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0×2分=60分)‎ ‎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3.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6.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 C.知府 D.枢密副使 ‎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8.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项中属于其“失”的是 ‎①公职选举 ②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 ‎③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④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①③ B.①④ ‎ ‎ C.②③ D.②④‎ ‎9.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10.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11.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 ‎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12.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13.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5.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16.《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17.下列属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相同点的是 A.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 B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C代表先进的中国人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D都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内容 ‎18.“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唯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中,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19.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市一座小山丘上,当年谈判的会场依然保存完好;楼前的那块石碑上,还醒目地镌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字样。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  )‎ A.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变为了半殖民地   B.甲午海战中日本胜利对本国国力的削弱 C.甲午之役加快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甲午之役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0.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材料中所说的“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的典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1..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2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主要是指 A.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的政治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 ‎23,.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24.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5.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6..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到他们自己的同盟。”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国际 D.其他民主党派 ‎27.《申报》曾报道:1919年6月,北京某机关接到里昂30日发无线电云,28日下午3时……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为惊异之……观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该材料说明 A.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 B我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C.中国政府维护了国家主权 D.我国代表受到了国内群众运动的影响 ‎.28..《蒋介石日记》中有这样一则日记:“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则也。”据此推断, 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 A.国民大革命期间 B.土地革命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9. 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0.“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国民大革命 B.“工农武装割据”‎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一生都在追求中国民主、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时,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寥无几。中华民国成立焉始,就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得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 材料三:孙中山在晚年实现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 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的宪法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什么性质?(6分)‎ (2) 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8分)‎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成果?(6分)‎ ‎32.抗日战争的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1937年和1938年,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8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4分) (3)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8分)‎ 参考答案:1-5: B C D C D 6-10 D D D D C ‎ 11-15 C D B B A 16-20 C B A C C ‎21-25 D CB B C 26-30 C D B D C ‎31.(1)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6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8分)‎ ‎(3)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6分)‎ ‎32. (1)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8分)‎ ‎ (2)地位:消灭了大量日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4分)‎ ‎(3)根本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8分)‎ ‎2018.下学期历史12月份考试题参考答案:‎ ‎1-5: B C D C D 6-10 D D D D C ‎ 11-15 C D B B A 16-20 C B A C C ‎21-25 D CB B C 26-30 C D B D C ‎31.(1)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6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8分)‎ ‎(3)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6分)‎ ‎32. (1)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8分)‎ ‎ (2)地位:消灭了大量日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4分)‎ ‎(3)根本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