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人:陈宝利 审题人:朱维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神权统治 B.家国同构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 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3.秦统一后,“废,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4.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宋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5.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6.“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7.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 B.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C.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8.《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 A.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使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C.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9.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 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B. 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航行 C. 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10.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从中可看出孙中山 A. 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B. 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 C. 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2.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 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 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 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13.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 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14.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A.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 B. 提出反对民族压迫的主张 C. 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 D.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5.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6.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7.近代著名报纸《大公报》在《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一报道反映出 A.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谋求和平 B. 国共合作、和平建国成为中外共同的期盼 C. 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社会地位 D. 大众传媒是影响当时形势政局的重要力量 18.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 A.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必然性 B. 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C. 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 D. 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 1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最大的不同在于 A. 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 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 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 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20.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史 两次中日战争一败一胜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 激发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 B. 壮大革命力量,提高国家地位 C. 争取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D. 建立统一战线,消除民族危机 21.“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 发生于抗日战争防御时期 B.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2.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是 A.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B.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23.1953年某地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传单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2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方针 25.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满分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地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创新与守旧,从“祖宗之法”看宋代的政治基调》 材料三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1)材料一中,从图一、图二到图三表明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是如何贯彻“防范意外仓促之变”方针的?(4分)并简要评价实施这一方针的历史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的主要特点。(6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4分) 27.(17分)从19世纪上半叶起,中国人就试图了解和认识美国。漫漫岁月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表达了他们形形色色的美国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呜呼,弥利坚国,非有雄才枭杰之王也,涣散二十七部落,涣散数十万黔首,愤于无道之虎狼英吉利,同仇一倡,不约成城,……尽复故疆,可不谓武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可不谓周乎!中国以茶叶大黄岁数百万济外夷之命,英夷乃以鸦片岁数千万竭中国之脂,惟弥利坚国邻南洲,金矿充溢,故以货易货外,尚岁运金银百数十万以裨中国之币,可不谓富乎?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我们对于任何的外国考察团,虽然不一定把它当成景气繁荣的天使对待,但我们对它们总是抱着希望的。我们的希望很单纯,我们不奢望人家能牺牲了自己来救助中国,只希望彼此间能有一个准确的新的认识。这次我们对于美国经济考察团的希望,当然也不过如此而已。(编者按:1935年2月,美国经济考察团来华,报刊舆论报道) ——静生:“所望于美国经济考察团者”《申报月刊》,4卷5期(1935年5月) (1)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不同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7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甲午战争后,也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甲午战争之胜负有很大的偶然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银川九中高二年级期中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BD 6-10 BCAAA 11-15 CDBAC 16-20 ABDCB 21-25 CCCBB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变化:由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再到汉初的郡国并行制。(3分) (2)贯彻方针:采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削弱地方权力。(4分。若答出相对应的具体措施亦可得分) 评价: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但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统治危机。(4分) (3)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权力较大;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6分)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27【答案】(1)材料一看法:高度赞扬美国的独立运动、民主制度,肯定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美中之间的交往。 原因:①美国建国之初,尚未侵略中国;②美国制度先进,资本主义经济发达;③鸦片战争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主张向西方学习等。 材料二看法:对美国来访抱有希望,但认为美国帮助中国拯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抱有希望,但无奢望)。 原因: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需要外援;②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振兴经济;③近代美国侵略中国;④美国纵容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美国(或绥靖政策,或者美国通过中立法,置身事外);⑤转嫁经济危机。 (2)论证:一方面,近代中国对美国有“师生情节”,主张以美为师:如①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答对1人名字即可)介绍美国的民主思想,主张向美国学习;②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另一方面美国又“欺负”中国,对中国展开侵略,如①两次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③一战期间,加紧侵略中国;④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⑤新中国成立后,对敌视新中国(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遏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