一条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当时孙中山将让位于袁世凯的情况,将政体确定为责任内阁制。这两项规定( ) A.因人设法,特殊条件下的特别产物 B.釜底抽薪,终结了本国的君主 制度 C.有的放矢,剥夺了权贵的政治权利 D.高瞻远瞩,确立了两国的共和制度 15.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 ) 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 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 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6. 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 ) A.国民党统治区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农村革命根据地 17.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一规定旨在( ) A.动员一切力量反蒋抗日 B.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实力 C.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D.铲除根据地的不稳定因素 18.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19.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是(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20.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21. 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过两次政协会议,两次会议都( ) A.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的 B.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中共领导 C.都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D.都制定了宪法或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2.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23.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时间段 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 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五大召开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社会保险法…… 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 A.完善法律程序 B.突出社会立法 C.维护国家统一 D.注重经济立法 24.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25. 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 A.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B.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 C.“一国两制”是因香港冋题提出的 D.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 26.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 )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中美建交以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D.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7.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收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28. 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 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圆满解决 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 D.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29.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30.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积极发展新型的国家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多边外交 D.以民间交往促进官方外交 31. 运用以下历史史实,最适合开展的研究主题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冷战。 A.近现代国际格局演变 B.欧洲全球秩序的兴衰 C.世界经济一体化轨迹 D.战争危机与和平探索 32.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33. 20世纪60年代中期众多领域的学者们做了大量工作来反映那个时代的“时代”情绪,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欠发达》。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加剧 B.人民对冷战背景下国际形势的不满 C.不结盟运动致力于经济斗争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34.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苏开始缓和谈判。1968年美苏参与签订《核不扩散条约》,1982年美苏开始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9年美苏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87年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上述材料说明( ) A.两极下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 B.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 C.世界向多极均势转变日益明显 D.核战争的威胁推动美苏走向妥协 35.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6. “各大国在宏观政策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等方面的合作在加强。……各大国已经拉开新一轮更高水平综合国力竞争的序幕,而且,其争夺焦点的层次更高,都在抢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国际规则的主导权。比如,各大国在网络、太空、极地、远洋等“新疆域”的战略较量向纵深发展,其激烈程度非同寻常。”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合作与竞争并存 D.和平与动荡并存 卷II(非选择题) 二、 论述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37. (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 70 年代至 21 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世界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美国确认从越南撤军苏联展开全球战略性攻势苏联入侵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 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 中共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 东、西两德统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 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香港、澳门回归 21 世纪初 “9⋅11 事件”爆发欧元正式启用 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从表 2 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三、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34分 ) 38.(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其基本精神是彻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有的群众对《婚姻法》持怀疑和抗拒的态度,认为《婚姻法》就是“离婚法”或“妇女法”,婚姻自由是败坏风俗;有的干部担心《婚姻法》会导致社会混乱,贯彻《婚姻法》时放不开手脚;婚姻登记在某些地区流于形式。在党和政府开展了宣传与贯彻《婚姻法》运动后,新民主主义的新型婚姻制度终于逐渐建立,包办买卖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自主婚姻日趋増多。蓄婢、纳妾、童养媳等落后的婚姻习俗几近绝迹,青年男女不再以对方的“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是以“能劳动、爱学习和思想进步”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婚姻纠纷和婚姻案件逐渐减少,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逐渐增多。妇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生产,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摘编自马冀《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述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年的《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困难和阻力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的《婚姻法》推行的意义。(8分) 39.(1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月日晚时,中苏两国改府最高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正式鉴灯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议》等文件。条约、协定的签订,宣告年旧的中苏条约《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条约》的废除,苏联也将在年末归还其在中国东北所取得的特权,并承诺在经济与军事上援助新中国。 –《从同盟互助到分裂对抗的中苏关系》 材料二 年月,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由主的”这一政策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区別就在于它是“其正的不结盟”。不结盟的外交战略的含义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1)中国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绝不同他们任付-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参加任何大国组织的军事集团,我们也本搞等距离外交或外交平衝术。(2)中国不打牌,“不搞政治游戏”。 –《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从结盟到不结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纪年代中苏签订-系列协议对中国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行不结盟的背景和影响。(12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中历史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36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6分 ) 1. 【答案】 C 2. 【答案】 C 3. 【答案】 D 4. 【答案】 A 5. 【答案】 C 6. 【答案】 A 7. 【答案】 A 8. 【答案】 D 9. 【答案】 D 10. 【答案】 C 11. 【答案】 C 12. 【答案】 B 13. 【答案】 D 14. 【答案】 A 15. 【答案】 A 16. 【答案】 D 17. 【答案】 C 18. 【答案】 C 19. 【答案】 C 20. 【答案】 B 21. 【答案】 C 22. 【答案】 B 23. 【答案】 D 24. 【答案】 A 25. 【答案】 A 26. 【答案】 B 27. 【答案】 D 28. 【答案】 C 29. 【答案】 C 30. 【答案】 C 31. 【答案】 A 32. 【答案】 D 33. 【答案】 B 34. 【答案】 D 35. 【答案】 D 36. 【答案】 C 二、 论述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 37. 【答案】 示例一 论题:国际局势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阐述:20 世纪70年代,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并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也需要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中国要提高国际地位需要改善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的处理需要中美两国谈判。基于两国的共同需求,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小结: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与国际局势的演变紧密相关。 示例二 论题: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阐述:20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趋于瓦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我国加快 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小结: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机遇。 三、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34分 ) 38. 【答案】 (1)原因:封建思想的束缚;落后的婚姻习俗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影响;部分干部推行不力;群众法制意识淡薄。 (2)意义: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新型婚姻制度;清除了旧婚姻制度的陈规陋习,树立了文明、理性的社会新风尚;塑造了新型家庭关系;妇女地位提高;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巩固了政权。 39. 【答案】 意义: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建交高潮的形成;有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背景: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中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国际局势有所缓和。 影响:有利于打造和平的国内建设环境;保证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实施;为实行多边外交创造了条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