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延边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赵遂认为:“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 于下,因循痿痹,以至于移诈,谓非封建之弊乎?”作者认为“周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心离散天下大乱 B. 分封割据上下失序 C. 封建集权国家动荡 D. 天子昏庸欺诈渐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 诸侯独立割据,使礼乐秩序遭到破坏。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未体现人心离散,排除;C 项 此时还未实现封建集权,排除;D 项材料与天子昏庸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需依据“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并且结合分封制的内容和 影响进行分析。 2.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 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该材料反映了 ①世官制开始于西周,结束于秦王朝 ②西周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 ③西周分封制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结合 ④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皆世官位”只能说明西周实行世官制,但不能体现世官制开始于西周,错误;② 材料与家国合一无关,错误;③材料“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 子,皆世官位”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正确;④“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 官”反映了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说明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正确。故答案 为 C 项。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 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 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 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答案】A 【解析】 材料关键词“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 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说明诸侯国的形成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作用的 结果,故选 A;BD 是从分封制或宗法制单个方面而言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 中“彻底” 表述不当,排除。 4.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 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 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商周时期国君遇到重大问题时需征求“国人”意见,“国人”可以通 过舆论干预朝政,而且召公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舆论,可见商周时期依然有原始民主色彩, 选项 B 不正确;商周时期尚未建立君主专制,选项 A 排除;选项 C 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 体现阶级矛盾,排除 D。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舆论是一种政权监督方式,把握住商周时期国君与国人的关系, 即可解答本题。误导项是 A,需要对早期政治制度特征熟练掌握。 5.周本蕞尔小邦,但却征服、占领和驯服了一个比它大很多的国家,继承和超越了商代和夏 代。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兴灭国,继绝世”,如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虞 舜之后于陈,封成汤之后于宋。以下分封与材料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A. 封周公子于鲁 B. 封功臣姜尚于齐 C. 封成王弟于晋 D. 封夏禹之后于杞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兴灭国,继绝世”,意思是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而 如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虞舜之后于陈,封成汤之后于宋和封夏禹之后于杞 都是此意,D 正确;封周公子于鲁,属于周代的同姓贵族,A 错误;封姜尚于齐,姜尚是当时 的功臣,B 错误;封成王弟于晋,属于周代的同姓贵族,C 错误。 6.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 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 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 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 这是其能够实现统一的前提条件,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为秦国 实现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这是秦国能够实现统一的历史根源,④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是秦国能够实现统一的主观原因,所以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答案选 A。 考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点评:秦朝能统一六国有着积极负责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客观条件同时秦皇个人能力也得统 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要持辩证的眼光看待此问题,要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如 下图所示:统一条件: (1)春秋战国,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地区联系加强。 客观条件 (2)人民苦于长期战乱,渴望统一。(人民需要) (3)秦国变法彻底,实力最强。(秦的实力) 主观条件:(4)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广泛吸引各国人才,制定正确 的统一战略。(个人适应潮流) 7.秦统一后,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 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他还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举措的 主要目的是 A. 强化北方防务 B. 打击强宗富豪 C. 防止割据再现 D. 建立专制皇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可知 秦统一六国后弱化地方,兵权收归中央,目的即是加强中央集权,故 C 正确。据材料“以弱 天下之民”可知不仅是加强北方防务,故 A 错。秦朝的措施是强化中央集权故 BD 错。 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 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了从秦朝到宋代,丞相由一人到多人,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 C 项正确;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属于表 面现象,没有反映本质问题,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A 项错误;民主政治不符合史实,中国古 代是君主专制,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涉及的相权与皇权问题,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 D 项错误。 9.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 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 社会稳定军事人员缩减 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D. 皇帝兼任太尉以掌军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专制主义的强化。秦朝皇权至上,太尉虚设,是为巩固专制集权的需要, 故 C 项正确。A 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与史实不符,A 项错误;太尉是秦朝设置的重要中央 官职,并非后人杜撰,B 项错误;皇帝不用兼任就能掌握军权,D 项错误。 10.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至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 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绩效”指郡县制 A.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郡县制“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可以得出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选项 C 正确;A、 B、D 项属于郡县制意义,表述正确,但是不属于深远影响,不符合钱穆观点主旨,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郡县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从本题的关键词“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切入, 得出答案。 11.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 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 A. 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 B.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C.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文书之力也”中可以看出,汉朝初年重视秦朝的 文书,实际上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故 C 项正确;西汉成功统治的原因不在于文书本 身,而在于对秦朝典章制度的利用,故 A 项错误;汉初实行的黄老学说,道家思想,故 B 项 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汉初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 D 项错误。 12.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 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 13.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A. 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 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宴大将王全 斌于崇德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 现了宋太祖时期逐渐解除武将军权。依据材料中“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 于后苑’”、“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 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出宋太宗重用文臣,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宋朝形成了崇文抑武的局面,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宋朝边患问题 一直存在,并未得到解决;B 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强化不是材料主旨;C 选项错误,材料并 未涉及科举制的发展情况。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4.美国历史学家顾立雅在研究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时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 纸和火药的发明,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据此推 断,顾立雅会高度评价 A. 指南针 B. 皇帝制度 C. 科举制 D. 郡县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由中央统一管理 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可知,这 里的“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是科举制,C 正确;指南针是技术的发明,A 错误;皇帝制 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内容,不是文官制度,B 错误;郡县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D 错 误。 15.有学者认为,元代欠缺一种合理的政治理想,他们并不知宋朝所谓政治的责任,因此亦无 所谓政治的事业,他们的政治,举要言之,只有两项:一是防制反动,二是征敛赋税。以下 可作为其论据的选项是 A. 罢除丞相职位,六部直接隶属皇帝 B. 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各地邢狱 C. 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省官互迁 D. 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是明代朱元璋采取的巩固君权的措施,排除 A。B 是宋代加强监察的措施,排除 B. 行省长官在地方拥有较大的权力,因此必须采取定期觐见皇帝、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 故选 C。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 D。 【点睛】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 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 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中央主要通过省官互迁的方式 来控制地方。元行省制引起了 13、14 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 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16.孟心史《明史讲义》载:“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 的 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 B. 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 C. 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 D. 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宦官专权的原因是明朝废宰相之后的皇权加强,故皇权旁落不正 确,A 选项错误;明朝废宰相之后设置了顾问机构内阁也增设了司礼太监,这都是加强皇权的 举措,为此宦官地位上升,士大夫与之结交,故 B 选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宦官而非内阁, 且内阁只是顾问机构而非权力中枢,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主旨是宦官而非六部,且无法 体现制约,故 D 选项错误。 17.对比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的办事程序,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内阁办事程序 通政司—奏折至内阁—内阁票拟—交皇帝御览—皇帝朱笔改定—将 谕旨下发有关衙门施行 军机处办事程序 从奏事处拿到官员奏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览—军机大 臣向皇帝请旨—军机处拟好谕旨—再由军机大臣交皇帝御览—皇帝 朱笔改定—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施行 A. 内阁的办事流程更精简 B. 军机处有很强的保密性 C. 内阁能有效地牵制皇权 D. 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的办事程序可知,军机处在拟旨之前都要请示皇帝,而内 阁则自己先票拟而后请示皇帝批改,从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办事完全根据皇帝的旨意办事, 表明军机处使皇权进一步加强了,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皇帝对旨 意的决定程度,而不是办事流程精简;B 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军机处的办事流程,而不 是保密程度;C 选项错误,内阁不能有效地牵制皇权。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18.清初,官员奏本经过内阁票拟才送到皇帝手中。康熙推行奏折制。凡有奏折权的官员,由 皇帝发给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官员具奏时,派人直接送达御前, 皇帝览阅批示后,又派专人将折匣送回。奏折制的实行 A. 推动了中枢权力机构调整 B. 创造了一种全新奏事机制 C. 大幅度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D. 彻底架空了内阁的票拟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凡有奏折权的官员,由皇帝发给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 官员具奏时,派人直接送达御前,皇帝览阅批示后,又派专人将折匣送回”,这说明奏折制绕 过了内阁,皇帝直接和官员交流,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从而推动了中枢权力机构调整,故 A 项正确;这种奏事机制前代就有,不是全新的,故 B 项错误;奏折制明显加重了皇帝的负担, 故 C 项错误;内阁对一般性事务仍然有票拟权,故 D 项说法错误。 19.雍正帝时,军机处虽因军务而设,但其职掌并不限于此,“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 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由此推知,军机处 A. 职权范围不断扩大 B. 掌握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C. 推动皇权空前强化 D. 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说明 军机处推动皇权空前强化,故选 C;军机处是直属皇帝 办事机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的 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故排除 ABD。 2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 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 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则专制权高 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在中国古代,伴随着每年一次分裂之后的再次 统一(兼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为完善。所以 C 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 21.古希腊哲学家阿拉克萨戈拉是伯利克里的老师兼密友,因宣传太阳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石 (而非神),而受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后在伯利克里的帮助下,匆忙逃离了雅典。这主要说 明当时 A. 伯利克里认为人情高于法制 B. 雅典民主制度剥夺了公民权利 C. 雅典强调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雅典思想与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因宣传太阳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石(而非神),而受到起诉并被判处死 刑”,体现阿拉克萨戈拉因为宣传太阳是永恒燃烧的火石而不是神而遭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 说明这时期雅典思想与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故 D 选项正确;材料“后在伯利克里的帮助 下,匆忙逃离了雅典”不是材料关键的信息,无法得出伯利克里认为人情高于法制的信息, 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因为宣传太阳而没有宣传神而遭到起诉和被判死刑,说明在当时 的思想和言论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体现雅典民主制度剥夺了公民权利,故 B 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公民参政的义务问题,故 C 选项与材料无关。 22.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 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 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 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 B. 宣扬公民平等参政 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 D. 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 得中立”等信息可知,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A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责任,没有 体现平等,B 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没有体现限制个 人自由,C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必须履行公民的责任,没有体现直接民主,D 错误。 23.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对于雅典人来说,公民不仅是选民,而且可以轮流以抽签或 背诵诗文的方式充当地方首长或法官。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势。任何受 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 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这体现了雅典 A. 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 B. 民主自由的局限性 C. 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 D. 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势。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 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 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表明雅典公民必须保持自由之身和有闲暇的精力及经济基础,体现的 是雅典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故 A 项正确。民主自由的局限性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 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故 B 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故 C 项排除。材 料与审判制度无关,故 D 项排除。 24.英国近代法学家梅因指出“在(希腊)早期共和政治中,所有公民都认为,凡是他们作为 其成员之一 集团,都是建筑于共同血统上的。”其意在强调,古希腊城邦共和具有 A. 排他性 B. 自治性 C. 民主性 D. 开创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每个城邦都是一个血缘共同体,公民权仅授予本邦血统的男性自由民。所以根据“建 筑于共同血统上”可知体现了城邦的排他性,故选 A 项;城邦的独立自治是指对外独立、对 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B 项;城邦的民主性和开创性同样不符合材料 主旨,故排除 C、D 项。 25.苏格拉底指出,“如果不被他们认为是行家的人想要提出建议,那么无论他多么英俊和富 有,或者他的出身有多么高贵,其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区别,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会纷纷对他 嗤之以鼻。”这番话表明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 A. 保障了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B. 适应了雅典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实际上仍然是少数人专制独裁 D. 导致外行治国具有明显缺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不被他们认为是行家的人想要提出建议,那么无论他多么英俊和富 有,或者他的出身有多么高贵,其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区别,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会纷纷对他 嗤之以鼻”,可得知苏格拉底主张雅典民主政治实行专家治国,而如果由外行治国带有明显缺 陷,由此会遭到公民大会成员的反对,故本题答案选 D 选项。公民的民主权利和雅典社会的 的 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B 两项;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不是少数人专制独裁,C 项 表达错误,排除。 26.下表是古罗马不同时期对释奴财产的规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罗马法 内容 出处 如若被释奴死后既无遗嘱,又无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有权继承 其财产;而若该释奴立有遗嘱,或有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不 得染指其遗产。 《十二铜表法》 释奴必须在遗嘱中将其财产之半数赠子保护人;如果释奴临死 时没有留遗嘱,保护人可以按法令规定对其半数遗产照取不误。 《最高法官令》(公元 2 世 纪初) A.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需要 B. 维护奴隶主的阶级利益 C. 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A 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故 A 项错误。B 项,由题目中“则保护人有权继承其财产”“释奴必须在遗嘱中将其财产之半数赠予保护人” 可知,奴隶的保护人就是奴隶主,因此表格反映出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 的剥削和压迫。故 B 项正确。C 项,表格的主旨并不是反映法律体系的完善,因为没有对比参 照物。故 C 项错误。D 项,表格中的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会激化奴隶与奴隶主间的矛盾,不 利于社会的稳定。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 27.有学者指出:罗马法从重形式主义的市民法(共和国时期的适用于本国公民的法律)发展 到不重形式主义的万民法(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最后发展到用万民法统一了市民法, 并最终摆脱了形式主义的羁绊。这表明罗马法 A. 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 B. 根据现实的需要而不断改变 C. 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忽视了诉讼程序和审判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共和国时期的适用于本国公民的法律,后发展到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 族人”可见罗马法律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容也在变化,B 选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成文法, A 选项排除;根据材料“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各族人”,可见罗马法不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 益,C 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诉讼程序和审判程序,D 选项排除。 28.罗马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 5 尺以便于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 其道路的宽度,直向为 8 尺,拐弯处为 16 尺;建筑物的周围应留 2.5 尺宽的空地以利通行。 这说明罗马法 A. 重视维护财产私有 B. 体系完备,易于推行 C.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D.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立法保护众人的道路通行权。即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 益。故答案为 C 项;材料强调维护公共利益,而非私有财产,排除 A 项;材料涉及罗马法的 一个具体条款,无法得出体系完备和易于推行等结论,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捍卫阶 级利益和压迫哪个阶级,无法得出阶级性的结论,排除 D 项。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 字词句 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 29.《罗马法史》记载:“《十二表法》中包含一些以和异邦人 复杂关系为前提条件的规范, 比如涉及‘要式买卖’,意思是说,对异邦人不适用时效取得制度,人们永远可以针对异邦人 的 的 行使追夺权。”这反映了《十二表法》 A. 只处理与异邦人的关系 B. 不保护异邦人权利 C. 优先保护罗马人的权利 D. 调节帝国经济纠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处理了罗马平民与贵族 的关系,并不只是处理与异邦人的关系,故排除 A 项;对异邦人是否保护在题意中无从体现, 故排除 B 项;《十二铜表法》诞生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调节罗马帝国经济纠纷的主要是 万民法,故排除 D 项。根据“对异邦人不适用时效取得制度,人们永远可以针对异邦人行使 追夺权”可知《十二铜表法》优先保护罗马人的权利,故选 C。 30.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表 明 A. 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 B. 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能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而 法律不会说话的执政官”说明法律的权威性。故答案为 B。执政官不等于法律,A 错误。自然 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故 C 错误。执政官不可以随意解释法律,D 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为必答题。第 31 题 11 分,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6 分,第 34 题 11 分。) 31.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僚制度是维系君主权力运作的重要支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古之 王者,设……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长、卒正、连帅、属长, 以纲纪其外。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 ——司马光《上神宗之体要》 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 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朝廷用人,则一依 选举考试之所得。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仅可称之曰:“士人政府”。 ——钱穆《国史新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 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钱穆的观点并概括其主要论据。(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1)纲纪其内: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 纲纪其外: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 (2)观点:中国自秦以后是“士人政府”。论据:君臣各掌其权,百官有职有权,君主不控 制选官权。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纲纪其内”即在 中央的政治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设置军机处。 “纲纪其外”指地方的行政制度,主要是“郡县制、行省制度”等。 (2) 据材料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仅可称之曰:“士人政府”可知,中国自秦以后是“士 人政府”。论据:据材料“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 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可知,君臣各掌其权,百官有职有权;据材料“汉代之选举,唐代 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可知,君主不控制选官权。 32.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 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 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起用低 级官员担任宰相,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 担任宰相,宰相人数大大增加。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 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 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答案】(1)职能: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变化: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增加宰相人数。 (2)原因:用兵西北,军事需要;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提高效率的需要。 职能:讨论国是;提出建议;起草谕旨(跪受笔录) 【解析】 【详解】(1)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 省负责执行政令;变化:依据材料“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 宰相人数大大增加”来看, 皇帝开始采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而且增加了宰相的人数。 (2)原因:依据材料“帮他起草敕令”“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并结合所 学知识即可分析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即用兵西北,军事需要;起草诏令的需要;巩固皇权; 提高效率的需要;职能:依据材料“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 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来看,军机处主要是同皇帝商 讨国是,就事件提出建议,并且根据皇帝的意思起草谕旨。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 431 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 40 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 4.2 万,只占总人数 的 1/10 左右。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郑的所有人都被当人看,占雅典人口 1/3 以上的奴隶被看做 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也并非是所有被当人看待的都可以成为雅典公民,外 郑人不享有公民权,占成年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也不享有公民权,更谈不上参加城郑的政治 活动。同时,其“公民权”的实现也受到了财产的限制,比如梭伦改革中将公民财产的多寡 分为四等,并分别赋予每个等级的公民不同的权利。 ——摘编自李洪军《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雅典公民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的 影响。 【答案】特点:少数人享有公民权;公民权的获得有限制条件。 影响: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平民获得了相应的权力,但公民权的实现仍有很大的财 产限制,贵族仍处于主导地位等。 【解析】 【详解】特点:依据材料“享有公民权的只有 4.2 万,只占总人数的 1/10 左右”“公民权的 实现也受到了财产的限制”来看,雅典享有公民权的人数较少,而且获得公民权受到限制;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实行财产等价制度使得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平民获 得了相应的权利,但公民权的实现仍有很大的财产限制,贵族仍处于主导地位等。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 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 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 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 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 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 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 年(1663 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 已沿用了近 300 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 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 年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考试的 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 社会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扩 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 (2)态度变化: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 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 程序公正: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 【解析】 【详解】第(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 控制”严禁“行卷”“公荐”说明宋朝时期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 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 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等说明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第二问,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宋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有利于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 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至“熙七 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可得出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第二问,材料“但 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 300 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可得出八 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可得出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 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可得出推行 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