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质检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D. 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的信息说明是实行官僚政治,而材料中“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说明是分封制,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世官制没有提及;B中说法不符合史实;C中长期存在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期政治制度演变·官僚政治 ‎【名师点睛】理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类别 ‎ 分封制 ‎ 郡县制 ‎ 建立基础 ‎ 血缘关系 ‎ 按地域划分 ‎ 传承制度 ‎ 世袭 ‎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不世袭 ‎ 官吏权利 ‎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 与中央关系 ‎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 官员职责范围 ‎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 ‎2.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维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会遭破坏,并不是否认了嫡长子继承的合法性,排除A。题干体现不出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排除B。依据题干“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可知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权力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未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3.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 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 B.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C. 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D. 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文中谈到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夏商西周都是贵族政治,战国时期我国才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不是封建社会,故A项排除;由“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地位因此而至尊”可以看出天子地位的变化,王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创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故C项排除;西周君主的权利大于夏商时期,但此时君主专制王权并未形成,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名师点晴】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指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典型地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上。这些制度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有很大的区别,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也有差异,在中闰古代政治制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有以卜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融为一体,将“家”和“国”结合起来。‎ ‎②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基本的原则。这不仅体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卜。‎ ‎③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政治体系,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成熟。‎ ‎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4.《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 D.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鼎是权力的象征,诸侯问鼎,说明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故C项正确;鼎并不是镇国之宝,楚王的意图也不在此,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诸侯争霸的信息,也不是根本问题所在,排除B项。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不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所在,材料强调的是周王室的衰微,排除D项。‎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鼎”的象征意义,理解楚王问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5.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材料“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B正确;AC是宗法制的特点,D没有体现,排除ACD。‎ ‎【详解】‎ ‎6.《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主要原因是 A. 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 “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 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 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义门陈氏”做法符合儒家思想,但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不是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是朝廷表彰它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孝谨”“照顾老弱病残”符合传统宗法关系的要求,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D项不是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名师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7.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度 D. 推恩令 ‎【答案】D ‎【解析】‎ ‎ 分封制是西周时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A;材料中“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反映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推行推恩令,而不是郡县制,排除B,选D;是汉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故选D。‎ 点睛: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培育了地方分裂割据。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积极作用日益显现。‎ ‎8.元朝的行省制是后世“省制”的开端,在中国行政区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图所示地区未设置行省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腹里,④是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四川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故本题选D项。①是辽阳行省,③是河北行省,ABC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名师点睛】元朝的行省制度:‎ ‎(1)设置: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3)作用:‎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9.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内阁大臣地位不高也无权,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皇帝共同决策,决策权只属于皇帝一个人,内阁大臣也不是延续历代宰相职权,“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足以证明阁臣是能够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不符;B项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不符;D项本身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详解】‎ ‎10.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面积,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西藏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面积”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等地区,故D项正确;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西藏地区在元代没有设置行省,排除B项;澎湖巡检司涉及的是台湾地区,排除C项。‎ ‎11. 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了残破的国家。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A. 社会转型加速 B. 血缘政治受到冲击 C. 改革变法兴起 D. 士人势力掌控政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改革变法兴起。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诸侯们重用士人进行了变法从而振兴了国家,即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改革变法兴起,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改革变法兴起而不是社会转型加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血缘政治受到冲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人受到重用而非士人势力掌控政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改革变法兴起 ‎【详解】‎ ‎12.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 宗法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没有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符合题干中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故C正确。A是维系分封制基础,不符合题意。“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意义是封建不是君主专制,高度集权,所以排除BD。‎ ‎13.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违背人伦礼仪 B. 不利于社会进步 C. 重视尊卑贵贱 D. 有利于凝聚宗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题干的材料意在强调宗法制重视尊卑贵贱,长幼有序,故C正确。ABD三项明显不符题意。‎ ‎【详解】‎ ‎14.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 ‎15.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 A. 秦朝丞相 B. 汉朝刺史 C. 元朝御史台 D. 明朝提刑按察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刺史就是“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故B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位高权重;C选项权力也很大;D选项是三司之一,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 ‎【名师点睛】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详解】‎ ‎1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 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 ‎【答案】B ‎【解析】‎ 密折制度用折子随时向皇帝秘密奏闻,这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密折制度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错误;密折制度与国家统一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学生可以正确理解为“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同时,注意区分其它无关的概念,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17. “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 )‎ A. 宗法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科举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指的是秦朝确立起来的君主中央集权制度,后因秦暴政而亡,所以C正确,B秦朝没有实行,错误;D秦朝没有实行科举制。A不符合题意。‎ ‎【详解】‎ ‎18. “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 废分封,设郡县 B. 设立中朝和外朝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中外朝”制度。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承秦制”表现为既继承又创新,“中朝”属于创新,“外朝”就是原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故属于继承,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是秦朝“废分封,设郡县”;C项是隋唐时期实行的制度,与题干“汉朝”不符,排除;D项提及的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中外朝”制度 ‎19.‎2016年3月2日,我国考古人员通过木椟、金器及一枚印章等随葬品,最终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在猜测却缺乏充足证据的的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因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而被赶下台并被封为海昏侯,故称“海昏侯汉废帝”)。这说明 A. 考古实物的发掘,是对史实的重要补充 B. 对于史实的研究,考古发掘是唯一手段 C. 历史研究过程中,考古手段最具权威性 D. 对于民间的传说,都需要借助考古证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考古人员通过木椟、金器及一枚印章等随葬品,最终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可得出通过考古考证,得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说明考古实物的发掘,是对史实的重要补充,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都过于绝对,排除。‎ ‎20.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A.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 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C. 其弊端日益突出 D. 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的是在察举之下,所察之人品德不好,弊端日益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其弊端,而不是进步性,排除A项;察举制与世官制不一样,并不是其延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 ‎21.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 A. 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 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 秦王嬴政的独断专行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体现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故C项正确。避讳在周朝就已经出现,故排除A;BD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可以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避讳”是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表面现象,其本质体现了“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22.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经典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君主集权的强化的相关内容。分析题干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23.有学者提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其中的“省政阶段”主要是指:‎ A. 先秦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开创了行省制度,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因此中国地方政体在元代以后的明清时期处于省政阶段,D项正确;先秦时期以分封制为主,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A项错误;秦汉时期处于郡政阶段,B项错误;唐宋时期处于州政阶段,C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4. 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 A. 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 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理解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分别盛行与汉代和六朝时期,故A、B项错误;三公九卿制盛行于秦汉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指的是唐代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5.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建立统一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开创皇帝制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灭亡后影响的理解,题目中关键信息是“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它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本题选B。ACD包含于B项之中。‎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名师点睛】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统一中国,结束战国的战乱,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统一文字,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从此,中国人不论说何种语言,但均可借助统一的文字进行交流。 统一度量衡及货币,在全中国奠定了交易的标准,促进了南北交流,有利商业的发展。 统一驿道,要想福,先修路,纵横全国的规范道路,有利于国内的物资交流。 立郡县,先进的行政区划,避免了藩国制征战不休的弊端。‎ ‎【详解】‎ ‎26.据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一书中的统计,西周初期占领当时黄河两岸的姬姓贵族的重要封国共计有21个,分封于黄河以北地区的还有耿等8个以上的封国,分封于黄河以南地区的有应等6个以上的封国。西周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占领经济战略要地巩固西周统治 B. 确保分封的主体是同族姬姓贵族 C. 最大程度贯彻西周血缘分封原则 D. 确保中央对黄河两岸的垂直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时期的统治中心位于黄河流域的上游,黄河流域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材料中“占领当时黄河两岸的姬姓贵族的重要封国共计有21个”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主要是占领经济战略要地巩固西周统治,A正确;材料中并不是说明分封的主题是同族姬姓贵族,B错误;材料中也不是体现出西周血缘分封原则,C错误;分封制下天子不是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D错误。‎ ‎27.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权;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 汉代内外朝制度 B. 唐代三省制度 C. 元代行省制度 D. 明代的内阁制度 ‎【答案】D ‎【解析】‎ 明代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把权力独揽于自己手中,但诸多事务,仅凭皇帝一人是忙不过来的,所以逐步形成了内阁制度。内阁中权力最大者是内阁首辅,相当于过去的丞相,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故D项正确;A和B项均有丞相名和权,排除;C项属于地方行政机构。‎ ‎28. 北宋初年,“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反映出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 分化事权 B. 培植亲信 C. 频繁换相 D. 重视法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体现了分化宰相事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频繁换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知,北宋通过分割宰相权力以加强皇权,不是培植亲信,故B项错误;材料“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是为了分化宰相事权,加强皇权,不是重视法治,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 ‎29.“设计这一制度有两重目的,第一是避免重蹈前代王朝将权力集中于一人的覆辙,第二是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力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家的政策性失误。”这种制度是 A. 郡县制 B. 推恩令 C. 三省六部制 D. 废丞相,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第一是避免重蹈前代王朝将权力集中于一人覆辙,第二是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一制度与三省六部制相符合。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同时又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的失误,故C项正确。AB项是地方行政制度和削弱地方权力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废丞相,导致皇权高度强化,容易导致国家政策的失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0. 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 法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皇权意识的增强 D.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他们的利益,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正是这一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反映。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 ‎31.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 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 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 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答案】D ‎【解析】‎ 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拥有选拔官吏的权力,完全垄断了中央权力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故B项错误;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与材料“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相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正官在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权力较大,逐渐变成无足轻重,可知反映的是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故D项正确。‎ ‎32.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解析】‎ 明恩溥的这段记述表明了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众多学子穷其一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这里面不仅仅是用追求功名利禄可以来解释学子动机的,还有的就是他们天生具有的忍耐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他们孜孜不倦的去参加科举,这反映了古代学子的价值追求,故选C。A项表述错在“批判”这个词语,作者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困惑或者疑惑,而不是批判。B项的愚昧无知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题干只是表明科举制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摧残,而不是说明其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排除D。‎ ‎【考点定位】科举制 ‎33.明代监察“组织之密、职权之广、权威之重、委寄之深,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但有十位御史或给事中因弹劾内阁首辅严嵩,不是被贬、除名、下狱,就是被廷杖打死……最终严嵩则被明世宗削职为民,所有家产被抄没。这说明 A. 内阁在当时操控了监察系统 B. 明朝时期的监察制度名存实亡 C. 当时内阁与监察机构权责不明 D. 专制下的监察效果取决于皇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十位御史或事中因弹劾内阁首辅严嵩,不是被贬、除名、下狱,就是被廷杖打死.....最终严嵩则被明世宗削职为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专制下的监察效果取决于皇帝,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表现 ‎34. 《明史》记载:“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 A.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 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 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 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虽然材料提及“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但内阁仍是个侍从(顾问)机构,国家的决策大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B、D。材料反映了内阁权力和地位的日益提高,故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 ‎35.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王朝官员由开始和皇帝一起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显示出皇帝的地位越来越高,反映了皇权逐渐加强,中央的权力逐步集中到皇帝一人,C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帝与群臣的关系,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选项排除。内阁制度开始形成于明成祖时期,并非明太祖朱元璋时期,B选项排除。材料中只反映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化,未反映六部与丞相之间的关系,D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案纸相应位置)。‎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针对据材料二中的 “诸侯更相诛伐”现象,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答案】(1)制度: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3)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4)认识:官僚体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封建子弟”不难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至于该制度的特征,可根据关键词句“封建子弟”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组织答案。‎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说明王室的衰落;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说明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都必须通过任命”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注意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根据材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官僚体制一方面维护了国家稳定,加强中央集权。另外一方面却强调了专制,概括归纳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地方制度·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从政治方面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答案】(1)深远影响: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西汉的推进:解决郡国并行制问题,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在汉承秦制基础上,设置十三州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固国家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 ‎(2)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权力分散,分工合作,相互牵制。‎ ‎(3)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中央权力逐步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分析】‎ ‎(1)深远影响可从由材料中的“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角度思考。西汉郡国并行制曾引发王国问题,所以西汉的推进可从解决封国问题的角度进行总结,设置刺史,对地方加强控制的措施也符合题意。 ‎ ‎(2)图表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联系秦朝的中央机构,体现了丞相“位高权重”的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分工明确,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提高了工作效率。‎ ‎(3)古代政治制度不仅要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还要解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