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人:敖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答案】D ‎【解析】‎ 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周的贵族属于“故旧移殖焉”,符合题意。D正确;A属于第二类分封特点;B和C属于第一类分封特点。‎ 点睛:本题是地图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2.下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朝代 燃料 动力或方法 铁质 规模 比欧洲早 春秋 木炭 皮囊鼓风 生铁 ‎1000多年 战国 木炭 淬火及柔化处理 可锻铸铁 作坊有几百人 ‎1000多年 西汉 煤 炒钢法 钢 ‎1000多年 A. 手工业的技术发展历程 B. 冶炼业的发展阶段 C. 冶铁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D. 手工业的高超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可知,我国冶铁和炼钢技术高超,领先世界千年,故C符合题意;表格只涉及到冶铁业从春秋到西汉的发展历程,没有涉及其他手工业,也不能反映整个冶金业的发展历程,故AB不符合题意;我国古代冶铁和炼钢的高超水平,但不能代表整个手工业具有高超水平,故D不符合题意。‎ ‎3.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材料“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说明东汉时期政府对官员的才能比较重视,故B项正确;从秦朝就打破了世官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政府效率,故CD项排除。‎ 点睛:材料“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4.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 继承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答案】D ‎【解析】‎ 材料“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分领制……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体现出元朝行省正官之间权力相互分权与制衡,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监督皇权”;B项说法错误,错在“独立”;唐朝的三省制是中央官制,故C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材料“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分领制……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 ‎5.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八年(1443年)七月,浙江黄岩县民周来宝、福建龙溪县民钟普福引导千余倭寇在(浙江)乐清县登岸,“由于乐清防守严密,无处下手,遂又下海遁去”。据此可知 A. 明朝“海禁”加剧了倭寇之乱 B. 明朝“海禁”阻碍了中外贸易 C. 明朝“海禁”有一定的合理性 D. 明朝倭患主要是中国人招致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提到某些沿海居民勾结倭寇试图骚扰,结果因“无处下手,遂又下海遁去”,可见明朝“海禁”有一定合理性,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海禁”与倭寇之乱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海禁”与中外贸易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提到个别中国人勾结倭寇的信息,不能说明朝倭患主要是中国人招致的,故D不符合题意。‎ ‎6.据统计,1867年时,中国进口“洋针”的数量是2.07亿枚,两年后即增加了三倍多。19世纪70年代,平均每年“洋针”进口量为8.57亿枚,19世纪80年代升至19.58亿枚,增加了一倍多。1890一1894年,“洋针”年均进口量为26.94亿枚。从本质上看,材料反映了 A. 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B. 中国卷入国际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 C. 洋务运动并未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西方列强的产品在中国市场非常畅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洋针”进口不断增多,说明中国卷入国际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走向瓦解,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故C不符合题意;“洋针”销路不断增多,说明不了其他产品在中国市场畅销,况且我国自然经济对列强经济侵略起到顽强的抵制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7.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法国回国士兵、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皇宫、抢了八天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没有对外割让土地,故可排除A;B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可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波及到广东省,故可排除C;根据《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这场战争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故选D。‎ ‎8.下表反映了1902—1931年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投资数额及其所占比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 国家 ‎1902年 ‎1914年 ‎1931年 投资数额(百万美元)‎ 比重(%)‎ 投资数额(百万美元)‎ 比重(%)‎ 投资数额(百万美元)‎ 比重(%)‎ 英国 ‎150.0‎ ‎29.8‎ ‎400.0‎ ‎36.9‎ ‎963.4‎ ‎38.9‎ 日本 ‎1.0‎ ‎0.2‎ ‎210.0‎ ‎19.4‎ ‎912.8‎ ‎36.9‎ 俄国 ‎220.1‎ ‎437‎ ‎236.5‎ ‎21.8‎ ‎2732‎ ‎11.1‎ 美国 ‎17.5‎ ‎3.5‎ ‎42.0‎ ‎3.9‎ ‎155.1‎ ‎6.3‎ 法国 ‎29.6‎ ‎59‎ ‎60.0‎ ‎5.5‎ ‎95.0‎ ‎3.8‎ 德国 ‎85.0‎ ‎16.9‎ ‎136.0‎ ‎12.5‎ ‎75.0‎ ‎3.0‎ A. 20世纪初列强对华投资普遍增长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到空前打击 C. 一战后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形成 D. 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不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不平衡,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中的“普遍增长”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民族资本主义遭到空前打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 ‎9.“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言论 A. 认识到风俗变迁与社会发展间存在联系 B.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 C. 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 D. 表明当时国人已充分认识到蓄辫的危害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发短不可以骤长……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反映的是风俗变迁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出自黄藻在《论发辫原由》,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论及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个人意见,不能说国人形成共识,故D不符合题意。‎ ‎10.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冲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 ‎【答案】B ‎【解析】‎ ‎“湘江”是红军长征毕竟之地,“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说明红军长征过程中与国民党殊死搏斗,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B正确;A是南昌起义;C是长征之前;D是度过金沙江之后。‎ 点睛:注意中共领导的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1.法制是民主的有力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部宪法不仅保障了民主革命的成果,还巩固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胜利,“……今后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部宪法”的制定 A. 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初步建立了政治民主协商制度 C.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 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时间范围是1949~1956年。此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还没有完成,故判断是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均开始于1953年,时间不符,A、D不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于1949年,时间不符,B不符合题意。‎ ‎12.邱家洪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一文中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完善体制三个阶段,1978-1992年是目标探索阶段;1992-2002年是框架构建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改革 A. 实现了重心向城市转移 B. 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 C. 厘清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 D. 开辟了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C ‎【解析】‎ ‎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属于1978-1992年的目标探索阶段,故A错误;1992-2002年也没有完成全面建设总目标,故B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厘清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故C正确;1985年开辟了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属于目标探索阶段,故D错误。故选C。‎ ‎13.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 “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 “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 “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80年,经济特区是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A项排除,B项错在“高度自治权”;C项不符合题干时间,上海浦东1990年开放,故选D。‎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经济特区 ‎14.“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符合打破血缘部落、设立地域部落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故选B;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没有涉及“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A;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不符合“始于”的限定,排除C;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不符合“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D。‎ ‎15.《民法大全》编纂时参考了许多法学著作,罗马法学家从理论上探讨了法的本质,对法律做了精辟的定义,他们还担负着解释和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编纂合法证书、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表明罗马法学家 A. 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 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 C. 热衷于法学理论的阐释论证 D. 乐于担任罗马法的普及工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罗马法学家从理论上探讨了法的本质,对法律做了精辟的定义,他们还担负着解释和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编纂合法证书、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说明罗马法学家一方面从事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另一方面参加司法实践,故选A;BCD均只是对古罗马法学家工作的片面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 ‎16.“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上述现象 A. 造成西欧社会物价上涨 B. 表明欧洲各国联系加强 C. 反映商业革命的影响 D. 导致传统的商路受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后,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是商业革命的体现,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价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涉及近代欧洲的贸易地理,没有涉及欧洲各国的联系,故排除B;材料是传统商路受阻,开辟新航路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17.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美国 ‎0.1‎ ‎0.8‎ ‎2.4‎ ‎7.2‎ ‎14.7‎ A. 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 B. 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1750年中国占据世界制造业主导地位,1930年之后英美等国逐渐占据世界制造业主导,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工业革命导致,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故D项正确。垄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不符合表格时间,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不能涵盖表格信息,故C项错误。‎ ‎1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A.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 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答案】A ‎【解析】‎ ‎《共产党宣言》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正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故B错误;《共产党宣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故C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后半期,故D错误。故选A。‎ ‎19.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人们希望列宁回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但列宁让大家震惊的是不但没有支持临时政府,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此时已经发生,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与“使人民震惊”不符,排除。故选B。‎ 考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就 ‎【名师点睛】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改造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3)为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4)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它还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 ‎20.《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局部的战争,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可知,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缓和,故排除A项。美苏冷战已经结束,因此材料并不强调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冷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道路并不平坦,而不是强调美国主导,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各级城市普遍突破原有的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随着以商业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意识觉醒,促成了市民阶层的全面兴起。原本粗糙自然的民间文化突破下层社会的活动空间,跻身于主流文化行列。宋代的城市变革,实质乃是摆脱政治中心的附属地位,实现由统治据点向文明实体的飞跃。‎ ‎——《宋代兴起的城市文明》‎ 材料二 在宋代两浙地区,随着商品流通的空前活跃,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 ‎——摘编自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 材料三 丝与棉闯入乡村的经济生活,推动了明清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市镇“牙行”“丝行”“布庄”的发展,刺激了四乡农民从事商品性的经济作物和家庭手工业的积极性。震泽镇及其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丝绸之利”。市镇犹如遍立于江南河网上的桥梁,把全国对丝织品,棉纺织品的需求与市镇及四乡的家庭手工业生产链接起来,同时也使镇市的商业获得新的膨胀。‎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完成下列要求:‎ ‎(1)有学者认为宋代的城市改革实现了向文明实体的飞跃。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地区市镇发展的表现。分析江南市镇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答案】(1)城市中普遍突破坊和市的界限;市民阶层群体的成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2)新现象:草市更加普及;市镇的出现和发展。‎ 原因:农村商品经济的活跃;经济重心的南移。‎ ‎(3)表现:市镇的专业化发展;工商两业并举;市镇与乡村的经济联系增强。‎ 影响:使得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推广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刺激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宋朝各级城市普遍突破原有的限制”可以得出宋代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由材料“促成了市民阶层的全面兴起”可以得出宋代市民阶层崛起;由材料“原本粗糙自然的民间文化突破下层社会的活动空间,跻身于主流文化行列”可以得出宋词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2)现象:由材料“‎ 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可以得出宋代草市更加普遍;由材料“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可以得出市镇发展迅速。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两个角度思考。‎ ‎(3)表现:由材料“市镇‘牙行’‘丝行’‘布庄’的发展”可以得出市镇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由材料“刺激了四乡农民从事商品性的经济作物和家庭手工业的积极性”可以得出农民工商业并重;由材料“市镇犹如遍立于江南河网上的桥梁,把全国对丝织品,棉纺织品的需求与市镇及四乡的家庭手工业生产链接起来”可以得出市镇与乡村的经济联系增强。影响:结合材料“市镇‘牙行’‘丝行’‘布庄’的发展”可知,推动了农村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农副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材料“刺激了四乡农民从事商品性的经济作物和家庭手工业的积极性”可知也刺激了农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22.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基本条件: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解析】‎ ‎(1)‎ 由材料“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结合所学,其基本背景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由材料“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可以归纳为: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结合所学,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有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来看,民族主义容易振奋了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同时民族主义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民族主义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第二小问,可以答为: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23.新中国的外交在处理两场局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进行,与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同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中国政府尽管面临着恢复经济、朝鲜战争和政权巩固等一系列事关整个国家利益的复杂问题,理应缩减战线,减少外援,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中国政府虽然在战俘等问题上对美国的态度强烈不满,考虑到这种情况也采取了妥协的方针。7月,朝鲜战争终于实现了停战。经历了持续近三年的战争和紧张之后,受到苏共中央支持和主导的和平共处政策也逐渐得到中共中央众多领导人的赞同。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这时已强调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因此,“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因素:国际主义义务(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 ‎(2)原因: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鲜、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五计划):中国倡导和平共处。‎ ‎(3)变化:基本点从侧重意识形态(国际主义)到侧重国家利益(务实外交);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协商。‎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在中国革命胜利的惯性推动下,更多考虑的显然是自身的国际主义义务,而非单纯的国家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冷战、“一边倒”、革命胜利的惯性思维、国家利益等方面归纳新中国卷入两场局部战争的原因。‎ ‎(2)本题据材料二“苏联领导层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急剧转变,再加上北朝鲜也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苏联政局变动、北朝鲜越南等国希望和平、中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倡导和平共处等方面概括中国政府为结束两场局部战争作出让步的原因。‎ ‎(3)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侧重意识形态到侧重国家利益的方面概括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变化。再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协商的方面概括指出我国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4.自由和民主是很多学者关注和探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约翰·密尔全面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民主理论。这种民主的基础必须是自由主义的,其前提是政府及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利的明确划分。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侵犯个人的自由。这种民主的形式必须是代议制。在密尔看来,代议制是大众参与原则与精英统治原则的完美结合,是平等原则与效率原则的高度统一,是最理想的政体形式。‎ ‎——摘编自李强《论两种类型的民主》‎ 材料二 美国的立国之基可以说基本上是古典的自由主义的思想。杰斐逊关于人类拥有生命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权的“自明真理”正是洛克对人的天赋权利的论证。美国的建国之父们相信,美国人作为人所应拥有的这些权利先于建立在他们身上的任何政治权威。所有这些权利及从中派生出来的其他相关权利构成了由个人自主的私人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国家的权力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在英美这样的国家,政体的自由化远远先于政体的民主化。在1830年时,英国尽管也许是当时欧洲最民主的国家,却只有2%的人口拥有选举权;这个数字在1867年上升到7%;在1880年,上升到40%。众所周知,在美国,黑人阶层长期被排除在选举的大门之外。‎ ‎——摘编自布公《为什么民主必须是自由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约翰·密尔关于民主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晚期的美国是怎样限制国家(政府)权力的。‎ ‎(3)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自由和民主的关系,并分析说明英美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征。‎ ‎【答案】(1)主张:民主的前提必须是自由;民主的形式必须是代议制。‎ ‎(2)内容:天赋人权;个人权利先于国家权力;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 限制: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宪政、法治原则;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制约;实行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 ‎(3)关系: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民主(应)保障自由。‎ 特征:政体的自由化先于民主化、长期性、渐进性。‎ ‎【解析】‎ ‎【详解】(1)约翰·密尔关于民主的主张主要体现在民主的前提,政府及社会权利与个人权利的划分,民主的形式等方面,依据材料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2)根据“杰斐逊关于人类拥有生命权、财产权和追求幸福权的“自明真理”正是洛克对人的天赋权利的论证”、“美国人作为人所应拥有的这些权利先于建立在他们身上的任何政治权威。所有这些权利及从中派生出来的其他相关权利构成了由个人自主的私人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国家的权力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可知古典自由主义主要体现在天赋人权、个人权利优先于国家权力和严格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个人权利等方面。依据古典自由主义原则,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在宪法中实行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中央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等。‎ ‎(3)根据约翰·密尔的主张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可知,自由是民主的基础,保障了人民自由才能真正的实现民主;实现民主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人民自由。结合英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历程可知,西方的政治民主化主要体现了民主化、长期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25.罗斯福新政期间的农业改革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1914年到1919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2.64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14.7%和110.3%,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3倍。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 材料二 1938年2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保证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政期间美国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政前后美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角色变化。‎ ‎【答案】(1)变化: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 ‎(2)内容: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3)变化:从自由放任到全面干预。‎ ‎【解析】‎ ‎(1)变化: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可以得出农业发展的状况是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发生变化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再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史实可知,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也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 ‎(2)内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等信息可以概括为: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主要从上述措施对农业和国家政策方面来分别分析。具体来说,对农业来说,是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对国家政策来讲,是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3)变化: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回答。由材料一可知,由于20世纪30年代初之前,农业一直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到材料二中的国家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经济发展,可以得出,新政前后美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角色是从自由放任变为全面干预。‎ 点睛: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的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两种,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概括”、“指出”、“分析”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原因”、“变化”、“内容”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