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宋意婷 审题人:吴 宁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孔子强调“仁”,即普遍的爱;又强调“礼”,即遵守周礼的规范。据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儒家学说侧重于 A.重建社会秩序 B.改善百姓生活 C.实现政治平等 D.消除贫富差别 ‎2.韩非子指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韩非子上述政治主张利用了人性特点中的 A.诚实守信 B.好大喜功 C.自私自利 D.趋利避害 ‎3.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 B.“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 D.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4.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这说明荀子 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 B.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 C.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 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 ‎5.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又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 A.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B.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6.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B.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7.下面是关于战国时期“司南”的一些记载或看法。这些记载或看法说明 作者 记载或看法来源 ‎ 内 容 鬼谷子 战国《鬼谷子·谋篇第十》‎ 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杨琳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3期 王振铎构拟的勺形司南受到一些人的否定,但否定者对原始文献的解读问题更多,难以成立。尽管我们今天还未能用天然磁石复制出可以指南的勺形司南,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勺形司南 刘秉正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 年第 3 期 笔者从1956年开始对此提出质疑(指对司南是勺形的质疑),1985年又提出司南可能既是北斗又是官职之说 A.“司南”不是勺形的 B.“司南”就是勺形的 C.“司南”是指北斗星 D.战国时已有“司南”‎ ‎8.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其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的这种主张 A.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 B.有利于减少君主的暴政 ‎ C.与“君权神授”相矛盾 D.包含反对依法治国内容 ‎9.秦始皇采取的“焚书坑儒”措施受到后世持久而强烈的批判,汉武帝采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在后世基本没有受到批评。后者受到如此“宽容”的主要原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所尊儒术是百家的综合 B.后世话语权由儒家掌握 ‎ C.没有禁止其他学说流传 D.没有妨碍其他学说传播 ‎10.蔡伦于公元105年研制成“蔡侯纸”,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逐步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这说明 A.国家分裂阻碍新技术的推广 B.魏晋时期文化教育比东汉发达 C.魏晋时期手工业比东汉发达 D.当时新技术的推广过程比较长 ‎11.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 ‎。屏风上记载,孔子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长度推断孔子身高‎1.82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约合‎2.2米。这种现象说明 A.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 B.考古与文献记录可以相互印证 C.考古比文献记录更可信 D.《史记》对孔子身高的记录不可信 ‎12.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佛教徒强调“内(儒)外(佛)兼修”,认为戒骄杀为仁,戒盗为义。佛教徒如此行为是因为 A.儒学理论非常成熟、完善 B.儒学理论与佛教理论精神相同 ‎ C.调和佛学和儒学便于传播 D.佛教对各种思想采取宽容态度 ‎13.柳宗元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虽什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C.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14.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15.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据此可知,朱熹 A.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6.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A. 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B. 宋代理学影响 C. 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定型 ‎17.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理学) ‎ 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上述材料旨在说明理学 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18.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19.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0.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2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调节经济 ‎22.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遗产项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23.明清以来,我国民间有许多保护神,如玉皇、如来、姜太公、诸葛亮、关羽、观音、樊梨花、刘金定之类。这些保护神的确立主要来自于戏剧形象。这表明 A.民间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深受戏剧影响 B.戏剧演出影响民间价值观的内容 C.古代和近代的法律不保护下层民众 D.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儒家背道而驰 ‎24.苏轼曾形容某种书体说:“(它)含情循礼,‘离方遁圆,处乎季孟之间’,‘会通于意态之际’,……意趣在将发未发,君子有情,至真即为止乎与心。”此书体应该是 A. 行书 B.草书 C. 楷书 D. 隶书 ‎25.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C.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D.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汉字字体一览表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更便于书写。隶书出现后很快流行起来。楷书是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更趋简化。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一直沿用至今。后来民间又产生了草书、行书等字体,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材料三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通过了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1935年,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而颁布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简化字运动夭折。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 ‎———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汉字演化历程的特点。(6分)‎ ‎(2)分析新中国推行汉字简化政策的原因。(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孔庙的历史沿革 产生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 初建 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 发展 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 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 鼎盛 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 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回答:‎ 上表为孔庙的历史沿革简表。从表中提取两项有关古代孔庙历史发展特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原因和影响。(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1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原因。(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徐光启生平事迹摘要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耶稣会士利玛窦第一次晤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由耶稣会士罗如望受洗加入天主教,获教名保禄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和《测量法义》‎ 万历三十六年-万历三十八年,整理定稿了《测量法义》,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作物引种、耕作试验,作《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与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撰写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 万历四十年(1612年),向耶稣会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合译《泰西水法》6卷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房山、涞水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实验,先后撰写了《宜垦令》《农书草稿》《北耕录》等书 天启五年(1625年),增订、批改以前所辑《农书》,经过勤奋钻研,日夜笔耕,终于在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了《农政全书》的初稿。‎ 崇祯二年(1629年),擢升礼部左侍郎。主持开局修历 崇祯三年(1630年),升任礼部尚书 崇祯四年(1631年),陆续进献历书多卷,即《崇祯历书》‎ 崇祯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依据《明史·徐光启》编辑 ‎(1)依据材料概述徐光启生平(不得照抄材料)。(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能够编成《农政全书》的原因。(6分)‎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C A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B A B A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B A C 二、 材料题答案 ‎26.(1)特点:历时长;逐步进行;由繁到简;以适用性为主要目标,兼顾艺术性;民间自然演变与政府政策推行相结合;字体由单一演变为多样化。(6分)‎ ‎(2)原因:继承了汉字减化的历史传统;尊重民间自然简化的现实,顺应了大多数汉字使用者的要求。(4分)‎ ‎27.答案举例 信息一 孔庙由“家庙”演变成“国庙”(2分)‎ 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得到人们普遍认同。(4分)‎ 信息二 孔庙与学校合一,“庙学一体”(功能由祭祀演变成祭祀和儒学教育相结合)(2分)‎ 汉代以后孔子倡导的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国家推广实施儒学教育;唐宋时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取士,孔庙成为传播儒学的圣地;孔庙是尊孔的场所,学校是传播儒学的地方,庙学合一强化了儒学的神圣地位。(4分)‎ 信息三:孔庙在国内广泛设立,并随着儒学的传播在日本和韩国等地建立。(任意两个方面信息即可)‎ 28. ‎(1)特点: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主的权威;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主张治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或答“德主刑辅”);宣扬天人感应,限制君主权力。‎ 影响: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推动其最终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权,构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制约皇权。(10分)‎ (2) 趋势:不断发展完善(或答“体系化”);哲学化(或答“思辨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加注重责任感、使命感。‎ 原因:唐宋时期政局变动,社会动荡;儒学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或答“三教合一”);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努力;理学与心学各派别之间的论争。(8分)‎ ‎29.答:(1)明朝晚期重要官员;我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农学家;翻译、编著大量科技著作;思想开明;为中西文化交流,为我国古代看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分)‎ ‎(2)当时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问题关系国家兴亡;徐光启特别重视农业、热爱农业;徐光启进行了长期的农业实验,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徐光启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科学思想;前人较丰富的农学著作基础;吸收了西方一些农学知识。(回答3点给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