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

四川省资阳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质量检测 历 史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1. 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 2. ‎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在图中主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 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 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 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D. 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 4.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5. 秦汉时期,统治者致力于实现“大一统”,秦始皇的“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的“尊儒”运用隐蔽的柔性手腕。统治者在对待儒学方面殊途同归的原因是(  )‎ A. 统治者在重武还是重文之间摇摆 B. 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需要 C. 皇帝个人的好恶 D. 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清除异己 1.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 A.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2. 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提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下列最有可能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朱熹 C. 王守仁 D. 王夫之 3.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此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书院逐渐被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 B.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C. 明清时期官办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D. 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 4. 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5.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 ‎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  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7. ‎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京剧(  )‎ A. 是戏曲融合演变的成果 B. 已成为“百戏之祖”‎ C. 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D. 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8. ‎19世纪40年代,魏源、徐继畬相继在其著述中论及美国政治,其中有“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可不谓周乎”等语。这表明他们(  )‎ A. 最早提出效仿美国政治体制 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D. 对西方强盛原因有全面的认识 9. ‎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 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最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2.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下列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B. 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 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3.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倡导(  )‎ A. 反对帝国主义 B. 自由、平等、博爱 C.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 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4. 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5. 陈独秀的《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写道:“无论政治、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绝计革新,……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  )‎ A. 中体西用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主和科学 D. 新三民主义 6.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 A. 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B. 推动中国思想界向苏俄学习 C.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D. 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7.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1. 费正清在评价毛泽东的一篇报告时说:“此文有令人信服的总结。……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要求在政治领域扩大地方的权力和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性,以利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他提出减少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对重工业过多的优先权。他认为一味重视重工业会拆自己的台。”以下对于毛泽东这一报告的说法正确的(  )‎ A.  此报告应为《新民主主义论》‎ B.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C.  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D.  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2.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 A.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D.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 ‎ “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这一言论体现了( )‎ A.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 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D. “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4. 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 A. 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 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 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 “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5. 儒学在历史的沉淀中历久弥新,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材料二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6分)‎ 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四 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必修3)‎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6分)‎ 你是否同意材料五中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 1. ‎“如何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是近代以来的伟大命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从接受康有为的学说开始,梁启超的理想便是改革封建王朝,使之变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1899年至1903年间的激进,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清政府的顽固保守,梁转而接受了孙中山的激进方案。1905年他的政治态度复归保守,重新鼓吹起改良与立宪。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梁却又拒绝诱惑、不怕威胁,坚决维护民主共和。‎ ‎——杜先菊《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 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三 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梁启超政治思想多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为践行“社会进化”进行了哪些政治努力。(6分)‎ ‎(2)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分哪两步?这两步是如何完成的?(6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 ,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中国近代史纲要》‎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抗争或探索”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论证合理、充分,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