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3月线上一模自我检测历史
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 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 1)。其主要 目的是 图 1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战国时代,中国的名家讲求辨别名实异同,注重文字的意义和逻辑关系,强调论辩技 巧。由此可见,名家与雅典智者学派的相同点在于 A.忽视评价事物的客观标准 B.有统一的政治追求 C.普遍忽视民众的政治需求 D.仅契合贵族的需要 3.公元前 118 年,汉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公元前 113 年,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铸造 五铢钱,规定“三官钱”为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其做法旨在 A.统一财政经济 B.打击王国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方便赋税征收 4.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 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 置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 B.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 C.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 D.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5.图 2 为学者估算的公元 200 年至 1851 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 为准确的是 图 2 A.首次过亿得益于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世界联系加强背景下首次达到两亿 C.1700 年后直线上升根源于赋税制度改革 D.国家分裂时期人口都呈现下降趋势 6.1860 年 11 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 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 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 A.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 B.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 C.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 D.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 7.1870 年,清政府修改《大清律例》,规定:“内地奸民在洋行充当通事买办,设计诱骗 愚民,雇于洋人承工。……诱拐已成,为首斩立决,为从绞立决”,“其华民情甘出口…… 仍准其立约”。这反映出 A.诱骗华工出国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清政府以华工出国来讨好西方列强 C.清政府已初步意识到维护主权的重要性 D.中国律例的修订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8.1921 年,北京大学预科招生文言译白话的题目取材《世说新语》,白话译文言题目取 材《儒林外史》,标点文章题则选了《稼轩词》,这些选材都是一些难入“正统”序列 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这说明当时的北京大学 A.具有勇于挑战正统观念的精神 B.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 C.西式的教育理念占据主导地位 D.揭开了反思新文化的序幕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是要稳步地促进相互联系的两个转 变。其中一个转变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另一个转变则是 A.由半殖民地向独立自主的转变 B.由专制独裁向民主政治的转变 C.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10.表 1 是 15、16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的论述或做法。 表 1 人物 做法或论述 威尼斯学者莱奥纳尔 我听说有些将绘画和诗歌联系在一起的最有威望和学识的 多·朱斯提尼安尼 人已经把它们称为姊妹艺术……因为她们都受到一种热切 的思想和神圣灵感的指引 诗人阿涅奥罗·加里 赞美画家皮萨内罗:“技艺、比例、绘画能力、情感、风格、 透视法和逼真描摹的能力――这一切都是天堂赋予他的奇 妙天赋。” 佛罗伦萨画家贝诺 佐·哥佐利 在其作坊的一本素描手册上写道:“画家和诗人拥有,且必 将永远拥有同样的能力。” 这反映出当时 A.对艺术的人文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B.对艺术家的赞美成为新时尚 C.对人文主义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 D.对人生的目标有了新的追求 11.1781 年,美国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杰伊发表一封致各州的公开信,详细介绍了当时 的财政状况,呼吁各州为了共同的福利,向国库交纳应缴的派款,但其呼吁收效甚微。 这种状况出现主要是由于 A.战争对美国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大陆会议没有强制性的征收权力 C.美国各州之间存在着复杂矛盾 D.各州普遍存在对中央政府的疑虑 12.1921 年 10 月 21 日,美国《纽约时报》载文指出,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虽是“明 智之举”,但“如果认为他们能解决问题,就大错特错了”,中国“还没有成长到足以 获取尊重和显示力量的地步”。这反映出美国的主流媒体 A.对列强的外交规则有清醒认识 B.低估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 C.能够正视中国问题出现的原因 D.为美国逃避国际责任的行为作积极辩护 13.1932 年 1 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 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第二年,国会允许贷 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 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14.表 2 为 1941~1945 年苏联和德国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 表 2 武器门类 苏联 德国 飞机 102600 架 76200 架 机枪 1437900 挺 1048500 挺 步枪 11820500 支 7845700 支 坦克 92600 辆 41500 辆 迫击炮 350300 门 68900 门 表中数据的对比反映出 A.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B.德国战败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C.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 D.德国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 15.1959 年 3 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收回北约对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同年 6 月, 他迫使美国将运载核导弹的战斗机撤往美国在英、德的基地。1966 年,正式通知北 约盟国,法国结束对北约组织一体化的从属关系。法国的这些做法意在 A.顺应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B.缓和西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C.加强西欧国家间的军事合作 D.提升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55 分。 1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命户部榜谕两浙江西之民:“……近来两浙江西之民多好争讼,不遵法度,有 田而不输租,有丁而不应役,累其身以及有司,其愚亦甚矣。曷不观中原之民,奉法守分, 不妄兴词讼,不代人陈述,惟知应役输税,无负官府。是以上下相安,风俗淳美,共享太平 之福。以此较彼,善恶昭然。今特谕尔等宜速改过从善,为吾良民。苟或不悛,则不但国法 不容,天道亦不容矣。”于是,户部以所谕颁布浙江、江西二布政使司及府州县,永为遵守。 ――《明太祖实录》卷 150 史学界有人认为明太祖的政策背离“唐宋变革”趋势。请结合史实对这一结论做出合理 解释。(12 分) 17.(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申报》和《东方杂志》分别是清末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两种媒体在 20 世纪初大量刊登关于“十八世纪”的报道和争鸣。“十八世纪”的应用范围始终与世界历 史发展相联系,而中国并未与这一词汇发生直接关联。以下表格是《申报》与《东方杂志》 在 1905 至 1911 年间对“十八世纪”的具体刊载情形。 表 3 年份 《申报》刊载情况 《东方杂志》刊载情况 篇数 所属栏目类别 篇数 所属栏目类别 1901 1 历史 1904 13 军事、历史 1905 60 政治、法律、经济、社会、 外交 17 政治、法律、经济 1906 2 历史 7 经济、法律、宗教 1907 6 政治、经济、法律 1 经济 1908 3 政治、外交、经济 3 政治、经济 1909 5 社会、历史、经济、教育 2 科学、经济 1910 7 法律、经济、军事、教育 5 科学、政治、经济、宗教、 教育 1911 8 历史、政治、经济、法律 10 科学、政治、经济、艺术 ――据牛贯杰《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中国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要求:表述 成文,逻辑清晰,史实运用准确,观点明确。)(13 分) 18.(16 分)图 3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 回答问题。 材料 图 3 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 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 19.(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暴发了三 次牛瘟,1745-1758 年的牛瘟影响的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 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 1745 年 初,瘟疫从当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 18 世纪,英国 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 材料二 1745 年 2 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英国政府于 1745 年 11 月 25 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 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 年 12 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的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 等人,后者需要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 及时宰杀和掩埋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 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 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758)》 (1)说明牛瘟在 18 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4 分) (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 1745~1758 年牛瘟的特点,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 “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10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