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c190e85ab65adecbb43120593a156aa2/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c190e85ab65adecbb43120593a156aa2/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4/45/c190e85ab65adecbb43120593a156aa2/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上学期周考(1
一、选择题 1.中世纪欧洲王权比较弱小,主要表现在 ① 国王登基要经教皇加冕才算有效 ② 王室领地少,国王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 ③ 国王军队很少,遇有战事需召集贵族带领他们的士兵参战 ④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干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新君主国”的形成反映了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是 ① 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 ② 民族国家形成 ③ 自由民主 ④ 以法治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以下改革最能顺应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A.路易十四把天主教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 B.建立常备军、常备警察部队 C.路易十四说:“只有当全部权力集中到唯一的君主手中时,国民的幸福才有保障。” D.路易十四说:“凡从事海运的商人……到朕处领得每一吨进口、出口商品的补助费。” 4.下列关于伊凡四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俄国历史上的首位沙皇 B.使沙皇专制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C.设立并主持“缙绅会议” D.实行“特辖制”,加强皇权 5. “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这说明马基雅弗利主张 A.新君主应继承传统的“美德”观点 B.推翻“新君主国” C.新君主可以放弃传统“美德”而不择手段 D. “君权神授” 6.下列关于马基雅弗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世俗权力的角度为“新君主国”论证 B.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 C.其现实目标是意大利的统一 D. 君主维护权力时不可放弃传统“美德”政治观念 7.马基雅弗利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 否定了中世纪以来盛行的“君权神授”理论 ② 主张君主为了维护权力可以不择手段 ③ “新君主国”君主的权力要靠自己获得 ④ 反对教皇对王权的约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英国近代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思想的特点是 A.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B.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C.主张君主为维护手中的权力而不择手段 D.除上帝之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 9.对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的总体评价正确的有 ① 改革削弱了各国的专制统治 ② 改革削弱了大贵族和教会的势力 ③ 改革各国大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④ 改革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托马斯阿奎那、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的相同观点是 A.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B.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C.强调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D.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11. “新君主国”的形成反映了当时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是 ① 君主权力不断上升 ② 自由民主的盛行 ③ 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 以法治国理念的实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 17世纪时期,法俄两国加强统治的相似方式有 ① 削弱贵族权力 ② 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③ 建立和强化禁卫军 ④ 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世纪的欧洲,一国之君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王需要到教皇门前祈祷 B.国王权力受到教皇的制约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14.15世纪,欧洲出现的最早一批“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王权在复杂斗争中逐渐形成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 C.王权空前专制下的政治统一 D.走向集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15.路易十四认为“笃信基督的国王”应当家做主,彼得一世则亲自担任东正教的“最高牧首”,其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削弱教会世俗权力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确保宗教信仰一致 16.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国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世俗权力 B. 能够任命本王国境内的教职人员 C. 可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 D.能够分封全国大部分土地给贵族 17.在欧洲的中世纪,一些取得自治权的城市 ① 属于工商业中心 ② 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③ 拥有独立的财政系统 ④ 由国王进行内部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下列关于欧洲新君主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15 世纪开始出现 B.打破了封建割据局面 C.扩大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D.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19. 欧洲开始出现“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民族概念的直接原因是 A. “新君主国”的产生 B.自治城市的兴起 C. “新君主”实行专制 D.常备军开始出现 20.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把贵族们都集中到凡尔赛宫,把他们变成负责国王起居饮食的侍臣。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腐化生活需要 B.镇压“投石党运动” C.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 D.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 21. 伊凡四世设立并主持召开“缙绅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制定法律 B.加强中央集权 C.制定经济政策 D.争取贵族支持 22.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沙皇俄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是 A.逐渐形成了莫斯科公国 B.形成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C.沙皇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D.沙皇专制制度开始出现 23. 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基本观点有 ①“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个信仰” ②认为凡接近自然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③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 ④国王即是神,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 马基雅弗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逑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己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弗利认为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徳 25. 霍布斯用《圣经》中描写的巨人海兽“利维坦”来比喻集权的国家,其现实目的是 A.用自然科学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B.以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为国家宗旨 C.以强大的集权制止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 D.维护斯图亚特王朝的极端君主专制统治 26. 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用“自然法则”论证“君权神圣”学说 B.明确提出“君权神授”的专制理论 C.上帝的本意是由君主治理国家 D.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 27. 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的主要主张不包括 A.否定“君权神授”理论 B.君主的权力靠自己获得 C.笫一个把理性引进神学 D.直接斥责罗马教廷权威 28.英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霍布斯认为 ① 君主统治具有合理性 ② “君权神授”,国王应对上帝负责 ③ 国家权力应当是集中和统一的 ④ 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说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 近代自然科学方法盛行 B.基督教会居于支配地位 C.人们相信君权来自神权 D.罗马教皇权威至高无上 30.詹姆斯一世与托马斯阿奎那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极力尊崇自然法则 B.宣扬君主权力无限 C.利用神权巩固王权 D.利用王权巩固神权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弗利(1469~1527)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己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材料二 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材料三他(马基雅弗利)那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似乎骇人听闻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政府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弗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王锐生《马基雅弗利》译序 请完成: (1)马基雅弗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马基雅弗利的主要思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为了论证封建等级的合理性,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自然理性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因此,归根到底,“自然法”服从于“神法”。他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就是说,上帝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致分崩离析。这样一来,阿奎那就将封建等级制说成是符合“自然法”的合理的制度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按“自然法”精神,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必须按照人们的共同意识,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对于“自然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阿奎那与霍布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阿奎那和霍布斯的认识相同吗?说明理由。 (3)阿奎那对“自然法”进行论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手执权杖的方法……唯有君主才有权思考和决策,其他人的职责只不过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已。 ——路易十四 材料二 那幸福的时代,标志着放纵自由。 那时候,狂妄像匹野马,响着小铃档, 轻快的步子跑遍整个法兰西的国土; 那时候,没有一个凡人甘愿虔诚超度; 那时候,万事可为,只除开反省自守。 ——伏尔泰 请完成: (1)材料一体现了路易十四怎样的政治主张?材料二反映了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哪些状况? (2)试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易十四的统治产生了哪些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10:BACBC DAABD 11-20:CBBDA DACAC 21-30:BCBAC ACCAC 31、(1)政治思想家。 (2)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神学的束缚》;政治不受道德约束;歌颂强者,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 (3)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意大利) 32、(1)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认为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这些原则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阿奎那由此认为人有贵践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霍布斯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白由,人身权利是平等的。 (2)不相同。阿奎那认为国家和社会是上帝创造的,霍布斯则认为国家是人按照公共意识相互订立契约而成立的。 (3)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33、(1)政治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状况:路易十四挥霍无度,好大喜功;法国国力强大,上流社会尽情享乐。 (2)君主专制达到极盛,成为西欧君主专制的典型代表;成为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巴黎引领着欧洲文化的潮流;国力日渐衰竭,君主专制制度逐渐暴露出危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