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B.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C.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表明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故B正确; 周朝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错误; “列尊贡重”不能反映是否是姬姓封国,故C错误; D只符合《殷商制度论》,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分封制,解题的关键是“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分封制,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等。 2. 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 ) A. 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 B. 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 D. 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D 【解析】材料“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等说明文化和人员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正确。 分封制维护了西周统治,故排除A。 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 ) A. 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 B. 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 C. 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 D. 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说明不再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分封制破坏,郡县制开始出现,并在部分诸侯国形成,故A项正确,B项错误。 C材料没体现,排除。 材料中无法体现出“临时”,故D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郡县制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2.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 长城也。”这说明( ) A. 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 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 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 《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敦煌发现汉简属于原始遗物,属于第一手史料,《史记》和《沙洲图经》均使用第二首史料,两种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证明历史真实性,故A项正确。 史料没有高低之分,都要相互印证,故B项错误。 东西方都重视考古挖掘,故C错误。 《史记》属于史书,是二手史料,也不是历史的权威,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历史史料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历史史料的分类及其价值解答即可。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的史料根据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和出土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和报刊杂志等);口述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和话本等);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图片、记录片和影视资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高考中常出现的诗歌、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本题考查对历史史料的分类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元狩六年,汉武帝一方面强迫前帝所立的诸侯王分封子弟为列侯,另一方面在立自己的三子为王时故意文饰其分封之意,从而使得分封过程颇为曲折,经过霍去病等人的三次奏请,武帝下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汉武帝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A. 汉武帝对诸侯王的素质要求极高 B. 汉朝同姓子弟之间的矛盾尖锐 C.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正在实施 D. 汉武帝已完全解决了王国问题 【答案】C 【解析】A.汉武帝限制分封,不是为了提高诸侯王的素质。 B.材料不是同性之间诸侯王的矛盾,而是皇权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 C.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汉武帝是想通过制约分封制,而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实力,当时采取了推恩令。 D.汉武帝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强化中央集权,要求学生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汉朝时期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特征,还要搞清楚汉朝实行分封产生的影响。 1. 公元963年,北宋政府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包括盐业管理,以及控制对茶叶销售的专卖等为主要职责的转运使一职,965年“置诸路转运使”,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的设置表明( ) A. 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转运使逐渐有监督知州之责 C. 宋朝地方分权矛盾得到缓解 D. 转运使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 通判对知州具有监督职责,故B项错误。 C项说法错误,错在“缓解”,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转运使的地位,故D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 体现了山川行便的特点 B.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C.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答案】B 【解析】材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防止藩镇割据现象出现的目的,故B正确。 宋代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并未体现“山川行便的特点”,故B正确。 “创建路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C。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磨掉中国人以及清政府的抵抗意识,故A、B、C错误; 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失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1901年9月7日,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帝组织等。《辛丑条约》保住了清政府权位,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统治,清政府由此成为帝国主义的傀儡。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 薛福成在一份代李鸿章所拟的奏疏中说:以前“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兼受蒙蔽,所定条款,吃亏过巨,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以后事有“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据此可知,洋务派( ) A. 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思想 B. 认为国势弱导致民族危机 C. 着力抗击列强外交胁迫 D. 推行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的往往有出全球公法之外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可以看出洋务派具备了一些近代外交思想。 B.材料是强调在外交活动中受到了外国的蒙蔽,并没有体现出国力弱小的特点。 C.材料是着力于利用国际公法来抵制列强的不平等要求,并不是着力于抗击列强的外交胁迫。 D.材料看不出妥协的外交,而是强调要改变妥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思想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和洋务派的思想特点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洋务运动的思想特征,还要搞清楚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特点。 3. 1840年3月。英国曼彻斯特商会主席奠克-维卡在致荚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适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材料反映出( ) A. 清政府的政策损害了大英帝国尊严 B. 英国通过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市场 C. 中英之间的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 工业革命使英国急需拓展海外市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急需拓展海外市场,故D正确; A材料未体现; B此时《南京条约》还未签订,排除; C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是“1840年3月”“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英国工业革命,亚非拉的多数国家则在列强的炮舰下失去了抵御能力,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的供应地,成为他们投资的场所、牟利的乐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 1.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主动顺应了世界潮流 C. 兼具空想性和进步性 D. 满足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答案】C 【解析】A.圣库制度没有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太平天国并没有主动顺应世界潮流。 C.从材料中的圣库制度可以看出体现了空想性,而废除婚姻买卖规定,天下婚姻不论财,就体现了进步性。 D.废除买卖婚姻,与农民阶级的愿望没有关系。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岸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在此,孙中山认为( ) A. 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B. 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 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 D. 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可以得出孙中山强调,及发展是政治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故A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先发展经济,然后实施政治,故B错误; 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民主共和制度之后,在保护海关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原则下,“将中国内地全行开放”,鼓励外商到“中国兴办实业”,促进中国进步,改良社会环境,“令中国大富”,这是孙中山建国治国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孙中山谋求实现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他不仅是中国改朝换代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振兴中华、追求中国近代化的伟大先驱。 3. 据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民政府经济部统计:川、康(四川、西藏部分地区)、滇、黔、湘、桂六省工业指数如下(1938年为100) 1938 年 1939 年 1940 年 1941年 1942年 1943 年 100 133.5 240.4 275.5 372.9 520.4 对这一变化的理解合理的是( ) A. 改变了工业结构不合理局面 B. 民族工业发展达到最高峰 C. 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 推动战时体制建立和完善 【答案】C 【解析】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工业内迁并取得一定发展成果。从1938年到1943年西南各省工业指数增长了五倍多,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的工业布局,并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正确; 选项A的“工业结构改变”无从体现,改变的是工业布局,排除; 选项B民族工业最高峰说法材料无法体现,故B错误; 选项D说法错误,战时体制的建立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是影响,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 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不断挫败日军进攻。在多处给予来犯日军重大打击,最终来犯之敌狼狈逃窜,日寇重新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此次会战为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 A. 全面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守态势 B.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 提升了国人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信心 D.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答案】C 【解析】A项明显夸大其词,排除。 B项与淞沪会战有关,排除。 依据材料“在多处给予来犯日军重大打击,最终来犯之敌狼狈逃窜,日寇重新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此次会战为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明显可知C正确。 D与平型关大捷有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 A. 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 B. 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 D.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答案】D 【解析】 “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故D正确; AC太过绝对,排除; B错在“得以落实”,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重庆谈判作为战后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国共两党的合作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 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 ) A.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为了提高边区政府的参选率 C. 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 D. 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陕甘宁边区允许剥削阶级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由于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要团结一切力量来进行抗日。 B.为了提高参选率是错误的,与材料没有关系。 C.材料是强调变化,材料中的选举都体现了人民选举的特征,都是新型的民主模式。 D.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政权的选举制度,不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当时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和中国抗战政策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时代特征,特别是搞清楚当时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2. 在伯里克利时期,所有官员和议事会议员都必须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和卸任后的账目审计,陪审法庭还有权审查官员的任内表现。这说明,在当时的雅典( ) A. 陪审法庭拥有监察权 B. 陪审法庭主导城邦事务 C. 公民参政权受到限制 D. 分权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对官员任职及各方面的表现由陪审法庭进行审查,因此陪审法庭起了对官员的监察职能,因此A项正确; B项与材料所叙述不符,故排除; 材料是对公职官员的资格和任职表现审查,不是对参政权力限制,故C项错误,排除; 材料未说明分权制衡,故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对官员的各项审查行为体现的特点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对近代民主政治有许多借鉴作用,成为近代民主政治的渊源。 3.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雅典公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 A项绝对化,是对材料的误解,应排除。 依据材料时间“公元前5世纪”可知,处于伯里克利改革时期,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没有出现危机,故C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内乱引发思想纷争,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需要掌握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 A. 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 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 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答案】C 【解析】“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 2. 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腱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罗马的传说强调任何亲情大于王法,说明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故D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故A项错误。 B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故C项错误。 故选:D 。 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1. 1710年,英国通过一项法令,要求议会下议院议员必须拥有法定水准以上的收入,而这一水准之高,仅数千人能够达到。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贵族保持了较大的政治影响 B. 光荣革命成果未能得到巩固 C. 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 D. 国王试图加强对议会的控制 【答案】A 【解析】A.当时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法令,要求有较高的财产标准,才能当选为议员,主要是为了保持贵族在政治上的地位。 B.选项说法错误,光荣革命的成果逐步巩固,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完善,排除。 C.光荣革命后,资产革命和新贵族掌握政权,排除C。 D.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制约,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发展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过程特征,其次,要搞清楚君主立宪制度的内容特点。 2. 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 A. 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 B. 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 责任内阁制度已经确立 D. 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A.材料无关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排除A; B.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排除B; C.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责任内阁制度已经确立,排除C。 D.材料“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说明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说明君主立宪制在逐步确立。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发展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3. 某学者评价美国宪法:“1787 年制宪会议所制定的崇高根本法仍然是美国的宪法,但它有名无实。宪法的形式是一个经过精心调整的、理想的平衡政体,但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随着行政首脑的活跃,行政权力又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张,而成为替代靠群众会议来治理国家的万能政府。”作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 ) A. 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 蕴含的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 C. 行政权逐渐超越了立法权 D. 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的保障 【答案】B 【解析】A.选项和材料说法矛盾,排除。 B.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后,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宪法分权制衡的理想平衡状态被打破,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变,蕴含的共和精神(共和主义就政体形式而言是指:与君主制相对而言,国家元首是由宪法确定并定期任命的,而非世袭的;其政府职能是法定的、有限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选项B正确; C.选项中行政权控制了立法权不妥; D.选项和材料无关,材料不涉及个人权利问题。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宪法,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宪法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宪法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美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特点。 1.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将民主制度一分为二,从而解决了最难缠的问题。”这体现当时美国( ) A. 强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B. 联邦政府解决了各种复杂的矛盾 C. 推动完善了1787年宪法 D.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D 【解析】A.材料是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不是特别强调加强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B.材料体现的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特征,而不是突出,要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 C.材料反映的应该是美国颁布宪法的情况,而不是宪法的完善。 D.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特征,体现了美国联邦制国家结构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国家结构,要求学生结合美国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美国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 1798年前后,有人士指出:(法国)由于共和国先于支持共和的舆论氛围出现,激进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不得不诉诸恐怖手段打击“共和国的敌人”,强迫人民接受自由。其观点重在强调( ) A. 启蒙思想尚未被民众接受认同 B. 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时推进 C. 共和国的敌人制造了社会动荡 D. 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发动群众 【答案】B 【解析】A.启蒙思想并不只是共和思想,还包括立宪的思想,材料只是反映出人们不支持共和,受到了打击,选项与材料关系不密切。 B.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法国刚开始不具备共和的基础,而共和派力量用恐怖手段来维护,效果不是很明显,法国的共和道路非常曲折,所以作者的意思是改变国家政体,要与国情相结合,要符合人民的要求。 C.材料只是强调共和派利用恐怖手段,并没有说社会动荡是由他们造成的。 D.材料也没有指出,法国维护共和的斗争失败了。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共和历程,要求学生结合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历程,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 德国学者托马斯•曼对德意志1871年新确立的政治制度评价到:“我深信德国人永不会喜欢政治民主--浅因在于他们不喜欢政治,更深层原因在于广受诟病的专制国家,对德国人来说现在是将来也是最适宜和最合意的一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他们最为敬服的国家形式。”上述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 A. 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B. 对德国新制度所具有的专制色彩不满 C. 对德意志当时的分裂状态表示愤怒 D. 新制度全面保障了德国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A 【解析】“我深信德国人永不会喜欢政治民主--浅因在于他们不喜欢政治,更深层原因在于广受诟病的专制国家,对德国人来说现在是将来也是最适宜和最合意的一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他们最为敬服的国家形式”表明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故A正确,B错误; 1871年德意志已实现了统一,故C错误; D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是“我深信德国人永不会喜欢政治民主--浅因在于他们不喜欢政治,更深层原因在于广受诟病的专制国家,对德国人来说现在是将来也是最适宜和最合意的一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他们最为敬服的国家形式”。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 1. 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帝制”取代“共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 A. 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B. 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C. 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D. 帝制巩固得益于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A.民主制阻碍工业革命是错误的,民主制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B.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政局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C.帝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这是法国历史已经验证的。 D.材料并不能说明,第二帝国的巩固是由于经济的发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共和政体,要求学生结合法兰西共和之路的发展历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法兰西共和之路的曲折历程,还要搞清楚法国工业革命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2. 1871年4月19日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 照搬了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经验 B. 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民主范畴 C. 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 D. 是苏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源头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选举”“竞选”“监督”“更换”等信息,可以看出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中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尝试,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选举”“竞选”“监督”“更换”。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1. 《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 A.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B.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体现了其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故A正确; 历史条件与历史发展相结合在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 C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需要掌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精神。解题的关键是对“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 )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 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 D. 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知,该武装起义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 AB两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列宁主义诞生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需要掌握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背景和结果。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结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背景和结果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背景和结果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9月19日,香港《大公报》上刊登了一条“最后消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 材料二《大阪朝日新闻》号外 昭和六年9月19日(奉天特电19日发):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奉天(今沈阳)北方一角,冒着黑暗,响彻了隆隆大音响,惊醒了奉天在住日本人,这是日支兵冲突的烽火。在我满铁铁路,文官屯、虎石台中间一点柳条沟处,一地点上,大约300 名支那兵安置了强烈的炸弹,爆破了我满铁线的一段。突发这件大事的同时,受到支那兵猛烈攻击的我方所属于满铁守备队的监视兵及时报告虎石台驻屯的河岛中队长,因而河岛中队长马上率兵乘军用列车迅速到达现场,这时粗暴的支那兵向守备队猛烈开炮。于是,向奉天驻扎的全体日兵下达总动员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大公报》和《大阪朝日新闻》对九一八事变报道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答案】(1)依据材料一“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材料二“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奉天(今沈阳)北方一角,冒着黑暗,响彻了隆隆大音响,惊醒了奉天在住日本人,这是日支兵冲突的烽火。”可知“同”有:都对事件缺乏客观公正的报道。异:依据材料一“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可知前者对事件的报道隐晦。依据材料二“在我满铁铁路,文官屯、虎石台中间一点柳条沟处,一地点上,大约300名支那兵安置了强烈的炸弹,爆破了我满铁线的一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者详细报道了事件的原因和经过,且报道明显歪曲事实。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日本、中国已经世界影响分析如下:日本:助长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气焰,进一步推动其大陆致策的实施;为其后期进一步侵华奠定了基础。中国: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中华民族开始局部抗战。世界:九一八事变及其引发的一连串侵略事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故答案为: (1)同:都对事件缺乏客观公正的报道。异:前者对事件的报道隐晦,后者详细报道了事件的原因和经过,且报道明显歪曲事实。 (2)日本:助长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气焰,进一步推动其大陆致策的实施;为其后期进一步侵华奠定了基础。中国: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中华民族开始局部抗战。世界:九一八事变及其引发的一连串侵略事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1)本题考查《大公报》和《大阪朝日新闻》对九一八事变报道的异同。主要依据材料一、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日本和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体难度偏高。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 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全…… --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答案】(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可以得出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可以得出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 (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二“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可以得出变化是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第二小问的不同之处,结合美国代议制和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特点从性质、政体两方面比较即可。第三小问的经济根源,结合近代美国和古代中国经济状况解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 (2)变化: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 不同之处: 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 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执行机构。 经济根源: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以及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及其经济根源。需要掌握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特点、清朝军机处的特点和影响以及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特点。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和美国代议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说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急剧性变革可以在短时期导致天翻地覆变化,但随后也往往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场或多场纠偏运动。相反,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当人们一旦醒悟,世界已经全然改观,人们不愿意再回到旧秩序,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旧秩序,因为社会基础全变了,人们的意识也变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历史上真正的变革,还应该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变革,温和、舒适,但不可逆,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之谓也。 --摘编自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外近代史的一个例子,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材料的主要观点,据材料“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历史上真正的变革,还应该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变革,温和、舒适,但不可逆”可以得出材料主张改革应该是渐进式的。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知识加以印证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 论题:渐进式的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渐进性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类社会发展所付出的成本。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在他们的努力和推动下,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避免了因暴力冲突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总之,通过改革可以及时释放社会积累的能量,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社会变革方式及影响的理解。历史在发展变革中,有时是狂风暴雨式的,有时是渐进式的,但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往往有异曲同工之作用。 本题考查对材料观点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述问题的能力。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政治运动往往有多种模式,急速运动式或渐进式在实践过程中往根据社会的背景,矛盾突出的时候,往往是革命式的,但更多的时候,社会是一个渐进过程,渐进式往往由于保证社会的稳定,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