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测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周测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1862年,清朝决定以“黄色龙旗”为“中国官船”之旗帜,黄龙旗的使用基本上限于船籍表示或外交仪式。这表明清政府 A. 坚持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B. 采用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具备了初步的国家理念 D. 实现了外交观念的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黄龙旗的使用基本上限于船籍表示或外交仪式”可以看出中国在外交场合中也有国旗,体现了中国具备了初步的国家理念,C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中国天朝上国的观念特征,A错误;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材料没有体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B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晚清政府具有国家理念,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并没有实现转变,D错误。 【点睛】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还要搞清楚清末时期国家政治环境的特征。 2.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非分要求,李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驻外公使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 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 C. 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 D. 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利用国际法争取外交权利,说明近代对外交往活动增强了国家主权观念,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地位并没有提高;B 选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断扩大资本输出,抢占殖民地,这种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展开外交活动;C选项中“国人共识”的表述绝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议期间,中国禁烟专员唐国安谈到:“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因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严重地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凡是对这个问题有过较深研究的人,没有人会怀疑,吸鸦片恶习和鸦片交易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入新关系并产生谅解的一种严重威胁……”。这表明,清政府 A. 以国际视野维护主权 B. 以道德力量捍卫利益 C. 以民族意识促进禁烟 D. 以经济实力保障禁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吸鸦片恶习和鸦片贸易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入新关系并产生谅解的一种严重威胁”可知,中国运用国际视野角度维护中国的主权,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清政府运用道德力量,故排除B项;民族意识的觉醒主要在五四运动后最为突出,故排除C项;20世纪初,民族经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镇压发展缓慢,经济实力低,无力保障禁烟,故排除D项。 4.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获得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人将其列为“五九国耻”,第一次有了法定的国耻纪念日。这反映了 A. 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B. 袁世凯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二十一条”的危害前所未有 D. 五四运动推动了爱国意识的觉醒 【答案】A 【解析】 【详解】“五九国耻”被列为法定的国耻纪念日,反映了中国人反对反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五九国耻”被列为法定的国耻纪念日,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五九国耻”被列为法定的国耻纪念日,并非强调“二十一条”的危害,排除C;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人将其列为‘五九国耻’,第一次有了法定的国耻纪念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5.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且英军只擅长海战不会陆战,预料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种认识根源于 A. 对英贸易的优势 B. 八旗军队的强悍 C. 闭关自守的国策 D. 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直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不了解世界形势,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国就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体现的是清政府夜郎自大的观念,不是这种认识的根源,A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八旗军队已经懒散成风,战斗力极低,B选项排除;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选项排除。 6.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 B. 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 C. 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 D. 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是太平天国运动内容,针对的是清政府,故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D正确;“胡虏”“外夷”指清政府,排除A;发表檄文的是太平天国,排除B;双方的分歧并不在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排除C; 7.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 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自为战、各行其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而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侵略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而非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一定要正确判断材料所反映的战争,然后要知道材料还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盘散沙、地方势力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8.(庚子年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次当限制中国乏军备,散其营伍,毁其制造各厂。……须俟太后归政,罪魁重惩,方与退兵议和,万不可先退兵也。”该意图是 A. 分而治之 B. 以华制华 C. 灭亡中国 D. 瓜分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极力建议列强废黜慈禧太后, 扶植光绪皇帝上台,重组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丁韪良“以华制华”的意图,组建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并非是扶植多个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的意图,并未体现其灭亡中国的意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间接统治中国,“以华制华”的题意,并非推翻清政府,瓜分中国。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据此可以推知 A. 清政府酝酿实行政治改革 B. 君主立宪制是最适合中国的政体 C. 证明当时沙俄与清政府同等落后 D. 直接导致了俄国“二月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表明清政府酝酿实行政治改革,改变落后挨打现状,故A正确;君主立宪制是最适合中国的政体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材料无法证明当时沙俄与清政府同等落后,C错误。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3月,与材料时间相隔较远,不是直接导致,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清末新政,解题的关键是“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清末新政,是一场骗局,清政府“预备立宪”极力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10.晚清时期的画报图文并茂地反映了百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下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女学·立宪》(画中字:“自治”、“立宪”、“教育”、“女学”、“讽画”),该漫画反映了作者 A. 不满进步思想传播受到政府的阻碍 B. 主张彻底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诉求 C. 反对当时各地大兴女学的社会现象 D. 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1907年在女学之上“结出”自治、立宪、教育的果实,而两人要将女学之树砍伐,这是通过漫画来讽刺自治立宪等女学进步思想受到阻碍,故A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彻底推翻清政府的政治诉求,没有体现各地女学兴办情况,没有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局限,故BCD项错误。 11.《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 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 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 ;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 12.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 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B. 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C. 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D.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05年科举废除后……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可知,这体现了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改变旧式的价值观念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科举制的废除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主革命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3.1910年9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职权是议定国家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根据资政院院章,资政院总裁出自钦定,清廷视之为控制资政院的工具。资政院第一任总裁溥伦,主张凡事“先交资政院参议”,他与度支部(主管财政)大臣载泽经常因政务问题发生争论。以上材料 A. 体现“分权与制衡”的色彩 B. 表明资政院是最高决策机构 C. 表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D. 加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分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职权是议定国家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主张凡事“先交资政院参议”,他与度支部(主管财政)大臣载泽经常因政务问题发生争论”等信息可知,资政院掌管经济、立法及弹劾大臣等各方面权力,资政院与度支大臣因政务问题的争论,既体现了分权,又体现了资政院与度支大臣的制衡,A正确;资政院是最高决策机构的说法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相矛盾,B错误;表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的是“皇族内阁”的成立,因此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资政院与度支大臣的争论,与革命派和立宪派无关,D错误。 14.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这反映 ①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 ②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 ③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 ④巩固戊戌变法废除科举的措施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可得出当时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当时戊戌变法已经失败了。故C项正确,排除ABD。 15.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 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八年"指的是1919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故B项正确;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错误;1917年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故D项错误。 16.五四运动期间,学生领袖罗家伦认为,1917年的俄国革命就是20世纪的世界新潮,在此新潮冲击下,现在的革命不是以前的革命了,以前的革命是法国式的革命,以后的革命是俄国式的革命,中国迟早会被“世界的新潮卷去”。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问题与主义之争最为突出 B. 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C. 探索救国道路有了新选择 D. 知识分子否定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前的革命是法国式的革命,以后的革命是俄国式的革命”,结合材料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可知当时的中国在探索救国道路方面有了新的选择,即认为俄国革命是新潮,中国迟早要被这新潮卷去,选项C正确;材料为反映出问题和主义之争,选项A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我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尚未完成,因此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条件,选项B排除;罗家伦认为在当时中国应当选择俄国式的革命,法国革命已经不适合中国,但这并非对法国革命的否定,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材料中提到了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 1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外交临起于一战后。民众逐步参与过去为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形成了声势前所未有的“国民外交”。这主要缘于 A. 中国是战胜国列强放弃在华的权益 B. 一战爆发给民众带来参与外交契机 C. 民国建立后出现政治多元化的局面 D. 新文化运动促进国民外交意识高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近代中国外交自“一战后”发生了变化,由“少数高官所垄断的外交事务”变为“民众逐步参与”的“国民外交”,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军阀分裂,出现多个政治力量中心,北洋军阀看似统一,实际分为多个派系,无法形成对对方的有力控制,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一战”后中国人利用国际法、国际规则和国际机遇,主动融入国际体系,是一种外交进步,并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更没有放弃在华权益,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大战并不是使民众参与外交的主要原因,该项表述明显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促进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而不是外交意识的高涨,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18.下面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西北某地农村各阶层土地拥有情况表。这反映出当时该地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雇农 人均土地(单位:亩) 3.43 4.72 5.48 4.88 A. 顺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 调整了封建租佃关系 C. 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改革 D. 优先保障中农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人均土地”这一栏数据可知,中农最多,贫雇农次之,富农再次之,地主最少,结合材料时间信息“20世纪40年代”可以推知,材料中反映现象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的结果,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要求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优先保障贫雇农的利益,这说明解放战争时期乡村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变革,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地主人均土地最少,说明地主受到了打压,处于劣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结果,这不属于调整租佃关系,故B选项错误;无地和少地的贫雇农获得了高于地主、富农的土地,不能说明优先保障中农,排除D项。 19.自清末至1922年,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发表联合宣言,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举措表明 A. 国民党开始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革命 B. 国民党的性质发生重大改变 C. 孙中山已成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 D. 国共合作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孙中山等人因迷恋于军事忽略了民众的力量,后来采取了联俄、容共的政策,强调了人民性和群众性,表明国民党开始重视人民的重要性,故排除A选项;国民党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党,重视人民的作用并没有使性质发生改变,故排除B选项;采取联俄、容共并不能说明孙中山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故排除C选项;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且国共合作于1924年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三民主义的产生和具体内容,需根据材料关键词进行判断。 20.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的一次调查显示:“一般妇女讲话非常漂亮,如‘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不接受’等名词在谈话中时常流露。”这表明当时 A. 国民革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B. 抗战动员提高了民众的觉悟 C. 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时代主流 D. 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不断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特点,农村妇女也能在谈话中使用,说明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在农村不断扩大。故答案为D项。这一变化与国民革命无关,排除A项;“土豪劣绅”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用语,抗战时期为了巩固统一战线已不再使用,排除B项;C项“成为时代主流”说法绝对,材料反映的只是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出现的变化,排除。 21.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本文是以丰富的史料揭露了明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由起义到进京推翻明朝专制统治,而后又败走出京而消亡的历史事实。此文于1944年3月在《新华日报》全文连载和在《解放日报》全文转载。此连载和转载旨在 A. 鼓舞全民族抗日的士气 B. 促进国民的思想解放 C. 加强革命党的思想建设 D. 为解放战争做思想动员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1年的皖南事变是当时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的,《甲申三百年祭》在当时进行发表和转载主要是为了警惕革命队伍内外的冲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答案为C。民族抗战的士气虽然受到影响,但是《甲申三百年祭》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鼓舞抗战士气的。A错误。《解放日报》是中共的机关刊物,主要的对象不是全体的国民,排除B。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D错误。 22.1940年,中共提出“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1/3。”这一政策在当时 A.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 瓦解了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D. 扩大了敌后抗日政权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政策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为巩固统一战线,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实行的三三制,这一政策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人士和左派进步分子的认可,扩大了敌后抗日政权的基础,选项D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选项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工农武装割据时间在1927年—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B排除;大生产运动有利于瓦解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而非三三制,选项C排除。 23.下表反映了1937年底至1939年底日本陆军总兵力与派往中国兵力的对比情况。这从侧面说明了 时间 日本陆军总兵力 派往中国兵力 占总兵力的比例 1937年底 24个师团 21个师团 88% 1938年底 34个师团 32个师团 94% 1939年底 41个师团 34个师团 83% A. 中国抗战的局面日益恶化 B. 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 C. 日本的陆军兵力已经枯竭 D. 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显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图表信息可知,日本派往中国的兵力高达总兵力的80%以上,说明中国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故选择D选项;材料只是说明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投放在中国,并不能体现中国抗战的局面恶化以及日本兵力的枯竭,故排除A、C选项;材料无法看出是中国的敌后抗战还是前线抗战,故排除B选项。 24.1935年11月,西北“剿总”张学良指挥五个师兵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兵分两路,在直罗镇击败东北军。直罗镇战役 A. 发生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 B. 是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回击 C. 激化了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矛盾 D. 对西安事变的爆发产生了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时间“1935年11月”可知,这是在红军长征期间,而且中央红军在此之间的10月份已经到达陕北。根据所学可知,直罗镇战役打破了蒋介石对陕甘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为中国共产党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使红军自长征以来有了一个可靠的“立足点”和夺取新的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同时,由于东北军遭到沉重的打击,和毛泽东决定在前线教育、释放被俘的东北军军官,并让他们转告张学良等东北军领导人,只要东北军同意反蒋抗日、与红军停战,红军俘虏的人枪,可以如数归还东北军。1936年张学良等发动“兵谏”逼蒋介石抗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是在1936年10月,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国民党“不抵抗”政策针对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侵略,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激化张学良与蒋介石矛盾的是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5.如图展示了某一时期重要的战役,当时“敌以酒井旅团向怀来涿鹿,以铃木旅团向宣化前进,以本间旅团向大同前进,期会师于来源﹣﹣广灵﹣﹣大同之线。”对此“我师今晚以三个团集结于冉庄,准备配合侧击该敌,另以师直属队之一部及独立团出动于灵丘以北活动……”。此战役 A. 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 B. 赢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C. 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D. 显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及材料可知,这次战争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一带,反映的是太原会战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在太原会战中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并非开辟敌后战场的新局面;C选项错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D选项错误,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共在战争后期敌后战场上体现出来的,与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6.美国记者斯诺采访延安后写道:“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据此可知,斯诺 A. 强调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B. 认为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C. 忽视了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D. 肯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日军……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可知,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牵制了日本的兵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故选择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正面战场对抗战的贡献,故排除A、C选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除了共产党之外,还包括农民、工人、民族资产阶级等,而材料只说明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作用,故排除D选项。 27.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组织战地宣传队奔赴前线深入村村户户,召开宣传大会,公演抗日话剧,教唱抗日歌曲,广泛进行宣传鼓动。中共的举措 A. 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抗战时期中共深入敌后广泛进行抗日宣传,有利于激发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在此之前,全民族抗战已实现,排除;C项,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的说法与中共举措没无关,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敌后民众抗日宣传,并非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8.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 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 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为1935年的《八一宣言》,在该宣言中,中共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民党对抗日的态度,排除B;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排除D。 29.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 1840—1894年 B. 1895—1911年 C. 1912—1945年 D. 1946—1949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上海出现了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有日本人的活动,再根据“我国的大国民”可知该车夫的民主、民族意识增强,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以后,故选C项;根据“大国民”可判断应该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后,AB项都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前,故排除;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日本战败,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动,故排除D项。 30.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A. 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 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 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 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在这次会议指导下,1938年中共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正面战场是对国民党战场的称呼,A错误;据所学可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的,且新四军的主力在南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北方,B错误;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北的延安,C错误。 31.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就晚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开始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美、英经过协商,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美、英做法意在 A. 维护中国国家主权 B. 激发中国抗日热情 C. 调解国共两党矛盾 D.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1942年10月”,英美“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可知B项正确。维护中国国家主权不是“英美外交”的目的,排除A项;归还中国主权的问题上,是外交,而国共矛盾是内政,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排除C项;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排除D项。 【点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牺牲和抗争,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32.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了国民政府 A. 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 B. 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 C. 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 D. 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体现了国民政府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故A正确;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并非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持续援助”,排除C;材料反映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是为了抗日需要,并非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实分析解答。 33.1937年9月初,大同失陷,经蒙古、大同至内地的中苏交通运输线也即将被截断。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集中兵力在上海决战乎?”10月起,他抽调骁勇善战的桂军及滇军加入上海战场。蒋介石此举意在 A. 争取国际援助 B. 配合敌后战场抗日 C. 掌握战略主动 D. 借机削弱地方军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蒋介石主张集中兵力在上海与日本进行决战,这是为了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地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蒋介石主张在上海集中兵力决战,不能反映出这是为了争取国际援助;B选项错误,此时抗日战争刚刚开始,敌后战场尚未开辟;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军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4.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及绥、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 A. 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 B. 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 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 D. 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攻势是中国军队继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对外主动出击,改写中国百年来基本上只有“挨打”的历史,此次军事行动系国民政府主动发起,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姿态,故选C。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指代的是淞沪会战,时间为1937年,排除A;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是在1943年,排除B;敌后战场的主要领导者为中国共产党,而冬季攻势是由国民政府发动的,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时间和材料“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中国民政府流露出的主动抗战姿态。 35.1938年7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准确预见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抗日战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战争形式,为抗战胜利找到了行动的策略。”这部著作发表的背景是 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陷落 ②中共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③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胜利 ④人民解放军挺近大别山建立了根据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7月之前发生了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事件,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继陷落,故①正确;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②错误;1937年9月中旬,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8年3月至4 月中旬中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故③正确;1947年人民解放军挺近大别山建立了根据地,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故④错误,①③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错误,排除。 二、材料阅读 36.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支撑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依据:毛: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可归纳得出毛泽东的观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立三的观点是城市中心论。依据材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从汲取起义失败教训、中国的现实国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依据。结合所学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等方面分析支撑李立三观点的依据。 (2)依据材料“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采取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实践和举措。结合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可知,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