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 解析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凌树勤命题时间:2017-09-2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1.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 ‎①“克已复礼”‎ ‎②“为政以德”‎ ‎③“节用而爱人”‎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克已复礼、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和有教无类都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故选A. ①②③④。‎ ‎2.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 “仁”‎ B. “义”‎ C. “礼”‎ D. “信”‎ ‎【答案】A ‎【解析】略 ‎3.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 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 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 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答案】C ‎【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把孔子的仁的思想和政治相结合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地位颇高,被后人追奉为亚圣,所以选C;A、B无法体现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排除;D明显错误。‎ ‎【名师点睛】‎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4.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的对策 A. 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 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 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 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迎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意愿,被汉武帝采纳,D正确;A无材料无关,B、C不符合史实,排除。‎ ‎【名师点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 ‎5. 下列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B. 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 C. 为贵族官僚所垄断 D. 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察举制,选取的标准为孝廉,注重德才而不是门第和出身,这就为一些地位较低的人入仕做官提供了可能,所以C的说法不正确,所以选C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太学 ‎6. 北宋时期的儒学代表是 A. 程颢、朱熹 B. 朱熹、王阳明 C. 程颐、程颢 D. 王阳明 ‎【答案】C ‎【解析】程颐、程颢是理学的创始人,是程朱理学的代表,生活在北宋,故C正确;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程朱理学的代表,是南宋人,故A、B错误;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故D错误。 【名师点睛】‎ 知道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思想家即可,北宋程颐、程颢是理学的创始人,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明代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 ‎7. 下列不属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的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B. “心性论”‎ C. “理气论”‎ D. “致良知”‎ ‎【答案】D ‎【解析】“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观点,不属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故选D;A、B、C都是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知道“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观点即可。‎ ‎8. 下列关于朱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他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B. 他的著作是《五经正义》‎ C. 先有物后有理是其思想核心 D. 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答案】D ‎【解析】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故D正确;孟子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排除A、B;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先有理后有物,C错误。‎ ‎9. 下列关于王阳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心性论”的主张 B. 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 C. 提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D. 提出“致良知”的思想 ‎【答案】A ‎【解析】朱熹提出“心性论”,认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A选项有悖于史实,符合题意,故选A;王阳明把儒学发展为心学,在认识论上,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知道朱熹提出“心性论”即可解答。‎ ‎10. 下列对程朱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 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 C.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 D. 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教义的儒家思想,其基本观点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所以A、B、C说法正确,心外无理和致良知为陆王心学的内容,所以选D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含义 ‎11. 《玄秘塔碑》是谁的书法代表作 A. 颜真卿 B. 柳公权 C. 苏轼 D. 蔡襄 ‎【答案】B ‎【解析】柳公权的书法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书法代表作是《玄秘塔碑》,故选B。‎ ‎12. 元代最著名的剧作是 A. 《窦娥冤》‎ B. 《牡丹亭》‎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代最著名的剧作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故A正确。‎ ‎13. 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元杂剧的产生 B. 昆曲艺术的产生 C. 京剧的形成 D. 明代传奇的兴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元代杂剧的出现,使我国戏曲出现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和角色配合,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于一体,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故选A。昆曲被看作是中华民族戏曲的代表,百戏之祖,是中国戏曲艺术集大成者,为后来的京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顶峰;明代传奇是小说,不是戏曲。因此BCD均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 点评:中国古代戏曲在原始社会萌芽,成为“傩仪”,春秋时期得到一定的发展,到了宋代形成完整的形式;到了元代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京剧则是发展到高峰。‎ ‎14. 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 A. 郑光祖 B. 马致远 C. 白朴 D. 关汉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元杂剧成就最高的是关汉卿。故选D。ABC三项和关汉卿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元曲四大家,都有卓越的成就。但是最高的还是关汉卿。‎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元曲 点评:元代由于汉族地主阶级地位的地下,在政治上仕途无望,把满腔的才华用在了文学创作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剧作家,以关汉卿为杰出代表。元朝以外的其他朝代的文学成就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汉赋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了解。‎ ‎15. 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A. 清朝时期 B. 明朝时期 C. 明朝中后期 D. 元朝末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京剧在乾隆年间由安徽三庆班进京为皇帝祝寿演出,后逐渐吸收融合其他戏曲的精华发展而来。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故选A 。BCD三项京剧尚未产生。‎ 考点:古代的戏曲:京剧 点评: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等角色。生,即小生,老生,武生等;旦,即花旦,饰演女性;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丑行,俗称“小花脸”。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 ‎16. 京剧主要有哪两个剧种融合而成:‎ ‎①粤剧 ‎②徽剧 ‎③汉剧 ‎④越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清朝中后期,先是四大徽班进京,接着湖北的汉调也传人北京,徽、汉两个剧种逐渐融合,同时又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到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京剧,故选B.②③。‎ ‎17. 古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 商代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两晋时期 ‎【答案】A ‎.................................‎ ‎18.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以后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的是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 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D. 造纸术的传播推广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传到西方,对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故选B。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不符合题意,排除AD;火药用于军事用途,排除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对以后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切入,结合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思考。‎ ‎19. 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指 A. 由民间艺术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 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 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 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答案】D ‎【解析】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正确;A、C 不能作为标志,B项不够全面,排除。‎ ‎20. 京剧发展史上,“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 A. 乾隆年间 B. 道光年间 C. 咸丰年间 D. 同治年间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年间京剧的发展出现了“徽汉合流”‎ 的局面,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道光年间而非乾隆年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道光年间而非咸丰年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道光年间而非同治年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故A正确。‎ ‎22. 《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海国图志》一书的核心思想,B正确。‎ ‎23.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起的作用是 A.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B.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 D. 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始向西方学习,关注世界,C项正确;新思想是地主阶级发动的,不可能抨击封建制度,AB项错误;没有掀起高潮,局限很窄,也没有具体的实践,D错误。‎ ‎24.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康有为并非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B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C不对,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表述片面;D表述最全面、最准确,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梁将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点评:用表格法全面了解维新变法思想 产生 原因 ‎ ‎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②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③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特点 ‎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 ‎ ‎ 评价 ‎ 进 步 性 ‎ 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 局 限 性 ‎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梁将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以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25. 魏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倡导者,其突出贡献在于 A. 关心时局,勇于探索新知 B. 编写《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 C.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深远 D. 主张引进西方技术,研制新式兵器 ‎【答案】C ‎26. 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 A. “开眼看世界”‎ B.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C.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 倡导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B正确。‎ ‎27. 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 A.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C. 《华事夷言》‎ D. 《瀛环志略》‎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A正确。‎ ‎28. 以下不属于康有为的活动和主张的是 A. 撰写《孔子改制考》‎ B. 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 C. 肯定进化论的观点 D. 提出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谭嗣同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B不属于康有为的主张,符合题意,故选B;A、C、D属于康有为的活动和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知道谭嗣同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即可解答。‎ ‎29.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①②正确;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也不彻底,③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无法说明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排除④;故选A. ①②。‎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应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帝反封建的任务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分析;再有,表述绝对的都容易是错误的,三民主义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30.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 A.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B. 指明了革命对象和革命手段 C. 明确提出了暴力手段 D. 充分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A ‎【解析】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任务,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所以民权主义成为三民主义的核心,A正确;B、C不是主要原因,三民主义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仅仅是民权主义,排除B、C、D。‎ ‎【名师点睛】‎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任务是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31. 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 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 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C. 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所以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就不可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不能调动群众的参加革命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C符合题意。ABC都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造成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局限性 ‎32.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A. 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 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 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 号召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D ‎【解析】“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新、旧三民主义均不具备,排除A ;“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为新、旧三民主义所共有,B、C不属于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排除;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D正确。‎ ‎33.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 发展了“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答案】C ‎【解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从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C正确;A、B、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名师点睛】‎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都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4.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其实质意义是 A. 反清复明 B. 反满兴汉 C. 反对民族压迫 D. 反对封建统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主义的实质意义。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他提出的民族主的实质意义也就体现在反对封建统治上,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孙中山并不主张反清复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也不主张反满兴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就没有反对民族压迫,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实质意义 ‎35. “两弹一星”是指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A正确。‎ ‎36. 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C.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答案】B ‎【解析】略 ‎37. “双百”方针是指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 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答案】A ‎【解析】略 ‎38. 哪位领导人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正确。‎ ‎39. 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答案】C ‎【解析】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正确。‎ ‎40.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是“最主要”的“影响”,此题是程度式选择题,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选C。‎ 二.材料题(5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 ‎(2)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答案】(1)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2)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德、赛两先生”分别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和科学。‎ ‎(2)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问答题(15分)‎ ‎42.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请分别说出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答案】自强:洋务运动维新:维新变法革命:辛亥革命 ‎【解析】洋务运动提出自强口号,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43. 现代中国立足于科技的自主研发,坚持开放交流,使得“玉兔”等中国符号不断诞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是:‎ ‎(1)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朝代。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成就举世瞩目。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航空航天、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答案】(1)科技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及火药武器推广。(任答3点)‎ ‎(2)成就: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或南优2号)。‎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关于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主要是指四大发明中的宋代的成就,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20世纪70年代”是题干的限定时间,“航空航天”“农业科技”是所回答科技成就的范围,由此结合所学,从人造卫星、袁隆平的贡献回答。‎ ‎44.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请写出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后来孙中山把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哪“三民”主义?‎ ‎【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