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济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2.人们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3.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 贵族垄断立法权 ‎ B. 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 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 D.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4.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5.‎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国王任命首相领导内阁 C. 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6.有位政治家这样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在这里,“得益于美国”体现在 A.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B. 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 C. 国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 行政权领导立法权 ‎7.下列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史实与相关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为美国总统大选奠基 C ‎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德意志帝国的国家结构为联邦制 A. A B. B C. C D. D ‎8.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9.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B. 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 C.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 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 ‎10.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 D. 民族危机加剧向各国寻求庇护 ‎11.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12.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共建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生的风雨历程。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庆典仪式上礼炮当鸣 A. 27响 B. 28响 C. 29响 D. 30响 ‎13.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们的理论探索 A.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B. 成功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 催生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 未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14.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15.‎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16.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 ‎ B. 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 C. 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 ‎ D. 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 ‎17.“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遣唐使节来华 C. 海上丝路繁荣 D. 朝贡贸易推行 ‎18.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了 A. 人均耕地面积缩减 B. 经济结构重大变动 C. 农业生产发展 D. 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19.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20.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有史学家说:“英国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材料实际上在赞扬英国 A. 议会改革的创新精神 B. 积极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 C. 工业革命带来的富强 D. 殖民扩张造就了殖民帝国 ‎22.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A.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 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23.英文单词“shuttle”最初的意思是“织布的梭子”,19世纪以来逐渐增加了“公共汽车”“穿梭班机”和“航天飞机”等含义。这表明 A. 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不断融合外来语的过程 B. 科技进步是影响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C. 人类语言发展是新名词取代旧名词的过程 D.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语言发展重要起点 ‎24.据统计,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年(1840~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为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 B. 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 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 D. 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25.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必要的资金 B.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 劳动力素质较低 D.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26.下表为“建国初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 年份 ‎1949年 ‎1952年 ‎1957年 所占比重 ‎84.5%‎ ‎74.5%‎ ‎62.5%‎ 据此推知,该时期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B. 国民经济比例日益失调 C. 工业化建设成就明显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27.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28.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最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年,“回国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 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 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 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 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29.“二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修复是 A.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 B. 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推广 C. 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 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30.学者钱乘旦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 A. 苏俄新经济政策 B. 苏联斯大林模式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中国的改革开放 ‎31.“一个国家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它必须将其资源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下列现象,与上述原因最吻合的是 A. 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 B. 美国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 D. 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 ‎32.下列内容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以下选项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中国加人世贸组织 A. 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 B. 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33.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 A. ①② B.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4.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达尔文 ‎35.马克思说:“这本书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赫胥黎说:“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他们所指的事件是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 B. “日心说”的提出 C. 蒸汽机的发明 D. 《物种起源》的发表 ‎36.“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 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 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C. 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D.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37.下列对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言论解释或评价最为合理的是 思想家言论 解释(评价)‎ A 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为民自正 ‎“无为”是要求君主什么事情都不做 B 莎士比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伏尔泰:实行“开明专制”‎ 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D 孙中山: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体现了民生主义中的“节制资本”‎ A. A B. B C. C D. D ‎38.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 A. 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 B. 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 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 ‎3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40.《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第II卷(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 ‎41.(20分)改革的核心价值,是为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基础上开创的。‎ ‎——习近平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原因。(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多年建设基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得以不断深化的主要因素。(4分)‎ ‎42 (20分)‎ 请回答:‎ ‎(1)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别叙述两次“接轨”时世界大势如何?(12分)‎ ‎(2)你怎样看待中国与世界的这两次接轨?(8分)‎ ‎ ‎ 济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答案 ‎1-5 DDACD 6-10 BDACC 11-15 BBACA 16-20 ACABC ‎ ‎21-25 CCBCD 26-30 CBCBB 31-35 CBDCD 36—40 CDCCB ‎41.(20分)‎ ‎(1)帮助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服务于国家工业化的需要。(6分)‎ ‎(2)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6分)‎ ‎(3) 美国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4分)‎ ‎(4)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解放思想;勇于并善于学习其它文明;注重制度创新。(4分)‎ ‎ 42.(20分)]‎ ‎(1)(12分)‎ 第一次: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英国率先完成次工业革命,工业化浪潮向欧洲、北美、东亚扩张,为争夺市场和原料,列强在全球范围加速进行殖民扩张。‎ 第二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经济兴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加速;‎ 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 ‎(2)(8分)‎ 全球化曾给中国带来屈辱与苦难,也给中国带来机遇与挑战。中国与世界从被动到主动的两次接轨,反映出全球化是世界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应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与时俱进。(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