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横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 命题人:付建国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封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这二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据此可知 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    B.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 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    D.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 ‎2.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48年,他酷爱木匠工艺,在位期间长达28年不上朝,然而明朝国政依然运行如故。这反映出 A.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朝已臻成熟    B.万历皇帝开明治国驭人有道 C.明朝的行政运行机制比较完善    D.丞相居中协调政务运转顺畅 ‎3.从克里斯提尼时期开始,希腊发展出一种公共礼拜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富有的人要为城邦的许多节日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且要在战争期间提供赞助和负责统领军队。这种做法 A.体现了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B.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限制了贵族随意滥用权力    D.保证了民主政治的公正 ‎4.“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5. 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应该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交通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条约丧权辱国不敢上奏 ‎6. 在鸦片战争后10年里,各属国依旧来北京朝贡(朝鲜10次,琉球7次,越南和暹罗各3次)曼彻斯特商会当时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 A.鸦片战争后清王朝极力维持华夷藩篱  B.鸦片战争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英国的经济入侵  D.鸦片战争没有打开中国的大门 ‎7.1975年3月,美国取消了中国艺术团访美演出节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首歌,从而使中国艺术团无法前往美国演出。这一现象说明 A.美国对外政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B.“文革”波及到中国外交领域 C.中美关系依然处于对峙的状态  D.尼克松对华政策的反复无常 ‎8.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9.《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10.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 B.“海禁”政策 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 ‎1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 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C.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12.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13.(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14.阳光卫视2007年7月16日开始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列强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1921年前,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爆发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16.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17.2012年3月,《欧洲时报》报道称,随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番袭击,高福利社会显露出难以持续的迹象。北欧国家纷纷削减福利,改革高福利模式以应对欧债危机。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限于社会低收入人群 C.实施目的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1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 ‎19.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 ‎20.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21.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22.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23.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再转向学习“文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 ‎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 ‎24.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二为”政治方向。“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5.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1分,第28题11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8分)‎ ‎(3)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政策?列宁的思路有什么特点?(4分)‎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7.(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被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11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6分)‎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后仲在福建任按察使时,惩治贪官数十人,尽除宿弊,抚恤军民。朱元璋下令对其大力表彰。……朱元璋生性雄猜,加强了对大臣的监视。……‎ 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要他们知道恐惧,防止他们营私舞弊、结党乱政。……四编大诰共236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竟达150条之多,而且极其严厉,共罗列有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其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 ‎——摘编自《看明朝皇帝朱元璋如何反腐败》‎ 材料二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初年朱元璋在反腐败方面的措施。(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朝的养廉银制度。(5分)‎ ‎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 ‎(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 ‎﹍﹍﹍﹍﹍﹍﹍﹍﹍﹍﹍﹍密﹍﹍﹍﹍﹍﹍﹍﹍﹍﹍﹍﹍﹍﹍封﹍﹍﹍﹍﹍﹍﹍﹍﹍﹍﹍﹍﹍﹍﹍﹍﹍﹍﹍线﹍﹍﹍﹍﹍﹍‎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B A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B C A A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C B ‎26. (1) 经济思想:自由主义(2分)。‎ ‎ (2) 变化:政府开始干预经济。(2分)说明: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8分)‎ ‎ (3) 列宁思路:新经济政策。(2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2分)‎ ‎(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等。(2分)‎ ‎27.(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4分)‎ ‎(2)进步:推翻封建制度(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制度的核心。(6分)‎ 是。(1分)理由:以部落、家族为宗法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4分)‎ 不是。理由:皇位世袭,由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 ‎(3)废分封、行郡县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郡县制下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亲疏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义。郡县制使王朝国祚缩短,非天子之利;避免分封导致战乱,为百姓之福。评价秦制的标准应该是天下之公义而非一姓国祚之长短。(6分)‎ ‎28.(1)措施:树立清廉官吏的典型以示范;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实行严刑酷法对官吏以威慑。(6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污腐化现象,保证官僚队伍廉洁高效;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任意2点共4分);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