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d3610eb091dc5f8bec94f1e2b31da56d/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d3610eb091dc5f8bec94f1e2b31da56d/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d3610eb091dc5f8bec94f1e2b31da56d/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包头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某一学派特征的描述是:“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邦定国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这一学派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2.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一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无为而治 C.实行仁政 D.以法治国 3. 下图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因锦面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而得名。这些文字系古代星占用辞,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于东方天宇(即“五星连珠”),于中国的军国大事有利。据此可知 A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B天文学有助于军国大事 C天人感应学说影响后世 D蜀汉的纺织业工艺高超 4.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当时史实的结论是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5.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 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 有人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夫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然在万民之忧乐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以为是,然公其是非于学校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 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了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车的竹筒,也可以“学富五车”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地动仪 3. 宋代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为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B. 通俗文学的发展 C. 市民阶层兴起为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4. 下列各项对下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5. 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 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 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 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发展模式 1. 被誉为洋务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他( ) A.主张“中体西用” 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未超越洋务派的历史局限 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里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脱离了中国现实 D合乎世界政治潮流 4. 孙中山提出的“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旨在 A.把夺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相结合 B.把反帝斗争和民族独立相结合 C.把争取民主权利和民族独立相结合 D.把实现共和与消除贫富悬殊相结合 5.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 A.梁启超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1.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下列体现“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的有( ) ①“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③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5.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 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C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D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 1. 马丁·路德的职业理论认为,“我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侍奉上帝,事关灵魂的救赎,必须全力做好。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这一理论 A加快德意志统一步伐 B有利于德国近代工业崛起 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D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统治地位 2. 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被烧死;165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此变化最能说明 A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进步 C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3.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4.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重视法制,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5. 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1.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它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2.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 铁器、牛耕的运用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的时期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3. 二十世纪20、30年代,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铁路与轮船 B.电视和电影 C.报纸和广播 D.络与漫画 4. 一位学者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 进化论 C 相对论 D 量子理论 5. 有人称某一美术流派的特点是“反对传统和理性,专注于艺术家自己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为此不惜违备一般的透视原理,扭曲物体的形象。”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美术流派的是 A.《日出•印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马拉之死》 D.《格尔尼卡》 二.非选择题(共2题,31题23分、32题17分,共40分) 6. 材料一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摘编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 材料三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孟子修身处事的原则。(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9分) (4)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由此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4分) 1.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先生寄希望于非常巧妙的政治设计,将他关爱民生、改造社会、寻求民族解放的理想蓝图付诸实践。 材料一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其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二 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7分) (2) 材料二中的政治构架的设计体现了什么思想?( 6分)就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谈谈你的认识。( 4分) 包头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D C A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D B C B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D B C C B B D 二、非选择题 31 (1) 原则 孔子:自己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孟子: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4分) (2) 原因:(6分)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小农经济为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思想: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人们思想。 (1) 说明:(9分)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宗教改革——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束缚,崇尚理性。 (2) 影响:前者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 后者推动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4分) 32 (1)看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3分) 办法:政府要与民众一起发展经济以解决民众的食、衣、住、行等四大问题; 政府要通过调节土地等社会财富来解决民生问题。(4分) (2)思想:主权在民;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分权制衡。(6分) 认识:孙中山的民主政治设计,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的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的有效成分;这既是对外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吸收,又是对中外政治学说和基本模式的创新。(4分)(言之成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