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有人说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转型,历史进步 B.私有制产生的结果 C.政治专制,历史倒退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 A.鲁国和宋国 B.鲁国和燕国 C.燕国和齐国 D.宋国和齐国 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4.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5.每年中国春运期间都有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注重亲人团聚的观念密切相关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6.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周天子王位的是 周天子的妻妾 周天子的儿子 原配妻子 A.四子(14岁) 妾一 B.长子(20岁) 妾二 C.二子(18岁) 妾三 D.三子(16岁) - 7 - 7. 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践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发展 C. 宗法观念彻底消亡 D.社会阶层趋于平等 8.秦朝修建都城咸阳,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 A.神化皇权 B.皇权至上 C.皇帝独尊 D.具有天人感应思想 9.皇位世袭是皇帝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历史上不断出现骚乱、争议、政变、兵变、谋杀、篡位等现象,这些现象 A.表明嫡长子继承制无以为继 B.体现皇帝制度中皇权至高无上 C.反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D.说明宗法制因君权过重受冲击 10.《汉书》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九卿 11.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中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含义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材料主要说明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官吏选拔制度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C.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出现内外朝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 1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秦、汉、元、淸这四个朝代的制度或机构中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 ①郡县制 ②郡国并行制 ③行省制度 ④军机处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 (宋太祖)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虑,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派进文官做知州 - 7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设参知政亊为副相 15.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A.实施推恩令 B.建立中朝 C.推行察举制 D.设置刺史 16.下图所示为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 A.秦 B.汉 C.宋 D.明 17.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索淸白浊如泥,高笫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主要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的弊端 B.察举制的弊端 C.门笫成为选才标准 D.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1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A.血缘世袭制度 B.社会推荐制度 C.门第恩荫制度 D.考试选拔制度 19.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 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 20.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 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为解决这样一问题,明太祖 - 7 - A. 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设立内阁分理政务 D.设立宰相分理政务 21.《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2.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中书省 D.枢密院 23.针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淸赵翼说:“枢廷义取慎密,有官而无吏。”也有学者对此指出:“始密且速矣。”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便于严格保密 ②利于提高效率 ③加强君主专制 ④其实是有吏无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4、“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25.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材料中的“政治革命”主要是指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组建陪审法庭 26.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雅典公民克里安 B.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C.公民克里安的妻子 D.贵族布达拉的妻子 27.正如恩格斯所言,到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氏族制度的最后残余也随之而灭亡了。”恩格斯评价的是: A.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B.设五百人议事会 C.制定“陶片放逐法” D.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 7 - 28.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的。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利用 D.是一出民主政治的闹剧 29.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伯利克里时代首创的是 A.组建公民大会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D.发放观剧津贴 30《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人亦应遭受同样伤害。上述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 B.维护了贵族的一些特权 C.体现平民的利益诉求 D.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31、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32.罗马帝国212年颁布的《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上述规定有利于 A.稳固帝国的统治 B.保护奴隶利益 C.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D.区别公民与非公民 33. 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34.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D.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35.罗马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以上材料说明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 B.保障平民权益 C.保护私有财产 D.凸显人文精神 - 7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30分) 36、材料一、(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巳。 ——《朱子类语》 材料三、“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秦制”是指什么?材料一对“秦制”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目的是什么?(9分) 3、明清时期能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专制主义……变得更为凶暴”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9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 - 7 - 参考答案(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 1-5CBBCB 6-10ABCDC 11-15BCABB 16-20CBDCA 21-25AAADB 26-30AACDD 31-35BADCC 二、材料题 36(1)秦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 (3分) 评价: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被历代王朝所沿用;③易形成暴政。 (6分) (2)制度:三省六部制。 特点: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目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9分) (3)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或清朝设立军机处(或文字狱等)。(3分) 影响:1政治上,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2经济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6分) (4)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或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分) - 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