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辛集中学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可知,中华文明母体形成是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即尧舜禹到夏商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政治制度指的是分封制、宗法制等,开始萌发是在夏商时期,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B错误;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故C错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D错误。 2.元王朝将全国的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划分为数十种户计,主要分为军户、匠户、民户、儒户等,无论何种户计,一旦被签入籍,就世代相袭,不得变更户计。元代这一做法有利于 A. 缓和社会矛盾 B. 统一赋税的标准 C. 强化社会控制 D. 提高生产力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元代的户籍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全国的人户分为不同户计,且不许变更户计,这有利于元朝加强对全国民众的控制,故选C项;这种把人口按不同职业强行划分而不许相互流动的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会加剧社会的矛盾,故排除A、D两项;在这一户籍制度下,不同职业的户计承担不同赋税,如匠户可免交赋税,故其并不利于统一赋税标准,排除B项。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古代的户籍制度本身属于政府管理控制的手段。 3.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糙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 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 郑思肖对元代读书人地位的认识存在偏见 D. 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元朝将读书人单独编户,并没有说阻断了读书人上升的空间,排除A;材料看不出元朝对读书人的待遇有没有实施,排除B;南宋遗民的记录,过于偏激,认为儒生的地位仅仅高于乞丐,这是对元朝统治者不满的一种表达,不一定符合社会现实,C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元朝政府推行歧视儒户的措施,排除D。 4.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 B.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 D. 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答案】D 【解析】 元朝和明成祖以后的首都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在南方,需要通过大运河的漕运保证对首都的物资供应;明太祖时首都在现在的南京,不需要漕运提供物资。因此是政治中心的变迁对运河漕运产生了影响。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不能说明变化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比较运河漕运和海路漕运,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回答要从元明时期的政治中心以及明朝政治中心的变化来看对运河漕运的影响。 5. 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B. 早于中国资产阶级政党诞生 C. 极大推动五四运动爆发 D. 历史久远已经无从考证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共党史可以上溯到五四运动,甚至辛亥革命时期,这说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中共成立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故A正确;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故B错误;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而中共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因此时间不符合,故C错误;D项说法明显错误。 6.下面是1925~1926年广东农民运动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 国民党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B.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奠定基础 C. 工农联盟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D. 国民大革命运动发展的推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1925~1926年广东农民运动越来越高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1924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运动有密切关系,故D正确;国民党没有实行过土地革命政策,故A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主战场是在湖南、湖北和江西,故B项错误;此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故C错误。 7.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觉” A. 源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建立在王朝统治危机基础上 C. 受到救亡意识的影响而催发 D. 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认为中华民族虽然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但是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这是因为从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社会不同阶级日益觉醒,产生了民族自觉意识,故选C项;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领土被割让,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自觉不仅体现在地主阶级身上,也体现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身上,故B项错误,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8.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A. 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 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 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 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两国实行不同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这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不同,实现民主共和的道路也不同,即两国的具体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选项两国阶级革命的结果不同及D选项经济基础不同皆为B选项两国国情不同的具体阐述,因此B选项可以概括A、C、D三个选项,更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9.1955年中国政府建议美国就双边问题进行大使级谈判,中国释放了数名被押的美国人,并愿意批转15名要求到中国大陆采访的美国记者的签证。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 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打破了两极对峙的格局 C.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同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中国试图改善同美国的外交关系,在坚持“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同时,以国家利益为重,独立自主地制定外交政策,故答案为C项。当时中国并未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当时世界上处于两极对峙的局面,排除B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发生在1972年,排除D项。 10.戴高乐与毛泽东两人彼此敬重,也曾想实现会晤,终因各自强烈的自尊而成遗憾。就此,有人士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自以为天下第一的倾向,所有民族都有本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这意味着在外交领域 A. 领导人的自尊要优于国家利益 B. 民族间相互尊重尤为重要 C. 民族间彼此猜疑无益和平 D. 国家利益高于国家自尊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有国家都有自以为天下第一的倾向,所有民族都有本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中的做法突出的是本民族利益,这在外交上是不利于打开局面、广交朋友的。因此,这意味着在外交领域,民族间相互尊重尤为重要,故B正确;外交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故A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民族间彼此猜疑,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说法错误。 11.下列是美国《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机构 词汇 1988年 1993年 百分变化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40% “西方” 36 87 +142% A.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B. 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意识出现不同步现象 C. 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D. 东西方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呈现缓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跨越的时间正好是苏联和东欧剧变的过程,而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加深的表现,排除A;材料看不出美国整个主流媒体的特点,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互联网的特征,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在用词方面相对缓和一些,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意识明显削弱,故选D。 12.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 冷战结束使世界政治经济冲突消失 B. 享廷顿意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 C. 国家冲突是文明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D. 文明间的矛盾是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意在说明以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文明受到挑战,西方国家应当以美国为首维护他们的文明和价值观,实际上是亨顿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故答案为B项。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冲突仍然存在,排除A项。C项“必然现象”太绝对,且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排除D项。 13.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民间租佃关系日益规范 B. 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C.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 对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保护财产权的立法,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民事经济活动较前代活跃,民事侵权纠纷相对较多,相应的规定民事侵权的法律也较为丰富。这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故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目材料主旨。 14.如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结构图可知,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中佃农占到36%,工场工人占到30%,自耕农占到24%。由此数据可知,苏杭地区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故A正确;租佃关系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错误;商人群体比重小,不意味着社会地位低,故C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D错误。 15.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加工,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学界称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依据是 A. 苏州、杭州、松江是纺织业发达地区 B. 机户和暑袜店主进行的都是商品生产 C. 机户和机工、暑袜店主与当地居民形成雇佣关系 D. 丝织业和暑袜制造业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根据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辨析各选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的是一种雇佣关系,因此A B D三项不合题意或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6. 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内地推广通途”,然后“增税之议”,“始可照办”。1902年中英续行通商行船条约最终对裁厘加税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A. 缓解洋务运动面临的经费压力 B. 有力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 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 试图为民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政府接受外国要求,最终实现“裁厘加税”,说明中国商业政策与国际通行规则逐步一致,表明当时的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故答案为C项。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项;B项中的“有力抵制”说法绝对,中国仍然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排除;清政府“裁厘加税”是应外国的要求,不是为国内民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排除D项。 【点睛】厘金制度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是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厘金征收苛重,不仅增加了商人和消费者的负担,也严重地摧残了刚刚有所发展的商品经济。 17. 1906年,清政府成立税务处,计划并入度支部(即原来的户部);并将原隶属于外务部的海关总税务司移交税务处管辖。清政府还声明不会改变海关内部制度。此举反映出清政府试图( ) A. 从列强手中收回海关管理权 B. 摆脱列强对财政命脉的操控 C. 排除总税务司干预外交事务 D. 改变屈辱的半殖民地的境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当时中国的海关总税务司由英国人赫德等人担任,清政府“将原隶属于外务部的海关总税务司移交税务处管辖”显然是排除总税务司干预外交事务;故C正确。清政府还“声明不会改变海关内部制度”。显然仍然承认外国人掌握中国的海关管理权,显然A理解错误,进一步分析,BD显然夸大了,排除AB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清政府成立税务处 【详解】 18.阅读下面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和外国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统计图,出现图中变化的原因是 A.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 C. 中国政府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 D. 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注反映的是1923年前与1928~1938年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和外国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统计图对比,从中可以看出,1928~1938年中国民族工商业数量较之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C项正确。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驿站期间与试题中的时间不符,不选A。日本加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不能促使中国民族工商业注册商标的显著增多,不选B。注册商标的增多不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不选D。 1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 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上述材料所述现象即是此种情况的反映,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是国民党统治前期,资本主义这时期在中国短暂发展,而不是举步维艰,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它的政策不会倡导走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还未被广泛接受,且马克思主义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消灭资本主义,不是节制的资本主义,故D选项错误。 20.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 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B. 完全由传统手工业转变而来 C. 管理模式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D. 管理水平低于在华外资企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存在包工制、养成工制、包身工制以及家庭工制等,这属于封建残余在民族工业上的体现,也反映出在管理模式上浓厚的封建性,故C正确;三座大山指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体现不出完全由传统手工业转变而来,故B错误;没有在华外资企业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国民族工业管理水平低,故D错误。 21.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 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C. 传统科技的发展停滞不前 D. 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是劳动生产率没有增加,这是因为中国农业经济是自然经济,生产模式是简单再生产导致的,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具有停滞性的特点,由此可知A正确;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不是停滞不前,故C项说法错误;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也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22.“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江苏省常熟山歌赞扬的是 A. 农业合作社 B. 农村人民公社 C. 农业集体化道路 D. 土地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是对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赞颂,即对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赞扬,故C正确;农业合作社、农村人民公社都是农业集体化,故AB错误;土地改革后,土地属于个人所有,故D错误。 23.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A. 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 列强入侵影响社会习俗 C. 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1912年、1916年、1928年政府屡次颁布条例禁止妇女缠足。这说明缠足屡禁不止,主要反映了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故D正确;A项错在“决定”,说法绝对,故错误;材料和列强入侵无关,故B错误;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就曾经倡导废止缠足,故C错误。 24.1896年《时务报》问世,数月之间营销至万余份。造成这一销量剧增的原因是该报主张 A. 师夷制夷 B. 自强求富 C. 变法图存 D. 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时务报》之所以销量剧增,是因为受到了戊戌变法的影响,故选C。师夷制夷为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不符合材料“1896年”的时间限定,排除A;自强求富为洋务运动口号,1896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B;《时务报》为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而不是共和派的报刊,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中的时间限定,学生结合维新变法的背景即可作出判断。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外猛冲指的是开辟新航路,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而非启蒙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而非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殖民扩张的作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6.16世纪英国一个典型农户年产5吨谷物,同时期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农户年产量仅为英国的40%,19世纪中叶也没有达到英国16世纪的水平。中英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 A. 经营方式 B. 社会制度 C. 工业革命 D. 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6—19世纪,中国农户年产量远远低于英国,其决定因素在于中国是小农经济模式,而英国通过圈地远动确立了大土地所有制,实行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故A正确;B、D不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故错误;C项不符合“16世纪”的时间信息。 27.如图是葡萄牙纪念15至16世纪航海时代的“发现者纪念碑”,以下历史人物不应出现于碑上的是 A. 哥伦布 B. 达伽马 C. 麦哲伦 D. 恩里克王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发现者纪念碑”是葡萄牙树立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哥伦布是受西班牙王室派遣远航的,A项错误,符合题意;达伽马和恩里克王子是葡萄牙人,且受葡萄牙王室支持进行航海的,故BD不符合题意;麦哲伦虽然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但他是葡萄牙人,故C不符合题意。 28.16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的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为确立“海上的主人”地位,首先是打败了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首先于1588年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了荷兰,18世纪打败了法国,最终确立“日不落帝国”殖民强国,故A项正确;B、C和D不是最先打败 国家。排除。 【点睛】英国殖民扩张表现: ①1588年,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使其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初,通过东印度公司等,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③17世纪中期,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④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结果: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29.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A. 己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B. 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 C. 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 D.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指出印度纺织工人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订货,这说明印度纺织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又受到了相应的限制,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印度纺织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印度纺织业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印度纺织业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的信,故C排除。 30.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 化学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D. 垄断组织产生并不断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可知,这从生产关系上反映出垄断组织产生并不断扩大,故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是垄断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化学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是垄断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31.下表是《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地域分布》(单位:%) 地区年份 1699—1701 1702—1774 1804—1806 1834—1836 1854—1856 欧洲 83.6 45.0 37.3 36.3 28.9 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 13.3 46.9 49.4 34.7 28.1 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 3.1 81 13.3 290 43.0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国际工业品市场的竞争尚不激烈 C. 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D. 欧洲不再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18世纪以来,美洲、非洲、亚洲和澳洲在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占绝对支配地位。由此可知,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故C正确;材料主旨信息体现不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A错误;没有其它国家的数据,不能得出国际工业品市场的竞争如何,故B错误;欧洲仍然占到28.9%,因此欧洲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故D错误。 32.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迟到者”转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行官”的是 A. 法国 B. 日本 C. 德国 D. 俄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和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强国中的后起之秀,发展资本主义的时间较之英国要晚,但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故C符合题意。法国、日本和俄国在两次工业革命进程中都未扮演过先行官的角色,并不是发源地,排除ABD。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己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 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摘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 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摘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变化:①鸦片进口下降 ②棉纺织品进口比重逐步下降。③煤油等工业原料进口比重不断上升。④重工业品及交通工具进口比重上升。(4分) 原因:①近代中国逐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西方国家对华商品及资本输出。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⑤国内交通的发展。⑥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薄弱。(4条,5分) (2)原因:外因:西方国家及后来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封锁。内因:①工业(经济)基础薄弱。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发展国防工业。③传统自然经济意识的影响。④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3条,6分) 影响:①打破外部的经济封锁②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③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④不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条,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可以得出①鸦片、棉纺织品进口比重逐步下降;依据“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可以得出煤油等工业原料进口比重不断上升;依据“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可以得出重工业品及交通工具进口比重上升。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840—1931,联系近代代中国的国际国内状况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原因:①近代中国逐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西方国家对华商品及资本输出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⑤国内交通的发展。⑥中国近代重工业基础薄弱。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局势即资本主义的敌视封锁包围,所以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口号,大力发展进口替代性企业;可知“20世纪50年,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可以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发展国防工业,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传统自然经济意识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等。依据所学知识和第一问内容可以得出,发展进口替代型企业,有利于打破外部的经济封锁、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同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农轻重比例失调,同时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变化·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工业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型的原因、影响 34.历史叙述、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最后到世界金融中心呈现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等几个发展阶段。 每一个阶段的金融中心都有一段璀璨的历史,他们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必然性因素,也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历程反映着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兴衰变迁,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 ——邹明贵《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观点:大国崛起与衰落影响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说明:①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转手贸易获利丰厚,使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金融中心。新航路开辟后,航路和贸易中心转移,意大利逐渐衰落。②16—17世纪,荷兰处于大西洋沿岸的新航路中心位置,发展海上贸易,商业资本活跃,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港口城市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 但由于工业资本落后,三次英荷战争后,失去金融中心地位。③18—20世纪初,英国积极参与殖民扩张,18世纪中后期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但在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下,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瓦解。④20世纪中期,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最新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二战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打击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的联合、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崛起,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一元化的美元体系向多元化货币体系转变。 总之,不同时期大国的综合实力的消长、崛起与衰落对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解析】 【详解】 此题的作答步骤:首先概括观点,然后进行论述,最后升华总结。根据材料中“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直接概括得出观点:大国崛起与衰落影响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论述时,按照材料中给出的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过程即“从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继而到“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最后到“世界金融中心呈现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的五个“发展阶段”,结合每个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联系当时的国家或地区的国情,逐一进行分析其成为当时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即可。总结升华时,一是要强调能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表现,另外突出材料中的观点“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论证类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论从史出,论证一致。 35.李鸿章答记者问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9月2日,李鸿章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感兴趣呢? 李鸿章: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以上摘引自《帝国的回忆》 问题: (1)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中美两国历史发展呈现怎样的不同?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答记者问? 【答案】(1)①社会制度不同: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丰硕,中国现代化水平落后;③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美国重视教育,男女受教育程度高;中国教育落后,普及程度低,妇女受教育权不被重视;④对外政策不同:美国资产阶级欲对外输出资本。中国欢迎来华投资,但要保护国家主权。 (2)本题采用分层、分项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要素包括: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参考观点(视角)李鸿章看到了中美差距;态度开放,主张向西方学习;甲午战败,对西方的开放既有主动,更是无奈;但又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强调国情。同时,也有保守的一面;只看到时代趋势的某些方面,没有看到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存有个人的时代局限性。 外交辞令与真实意图:李鸿章的个人身份与想法的真实性(答记者问);李鸿章答记者问与政府官方立场的差异。 【解析】 【详解】(1)“不同”,依据材料信息“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丰硕,中国现代化水平落后;由“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美国男女受教育程度高,中国教育普及程度低,妇女受教育权不被重视;由“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对外政策不同,美国资产阶级欲对外输出资本,中国欢迎来华投资,但要保护国家主权;依据所学知识从社会制度不同,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角度补充。 (2)“看待”,本问是开放性设问。因为这份采访稿是一份外交辞令,所以首先要分析李鸿章这篇采访稿的真实意图,探讨其言说的可信度;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分为二的方式予以辩证分析:一方面要看到李鸿章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面对现实的无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对世界发展趋势判断的片面性,进而分析出他的时代局限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