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汉承秦制,但往往承其职而易其名。如汉代的“执金吾”,职能是“掌京师盗贼”,显然沿袭了秦代一职。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 中尉 B. 将作少府 C. 御史大夫 D. 典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关键信息:职能是“掌京师盗贼”。从题干材料可知这一职位负责京师的治安,故A项正确;BD项是九卿之一,但不负责京师治安,故BD项错误;C项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汉承秦制 ‎2.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於上”即可选出B项;题目中未涉及秦始皇的功绩、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的特点 ‎3.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判断,“选举、新军、警察”出现于民国时期;“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应属于宋代;“路、府、州”是元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学校考蒙古学也可判断是元代);“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是当代的术语。所以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B项。‎ ‎4.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扭转这一局面”即是指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即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削弱地方自主性。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割据称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设三司使是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设枢密院是分割宰相的军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无关,故C项错误。施行将兵法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将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以提高军队素质,故D项错误。‎ 点睛:注意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C两项强调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题干要求的是“宋初”。‎ ‎5.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A. 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 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C. 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省官出领其事”可知元代的行省长官在地方上掌握较大权力,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故本题应排除A、C两项,选择D项;题目中未涉及地方机构间的相互牵制,故排除B项。‎ ‎6.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 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 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 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 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李鸿章表面之意是,轮船抵达重庆,英国商民就可以来渝通商,而现实是“轮船未抵重庆”,李鸿章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D项正确。A项并非李鸿章的主要意图,A项错误;李鸿章实际上是拒绝了英国的要求,BC两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烟台条约》‎ ‎7. 有人将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A. 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B. 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 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D. 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期间下改变对义和团的招抚政策,下令剿杀义和团。《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工具,其中还规定外国驻军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B项正确。AC两项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D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的规定。‎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名师点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 War)。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8.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 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是对之前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本否定;‚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平等。所以其“革命性、民主性”表现在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方面。A、C两项是《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与B项相比,B更符合题意;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排除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 ‎9.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可知该条约签订后,国内掀起了兴办实业的浪潮。即《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迎来了初步发展之机,故本题应选C项。‎ ‎10.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A项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五四运动和D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时期 ‎11.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点,旨在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目信息“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年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国民党右派叛变后,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B;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排除C;国民革命开展进程中,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破裂,D项错误。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运动·相关状况 ‎ ‎【名师点睛】关于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主要把握到以下方面:不同点: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不同: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斗争对象不同:前者是北洋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4.作用和结果不同: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2. 中共的某份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最有可能出现在 A. 九一八事变前后 B. 华北事变前后 C. 西安事变期间 D. 七七事变以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案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说明是蒋介石不抗日的反映,“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可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根据所学可知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13.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四大会战中只有枣宜会战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所以,这里的“会战”指的是枣宜会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枣宜会战 ‎14.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即“城市中心论”。分析选项,不难得出,与此思想相反的是以农村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5.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读题干材料中“北方山岭”“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等信息,说明是全民族抗战局面出现,故选C项。“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与题干中“北方山岭”信息不符, A项错误;“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民族武装起来”信息不符, B项错误;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不符合“民族武装起来”信息,D项错误。‎ ‎16.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 北平新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D. 中共“七大”召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可知,这一时间为1949年初,这一事件的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故A符合题意;B项时间为1949年9月,党中央已经迁到北平,C项时间为国共十年对峙的井冈山时期,D项时间为1945年,都与题中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时间1949年初不符,排除B、C、D,故选A。‎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判定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时间是1949年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7.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所以B项不正确。C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D项是无关项。妇女也有选举权说明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所以正确答案选择A项。‎ ‎18.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 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 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题眼是“1979年1月29日”。《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题干材料中邓小平提出不仅要和平统一,而且要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故排除B项;“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提出来的,故排除C项;“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故排除D项。‎ ‎19.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以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正”是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 B. “九品”指中正官据人物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 C. “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 D. 选官方式的封闭,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正”是在地方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故A项错误;“九品”实际上是依据门第的高下来划分等级,故B项错误;“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是授官的依据,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的高下,从而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 ‎20. 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后制作的时间轴,所标注的7处事件中,标注正确的有 A. 4处 B. 3处 C. 2处 D. 1处 ‎【答案】A 考点: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21. 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A. 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 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 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40年12月,中国抗战正处于艰难的相持阶段,蒋介石亲题“信义和平”,是希望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A项正确。珍珠港事件发生于1941年12月7日,之后美国对日宣战, BC两项错误;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C项错误;1943年,开罗会议召开,D项错误。‎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2.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放弃“一边倒”政策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另起炉灶”的方针是针对国民政府时代的旧外交关系而言的,主张不承认以前的外交关系,不是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A;“打扫干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而言的,也不是针对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而言的,故排除D;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之的关系的,故应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3.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表明会议是亚洲和非洲国家共同出席的会议,故A项错误;除了中国,美国、苏联、法国、英国等国家也出席了日内瓦会议,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大会,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联大”会议包括世界各主要国家参与,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 ‎【名师点睛】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 召开亚非会议 (Asian-African ‎ conference)。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由于这次会议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会议受到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结束。‎ ‎24.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所以答案选A,排除C。B、D不符合,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上海合作组织 ‎25. 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 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 “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 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尼克松访华后中美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是出现波折的,这也反映了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而出现过波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是始终保持增长,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改革开放后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消除”,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26.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其实政府预算是“躺枪”,国会两党的分歧并不在政府预算案上,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坚决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按照美国1921预算与会计法案及1974年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等的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岁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克林顿执政时期)。‎ ‎——凤凰网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请说明之,概括其实质。‎ ‎(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简评现今美国政府屡次关门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 “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 ‎【答案】(1)架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两院制(设中书省)‎ 民主:秦朝时,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唐朝时,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 国事,可以集思广益;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为这一制度增添了“民主色彩”‎ 实质: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 ‎ ‎(2)有衡:①立法权:国会分成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②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③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关门:①“资本支配政治”②两党相争只顾党派利益而不顾美国人民利益。‎ ‎(3)努力:创建革命团体和政党(兴中会、同盟会);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反清起义(广州起义等);建立民主政权(中华民国);注重制度建设(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片可知秦朝、唐朝、元朝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是: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一省两院制。秦朝时,军政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三省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封建君主专制。‎ ‎(2)第一小问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该问考查孙中山为争取民主共和的革命活动:政治上创建革命团体和政党、建立中华民国;思想上提出三民主义;军事上发动武装起义;制度上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等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27.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人创造了光荣的文明,但是与此同时,欧洲人的短视(或称浅见)——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外交活动中的互相鄙视和不妥协、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是酿成欧洲文明灾难的原因之一,由此警示后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进步意识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材料三:‎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国 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 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 ‎——《凡尔赛和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斯宾格勒认为一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他给我们以哪些忠告?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原因是什么?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答案】(1)原因: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弱肉强食法则、外交活动中的互相鄙视和不妥协、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 忠告:发挥人类才智,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2)原因:此时期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新变化: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美国、日本等国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3)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欧洲人的短视(或称浅见)——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外交活动中的互相鄙视和不妥协、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是酿成欧洲文明灾难的原因之一”,可以得出一战爆发的原因。从材料中的“由此警示后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进步意识”,可以得出作者给人类的忠告。‎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1914年”,也就是20世纪初这个时间入手,可以联系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从这个角度解释原因。再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思考,为世界大战爆发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小问,即一战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欧洲国际地位变化、美日崛起、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国联出现以及苏俄建立等角度进行分析。‎ ‎(3)从材料三的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中,可知在经济上,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所放松,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在政治上,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本题要求学生具备两个能力,一是从材料中归纳总结答案的能力,如第一、第二题,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转化为答案;而是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如第三问,从一战和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中,找出一战对中国的影响,联系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