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莆田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10课)‎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A. 主张政治改良 B. 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 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D. 主张复古倒退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但有所损益”“也有所损益”可以看出,孔子强调改良,故A项正确。题干的重心是强调夏、商、周三代制度在集成过程中的改良,故BCD三项错误。‎ ‎2.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孟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思想主张 ‎3.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这说明当时 A. 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B. 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荀子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培养也推崇法家在规范人行为方面的巨大作用,这能够反映出荀子思想中儒法融合的特点,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思想 ‎4.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 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 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 消灭异端学说 D. 繁荣学术文化 ‎【答案】A ‎【解析】“焚书、尊儒”均是在进行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统一思想而非树立皇帝的权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消灭其他学说而非消灭异端学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思想要统一而非繁荣学术文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统治者的动机要从维护统治、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角度去分析。‎ ‎5. 有学者指出:“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标准衡量,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这种观点 A. 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严重脱离当时国情 B. 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理论中能够体现 C. 认为董仲舒的思想缺乏民本色彩 D. 认为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稳定儒学的社会地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等同于寻求董仲舒思想中的守旧的成分,即强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仍然为君主专制服务,所以 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 ‎【名师点睛】汉代儒学:‎ ‎(1)思想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6. 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A. 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 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 C. 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 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答案】B ‎.....................‎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体现的是儒家的伦理观念。‎ ‎7.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人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 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 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朱熹反复强调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 普及化。故选C。‎ ‎【名师点睛】朱熹的思想主张:①“理气论”。认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主张先理后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也是天理的反应,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去人欲。②修养论。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仁”是爱心和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应强烈的有社会责任感。③政治理论: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④为“四书”做注解。《四书章句集解》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理学的经典。‎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8. 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朱熹强调的是 A. 知行并重的关系 B. 只格一物便通万理 C. 认识的渐进性 D. 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格物致知”。材料中朱熹反对“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的说法,认为“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强调认识的渐进性,故B项错误、C项正确;A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材料不能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9.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 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 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 提倡“知行合一 D. 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反映了宋明理学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理论的大众化,故选A。BC选项与材料无关,D是明清时期思想家李贽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 ‎【名师点睛】王守仁心学:‎ ‎(1)产生背景:‎ ‎①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②明中期,社会学术流弊、道德沦丧、社会动荡。‎ ‎③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内容:‎ ‎①世界观——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②方法论——致良知,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③理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 ‎(3)意义:强调自我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场。‎ ‎10.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A. 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B. 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C. 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D. 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说明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我内心的良知(伦理道德),强调了伦理道德的主宰性,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表明王守仁坚持“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1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 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 ‎12.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可知李贽认为焚书乃是势之必然,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所以本题选B。A不是题干的主旨;C、D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李贽 ‎13.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 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 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 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 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答案】A ‎【解析】材料大意为:背离了孔子教学的主意,不学习六艺,不攻当时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已经不是儒学的主要宗旨,再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可知宋明理学遭到了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批判,综合分析得出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故选A。由已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并未摒弃孔孟儒学,而倡导“经世致用”的是顾炎武本人而不是王阳明,故排除BC,而D材料没有体现。正确答案为A。‎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结合明末清朝儒家思想发展的状况做出选择。‎ ‎14. 近代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和别的思想家一样,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 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他美术化或神秘化。”材料中“破坏性强”的含义指 A. 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 B. 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思想 C.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 对正统思想提出了大胆挑战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的反正统思想,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汉代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宋明时期的理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中的思想是明末清初时期的。‎ ‎15. 仁宗、孝宗、理宗在宋代第一次成为皇帝的庙号,这表明 A. 理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增强 B. 以孝治国开始成为官方意识 C. 庙号制度源于北宋南宋时期 D. 儒学在宋代战胜了佛道挑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仁、孝、理等均和理学密切相关,仁宗、孝宗、理宗成为皇帝的庙号则说明理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增强,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只适合孝宗,不符合题意,排除;庙号制度并非源于两宋时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和材料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6. 据史书记载,明代“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清代亦用“用铜、铅为活字”。这说明 A. 活字开始大多为金属材质 B. 铜、铅活字印刷已比较流行 C. 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 D. 中国印刷术继续领先于世界 ‎【答案】C ‎【解析】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排除A;材料提到铜、铅活字印刷,无法证明流行,排除B;由材料“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说明铜、铅活字比较适宜印刷,故选C。‎ ‎17. 书法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 B.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C. 正楷的基本特点是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D.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国古代书法发展的相关史实可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中国古代书法发展的特征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 ‎18. 一位南宋书生好做“摘抄”,每当他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A. 《诗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案】D ‎【解析】《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A可以收录。李白是唐朝诗人,B可以收录。柳永是南宋此人,C可以收录。马致远是元朝人,南宋书生不可能摘录其作品,故本题选D。‎ ‎19. 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 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 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 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 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答案】D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宋词婉约派的地位;由“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可以分析出宋词逐渐平民化,逐渐世俗化,故本题答案选D项。‎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20. 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反映了 A. 唐代文化多元繁荣 B. 宋代文化继承创新 C. 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D. 艺术内涵的相通性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苏轼的意思是说:诗歌到了杜甫,散文到了韩愈,书画到了吴道子,书法到了颜真卿,那么可以说,古往今来艺术上的变通都已经穷尽了。所以应该选择A。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宋代的;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文化差异;D项与 材料无关。‎ ‎21. 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其书法特点是 A. 气粗字险 B. 逸势奇状 C. 气郁字敛 D. 雅俗共赏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呼叫狂走”“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可知是张旭的草书,笔意奔放,体势连绵,逸势奇状,B项正确。颜真卿的行书“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排除 AC。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与题干张旭草书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2.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说明中国画 A. 忽视形象的真实描写 B. 注重素材的外在形似 C. 强调造型的抽象多样 D. 追求事物的形神兼备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说明好的画要达到形气兼备,故D项正确。形象只是中国画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外在形似只表达中国画另一部分,故B项错误。造型的抽象不是中国画的特点,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书画艺术·文人画 ‎23. 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道光年间,在吸收这些剧种优点和特长的基础上,京剧正式产生。京剧的形成过程反映出 A. 北京城戏剧创作水平全国领先 B. 专制统治抑制了文化的多元性 C. 政治中心对文艺的集聚与融合 D. 地域特色文化不适应时代需求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各地戏剧风格迥异,但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说明专制统治并未抑制文化的多元性,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道光年间,在吸收这些剧种优点和特长的基础上,京剧正 式产生,说明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有利于集聚、融合各类文艺,故C项正确;题干中提到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说明地域特色文化并未随时代发展而衰落,故D项错误。‎ ‎24. 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形成于康乾年间 B. 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 源于徽剧、傩戏 D.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京剧是以唱(歌唱) 、 念(念白) 、 做(表演) 、 打(武打) 、舞(舞蹈) 为表演手段的。 而 B 项指的是相声,B不选;C项错误,京剧主要是徽汉合流。‎ ‎25.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 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C. 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知识普及”等字眼意在强调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阅读方式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宗教的迷信消除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知识普及而未涉及科学复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第Ⅱ卷(材料分析题)(共三大题,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他抢救孩子,惟一的原因是出自于天生的同情心。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麓书社 材料二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 ‎——《三字经》‎ 材料三 他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大害者”。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岳麓书社 ‎(1)材料一是战国时期某儒学思想家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打的一个比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这是哪位思想家?其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 ‎(2)西汉董仲舒最早提出了“三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处世道德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的《三字经》强调“三纲”“五常”的积极意义何在? ‎ ‎(3)材料三中的“他”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材料三反映了他什么思想主张?‎ ‎【答案】 (1)思想家:孟子。 观点:性本善。 ‎ ‎(2)目的: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 意义:注重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 ‎(3)思想家:黄宗羲;主张: 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他抢救孩子,惟一的原因是出自于天生的同情心”,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 ‎(2)从材料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日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目的是加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注重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中的“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可知这位思想家是顾炎武,其主张是经世致用。‎ ‎27.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郁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丁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答案】(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 ‎ 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 ‎(2)不同点: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 ‎ 认识论:朱熹: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 ‎ 社会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 ‎ ‎(3)主要趋势:世俗化、社会化。 ‎ 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解析】(1)由材料“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所学,宋明理学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第二小问,由材料“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和“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可见朱熹传播理学的路径有: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2) 由材料“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可见,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可以从传播对象、社会论和社会意义归纳。(3)由材料“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可见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世俗化、社会化。而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般思路是一分为二,批判继承,开拓创新。可以答为: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又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材料二 顾炎武的《郡县论》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 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郡县制是皇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段,所谓“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中央专权钳制之下,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致使民穷国弱,而振兴国家的办法就是分权给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厚民生和强国势。‎ ‎——摘编自彭小瑜《以政治人类学质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贽的哪些思想主张?李贽被称为“明朝第一思想犯”,其思想被称为“异端”,表现在什么方面?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揭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弊端的出发点,及其所倡导的振兴国家的途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进步作用。‎ ‎【答案】(1)主张:反对迷信和崇拜孔子,反对以孔子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尊重人性。‎ 表现:挑战圣人及其学说的教化作用 ‎(2)出发点:抨击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 途径:中央分权给地方,给予地方官实权 ‎(3)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也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 针对时弊提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主张,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解析】(1)由“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反对迷信和崇拜孔子,反对以孔子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由“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他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尊重人性。第二问从挑战孔子权威方面回答。‎ ‎(2)由“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央专权钳制之下,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可以分析出主要是抨击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第二问由“而振兴国家的办法就是分权给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可以直接概括出来。‎ ‎(3)由材料一可以分析出主要冲击了封建的礼教和正统思想;由材料二可以分析出冲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