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措施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④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3)评价 ①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②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内容 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 ②工业:解除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图示记忆]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易错警示]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轻巧识记] “一、二、三”归纳新经济政策 一个创新:在小农经济占优势情况下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个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三个背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直接过渡失败。 [答题术语必备]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考向 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1.史料一中“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我们错了”说明列宁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是行不通的。 2.史料二“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向国家缴纳……实物税”“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使国家控制了……制高点”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 1.导致史料一中“我们错了”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试答:(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变化: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2.根据史料二,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试答:(1)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2)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3)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史论归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同 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前提 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目的 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内容 作用 巩固了政权 作用 异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 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对点训练] 1.(2017·广西重点中学联考)苏俄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这反映( ) A.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 B.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粮荒 C.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俄领土 D.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了失误 解析:选A。题目的意思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敌人的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夺走了人民的粮食,使人民忍饥挨饿,苏俄新生政权隐藏着危机,故A项正确;政府并没有实行战争政策,故B项错误;德国军队当时并没有大举入侵苏俄领土,故C项错误;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列宁曾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由此可以看出( ) A.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B.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C.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国内战争胜利只能对应“被打得半死”时期,不能反映“拄着拐杖走动”,故A项错误;国内战争结束时,受战争的破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的影响,俄国出现了经济和政治危机,“而现在”,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其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C项错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时期实现的,故D项错误。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 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 (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的弊端日益显露 (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3)调整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概念阐释] 斯大林体制 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轻巧识记]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误区警示]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名师指津] 全面认识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答题术语必备] 1.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进入停滞时期。 4.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转向政治领域,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考向一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史料二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三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的崛起》 1.史料一中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要注意其中的备注信息“‘一五’时期农业产值为负增长”,这从侧面说明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史料二中第一句话说明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第二句说明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第三、四、五句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 3.史料三中“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和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的现象,说明苏联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农业扮演什么角色?结果如何? 试答:角色: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积累。结果:使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徘徊不前。 [史论归纳]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评价及启示 1.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影响 (1)积极作用: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②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3.启示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对点训练] 1.(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当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后,便推动了一项急速工业化的计划,目标在于赶超西方的工业化国家。食物在其计划中占有核心地位。这里“核心地位”的实质是指( ) A.发展个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B.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C.发展个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D.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途径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在1924年掌权后,力主通过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故D项正确。 2.(2016·山东济宁期末)1937年,苏联全国播种面积达到1.35亿公顷,比1928年增加10.7%。这一年,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了34%。苏联农业的高速发展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B.农业是当时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心 C.斯大林体制比新经济政策更能促进发展 D.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较为协调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937年,苏联已经建立起计划经济,使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有了飞跃,可见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故A项正确;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心是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比较的是1937年和1928年、1913年,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执政后逐步取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当时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并不平衡,故D项错误。 3.(2017·甘肃兰州一模)“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1925年,苏联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苏联的重、轻工业结构不平衡,故C项错误;D项是外因,故D项错误。 考向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进口。 ——《苏联史》 史料二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史料三 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史料一反映出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心放在农业方面,但在该领域里的改革因种种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史料二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该时期苏联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 3.史料三表明在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效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 1.据史料一分析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的主观原因。 试答: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广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2.据史料二分析,该时期苏联改革有何特点? 试答:该时期苏联改革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该模式。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试答: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 [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1.三次改革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 农业 工业 前期经济领域,后期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的小修小补 没有立足国情,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 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2.改革的启示 (1)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2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会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 [对点训练] 1.(2017·湖南常德一模)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解析: 选A。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材料中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政策的直接结果,1953到1964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故A项正确; 农产品价格提高,说明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不能说明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已经改变,故B项错误;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不能说他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故C项错误;材料只说到了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没有谈到收购数量多少,故D项错误。 2.(2016·广东惠州二模)有学者在评论苏联某五年计划时,称它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尽管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的计划得以彻底地实施”,“但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选C。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说明斯大林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故B项错误;“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可见改革侧重于工业,运用了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效果难以说是“最成功”,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聊城一模)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年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 )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解析:选C。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90年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思想僵化与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严重泛滥”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出现“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1986年,结束于1990年,故D项错误。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与“斯大林模式” 解读 题干 信息:苏联1930年与1931年的粮食生产量与出口量进行对比,随着时间的变化粮食生产量减少,出口量却增多 主旨:粮食减产是由于农业集体化的弊端导致,出口量增多表明人民自身消耗粮食的减少,说明人民的重大牺牲,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辨析 选项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仍然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选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概念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1.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2.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1.(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选B。本题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形成,意在考查调动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注意题目所给时间表1931年,此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已被取消,C、D两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当时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低很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然超越了当时的苏联国情,故A项错误;为了达到所述目的,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以B项符合题意。 3.(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52年。材料指出“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项错误。故D正确。 4.列宁在1922年3月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已经退却了一年。我们现在应该代党宣告:够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材料表明列宁( ) A.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 B.认为苏俄经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C.将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 D.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已经完全暴露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列宁主要在强调要“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没有认为新经济政策还不成熟,故A项错误;根据“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提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重新部署力量”说明经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已经达到了目标,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在的任务是要制定新的计划,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新经济政策重新定位,只是提出在达到一定的目标后要制定新的目标,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及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武汉一模)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 ①面临着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 ②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③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干预经济 ④都彻底摆脱了本国的经济危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经过分析、比较可知①③是两者的相似之处;“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美国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故②错误;“都彻底摆脱了本国的经济危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