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淄博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二 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人:田振波2018年1月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7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3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 ‎1. 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 A. 诸侯国都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 B. 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 C. 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 D. 分封制度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政治上希望维护周礼周制。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说明其以周王为正统,即希望维护周朝的政治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诸侯国的纪年情况,而且各诸侯国也并非均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排除A项。当时中国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孔子编写《春秋》时分封制日益遭到破坏,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维护周礼。然后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两者结合可以推论得出孔子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其他三项,可以调动所学知识,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均可排除。错选ACD三项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无法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2. 在汉代,在国,在家,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要尊卑有序。汉律中已有“大不敬”、“不孝”、“不道”等罪名。这反映了汉代 A. 儒家道德伦理等同法律 B. “礼”的思想颇受重视 C. 是等级制度的发轫时期 D. “三纲”伦理已经僵化 ‎【答案】B ‎ ‎ 点睛:材料“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要尊卑有序”“汉律中已有“大不敬”、“不孝”、“不道”等罪名”体现出儒家思想与封建法律之间的关系。‎ ‎3.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甚至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就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说明宋代 A. 妇女地位逐步提高 B. 理学影响范围有限 C. 三纲五常尚未出现 D. 儒家伦理已法律化 ‎【答案】B ‎【解析】‎ 宋代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倡导“三纲五常”思想,而材料中妇女改嫁,提出离婚,说明理学思想影响范围较小,故B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的提升,故A错误;三纲五常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北宋时期强化,故C错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故D错误。‎ ‎4. 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期被一路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帝”,与此相关的关公戏经久不衰。关羽地位的提升反映了 A. 儒家吸收佛教思想发展 B. 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倾向 C. 理学价值观的广泛传播 D. 佛教因中国化兴盛不衰 ‎【答案】C ‎【解析】宋代理学强调“忠孝节义”,关公作为“忠义”正符合理学思想,故C项正确;A应属于理学思想的形成背景;B与材料中信息主旨不符;佛教并不是因为中国化而兴盛不衰,主要是符合当时民众心理需要。故D错误。‎ ‎5. 王夫之曾指出,“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如‘明明德’(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者,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这集中体现了王夫之 A. 重视实践的知行观 B. 以知统行的方法论 C. 本善习远的道德观 D. 格物致知的修养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体现了实践的思想,这反映了重视实践的知行观,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知统行的方法论,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本善习远的道德观,故C错误;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是王夫之思想,故D错误。故选A。‎ 点晴: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区分四个选项中的理论观点的含义。学生要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王夫之知行观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6. 李赞认为工商业者开采矿藏、贩运货物,都是对社会对个人有益的事情,说不上什么“可鄙”。以下李贽的思想主张中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 A. 追求物质享受实为人的天性 B. 反对道学家遵从的是非标准 C. 鄙视脱离现实生活进行空谈 D. 极力推崇自由、个性、平等 ‎【答案】A 点睛: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的主张。‎ ‎7. 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 A. 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B. 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 C. 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 D. 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 ‎【答案】D ‎【解析】明朝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后期学风由空谈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说明时代特征促进学风的转变,故D正确;A中开始不符合题意;批评君主专制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故B错误;程朱理学依然是社会的统治思想,故C错误。‎ ‎8.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经成功地实施过肠胃部分切除手术,但没有细节描述。后世小说中也有“刮骨疗毒”和计划对曹操实行开颅手术的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文学资料毫无历史价值 B. 文学作品中的神化色彩 C. 权威史书记载不足为信 D. 华佗擅长医治外科疾病 ‎【答案】D ‎【解析】材料“成功地实施过肠胃部分切除手术”““刮骨疗毒”和计划对曹操实行开颅手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比较擅长外科手术,故D项正确;《后汉书•华佗传》作为史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故ABC项错误。‎ ‎9. 宋代以后的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烧的性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乏仁慈,有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而观世音菩萨的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材料主要反映了 A. 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 B. 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 C. 中国绘画内敛含蓄,凸显人性 D. 西方绘画自由洒脱,强调意境 ‎【答案】A ‎【解析】宋代以后的观世音菩萨画像于西方圣母玛利亚的形象的不同,分别反映了宋代以后理学思想的束缚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说明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而是思想文化的差异导致的艺术形式差异,故B项错误;C项只涉及中国绘画,过于片面,故C项错误;D项只涉及西方绘画,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个比较对象的相关知识,再扣住材料关键信息,从理学思想的束缚和人文主义的精神的不同影响出发,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子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A. 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 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 C. 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 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 ‎【答案】B ‎【解析】“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子了肯定”显然肯定智者学派思想,智者肯定了人的价值,将人从神灵和自然控制中解脱出来,故B正确;A属于民主政治,不属于思想;C中研究对象一直是人和人类社会;D属于公民参政,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主线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11. 相对于探寻自然本源,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类本身,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正义与非正义、勇敢与怯懦、诚实与虚伪,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问培养等等。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 对智者学派作了彻底批判 B. 承认人在社会的崇高地位 C. 较为理性地追求人文精神 D. 已经具有完善的治国思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类本身,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智者学派作了彻底批判”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苏格拉底更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不是承认人在社会的崇高地位,故B错误;材料突出人的伦理道德和品质,反映了较为理性的人文精神,故C正确;“已经具有完善的治国思想”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2. 它(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而不像路德那样,以没有受过教育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因此,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这说明文艺复兴 A. 缺乏思想理性 B. 反对“因信称义”‎ C. 影响范围有限 D. 属于贵族运动 ‎【答案】C ‎【解析】“受过教育的阶级(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为对象”说明文艺复兴主要限于社会上层,下层民众影响有限,故C正确;材料没有直接说明文艺复兴思想缺乏理性思想,故D错误;B与文艺复兴思想不符;材料比较的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的范围,文艺复兴并不是单纯的贵族运动,故D错误。‎ ‎13. 薄伽丘的《十日谈》多半故事都是以爱情等为主题,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理想情人的妩媚。这反映了文艺复兴 A. 反对禁欲主义 B. 主张恋爱自由 C. 推动文学创作 D. 放弃宗教信仰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文学家们歌颂和赞美爱情,肯定人的正当感情和欲望,反对禁欲主义。故答案为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4. 马丁·路德曾坦率承认从理性看来,基督教的很多观点荒谬至极,但他依然坚信“理性是魔鬼的妓女”;加尔文与天主教会合作,迫害著名的解剖学家塞尔维特。上述材料表明 A. 科学与宗教势同水火 B. 新教与罗马教会别无二致 C. 新教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D. 宗教改革强调信仰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两位宗教改革家显然对于理性不感兴趣,他们依然信奉上帝,故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信仰的问题,故A错误;新教主张显然与传统宗教有显著的区别,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信息,故C错误。‎ ‎15. 启蒙思想家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还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决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在此,康德强调 A. 革命的进步性不大 B. 人民的思想较落后 C. 思想革命的必要性 D. 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但却决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即强调思想革命的必要性。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正因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才体现出思想革命的必要性,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16. 他们(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说明 A. 启蒙运动具有全球性 B. 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 C. 牛顿定律具有永恒性 D. 启蒙运动推动科学革命 ‎【答案】B ‎【解析】牛顿提出观察实验方法,注重理性思维,为启蒙运动思想奠定科技基础,故B正确;A中全球性不符合史实;C中永恒性不符合物理学规律;D中与思想和科技关系不符。‎ 点睛:本题关键要知道思想和科技相互关系,思想推动科技,科技推动思想。如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推动启蒙运动思想产生,该思想推动进化论产生。‎ ‎17. 有人在描述一种写作风格时说:在艺术创作上,它想象奇异,梦境、幻景时常出现。它总是充满了激情地展示生活内容和表现理想,这种饱和的激情有时如火山爆发,有时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这种文学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A ‎【解析】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这与材料所述一致,A项正确。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魔幻现实主义描写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8. 梁启超指出世界上的政治制度分为多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三个阶段,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据此,梁启超强调 A. 变革政治制度要立足于国情 B. 维新思想主张铲除君主制度 C.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势在必行 D. 实行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属于政治制度发展步骤,“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说明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故D正确;立足国情材料没有体现,故A错误;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故B错误;维新派主张改革变法,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故D错误。‎ ‎19. 19世纪末,康有为曾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康有为提出这一思想学说的主旨是 A. 揭露历史真相 B. 引介西方理论 C. 推动维新变法 D. 否定儒家经典 ‎【答案】C ‎【解析】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思想进行变法,材料中“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是为了维新变法寻求理论依据,故C正确;A和B不符合康有为变法目的;D不是否定,是借用。‎ ‎20. 下图是1916年10月发行的《新青年》第2卷第2号刊登的通告。这则通告的文字 A. 宣告了新文化运动展开 B. 体现了兼容并收的精神 C. 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D. 背离了民主科学的原则 ‎【答案】B ‎【解析】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A项。根据通告中的“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但其所论确有研究之价值者,即皆一体登载,以便读者诸君自由发表意见”可知允许刊登不同内容与观点的文章,具有民主精神,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B项正确,D项错误。通告显示的只是提供了人们发表观点的机会,不能得出C项,排除。‎ ‎21. 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入学的批判,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启蒙话语为理念背景,从而将古今问题延展为中西问题;另一方面又将孔孟、庄子哲学及传统文化特质回溯至封建专制时代,将中西问题还原为古今问题,从而凸显了西方价值理性的现代普遍性意义。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激情大于理性 B. 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 C. 强调思想解放 D. 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将古今问题延展为中西问题……将中西问题还原为古今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过于绝对,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完全肯定西方文化,体现了激情大于理性的特点,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完全否定传统文化,不是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强调思想解放,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也没有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故D项错误。故选A。‎ ‎22. 邓小平曾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一理论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A. 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答案】B ‎【解析】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所回答和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中,首要的是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项正确。A项是毛泽东思想;C项是三个代表;D项是科学发展观。‎ ‎23.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指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它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太一致。这表明该理论 A. 已经被世人普遍地理解与接受 B. 丰富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 为人们提供辩证看世界的途径 D. 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全面否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相对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故C正确。相对论具有一定专业性,内容包含许多专业的术语名词,含义深邃,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很难理解的,排除A;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BD。‎ ‎24. 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这说明“百家争鸣”‎ A. 不能宣传唯心主义 B. 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 不能宣传西方思想 D. 不是无限制的争鸣 ‎【答案】D ‎【解析】1956年4月,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学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由材料“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出各种意见”可见毛泽东主张让学术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不涉及不能宣传唯心主义,不能违背科学精神和不能宣传西方思想,排除ABC。根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可知自由争论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是无限制的争鸣,故答案选D。‎ ‎25. 《史记·殷本纪》谓:“帝乙长子日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母为正后,得嗣。则其君位传袭之法,已开周人先声矣。”钱穆对此评论道:“至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或以便於争强而然。如太王舍太伯、虞仲而立王季,为第一次立贤。”上述材料说明 A. 商朝已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B. 西周王位世袭实行立贤不立长 C. 宗法制的确立历经商周两代 D. 商末周初王位继承制度未固定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至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或以便於争强而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周初嫡长子继承制松动,有立贤的现象,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商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故A错误;西周王位世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不是立贤不立长,故B错误;材料也不是反映宗法制的确立历经的朝代问题,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至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学生应该结合嫡长子继承制相关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对比,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6.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答案】A ‎【解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通过宗族来稳定社会的作用,故A正确;突出社会等级的分化是分封制,故A错误;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C错误;风俗同一化显然说法绝对,故D错误。‎ ‎27. 古代儒者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将“君”与“国”混为一体,君主在统治理念上常常将“国”视为放大的“家”。这说明 A. 儒家思想促使“家国一体”观念的产生 B.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进步 C. 君主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 D. “家国同构”体现专制集权 ‎【答案】C ‎【解析】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制,君主将国放到大家,显然是借助家庭伦理来强化君主专制,故C正确;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思想,故A错误;B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D中专制集权与家国一体的特征不符。‎ 点睛: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1)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2)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8.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 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 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 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 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答案】D ‎【解析】‎ 三则史料和出土的文物均提及黔中郡,三则史料记载黔中郡,秦简说明湘西属于黔中郡,说明秦朝在此时设立过郡进行管辖,故D正确。前三则属于二手史料,说服力有限,故A错误;两则史料提及洞庭郡,有可能设立,故B错误;材料难以说明两个郡的范围大小,故C错误。‎ 点睛:史料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始史料,一般是原始遗迹、遗物,属于第一手史料,表格显示2002年湘西出土秦简,属于原始出土史料,应为最为可信的史料,其余三则史料均是二手史料,可信度显然不如秦简。‎ ‎29. 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A. 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 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 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 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答案】C ‎【解析】“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说明秦代的任命官员方式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不予承认,故C正确;材料中是任命官员,不是官僚体系的变动,故A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选官标准,故B错误;材料中只是考核后任命,不是任命后实施的考核,故D错误。‎ ‎30. 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 A. 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 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 C. 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 贵族政治已经废止 ‎【答案】A ‎【解析】‎ 秦汉时期俸禄决定等级,官员依靠俸禄生活,体现出该时期官员职业性质明显,故A正确;俸禄是国家统一发放,不是剥削百姓获得,故B错误;等级制度不能说明体制失衡,故C错误;贵族政治当时依然存在,故D错误。‎ 点睛: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背离主题;(2)节外生枝(如本题B项);(3)用词绝对(如本题C、D两项);(4)非题干全部信息;(5)不符合史实。解题过程中,准确解读题干信息,注意选项的设置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准确率。‎ ‎31. 司马迁在整理历史材料时,“采经摭传”,“涉猎者广博”,有书本的,有档案的,有自己采访的,对这些丰富的史料,他尽可能地进行选择和考订。这说明 A. 司马迁是历史研究的开创者 B. 史料搜集只有多元化才可信 C.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D. 历史研究必须清除主观因素 ‎【答案】C ‎【解析】“对这些丰富的史料,他尽可能地进行选择和考订”说明史料研究的重要性,故C正确;历史研究开创者并不是司马迁,故A错误;史料搜集注重史料相互印证,不是史料搜集方式,故B错误;史料研究必定牵扯人为因素,不可能清除主观因素,故D错误。‎ 点睛:历史文献、历史文物、文学作品等作为史料的价值判断方法:历史文献由于受记录者的影响,其真实性需要佐证;历史文物是历史的遗存,史料价值最高;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历史,但其可靠性需要多方印证。‎ ‎32. 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体现出 A. 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 B. 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 C. 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 D.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汉初的监察体系不完备,汉武帝时期刺史从监察对象和监察范围进行了限制,说明监察体系的逐渐完备,故D正确;监察主要是地方官员,故A错误;监察不是解决王国问题的举措,故B错误;C中完全说法绝对,排除。‎ 点睛: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33. 钱穆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事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 A. 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 B. 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 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 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D ‎【解析】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主要目的是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故D正确;A是明朝后期的政治现象;材料体现是君权与相权斗争,故B错误;C是军机处设置作用。‎ ‎34. 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A. 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 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C. 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D. 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答案】C ‎【解析】“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样做就避免了皇帝和丞相之间矛盾冲突,有利于决策层的良好沟通,故C正确;唐朝属于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故A错误;唐朝依然实行三省六部制,谏官不参与政务执行,故B错误;古代政治特点是君主专制,不可能避免君主独断专行,故D错误。‎ ‎35. 关于李渊起兵反隋,《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对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资治通鉴》则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经过李世民反复劝说,李渊对李世民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历史叙述来呈现 B.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C. 文字史料可能带有一定的主现因素 D.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两部文献对于促使李渊起兵反隋所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不同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认为是李渊本身,《资治通鉴》认为是李世民。这是因为不同年代的人对历史的记载,其主观作用影响了对历史的记载,C正确。A项不能反映出材料中两部著作不同记载的对比,排除。一手史料是还原历史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材料中是二手史料,B项排除。D项中的“模糊不清”错误。‎ ‎36. 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考生的试卷上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A. 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 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完善 C. 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 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 ‎【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北宋时期对于科举考试实行严格的监控,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参与考试腐败,以便使得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更能选出高质量的人才,故D正确;材料主要是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故A错误;B中已经走向完善说法绝对;C中根本杜绝作弊显然不符合事实。‎ ‎37.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 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提到,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科举入仕的观念受到重视,说明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崇儒入世的观念,故C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区域人才选拔公平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学生应该正确理解材料反映的科举入仕的观念问题,据此即可大胆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8. ‎ 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 A. 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 D. 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答案】B ‎【解析】总督的职责是“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显然这一官职的设置对于提高地方效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故B正确;材料总督目的是协调关系,不是约束官员贪污,故A和错误;总督不干涉地方三司的权力,故C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3 分)‎ ‎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材料二元初统治者对文教、科举的不重视,大贡的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途,他们或从事底层教育(书院、私塾),或进入底层政治系统,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无法进入仕途,或选择隐逸著述,或选择创作杂剧糊口度日,他们在信仰上虽然出现危机,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儒家信仰,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诸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科举恢复,程朱理学的典籍尤其是朱嘉《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成因。‎ ‎【答案】(1)背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学吸收阴阳、黄老、法家思想而进行自我调整。‎ 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 ‎(2)现象:理学的民间化、社会化。‎ 原因:宋代理学的兴起,影响逐渐扩大;知识分子仕途受阻;市民文化的繁荣;底层教育的发展;儒者的社会责任。‎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以及汉代儒学形成背景回答;第二小问表现从汉代尊儒措施实行以及思想统一措施回答。‎ ‎(2)第一小问现象依据材料二“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诸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理学兴起、市民文化繁荣以及儒学思想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的几个误区:‎ 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行对比分析。‎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3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表3‎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2: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3: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解析】本题结合材料“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可知,科举制从唐代到宋代再到明代在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到方面都有明显变化,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从1906年11月开始,清政府参照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把“刑部著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清末政府仿照国外资本主义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体制、在各级审判机关内部设立检察厅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公诉,开创了在中国司法体制上实行控审分离的先河。中国传统的诉讼审判机制中无独立的诉讼法体系,又无明确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分。在清末变法过程中,沈家本通过考察和研究东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提出首先要区分民诉、刑诉的主张……中国古代按照“有罪推定”原则,无视法律当事人的权利,实行下纠纷式审判方式。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法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择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刘哲《清末司法的近代化变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存在的弊端。‎ ‎【答案】(1)特点:司法审判专业化、独立化;借鉴西方司法模式;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崇律师辩护制度。‎ ‎(2)弊端:建立和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公平。‎ ‎【解析】依据材料中“实行控审分离”“区分民诉、刑诉的主”“了辩护法和律师制度”的信息归纳回答。‎ 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以及无法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公平角度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