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

‎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2.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  )‎ A.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B.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 C.福建丝织业发展快 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 ‎3.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  )‎ 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 ‎4.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厂制度的完善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宗教改革的推动 D.工业文明的发展 ‎5.17世纪早期,中国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       B.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中欧间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D.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6.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9 -‎ ‎7.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8.(2018·江苏高考·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9.下面为19世纪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户)下列各项与该乡居民迁居谋生状况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 时期 ‎ 迁出总数 ‎ 迁至他乡务农 ‎ 迁至城镇从事工商 ‎ 出国 ‎ ‎1820~1849年 ‎ ‎29 ‎ ‎29 ‎ ‎0 ‎ ‎0 ‎ ‎1850~1879年 ‎ ‎72 ‎ ‎15 ‎ ‎49 ‎ ‎8 ‎ A.阶级斗争变化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社会长期动乱不宁         D.传统文化没落 ‎10.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  )‎ A.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     B.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 C.一定时期内促进后方工业发展     D.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 ‎11.1932年底,苏联开始实行身份证制度,身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市镇、中心区、新建筑工地、国营农场等地的工人,农村的居民(集体农庄庄员)则拿不到身份证,而没有身份证连一张火车票都买不到,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据此推知,当时苏联(  )‎ A.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B.实物配给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行政命令代替计划经济        D.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奉献 ‎12.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 ‎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 9 -‎ 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13.(2017·山东临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知阔家接管。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这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 B.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C.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 D.兴起了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14、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  )‎ 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 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 ‎15.表1为新中国“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表。此表反映了(  )‎ 年份和增长率 ‎ 项目 ‎ ‎1952 ‎ ‎1957 ‎ 增长率% ‎ 原煤(万吨) ‎ ‎6649 ‎ ‎13 000 ‎ ‎96 ‎ 发电量(亿度) ‎ ‎72.6 ‎ ‎193 ‎ ‎166 ‎ 原油(万吨) ‎ ‎43.6 ‎ ‎146 ‎ ‎235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生铁(万吨) ‎ ‎193 ‎ ‎594 ‎ ‎208 ‎ 布(亿米) ‎ ‎38.3 ‎ ‎50.5 ‎ ‎32 ‎ 纱(万吨) ‎ ‎65.6 ‎ ‎84.4 ‎ ‎28 ‎ A.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布局   ‎ B.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模式 C.“大炼钢铁”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 D.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局面 ‎16、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  )‎ - 9 -‎ A.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 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 C.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 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 ‎17、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两者都(  )‎ 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B.是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C.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 D.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8.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这一政策的制定(  )‎ A.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 B.是基于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 C.是基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 ‎ D.是基于国家全面建设的需要 ‎19、美洲很多国家将10月12日命名为“哥伦布日”,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但在美国一些地区,如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  )‎ A.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B.历史是非模糊莫辨 C.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断 D.观念冲突难以弥合 ‎20.(2017·洛阳统考)据《全球通史》记载: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并且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增长。这一变化(  )‎ A.推动了西葡殖民方式的转变 B.改变了西欧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 ‎21、“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 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 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22、1933年10月,罗斯福政府将长期以来法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20.67美元改为31.26美元。1934年1月又定为每盎司等于35美元。并以国家债券为担保,增发30亿美元通货。这表明罗斯福政府急需(  )‎ A.提高商品价格 B.缓解债务危机 C.恢复银行信用 D.促进工业复兴 - 9 -‎ ‎23、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布雷顿森林体系 ‎24、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到1990年达到了630元,增加了3.72倍,平均每年递增13.8%。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农民基本上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 B.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D.农业合作化将个体农业改造成集体经济 ‎25、据1999年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排名前1 000家巨型国际垄断公司中美国有494家,占49.4%,美、日、德、法、英、意、加7国加起来有866家,占86.6%。材料现象说明(  )‎ 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B.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贸易 C.国际垄断公司阻碍了全球化 D.全球化排斥了发展中国家参与 二、 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15分,28题15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先是推行“洪武通宝”铜钱,后又印制“大明宝钞”纸币,故当时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没有“银法”。但是鉴于铜钱铸造不易、纸币容易贬值,白银作为货币始终在民间流通,其贮藏、交易的优势日益明显。1530年政府推行一条鞭法,把所有的地税、贡纳、赋役、人头科, 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一条鞭法的实施,表明明朝政府承认白银法币的合法地位,扩大了白银的适用范围,使得白银的货币地位更为巩固,白银货币化过程至此达到高峰。 —— 据孙良玉《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货币制度演变历程,说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型货币的原因。(8分) ‎ - 9 -‎ 材料二 白银货币化推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白银货币化,将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市场之中。赋役的货币化,使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产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领域产生哪些影响(6分)。‎ 材料 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对欧洲社会产生哪些影响?(6分)‎ ‎ ‎ ‎2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繁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 - 9 -‎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的原因。(4分) ‎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是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11分) ‎ ‎28、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 9 -‎ 康熙帝晚年的“宽仁”之政导致官场贪污盛行、吏治腐败。雍正帝即位后,从维护王朝统治出发,决心整饬纲纪,进行吏治改革。雍正元年(1723年),首先从中央户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钱粮大清理,仅户部就查出250万两的库银亏空。采取革职与抄没家产的手段,对贪赃者予以最高强度的经济惩罚。同年,改革“耗羡”①这一社会陋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耗羡归公之制”,并提出“火耗宜减不宜增”的原则。这些举措沉重打击了贪腐行为,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经济掠夺,但也使清代官俸较低的问题逐渐尖锐。因此,雍正帝下令将归公的“耗羡”拨出一部分作为地方官吏的经济补助。这一制度后来也行之中央,形成了清朝的“官员养廉银制度”。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同时,又禁革“陋规”②,规定在议给养廉后,各级官员除俸禄和养廉银之外,不得另有所取。‎ 注:①“耗”即火耗,是始自明代的田赋附加税;“羡”即羡余,是地方以奉献皇帝为名在正赋之外的加派,但多被地方私自截留。②“陋规”是指各级官员除薪俸外的各种虽属非法但又相沿日久形成惯例的收入。‎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雍正帝吏治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雍正帝吏治改革的作用。(6分)‎ - 9 -‎ 历史参考答案 ‎1. A 2.A 3. B 4.D 5. C 6.D 7.C 8.B 9.B 10.C ‎ ‎11.D 12.B 13.C 14.A 15 B 16.A 17.B 18.A 19.C 20.B ‎21.B 22.B 23.D 24.C 25.A ‎26、(1):阶段:铜钱、宝钞、白银 (2分)‎ 原因:铜钱铸造困难,纸币易贬值,自身具有缺陷;白银便于贮存交易,得到民间广泛认可;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大;政府税制改革(一条鞭法)的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6分任意三点) ‎ ‎(2)①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 ‎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③促使官营手工业衰落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 ‎ ④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和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 ⑤白银流入为商业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晚明工商业发展。(6分,任意三点)‎ ‎(3)出现“价格革命”; 阶级地位变动;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任意三点)‎ ‎27、 (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 ‎ ‎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7分,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如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移民等也可得分) ‎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4分) ‎ ‎28、(1)原因:康熙时期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整顿吏治维护统治。(4分)‎ 内容:全面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严惩贪官污吏;革除“耗羡”“陋规”等社会积弊;建立官员养廉银制度。(5分)‎ ‎(2)作用:推动官风的肃清和国家财政的好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经济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为乾隆盛世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现象。(6分)‎ - 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