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奉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徐慧连 2018.12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2012年1月份,我国对欧盟出口额282.31亿美元,同比减少3.2%。有人说“希望欧债危机尽快结束,欧洲经济复苏起来,我们的日子也会好过起来。救欧洲也是救我们自己。”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 当前出现了全球性贸易危机 B. 欧洲债务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崩溃 C. 中国经济依赖欧盟支持 D.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2.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维客”“维基”。这主要体现了( ) A.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 B.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本位主义创意 C. 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 A.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D.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4. 河北霸州于2009年成立中国自行车博物馆, 馆内的自行车史话厅对自行车的历史有如下介绍“19世纪初,自行车首次从欧洲传入中国。19世纪末,自行车遍布城市大街小巷,上海出现不少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抗战期间,三轮脚踏车风行于市,自行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形成自行车生产体系。”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 .3处 D.4处 5. 美国学者本·斯泰尔评论某一国际协议时说:“在思想和才华的战场上,凯恩斯计划定将胜出。 但是交锋的地形环境显然对怀特更为有利……(因为)美元才是战争结束后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东西。”他评论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联盟条约》 6.戴维·赫尔德说:“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资本、商品、技术、人才等跨越国界的自由流 动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跨国力量和互动的扩张将削弱并限制了特定政府对其公民活动 所能够施加的影响,国家正经受着其可选择空间的进一步退缩。”该观点旨在强调( ) A.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竞争不断增强 B.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民族争端 C.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D.跨国公司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强大 7.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8.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 ) A. 改革科举制度 B. “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 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D.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该描述应符合(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10.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 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 前者主张尚贤,后者主张德治 C. 前者主张霸道,后者主张王道 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军功 11.“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 A. 心外无理 B. 心即理也 C. 发明本心 D. 格物致知 12.儒家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于是律许容隐,不要求子孙作证,更不许告祖父母、父母,告者绞。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法律( ) A. 外儒内法的特点 B. 以礼入法的特点 C. 刑礼结合的特点 D. 注重人事的特点 13.《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 A. 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B. 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 C.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D. 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14.汉代民间一直盛行“求雨”“止雨”等活动,即以“动阳以起阳”“动阴以起阴”的“物类相召”为理论,设计一套求雨、止雨的方法和礼仪。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A. “天人感应”思想 B. “天人合一”思想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D. 求雨迷信活动 15. 朱熹说:“须是穷得理多,然后有贯通处。心无限量,如何尽得?物有多少,亦如何尽得?但到那贯通处,则才拈来便晓得,是为尽也。”下列主张在道理上与之相通的是( ) A.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 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C.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D.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但丁的《神曲》,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开朗基罗也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等。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A. 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B. 世俗艺术水平落后 C. 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D. 仍坚持以神为中心 1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 A.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8.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驱动行事。”这表明了( ) A. 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 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C. 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 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19.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 论点 论据 甲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 乙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 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错 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 20. 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 A. 先定论 B. 因信称义 C. 王权高于教权 D. 《圣经》至上 21.有人认为,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理论依据是( ) A. 社会契约论 B. 三权分立 C. 天赋人权 D. 法律至上 22.央视播出的成语大会中出现了成语“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都与我国古代思想流派有关,分别是( ) A. 兵家、墨家、道家 B. 墨家、法家、儒家 C.道家、儒家、法家 D. 儒家、道家、墨家 23.《论语》中记载:“邦有道则显,无道则隐”;《庄子》也谈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主张将道与治世相结合 B. 都体现出对士人独立人格的规范与追求 C. 都认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基本范畴 D. 都体现出对国事国运的关注 24.有人谈到欣赏《蒙娜丽莎》的观感曾有这样的感受,认为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画所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 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 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 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 25.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 ) A. 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 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 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 指责礼会契约论排斥君极 26.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 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 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 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 27.“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 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 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8.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兢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这话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 A.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2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 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 ) A.动物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 B.不受法律和正义约束的人失去人权 C.有道德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 D.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 30.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 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 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追求生命价值 D.“认识你自己”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14分)儒家文化重视道德修养,而家训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这一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唐·刘禹锡《名子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宋·包拯《包拯集》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清·张英《恒产琐言》 材料二 儒家一直比较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前期儒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仁者爱人” ;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后期宋明理学家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学做人的根本,主张“学以至圣人”,要求自己和他人能够把圣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圣人的人格为导向,在精神上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个体内在情感的调节,要求个体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一颗冷静清晰的头脑,以期冀达到一种有涵养的人格。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体现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哪些内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3分)。(不得摘抄原文)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在道德修养上的不同观点(4分),并分析儒家道德修养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3分)。 32.(14分)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解放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4分)。 (2)从材料二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4分)?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2分)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4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提出《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2020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DACCB 6.CABAB 11.DBCAD 16.CABDB 21.ACBDB 26.DABCD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31.(14分) (1)(7分)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清廉);重视耕读。 因素:专制统治或科举考试;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 (2)(7分)观点:孔孟儒学认为道德的核心是“仁”;主张舍生取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宋明理学认为道德修养是治学做人的根本;强调自我修养;强调修心。 价值:有利于塑造理想人格;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有利于社会进步。 32、 (14分) (1)(4分)依据: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的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因此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 (2)(4分)原因: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 (3)(6分)变化: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到以理性为武器直接批判。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近代科学的进步。 33 (12分) 示例一:论题: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阐述: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示例二:论题: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阐述:二战期间,欧洲各国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拟定论题,由材料可知一个共同的主题在于重建经济体系,结合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两大论题,即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或者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