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总分48分) 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 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主要反映出 A.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专制制度到达了顶峰 D.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 3.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4.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5.“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6.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秦律严苛细密 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 C.皇权至高无上 D.丞相大权独揽 7.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8.某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A.国际地位的变化 B.社会的变迁 C.战败的结局 D.经济的落后 9.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揩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 A.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 B.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 C.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D.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10.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 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11.“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过去在和平时期不参加美洲大陆以外任何军事集团的传统对外政策,而且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业已初步完成。”这评论的是 A.北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柏林危机的爆发 12.1969~1974年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其目的在于 A.加强东西欧的政治经济联系 B.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 C.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 D.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 13.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14.两汉时期,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形式有封禅、 请雨、立春礼、立秋礼、祠社稷等。这反映了 A.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 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此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 15.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C.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6.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混杂毗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B.贸易不再受政府监控 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17.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材料中的农民“迁业”现象主要说明了 A. 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 明代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D. 手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18.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己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围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19.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在华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0.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 3 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21.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伸贵族王权 C.进行殖民掠夺 D.奴役他方民众 22.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工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A. 思想解放深入 B. 民主运动推动 C. 审美观念改变 D. 工业革命扩展 23.182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D.垄断组织的形成 24.右表是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 项目 1920年 1936年 机器制造品 12.9% 20.5% 手工制造品 32.2% 25.5% 农产品 45.4% 45.9% 变化情况。它说明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C.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民族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25.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B.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依靠 C.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 D.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26.近代某一女性服饰样式1929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以后被冷落,文革中被视为“资产阶饭情调” 遭受批判,1984年再次被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该服装样式是 A.传统满族旗袍 B.改良旗袍 C.苏式连衣裙 D.干部服 27.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许与其它国家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且集中于塞维利亚港。这一规定 A.保障了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 B.意在限制资本原始积累 C.有助于增加西班牙财政收入 D.是西班牙衰弱的根源 28.史载:1800年前后,在英国工人周薪约0.5~1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1900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英镑。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 A.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 B.19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 C.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D.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29.1932年,瑞士社会民主党政府开始允许预算赤字上升,用以资助一项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增加福利救济金。到l937年,随着制造业蓬勃发展,失业率迅速缩小。瑞士政府的这一举措 A.表明了罗斯福新政的广泛影响 B.契合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 C.丰富了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理论 D.终结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0.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夫 A.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 B.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C.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 31.1984 年春天,福建省 55 位厂长和经理敢为天下先,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信,轰动全国。厂长和经理们“呼吁”的背景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B.平均主义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 C.“南方谈话”解放人们的思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32.下表是战后部分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说明 成立时间 名称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织织 1945 世界银行 1947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60 国际开发协会 196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 B.经济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 C.各国间贸易壁垒被逐步打破 D.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趋向 二、主观题:(共3小题,总分5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对外贸易和殖民地经营成了发财致富的捷径,许多人投资海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做到暴富。“光荣革命”后100多年英国长期进行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争基本上都是商业战争,目的是争夺海上通道和争夺殖民地。在18世纪,英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战争情绪,比如“詹金斯耳之战”爆发的消息传出后,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都出现了民众欢庆的场面。对外战争不仅受到商业集团的支持,而且得到一般民众的欢迎,许多人认为英国的财富来自于海外,英国的商业利益不容损害。在战争时,对外贸易的总额会有所减少;但每次战争结束后,海外贸易就会大大扩展。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后推动英国财富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6分)受其影响英国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6分)并对这一战略进行积极作用方面的评价。 (4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农田水利方面,大多数是整修原有陂、塘、蝎、门,使之发挥灌溉效益。在水利著作方面以郦道元的《水经注》为杰出代表,书中所记著名水利工程有28处,包括农田水利,治理黄河,修整航道,修建堰、蝎、运河等。据《新唐书·地理志》统计,唐时各州县有水利工程230多处,其中有运河、水渠、陂、塘、池、沟、堰、堤、海提等,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还很有特色。永泰元年(765),由润州刺史韦损主持,对练湖进行全面整治。长庆四年(824),由白居易主持修建的钱塘湖(今杭州西湖)灌溉工程,是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又一代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田纳西工程管理局在1933年5月成立,是一个横跨田纳西、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肯塔基、乔治亚、北卡罗莱纳和佛吉尼亚7个州的大型工程。在建坝过程中,15000户家庭需要搬迁,长期居住在此地的农民家庭对田纳西工程十分不满,于是工作人员努力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与社区领袖讨论、沟通、解释工程的意义,征求他们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共识。管理局用全国的专家和国家资源开发化肥生产,教会农民如何提高庄稼产量,控制森林火灾,改造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落户,在环保、经济发展、社会救助、雇佣事业人员等方面提供服务。 ——摘编蓝志勇、李东采《经济危机与公共工程:田纳西和胡佛坝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修受到重视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相比,指出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显著不同,并分析其影响。(14分) 3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抗争或探索”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论证合理、充分,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BBABB CDBDD ADCDD CBDAB CDBBB BCCBA AD 33.(20分)(1)主要因素: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海外贸易的扩大;对殖民地的经营与掠夺,商业争霸战争的推动;民众对战争的欢迎;商业集团的支持。(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显著特点:资金主要来自于外部掠夺;市场扩展成为自发推动力;充满血腥与暴力。(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 (2)独特之处:借鉴苏联模式并得到苏联资金、技术援助;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业的畸形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积极评价:限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这一战略是必要的、正确的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能集中调配各种资源;实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快速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安全;初步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基础;缩小了内地与沿海的差距;其经验教训也成为此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宝贵财富。(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 34.(20分) (1)原因:中国古代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历代政府的重视,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历史上中国水患严重。(6分。答出 三点即可) (2)不同: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增加就业而兴建;采取民主协商的方法推进;田纳西工程 的综合性强,规模大,功能全;国家机构发挥出较强的指导作用。(6分。答出三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改善了该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高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解决了就业问题,刺激了消费,缓和劳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成为发展经济的典范。(8分,答出四点即可) 35.(12分)示例一: 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2分) 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抗争。(2分)从虎门销烟、三元里大民抗英,历饮列强侵华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到太平天国运动、戊戊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4分)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山失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3 分) 总之,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抵御了外来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推动了社会进步。(1分)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对救亡道路的探索史。(2分) 论述:面对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纲领和《资政新篇》的救国方案;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政治模式,力图挽救危机;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寻找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8分) 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从思想和实践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最终赢得民族独立。(2 分) 示例三: 观点:中国近代史既是抗争史,又是探索史。论述:把示例一和示例二结合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