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天水一中高二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足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依靠嫡长子继承制巩固封建政权 B. 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 利用分封同姓子弟加强对地方控制 D. 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周之所以平定天下,靠的是以立嫡子为核心的宗法制,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分封制,故D符合题意;A只强调宗法制,C只强调分封制,均片面,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礼乐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 2.《通典·职官》曰:“至后汉,则(尚书更)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sou),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尚书职权的扩大 B. 三公权力的削弱 C. 专制皇权的加强 D. 中枢体系的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于信息可以看出东汉时三公的权力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 没有决策的职能,决策权在尚书台,尚书台听命于皇帝,说明专制皇权的加强,C正确;材料反映的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加强,尚书职权的扩大是现象,故A项错误;三公权力的削弱是现象不是实质问题,故B项错误;中枢体系的调整属于现象,不是材料中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故D项错误。 3.有学者通过对雍正皇帝画像研究指出,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雍正皇帝被描绘为不同的形象:儒家文人、蒙古大公、西藏喇嘛、欧洲贵族和道教圣人。这表明雍正皇帝 A. 推崇思想文化的创新与融合 B. 致力于推动民族交融与经济发展 C. 重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 D. 保持以皇权为核心的文化多元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雍正皇帝被描绘为不同的形象:儒家文人、蒙古大公、西藏喇嘛、欧洲贵族和道教圣人”可知,雍正皇帝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注重保持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故选D。结合所学可知,满清政权为了维护统治,在文化上采取文化专制的措施,A项显然不是雍正皇帝的用意,排除;雍正皇帝拥有欧洲贵族的身份,这不属于民族主义的范畴,排除B;康熙帝比较重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而雍正皇帝则相对封闭保守,之所以有欧洲贵族身份也是出于维护皇权统治的现实需要,排除C。 4.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浩大、复杂且基本上是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罗马皇帝即使能够改变法律,也只能改变一些细枝末节。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罗马法学体系更加完备 B. 自然法为立法指导原则 C. 罗马皇帝重视法律制定 D. 公民法已经取代万民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材料“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可知,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A正确;据所学可知自然法的理念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而材料反映的是“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没有涉及自然法,B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法律的制定,C错误;据所学可知,随着罗马版图的发展扩大,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而不是公民法取代万民法,D错误。 5.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 议会高于王权原则尚未确立 B. “责任内阁制”政府重新建立 C.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王权滥用 D. 国王试图平息政党政治危机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说明国王利用自己应有的权力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显然宪法制定并没有阻止王权的滥用,C正确;议会高于王权原则是1689年《权利法案》公布,A错误;“责任内阁制”政府并没有重新建立,B错误;国王目的不是平息政党叛乱,D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要求按照“一、二和三”复习: 一对矛盾: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贯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全过程。 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主导权由贵族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针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基于南方各州代表的坚持,最终通过的法案规定:国会在20年内无权禁止奴隶交易。这反映了美国 A. 中央政府缺乏强制权力 B. 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不同 C. 宪法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 1787年宪法体现实用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对于不禁止黑奴贸易的规定,体现出对于南方州利益的妥协,实际上体现出宪法的实用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A项错误;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分权制衡原则属于中央政府权力运行的原则,故C项错误。 7.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受到美国革命的思想理论指导 B. 法国和英国都是彻底摧毁了本国封建堡垒后建立的代议制政体 C. 法国和英国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政体的典范 D. 从现代化视角看,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民族独立,确立现代化体制 【答案】D 【解析】 虽然材料说法国大革命是美国革命直接后果,但是“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错误,英国是君主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妥协;C选项错误,材料注重强调的是英美的典范作用;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的叙述。 点睛:本题材料中涉及到英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从材料中总结出其各自的特点,得出相应的结论。 8.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对答一 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对答二 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故B正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日本主张“不必尽依条约”,C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 9.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 D. 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中的时代特征“辛亥革命时期”,并根据“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此时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了挽救社会危机、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故B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与材料反映的民族意识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AC;材料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和民族危机加深有关,D选项没有B选项契合题意,排除D。 【点睛】关键信息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再结合当时背景分析应是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10.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时间 外交活动 结构 1917年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声明废除与德、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执行 1919年 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失败 1921—1922年 参加华盛顿会议,再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达成部分目标 1924年 中苏签订《中苏协定》,规定了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内容 苏联未认真执行 1925年 北洋政府向国联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案,开展废约外交 失败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 开启了中国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 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 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取消……特权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修改不平等条约”可以看出,当时北洋政府还是在各种外交场合想极力通过外交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开启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应该是清朝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盲目追随欧美国家的特点,排除;D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极大提高,排除。 11.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 国民革命必要性 B. 领导工人运动 C. 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D.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可知,大家的分歧是进行国民革命的形式,在陈独秀看来国共合作非常重要。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可知,进行国民革命是全体共识,不需要强调,排除A项;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的是对国民革命的认识,不是对工人运动的认识,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12.下面是中共党员中工人党员所占比重变化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的政治觉悟的全面提高 B. 工人阶级已经失去了领导地位 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 D.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中工人党员所占比重在1927年-1929年间由50%下降到10%,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决定改变策略,将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并在井冈山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为共产党的革命道路,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人党员所占的比例因此下降。因此D选项正确。A 选项中“全面提高”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并未丧失;C选项错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是在1934年。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在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的遗址,一块纪念碑这样写道:‘血流成河,染红了大海。’”此次战役 A.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 C. 使得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D. 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坚持抗战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故B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但之后不符合“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排除A;1938年10月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南京大屠杀,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不符合“此次战役”,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在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的遗址”,联系所学淞沪会战的史实分析解答。 14.1895年,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恩格斯的这一说法 A. 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B. 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 是对巴黎公社的历史反思 D. 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远没有未成熟到要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是指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但巴黎公社却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其失败其必然性。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巴黎公社的反思,指导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说法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也不能依据材料推出恩格斯“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结论,排除。 15.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 A.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 B. 现在的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 C. 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 D. 革命胜利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故B正确;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无关,排除D。 16.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学者在论及我国的基层民主时说:“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这表明完善基层民主 A. 即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 B. 是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C.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D. 是健全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群众行使民主权利需要完善基层民主,故B正确;基层民主并不是由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务,排除A;材料没体现循序渐进方面的信息,排除C;材料不涉及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7.1950年2月28日至1958年10月25日,大陆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三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大陆政府第四次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四次与前三次《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 努力促进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三次合作 B. 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实现和平统一 C. 实现“三通”,欢迎台胞到大陆投资 D. 提出“一国两制”,建立台湾特别行政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1979年大陆政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告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结束两岸军事对峙,故B正确;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提出努力促进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三次合作,排除A;1979年大陆政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三通”构想,但不是第四次与前三次《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不同,排除C;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毛泽东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下列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故A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B;一边倒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C;求同存异指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匀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联系所学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含义分析解答。 19.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法 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可知,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①④正确;根据“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可知,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②正确;尼克松想改善美中关系,主要是联合中国对抗苏联的需要,并非要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③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马歇尔计划要求欧州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州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1950年,法国、德国等16个受援国在美国5亿美元拨款的支持下,创立欧洲支付同盟,对成员国相互间的所有贸易采用双边记账、集中抵销的办法予以清算。西欧国家的这些举措 A. 意在建立新型货币体系 B. 有助于争取美国援助 C. 已经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D. 有助于多边贸易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欧国家的这些举措是为了配合“马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的要求,其后成立的组织有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多边贸易的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西欧建立新型货币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A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故西欧的这些举措其目的不在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而在于通过获得援助来恢复和发展西欧本身的经济,B不符合题意;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时间不符,C不符合题意。 21.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A. 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C. 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弱化 D. 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显示出第三世界国家强劲的生命力及联合国大会中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参与,这都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有利于推动国际民主化进程,故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国际政治力量并未发生质变,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事务,故B项错误;题干并不能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故C项错误。 22.在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不仅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区性大国;不仅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发展中大国;不仅有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材料反映出世界格局的发展是 A. 体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B. 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 C. 缺乏稳定的根基支撑 D. 调整了大国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构成未来多极结构的各种战略力量中,国家实力大小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来看,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没有涉及,排除。 23.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篆》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 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 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D. 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的采桑喂蚕活动属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反映出当时该地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故答案为C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农业生产结构没有改变,排除B项;这一现象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项。 24.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 有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 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C. 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 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明无论官员还是工商业者都从事买田置业,这明显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D正确;A与材料反映信息相反;B和C是外商企业刺激。 25.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D.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唐宋时期财政收入中实物收入在下降,钱币收入在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实物收入下降、钱币收入上升现象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唐宋时期,钱币的收入总量有一定上升,故排除A项。南宋时期,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故排除C项。 26.北宋主户口的构成图 主户户等 阶级成分 占地情况 占全国总户数的比例 备注 一 大地主 300亩以上 10% 北宋的官户、形势户加上主户中的一二等上户,总共不超过10% 二 中地主 100—300亩 40% 三 小地主 不满100亩 四 自耕农 数十亩 50% 五 半自耕农 占少数土地但不能自给 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A. 土地兼并的现象极其严重 B. 租佃经营方式比较盛行 C. 自耕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D.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一二等上户总共不超过10%,却占有较多的土地,而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50%,却不能自给自足,就决定了半自耕农阶层需要靠租佃为生,所以材料体现了北宋时期租佃经营比较盛行,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涉及的数据可知,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占地和占人口数的比例,体现不出自耕农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故C、D项错误。 27.潮州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州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海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沿海民众及士绅热衷于通过科举实现价值 C. 海禁政策的松紧影响了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 D. 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海禁松时,居民靠海便足以维持生计,科举谋生的意图则有所减弱,海禁严时居民不能再靠海生存,因此走向科举之路,表明海禁政策的宽严影响民众生存方式的选择,实际上体现了对民众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科举取士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教育事业,排除A项;B项仅包含厉行海禁时进士登科出色,并未包含海禁松时进士登科变差的情况,不能涵盖全部题意,排除;海禁政策的松紧仅影响潮州,而不能影响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且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海禁政策,首先要理解题干的意思。题干大意是明朝嘉靖年间海禁最紧,潮州进士登科效果最好,海禁宽松时,海边居民靠海解决生计,社会矛盾缓和,所以万历朝的进士登科为明代潮州最差,至崇祯时重申海禁,潮州进士登科状况又有所好转。因此从材料信息可以推导得出,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据此确定答案。 28.伊丽莎白一世不失时机地给英国的海盗掠夺活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她向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不仅引导英吉利海峡的海盗去海外掠夺,授予他们在战争时期攻击和劫掠敌国商船的权力,还积极鼓励这些海盗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在美洲装满财宝的商船。伊丽莎白的做法 A. 加速了英国的原始积累 B. 为工业带来大量劳动力 C. 促进了非洲大陆的开发 D. 使美洲的人口急剧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做法是英国推行重商主义的具体表现,而重商主义的推行加速了英国的原始积累,故选A。伊丽莎白时期,英国还未发生工业革命,且材料中掠夺的主要对象也不是劳动力,而是敌国的商船,排除B;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掠夺是造成殖民地落后的重要原因,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也没有提及殖民地的发展状况,排除;材料中伊丽莎白主张掠夺的是敌国商船上的财富,没有提及美洲的人口问题,排除D。 29.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案》,规定粮食价格未达到特定价格时,绝对禁止进口粮食,借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外国进口的廉价粮食冲击。1846年,该法被废除。这一政策调整的根源是 A. 土地贵族丧失政治的主导地位 B. 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 C. 自由贸易理念在英国广泛传播 D. 近代英国注重妥协的政治机制 【答案】B 【解析】 “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案》,规定粮食价格未达到特定价格时,绝对禁止进口粮食,借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外国进口的廉价粮食冲击”说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该局面出现,B正确;A、C和D错误。 30.“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这种劳动管理体制被称为“泰勒制”,这种体制 A. 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 B. 盛行于中小规模企业之中 C. 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 有利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泰勒制”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C项正确;这种体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无关,故A项错误;这种体制盛行于大型垄断企业之中,故B项错误;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是君主的能力与其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对称,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及“公道”、“民意”的要求下,君主专制制度内部发育出一定的调节机制,以减弱其非理性因素,降低政治动荡频率与政治衰致速度,使其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维护统治秩序上发挥基本作用,从而提高统治的整体效能。如内在调节机制失灵,对立双方基本平衡被破坏,这意味着某个政权就不能代表统治阶级整体利益而濒临垮台。 ——摘编自孙季萍《君主专制》 材料二 任何主体都有权力扩张和不受监督的倾向,国家也不例外。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而制约的过程是权力的抗争过程。依法治国的实现,事实上反映了社会力量与国家力量的一种均衡,表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相互监督和制衡格局的形成。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实行法治之下的国家是有限权力的国家,即“有限政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制衡与提高国家的能力是一致的,有限政府不仅不会限制政府的有效性,反而能增加政府的能力。 ——摘编自冯勇《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君权的强化和约束”矛盾运动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君权内部“调节机制”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我国近代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的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在对国家权力约束和监督上的努力。 【答案】(1)根本原因: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 具体表现: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儒家民本、天人感应等思想对皇权的制约;中国古代谏议制度的发展;廷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促成因素: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确立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原则;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传入与借鉴;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探索。 (3)努力: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并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 可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制度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制度上,主要是宰相制度、谏议制度、廷议制度等对皇权的制约;从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儒家的天人感应、民本等思想对皇权的制约。 (2)可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从西方角度看,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传入,为近代中国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提供了参考的坐标;从中国角度看,由材料”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可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为此提供了政治条件,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提供了经济条件;;由材料“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可知,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也对此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即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探索。 (3)可从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入手分析。从民主角度讲,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对国家权力进行约束和监督上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从法治的角度讲,主要是颁布宪法并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了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材料三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各种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这些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对材料三中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答案】(1)事件:地理大发现。影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事件: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3)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了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各种大发现”指的是地理大发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市场的雏形的角度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本题据材料二“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两次工业革命。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本题据材料三“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发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据此即可从观点片面性的角度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