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鹤岗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A项片面,只适合一个阶层,C项与材料无关,D项表述不严谨,社会阶层应该有很多,怎么会有双向流动?即使有也不符合材料,因为材料强调的是单向流动即各阶层的进身(向上流动)。新的军功爵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战国至秦汉官僚政治的发展·军功爵制 ‎2.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 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选项排除。‎ ‎3.读中国古代的思想地图可得 A. 孔子学说得到了各国欢迎 B. 体现了战国晚期文化趋同 C. 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 D. 学术的发展体现东学西渐 ‎【答案】D ‎【解析】‎ 据图中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可得学术发展东学西渐的趋向,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孔子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和采用,故A项错误;通过图中不同的思想地域分区,可知战国晚期并不存在文化趋同现象,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这一结论,故C项错误。‎ ‎4.在兵制方面,宋朝基本不再采用征兵制,而采用雇佣性质的募兵制度;在征调徭役方面,北宋中期采用雇募法,不再单纯使用无偿征调农民等服役的办法;在官府征调工匠服役方面,由单纯的轮差制度改为差雇制度,国家给服役的工匠一定报酬。这反映出宋代 A. 取消了制度层面的强制措施 B. 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国家治理 C. 法律制度已经相当健全成熟 D. 劳役地租完成向货币地租的过渡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征发徭役、兵役等,这反映出宋代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国家治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也是等级制度,制度层面的强制措施仍然很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不是法治国家,法律制度并未健全成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在中国古代劳役地租一直未完成向货币地租的过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 刘石吉在《近代城镇手艺工人抗议形态的演变》一文中指出:晚明农民运动掀起的前夕,大规模的城市民变已在全国各处展开。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也见之于武汉、临清、福州、广州各地。……这些民变的矛头,主要是对着当时朝廷所派至各地横征暴敛的矿监税使。材料可用来研究 A. 晚明农民运动 B. 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C. 晚明经济结构的变动 D. 晚明商业市镇的崛起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这些民变主要集中于长江下游手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松江、杭州、江宁、常熟、景德镇”,体现了工商业的的发展造成了晚明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是城市民变,排除A。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排除B。据材料“手工业最发达地区”,排除D。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 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6.康熙年间,美洲银元的使用区域从沿海扩大到东南,从江浙扩大到内地。从此,一个新的货币量词进入汉语体系,那就是“圆”(后又写成“元”)。这反映了 A. 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 C. 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 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使用美洲银元的地区不断扩大,反映了该时期中西方贸易联系密切,故体现康熙时期的贸易政策有所调整,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出超和入超的数据对比,无法推断出清朝的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排除C。材料强调该时期中西方贸易联系密切,而不是反映中国的经济政策顺应时代潮流,排除D。‎ ‎7.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B.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 ‎8.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 B. 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 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 D.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思想,没有体现出理学和商品经济,故A、D错误。《封神演义》是士大夫所写,因此体现出的是士大夫阶层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市民阶层的观点,故C错误。根据材料“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和材料中体现的反抗精神,可以看出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故B正确。‎ ‎9.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 ‎10.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 A. 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 B. 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 C. 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答案】B ‎【解析】‎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长期宣传,湖北群众对三民主义有一定认识,排除A;反满宣传容易激发民众的满汉问题,诱发民族革命,完成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符合当时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故选B ‎;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更多的能力去争取民权、民生,并非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排除C;从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当时资本主义力量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不符合“直接原因”的限定,排除D。‎ ‎11.据《浙江百年大事记》记载:“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二月十日,有宁波商人在慈溪县开设浙江慈溪火柴制造厂,雇佣日本工匠,制造火柴,宁波道台批准立案并通知海关。此为浙江民营火柴厂之始。”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商业资本投资近代工业 B. 清政府官员心态开放,所以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 D. 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民族资本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有宁波商人在慈溪县开设浙江慈溪火柴制造厂,雇佣日本工匠,制造火柴”可知宁波商人开设的民营火柴厂采用的是近代机器生产方式,反映了商业资本投资近代工业,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B项错误;19世纪末,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12.阅读下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下表: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工业投资变化 年代 工业部门 投资中心 ‎19世纪40-60年代 船舶修造业 广州、香港、上海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 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 汉口、九江、福州 ‎19世纪80-90年代中期 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 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A. 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B. 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C. 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 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 ‎【答案】D ‎【解析】‎ 表格显示19世纪中期主要是船舶修造业,投资中心与《南京条约》开放口岸有关,19世纪60-70年代属于加工业,地理位置主要与《天津条约》开放有关;19世纪80年代属于军事工业,主要与洋务运动的企业有关,说明近代中国企业的创办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有关,故D项正确;表格中还有地主阶级洋务派,故A项错误;表格显示地理位置深入到内地,故B项错误;C项时间是民国初年。‎ 点睛: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要掌握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两个重点:一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要掌握重点概念,如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要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致的。四要注意活学巧记:如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一个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种压迫:一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主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受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个不足: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13.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工作重心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开始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 C.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入 D. 把组织农民斗争作为主要任务 ‎【答案】C ‎【解析】‎ 能够提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问题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25年1月工作重心尚未从城市转移到农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1922年的中共二大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说明已经开始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说把组织农民斗争作为“主要”任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4.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 A. 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 B. 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 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 D. 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936年……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抗日战争尚未全面爆发,这说明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安事变,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蒋介石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故D项错误。故选A。‎ ‎15.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但这些公司却有很大比重的华人资本,“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不少洋行的许多轮船实际为华商所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列强尚未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B. 中国近代造船业初步发展 C. 新式航运需要专业化的管理 D. 政府支持中外合资的模式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中可以看出,新式航运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输出,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航运业的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作用,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 ‎16.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 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 B. “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 C. 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市、县、区、乡都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故排除A;依据材料中的“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些信息可知,“民主建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推动国国家政权建设,故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故可排除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1954年建立的,故排除D。‎ ‎17.我国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的表决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再到电子表决器;从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到无记名按电子表决器.其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这表明我国 A. 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民主发展方向 B. 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 C.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 人民代表大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举手表决的方式渐渐被摒弃,无记名投票和电子表决器开始占据主导性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变化可以增强表决的真实性、准确性,减少某些干扰和从众心理的影响,更好地保障代表们行使自己的权利,说明我国民主政治得到了逐步改进和完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民主发展方向由国家性质所决定,技术发展不能影响民主发展方向;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表决方式的变化,不是政治体制的改革;D选项错误,表决方式与群众基础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8.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 A. 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 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C.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民主制度是指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和政党制度,再依据材料中“核子”“小”而重,“电子”“轻”而“自由”,且“环绕”“核子”的相互关系可知,毛泽东这是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了“核子”与“电子”的关系,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答案为C项。A项,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应该靠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B项,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主要应该依靠“一国两制”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不能体现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排除。‎ ‎19.据统计,截止到1979年上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者人数比1978年增加了35.6%,其中个体劳动者人数为1978年的8.8倍。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就业岗位 C. 国企改革的深化推动城市所有制变革 D. 就业压力助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个体劳动者人数为1978年的8.8倍”中可以分析出,就业的压力促使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的,故B项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故C项错误。‎ 点睛:注意材料“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个体劳动者人数为1978‎ 年的8.8倍”;从中分析出当时就业压力大。‎ ‎20.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D.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 由“计划” 改为“规划”正是建国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变的表现,故选A。B项是在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排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C;中国正式加入世贸是在2001年,排除D。‎ ‎【点睛】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时间。‎ ‎21.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中英之间是“半外交关系”,可见是双方国家利益的体现,A项符合题意,正确。此时东西方关系处于敌对状态,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中国重返联合国靠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建国之初,中国同17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D项表述有误,排除。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名师点睛】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内容: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③“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2.在古希腊,斯巴达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这些规定和措施 A. 保障了城邦公民自由权利 B. 开辟了民主政治新路径 C. 体现了城邦内部普遍平等 D. 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 ‎【答案】D ‎【解析】‎ 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共餐”等属于集体生活,而实行共餐制等措施意在培养公民集体观念,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些措施和保障城邦公民自由权利无关联,也起不到开辟民主政治的新路径的作用,所以选项A、B均不合史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城邦内部并非普遍平等,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古雅典法律规定,外邦人不能够自己出庭,不得拥有不动产,但却要为雅典服兵役,还要交纳象征其地位的一种人头税。雅典的奴隶出庭作证时,只有在挨一顿打之后,其证词才被认为是可信的。这说明古雅典 A. 依靠习惯法维系社会关系 B. 民主政治明显具有虚伪性 C. 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 D. 审判过程虽公正但较随意 ‎【答案】C ‎【解析】‎ 雅典民主是排除外邦人和奴隶的社会,材料显示外邦人和奴隶在雅典社会中并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说明民主的主体受到严格限制,故C项正确;习惯法属于罗马法,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不是虚伪性,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雅典法律的严肃性,不是随意性,故D项错误。‎ 点睛:古希腊公民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24.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仍不过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余人”。材料可以佐证古代罗马 A. 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 B. 行省是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 C. 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 D. 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 ‎【答案】C ‎【解析】‎ 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古代罗马官员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的情况,故可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应是罗马帝国强大的实力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行省,故可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有着完善的法律体制,为罗马帝国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减少了政府的行政官员,故此题应选C;材料讲到的罗马的官员数量少,这并不能说明“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故排除D。‎ ‎25.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蒙森的论断说明了罗马法蕴藏 A. 君权至上的精神 B. 公民主权的精神 C. 自由平等的精神 D. 三权分立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A项与 由“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不符;“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可以看出公民具有主权,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不选,自由平等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立法、司法和行政权。‎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通过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排除选择。‎ ‎26.普罗泰戈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A. 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B. 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C. 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D. 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材料中体现的是城邦因保护人而建立,法律和道德只有在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体现的都是以人为中心,体现人的地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题意并非在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D选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且材料并未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普罗塔戈拉的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围绕人的利益和需求即可的答案 ‎27.1688年“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据此可知英国内阁 A. 使议会能够有效监督行政权力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控制力 C.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知,王国无力也无意于行使行政权,而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弊端,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故D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并不是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故排除B。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解決是在国王彻底丧失行政权之后,故C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一个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其原因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2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 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 C. 确保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D. 为保证三权分立机制的有效运转 ‎【答案】A ‎【解析】‎ 材料显示是美国联邦制的作用,显然是确保中央政府权威,故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权力信息,不是民主,故B错误;国会和三权分立不符合材料中联邦制特点,故C和D错误。‎ 点睛:邦联制和联邦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29.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 议会的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C. 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张限制过度直接民主、限制地方权力。参议员由各州选举产生,这种间接民主是对选民权力的限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A项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没有体现限制地方权力,排除;B项议会选举是自由的没有体现对选民的限制,排除;C项三权分立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不符合题意,排除。‎ ‎30.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C.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1475年到1597年,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增加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在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使金银大量输入欧洲,价格革命发生,欧洲的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故A选项正确;贵族大量购买奢侈品并不是物价猛涨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当时欧洲的生产也没有萎缩,故C选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1475年到1597年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时结合新航路开辟、价格革命等相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31.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废除了过去带有强烈管制色彩的条例,例如1846年废除谷物条例,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等。改变这些政策 A. 使英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全面加强 B. 大大便利了英国向世界输出资本 C. 提升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D. 确立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英国政府把过去带有很强贸易管制色彩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推动了自由贸易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故排除A,C项符合题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D项与此并无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32.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通过后,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院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裁减济贫支出,济贫工作严重倒退 B. 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维持自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限制济贫 C. 垄断组织产生后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迫更加深重 D. 英国代议制的虚假和脆弱,议会立法不能代表劳动者的意愿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时间“1834年……院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B正确; 1834年,政府通过让受救济者劳动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济贫工作并没有严重倒退,A错误;垄断组织形成的主要背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C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英国《济贫法修正案》的影响,无法体现代议制的脆弱,D错误。‎ ‎33.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痛苦而悲惨的自然状态,寻求和平并使和平得到保障,就互相订立了一种社会契约,将原有的所有自然权利交给主权者。而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宜布。这反映出,霍布斯的思想 A. 背弃了主权在民说 B. 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C. 符合共和主义理念 D. 完善了社会契约论 ‎【答案】B ‎【解析】‎ ‎“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的信息强调了君主地位至高无上,实质上是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中背离说法错误;C中共和主义与专制主义相违背;D与社会契约理论不符。‎ ‎34.18世纪经济学思想家亚当•斯密认为在商品和服务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自由市场,以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因为)个人的自由加在一起就是集体的福祉。斯密的这一思想是 A. 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对专制主义制度的批判 C. 启蒙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D. 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否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主义经济是倡导自由生产、自由销售,“个人的自由加在一起就是集体的福祉”符合启蒙运动时期思想自由的特点,C正确;A是18世纪40年代完成;材料没有体现出对于专制制度的批判,B错误;D中干预经济否定不符合材料主旨。‎ ‎35.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 积累工业建设必要资金 B. 抑制农村土地兼并 C. 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状况,出卖劳动力的农户比使用雇佣劳动户比例大,说明使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能力充分发挥,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不是斯大林模式积累工业建设资金的问题,故A项错误;出卖劳动力的农户比使用雇佣劳动户比例大,也不能抑制农村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实行集体所有,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故选D。‎ ‎36. 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A. 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 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 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降低关税有利于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都大大降低了,“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欧洲关税同盟,故 B 项错误;当今时代,南北贫富差距呈加大趋势,C项与材料信息及史实都不符合,排除;当今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排除D项。‎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 ‎【名师点睛】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消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态度: ‎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②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③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37.1969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在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际形势仍在恶化。……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而且,我强烈地感到时间愈来愈不够用。”该报告 A. 对当时世界形势作出了错误猜测 B. 指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和平存在较大隐患 C. 理性分析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 认为美苏争霸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答案】B ‎【解析】‎ 由“我几乎说不出整个世界在实现《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可知,吴丹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没有取得明显成效,材料仅反映了吴丹对当时的世界形势作了一个悲观的评述,并不能说明其观点的正确与否,故排除A,B符合题意;当时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且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苏争霸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38.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A. 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B. 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 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中美苏日四国决定了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影响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最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意识形态的分歧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局势,但不是“主导”作用,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问题,故C项不符合题意;经济因素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故D项不符合题意。‎ ‎39.1946年,杜鲁门大肆宣扬“公平施政”,说“我国居民的每个阶层和每个人”“都有机会从我国日益增长的繁荣中获得得们公平的一份”。这里“公平施政”的实质是 A. 为推行马歇尔计划做舆论准备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扩大 C. 拉拢美国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 D. 要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美国政府保证每个人都会在经济发展中获得自己的那份利益,这是突出国家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再分配的支配,突出的是国家干预力度加大,故选B项。A项不是材料要体现的内容;此时社会主义阵营尚未形成,C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表面信息的复述。‎ ‎40.19世纪,农村的人口四门八方涌向大都市;19世纪,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他们(特指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者)在城市中长大,他们对农业不再留恋,他们对工业怀抱着亢奋的信心,他们对过去的神话史诗不再怀旧,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感觉到工业带来的方便、舒适与富裕的物质生活。材料所描述的美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画派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更加注重内心、心理抒发,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这些特征,故排除A;现实主义画派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材料也没有体现这种艺术形式,故可排除B;印象画派强调捕捉自然界的光和色,与材料中的“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相符合,故此题选C;现代主义画派更加强调内心的感受,与材料中的“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不符,故可排除D。‎ 二、非选择题 ‎41.社会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时间 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 ‎1945年 各行政村取消村长制,建立人民代表主任制。同时以当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成立居民小组 ‎1956年 各行政村被取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下设若干生产队。‎ ‎1958年 农村普遍建立了人民公社并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成生产大队,大队下面仍设若干个生产队,不仅领导和组织农业生产,而且还承办公社布置的各项工作。‎ ‎1983年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设立村民委员会 ‎1987年 依据1982年宪法实行村民自治的规定,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主任和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接受村民监督。‎ ‎1998年 ‎《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孙宅巍、韩海浪《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建国以来每个时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 ‎【答案】①过渡时期:设立人民代表主任制、互助合作组,建立了社会主义农村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出现政社不分,“左”倾错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③改革开放时期:撤社设乡,实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和基层民主选举,健全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解析】‎ 对建国以来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的解读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点分成不同的时期,如过渡时期、全面建设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分别进行论述,对不同时期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变化的历史信息充分提取,如材料“建立人民代表主任制。同时以当互助合作组织为基础成立居民小组”“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信息可归纳出过渡时期设立人民代表主任制、互助合作组,建立了社会主义农村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推动了经济的恢复的发展,促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论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挽救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蒋介石于1935年4月在贵阳督剿红军时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作了简要解释。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硫酸铔、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青海金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罗斯福新政中工业建设的差异。‎ ‎【答案】(1)国内背景:经济基础薄弱;国共对峙,政局动荡。国际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侵华使民族危机加重。‎ ‎(2)差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目的方面,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应对内外局势;侧重点方面,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注重东西部平衡,未涉及工人权利的问题;结果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重工业、国防工业实力增强,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罗斯福新政:目的方面,减少生产盲目性,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侧重点方面,限制工业生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关注劳资矛盾,维护工人的基本人权;结果方面,美国工业逐步恢复,社会危机得到缓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差异的原因:两国国情不同,中国经济、政治落后,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20世纪30年代两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同,中国需要发展经济、稳定政局、抵抗外敌入侵,美国需要应对经济大危机以及政治危机。‎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本问需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背景,从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分析归纳,从国内分析可以结合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国内局势的动荡,国外从世界经济危机及日本的侵华等。‎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结合材料及已学对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罗斯福新政工业建设的差异可以从目的、侧重点及结果比较,然后从两国的国情等方面分析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入,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等。‎ ‎(2)特点:热爱自由,崇尚民主,尊崇理性,宗教宽容。‎ 不同取向的历史影响:①中国:一方面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未能在近代中国实现独立富强。②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思想解放,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自由主义体制的确立;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的风尚,也阻碍了英国在近代后期的深入创新和持续发展。‎ ‎【解析】‎ ‎(1‎ ‎)根据材料“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中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的严重,推动有识之士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经济方面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不断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等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思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受到冲击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回答。‎ ‎(2)特点,根据材料“英国人‘生而自由’”“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等信息可知,英国人热爱自由,崇尚民主;根据材料“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可知,英国尊崇理性;根据材料“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可知,宗教宽容也是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近代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有利于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但并未使中国走向中国;根据材料“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有利于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方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阻碍了英国深入的创新和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