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0—1高二期中试卷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爱无差等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C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等级观念;D不对,存天理,灭人欲体现了用封建伦理道德压抑人的正常欲望。ACD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从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综合认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从当前中国倡导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角度,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意义;从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成份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角度看,树立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 ‎2.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贤良对策治春秋,抑罢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开始于 A. 秦始皇时期 B. 武则天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抑罢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而不是儒家,故A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抑罢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因此材料内容最早开始于汉武帝时期,而不是武则天时期,故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抑罢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材料内容最早开始于汉武帝,而不是汉景帝,故C选项错误。‎ ‎3.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东晋的儒者陶渊明、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东晋僧人慧远三人属于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时间不吻合,排除;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联系不大,C项排除;D项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排除。故选A。‎ ‎4.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 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 “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 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说明品德忠厚和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材料强调的是儒家学者道德和修养并重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的社会责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信息,排除BD。‎ ‎5.章炳麟改名为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孙中山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说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 A. 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B. 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思想 C. 具备了近代民权意识 D. 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而章炳麟和孙中山等人对顾炎武和黄宗羲思想的推崇主要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服务,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A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仍然是程朱理学,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人的主张并未从根本上动摇程朱理学,BD选项排除;明清时期的新儒学只不过停留在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的角度,未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这主要是由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并不具备近代民权意识,C选项排除。‎ ‎6.培根说:“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和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据此,关于上述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 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 B. 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 C. 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 D. 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拓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转型,故B正确;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排除A;C是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排除;中国的四大发明与西欧殖民扩张不存在必然联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分析解答。‎ ‎7.下图为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创作 ‎《南枝春早图》。画作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写枝干,一枝粗枝由画面下部右端斜出向上,枝上梅花繁密,含笑怒放,把早春的盎然春意尽情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清雅自得之感。该画作 A. 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 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D. 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枝春早图》属于文人画,注重追求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故答案为C项。文人画体现了士大夫的文化需求,排除A项;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大多采用写意手法,不是工笔重彩的风格,也不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排除B、D项。‎ ‎8.1930年,美国著名剧作家怀尔德在纽约观看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京剧后,深受影响,后来他在创作《我们的小镇》时采用了京剧艺术的手法。这表明京剧艺术 A. 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B. 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 C. 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 D. 代表了中国戏剧最高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了一个美国剧作家在创作中采用了京剧艺术的手法,由此可以得出,京剧对外国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故A不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京剧对外国的影响,不能得出其世界地位,故C不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得不出水平的高低,故D不正确。‎ ‎9.一位西方思想家否认神的属性是不朽的,在他看来,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这一认识反映了这位西方思想家 A. 觉醒自我价值 B. 强调绝对权威 C. 批判宗教迷信 D. 尊崇理性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否认神的属性是不朽”,神“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结合所学可知,这位思想家具有人文精神,重视人类的自身价值,A项正确;材料中否认神的不朽,可知其反对绝对权威,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批判迷信,C项错误;材料中重视人的利益,并没有推崇独立思考的理性,D项错误。‎ ‎10.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 促使人文的意识不断完善 B.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 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场运动不断丰富着人文精神的内涵,故A正确。文艺复兴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故排除B。宗教改革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故排除C。启蒙运动为代议制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故排除D。‎ ‎11.“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观察、实验、测量以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推理,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认识。”材料意在说明 A. 17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B. 自然科学发展对启蒙运动有借鉴意义 C. 启蒙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此推理,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可知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对启蒙运动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答案为B。A项解释了材料的第一句话,对“此推理,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认识。”没有解释清楚,故A说法不准确,排除。材料无法反映启蒙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排除C。材料没有说明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错误。‎ ‎12.(美)约翰·R·麦克尼尔《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 A.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 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煤炭能源”可知是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答案为A项。BC项,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火车、轮船是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第Ⅱ卷 ‎13.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主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和卢梭批判儒学;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产阶级国家新蓝图。‎ 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3)提出工商皆本;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时代特征: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解析】‎ ‎【详解】(1)态度:从材料一中“赞美孔丘”、“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等可知伏尔泰对儒学的态度是赞赏和推崇;从“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可知孟德斯鸠等人对儒学的态度是批判。目的:结合所学相关启蒙运动的史实,可知他们三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儒家学说是他们宣传启蒙思想和理性的工具,其本质的目的在于借此达到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助推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主张不同:从材料二中“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可知中国明清之际的黄宗羲等人只是要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从“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知孟德斯鸠等西方思想家们则描绘出了一幅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法治社会的蓝图。经济根源:由材料二中“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可知中国在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经济基础过于薄弱;而18世纪的欧洲史实则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力量较为强大。‎ ‎(3)内容:从材料三中“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可知其主张工商皆本;从《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等可知黄宗羲等反对君主专制;从“君主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等,可知顾炎武等人主张经世致用。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和相关原理,可知他们时代是一个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的时代。‎ ‎【点睛】一定时期的思想建立在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之上。‎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据材料“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价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例如,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评价 ‎【详解】‎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在中世纪的西欧,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培养传播基督教和管理国家的人才,教会学校的主要课程为“七艺”: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以达到读写《圣经》、领会神学信条的目的。11、12世纪,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在这类单一学科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上,大学兴起。1167年,牛津大学创办。学校分为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学生通过公开答辩,可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不同级别的学位。13世纪初,牛津大学获得英国皇家颁布的办学许可证,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和学生组织联合,选举大学校长为主持人管理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早期学院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更多的学院,教学独立自主,学科各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学院制办学形式。牛津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新川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2、13世纪牛津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2、13世纪牛津大学教学改革的影响。‎ ‎【答案】(1)(培养目标)重视培养实用人才和社会精英。(课程内容)开设医学等实用知识课程,从单一学科发展到多学科,重视学科特色;(管理体制)逐步扩大办学自主权主权,自主管理;(学校制度)采用学院制办学形式,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制度和学位制度。‎ ‎(2)适应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要;培养了素质的人才;推动了英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对后世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1)根据“培养传播基督教和管理国家的人才”得出重视培养实用人才和社会精英;根据“学校分为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学科各具特色”得出开设医学等实用知识课程,从单一学科发展到多学科,重视学科特色;根据“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和学生组织联合,选举大学校长为主持人管理学校”得出逐步扩大办学自主权主权,自主管理;根据“形成了独特的学院制办学形式”“学生通过公开答辩,可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不同级别的学位”得出采用学院制办学形式,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制度和学位制度。‎ ‎(2)可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和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等角度分析总结。‎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