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屯溪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历史(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选择题48分)‎ ‎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 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2.“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3.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记载:“(宋朝)从事于耕作之农民,除一部分自耕农外,不为私人地主之佃户,即为官田之佃户。在此相对关系下,土地之转移,除一小部分官田外,其权不操于国家而操于私人,今日为有田之自耕农,明日即可变为佃耕之佃户。”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B.私田数量超过官田 C.国家与地主争夺土地      D.佃户成为耕作主力 ‎4.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 A.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5.“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 ‎ A.科举制度 地主经济      B.专制皇权 商品经济 C.官僚政治 地主经济    D.封建割据 商品经济 ‎6.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7.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 ‎ B.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 ‎ ‎ D.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 ‎8.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10.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11.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宗教改革运动 ‎12.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13.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14.近代科学始于14—16‎ 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其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通讯领域遥遥领先,先后研制出有线电报、电话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 ‎④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并研制出发电机 ‎⑤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5.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 )‎ 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 ‎17.20世纪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18.“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 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下表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长江 ‎20.下表是18 21-19 30年某国贸易结构发展状况(数据表示百分比)‎ 推测该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苏联) D.中国 ‎21.右边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2.下列是某市高二学生探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重大成就”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科技领域完成了“两弹一星”伟大工程 ‎ ‎②教育领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③在外交战线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文艺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双百方针”始终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3.阅读下图,我们可以推知关于图片所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 ‎②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③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④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 第II卷 答题卷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大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 ‎25.(25分)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 材料二 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琨《棣怀堂随笔》中说:“昊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缡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 ‎——摘编自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 材料三 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斯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 ‎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8分) ‎ (2) 依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9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产生的原因。(6分) 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2分)‎ 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指出:“一切政府,甚至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好的,坏的,或者不好不坏的——来执行,它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及其政治和法律的结果,可是最终它们还是要遵循这种发展。”‎ ‎——罗节礼《论西方自由放任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对立同一性》‎ 根据材料内容提炼出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运用得当,论证逻辑严密。)‎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根据谈判约定,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北和谈的最终结果是袁世凯大胜、孙中山小胜、清王朝虽败却有所得,这样的结局其实符合当时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袁世凯作为当时中国真正的最有实力的人,成为大总统顺理成章。孙中山作为革命党的精神领袖虽然暂时失去了执掌中国的机会,但毕竟留下了希望的火种。……而清王朝却是南北和谈唯一的失败者,从南北和谈一开始,清廷的去留就成了双方博弈的一个棋子。袁世凯出于声名考虑,极力为清帝争取了一份优待协议作为遮羞布,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清王朝只能悲剧的退出历史舞台。‎ ‎ ——岩锋《民国初立:1912——1916年的民主、自由与宪政》‎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和谈得以实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小胜”的理解。(9分)‎ 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届高二下开学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A D C A A D C C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D D C C C C B A C B ‎25题(25分)‎ ‎(1)表现:“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城市经济繁荣,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4分,答出2点即可) ‎ 因素:政府“不抑兼并”,土地买卖频繁;封建剥削方式发生变化,租佃关系日益发展;雇值制度的推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4分,答出2点即可,仅回答“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的,给2分) ‎ ‎(2)表现:很多士人从商;出现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命名的书籍;很多商人跻身于士群体。(3分,每个要点1分) ‎ 影响:导致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和四民观念的瓦解;(2分)有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近代经济的产生;(2分)绅商作为新旧社会转变发展的中介形态,在晚清收回利权、清末新政、地方自治等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2分) ‎ ‎(3)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嘉道时期文字狱的逐渐减轻;学术界有“经世致用”的传统。(任意三点6分) ‎ 因素: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不仅是外力侵袭、外国侵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内部已发生着历史转型(如社会结构和思想的转型,)是内外合力所致。(2分)‎ ‎26题 ‎27题 ‎(1)(6分)原因: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和政治野心;革命党人的软弱与妥协;帝国主义的策划。(每点2分)‎ ‎(2)(9分)孙中山的妥协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维护了国家统一;保存了革命力量,为中国撒下了民主共和的种子。(每点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