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3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Ⅰ卷为试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自己保存;Ⅱ卷一般为答题卷,考试结束只交Ⅱ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末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申后之父申侯联络犬戎举兵,杀了幽王。申侯起兵的理由应该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得民心者得天下 C.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D.顺乎天而应乎人 ‎2.中国人“家”的观念十分浓厚,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有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连接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中国人重视修订族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②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③古代分封制的遗风 ④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 )‎ 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疆城面积成倍扩大 D.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 ‎4.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5.秦代的李斯、汉代的晁错、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王夫之、清初的顾炎武等人几乎一致认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不是哪一个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力量所致,而是一种社会“时势”使然。这表明郡县制的推行( )‎ A.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 B.导致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C.得到了后人一致认同 D.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门第社会违背历史潮流 B.察举制打破了官僚政治体系 C.科举制要优越于察举制 D.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7.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9.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个人决策 B.直接参政 C.公民意识 D.法律至上 ‎10.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11.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C.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12.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据此表可知,1895-1913年间,民营企业( )‎ A.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 B.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C.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D.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13.作家周立波写于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讲述的是湖南农村一对青年男女的婚礼,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情况。以下情节(场景)有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 A.男女同工同酬,参加人民公社的劳动 B.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C.亿万农民庆祝三大改造的完成 D.报纸报道某地粮食亩产上万斤 ‎14.下面为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使①段农业发展放缓 B.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②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促使③段农业有所发展 D.②④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15.某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中,他们提到“欧共体的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等关键信息。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A.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C.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16.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 ‎17.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18.“探索所有这些奥秘:情绪和动机、爱情和欲望、恐惧和忧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记忆和梦幻,体验极端和无法表达的意识状态,从内心去理解顿悟的狂喜,洞察人类灵魂的深处。”下列作品与材料描述的风格一致的是( )‎ ‎ A B C D ‎19.康有为在《物质救国论》中认为:“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这反映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 A.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政治学说 B.借西方政治学说弘扬传统文化 C.对儒家思想全盘肯定 D.对西方政治学说全盘肯定 ‎20.中国古代法家传统表现为“制度变革的进步史观”、“ 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和“垂法而治的法治主义”。这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 )‎ A.制度变革 B.国家统管 C.富国强兵 D.改革创新 ‎21.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下列哪项研究对“他们”和“他们的时代”鼓舞了信心和挑战的勇气( )‎ A.普朗克的量子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22.‎ ‎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在议会的相继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在英国真正确立。这是因为英国( )‎ A.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议会成为高于王权的最高立法机关 C.资产阶级赢得了反君主专制的胜利 D.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23.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 A.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B.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C.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D.经济体制高度集权 ‎24.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从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可见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等(见《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唐代的“飞钱”、宋代的纸币,明清的商号会票,清代票号、钱庄的钱票等异地汇兑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材料三 ‎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000万两白银,一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4)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8分)‎ ‎26. 在人类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思想家曾对打破束缚与尊重秩序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西方的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西方人文精神关注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学”的,“为学”就是指一个人要通过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 ‎——摘编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 材料二 康德主张,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使“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萌发人文主义的有利条件。结合古希腊思想家的主张,说明材料一中的观点。(6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的自由与自律”为主题进行论证。(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7.读下列材料, 按要求回答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清初,凡是重大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而不经内阁票拟。在四大臣辅政时期,陆续取消了一些效仿汉族的制度,如取消内阁、翰林院,停止八股取士。铲除鳌拜集团之后,康熙将中央机构中的内三院改为内阁,并设立翰林院,内阁设满、汉大学士各两位,“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他指出,“满汉大小官员,职掌相同,品级有异,应行划一”,并为此制定了《品级考》,对满汉官员的品级和提拔手续作了统一规定。……清初,八旗官兵大量圈占土地,使得一大批汉族农民或地主流离失所,康熙宣布圈地活动“永行禁止”。……他尊重汉族的祭祀习俗,允许满族旗人加入汉族的乡饮酒礼的行列。‎ ‎——摘编自王慧敏《康熙大帝全传》‎ ‎(1)根据材料,概述康熙帝改革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改革民族政策的影响。(9分)‎ 高二历史3月月考答案 ‎1-5:CADDD ‎ ‎6-10:DDDBA ‎ ‎11-15:CCCDD ‎ ‎16-20:CCAAC ‎ ‎21-24:BBDA ‎25、(1)重农抑商政策。‎ ‎(2)商业行会产生;异地汇兑出现。‎ ‎(3)现象:明清的抑商政策,没有遏制住商业的发展,出现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 ‎(4)评价:‎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商业资本的积累。‎ 消极作用: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6、(1)条件: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 观点:西方人文主义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强调个人的知识与理性。‎ ‎(2)言之有理即可(【详解】: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撰写,首先依据论题“人的自由与自律”为主题,结合材料一“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以及材料二“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的信息从自由的权力和责任相结合进行论证,论据结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复兴和发展列举,最后归纳出总结性观点。)‎ ‎27、(1)恢复一些汉族的政治制度;改变民族压迫政策(禁止圈地);统一满汉官员的待遇;尊重汉族的风俗习惯。‎ ‎(2)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加强了皇权;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取得了汉族官僚的信任,调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推动了民族融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