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A. 政权更替影响文字演变 B. 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C. 汉字使用范围逐步扩大 D. 汉字文字体系的成熟 ‎2.《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3.先秦道家对法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早期道家认为“法烦刑峻即民生诈”,后期道家则把法上升到“天下之准绳,人主之度量”的高度。这一变化表明 A.“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B.道家未形成统一的核心思想 ‎ C.“法治”思想顺应时代要求 D.道家和法家的主张日益趋同 ‎4.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据此可知,孟子 A.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         B.认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 C.主张重视国人选官意见         D.认为军功爵制已经出现 ‎5.《庄子·天下》描述某一学派“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该学派是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6.秦朝法律严格规定了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对于“善、失”赏罚分明;汉代对官吏实行“考选合一”,强调孝悌廉公之行。这说明秦汉时期 A.官吏的选任以德为先 B.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 C.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 D.实行外儒内法治国方式 ‎7.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性的理据反映出 ‎ 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 C.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 D.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8.下表为两汉时期部分著作中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分析,据此可知汉朝 时代与著作 仁 义 礼 信 诚 忠 孝 敬 西汉《春秋繁路》等十部 ‎971‎ ‎1790‎ ‎1712‎ ‎1237‎ ‎359‎ ‎574‎ ‎918‎ ‎522‎ 东汉《汉书》等10部 ‎822‎ ‎1720‎ ‎2062‎ ‎1540‎ ‎539‎ ‎643‎ ‎1675‎ ‎606‎ ‎ A.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 B.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 ‎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 ‎9.‎ ‎《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这反映出 A.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 B.阴阳五行思想成为主流 C.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 D.社会风俗浸染迷信色彩 ‎10.下表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这说明,汉代 时期 议题 理据 内容 汉文帝 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 灾异 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馑之害,谪见天地,灾及万民 汉武帝 礼法·议尊宝鼎 祥瑞 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绣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 汉光武帝 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 灾异 六年有日食之异 A. 继承了先秦的儒家思想 B. 封建统治具有神秘色彩 C. 赈灾意识体现民本思想 D. 集体议政冲击专制皇权 ‎11.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域出现了一批”异儒”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史通》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这主要说明唐代以来 A. 史学研究摆脱儒家思想束缚 B. 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C. 儒家经典史学功能得到重视 D. 理学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2.南宋孝宗年间,有大臣上书指出:临安府风俗,“(民)效异方之习”,“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奏请禁之惩之。这一奏议折射出当时 A. 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 民族文化交融增强 C. 中原文化影响扩大 D. 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13.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 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14.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这表明《藏书》 ‎ A.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科书 B.因离经叛道在民间广为流传 C.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 D.以讽刺程朱理学为思想主旨 ‎ ‎15.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 A.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          B.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 C.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          D.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 ‎16.清代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 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炉,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 ‎ A.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 B.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 ‎ C.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 D.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 ‎17.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考查,乃至亲自试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A.体现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 C.深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D.已经确立了近代科学的体系 ‎18.相对于探寻自然本源,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类本身,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正义与非正义、勇敢与怯懦、诚实与虚伪,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问培养等等。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对智者学派作了彻底批判 B.承认人在社会的崇高地位 C.较为理性地追求人文精神 D.已经具有完善的治国思想 ‎19.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D.用理性驱散黑暗 ‎20.十四世纪以来,画家能够把自己的形象画入宗教作品中,一方面是生动地表明创作者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画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创作”权利,他们可以像赞助人一样出现在重大宗教场合,表现了他们与赞助人一样高贵的想法。材料表明了这一时期 ‎ A.以人为本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 B.自画像成为普遍的艺术表现手法 ‎ C.写实主义风格成为绘画的主流 D.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了沉重打击 ‎21.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2.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权力作为国家的核心和法律的基础,奠定了近代政治学的基础,使政治学第一次从伦理学和神学中分离出来。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存在着世俗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B.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C.批判宗教神学,主张思想解放 D.以反对君主专制为主要目标 ‎23.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 A.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D.世俗王权的强化 ‎ ‎2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25.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当立法者使人民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人民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洛克使用“上帝”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 A.“上帝信仰”由来已久 B.弘扬“因信称义”思想 C.强调“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以神权对抗世俗专制王权 ‎26.在卢梭看来,人民选择政治权威是出于担心社会秩序被破坏,进而影响到自身的自由和利益,是一种被动行为。“人民需要首领,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自由,而不是为了让首领来奴役他们。”该观点 A.倡导建立完全平等的契约关系 B.强调了公共权威应具有正义性 ‎ C.指明依靠君主实现自由的途径 D.表明了人民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27.“在这个包围我冲撞我或驱使我的世界中,我可以对一切置之不理,但不包括混沌,不包括千载难逢的偶然和产生于混乱的神圣等值。世人终将找到荒诞的醇酒和冷漠的面包来滋养自身的伟大。”与此思想相同的文学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28.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29.公共图书馆在十八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十九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这表明,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促进了浪漫主义文艺的产生 ‎ ‎30.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其作品 A. 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 B. 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 C. 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 D. 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25分,第32题15分。)‎ ‎31.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 材料一 魏晋时期,门阀大族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砒《戒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唐代家训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富贵、财产不再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 ——金滢坤《中国童蒙文化研究》‎ ‎ 材料二 明清时期许多家境殷实的民间大家庭,因“累世同居”“孝义持家”而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旌表。如浙江浦江郑氏,在官方倡导下,经过多次修订、增删,最终完成《郑氏规范》,凡168条,在全国发行,成为明代社会教化的重要教本。《郑氏规范》内容庞杂,除倡导忠孝、积善、行德等传统伦理,还有《劝惩簿》,按月记录族人功过,规定“荒废学业、赌博无赖,鞭二十”,“既仕,赃墨枉法,死后不入祖宗祠堂”。‎ ‎ ——施克灿《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家训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家训相比,《郑氏规范》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3分)‎ ‎3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 19世纪20至30年代,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理论,通过作品《(克伦威尔)序》主张作家应力求使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无比真实地表现出来。雨果认为,作家有义务“把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完美地结合”,他在巨著《巴黎圣母院》中竭力再现美丑“并存”“相共”的文学情节。在《欧那尼·序言》中他写道:“文学自由正是政治自由的新生儿女。”在《莎士比亚论》中,他不但指出作家负有促进人类进步的伟大责任,而且还论述了诗人、作家在教育人民方面的特殊价值。雨果也因此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和代表作家。 ‎ ‎——摘编自陈许《作为批评家的雨果——论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贡献》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雨果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贡献。(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雨果文学成就取得的原因。(7分) ‎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5 BCCCA 6—10 CBDAB 11—15 DBCCC 16—20 DBCCA 21—25 DACAC 26—30 BDCAC ‎31.‎ ‎(1)‎ 特点:以士人群体为主;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要内容;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6分)‎ 原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受魏晋门阀政治影响;科举制的实行;门阀士族衰落(6分)‎ ‎(2)‎ 变化:家训编撰的家族范围扩大,内容丰富;操作性更强;统治者的支持;社会教化功能日益显著;突出惩戒功能(每点2分,四点7分)‎ 影响:对明清家训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维护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巩固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任意3点6分)‎ ‎32.‎ ‎(1)贡献:强调艺术真实;主张美丑并存;倡导创作自由;凸显教育功能。(8分)‎ ‎(2)原因:适应了资产阶级的时代需求;迎合了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个的努力和天赋。(7分,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7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