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64.0分)‎ 1. ‎《诗经》云:“千耦其耘。”(集体劳作)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个体劳动)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土地私有制确立 B. 铁犁牛耕的运用 C. 赋税制的改革 D. 重农抑商政策 2.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3. 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4. 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朝中后期)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这反映了此时松江地区(    )‎ A. 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 B. 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 雇佣关系的普遍出现 D. 纺织技术的重大改进 5. 对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释准确的是 ‎ A. 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商业地区专业分工明确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6.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各郡设铁官44处,而封国更以冶铁为利,如“赵国以冶铁为业”。汉武帝时博士徐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其理由是“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这说明汉代 A. 铁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 B. 冶铁业发展有利农业生产 C. 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D. 农业已普遍实现精耕细作 1. 隋代有“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的服色制。宋代已不见官方的服色规定。南宋《梦粱录》说:“街市买卖人,各有服色头巾,各可辨认是何名目人。”下列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明了宋代行业等级森严依然存在 B. 体现了宋代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反映了宋代官府对商人的管理有所改变 D. 说明了商业的发展对传统贱商观念的冲击 2. 景德镇已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朱仙镇,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汉口镇,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据此分析下列关于市镇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些市镇经济的繁荣出现在明清时期 B. 市镇贸易中出现市场专业化趋向 C. 时空限制的突破是市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兴起 3. ‎《夷坚志》是记载宋人洪迈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的一部作品,为后世提供了宋代社会丰富的历史资料。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A. 曲辕犁和筒车的推广使用 B. 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 C. 城市出现夜市使用纸币 D. 出现商帮经营粉彩瓷器 4. 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自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 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 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D. 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 5. 汉代市场法规定:在市内居住和经营的商人,必须注入“市籍(国家为商人设立的专门籍)”,无市籍经商者视为非法,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一规定 A. 有利于保证财政征收 B. 旨在控制商人的数量 C. 强化了政府抑商政策 D. 增强了商人守法意识 6. 汉文帝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把煮盐、冶铁、铸币三大权力下放民间,使得诸侯、豪强、大商人“訾至巨万”,以至于出现国家政权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持的现象。这一现象()‎ A. 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C. 反映了地方势力的强大 D.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并出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一高潮时期是 ( )‎ A. 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 B. 从19世纪70年代到中日甲午战争前 C.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8. 下表为中国近代前期不同类型企业工人人数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企业类型 ‎ 工人人数 ‎ 外商企业 ‎ ‎34000人 ‎ 洋务军事工业 ‎ ‎9000至10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000人) ‎ 洋务民用工业 ‎ ‎5500至6000人 ‎ 洋务采矿业 ‎ ‎16000至20000人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27250人(厂均100人) ‎ A. 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B. 洋务经济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C. 近代企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1.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项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 2.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 A. 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 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 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3. 一战期间,我国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比全国人口的增长率高。上海华界(中国人控制的区域,与“租界”相对)人口在10年中增长了3倍,其他通商口岸如天津、青岛也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对该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 区位优势有利于吸引人才 B. 国内战争加速人口的迁徙 C. 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D. 列强侵略加剧农民的破产 4. 下表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B. 西方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优势 D.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5. 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 名称 相关信息 开滦唐山煤矿 ‎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 ‎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 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 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 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6. 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1.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A. 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左”倾错误 B. 缓解经济困难造成的严重损失 C.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 D. 借国际形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 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到1952年底,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约有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被分到土地。这表明 A. 新民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 B. 农民实现了生活上的共同富裕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 D. 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3.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 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4.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A.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 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5.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C. 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 ‎1982年,陈云指出:“搞活经济……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会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这一思想被称为“鸟笼经济论”。该理论出现的背景是 A.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 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 C.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D.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 7.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 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 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8. 如表所示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 ‎1952年 ‎ ‎1957年 ‎ ‎1965年 ‎ ‎1978年 ‎ 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 ‎ ‎163.42 ‎ ‎195.05 ‎ ‎194.53 ‎ ‎304.77 ‎ 棉花(单位:百万吨) ‎ ‎1.30 ‎ ‎1.64 ‎ ‎2.09 ‎ ‎2.16 ‎ 原油(单位:百万吨) ‎ ‎0.14 ‎ ‎1.46 ‎ ‎11.31 ‎ ‎104.05 ‎ 钢(单位:百万吨) ‎ ‎1.35 ‎ ‎5.35 ‎ ‎12.23 ‎ ‎31.78 ‎ A.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值长期停滞 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 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1. ‎1991年4月20日《当代思潮》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由此看来 A. 改革开放必须区分姓“社”姓“资” B. 改革措施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 C. 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 D. 该杂志发表文章的背景是苏联的解体 2.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3.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 A. 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 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 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 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4. 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 )‎ A.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 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0分)‎ 5.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商业发展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 材料三  (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摘编自《南翔镇志》‎ 材料四(清代)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他安排洋商住进合适的商馆,向他们推荐买办、通事、银师和仆役。……一当他们的商务办完,洋人就须立即离开广州,或是回国,或是去澳门过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模式形成的时期以及“有财不行商”这种观念反映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街市”与宋代之前相比发生的变化。并简要说明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该政策的消极影响。 ‎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 经济状况 ‎ 外交状况 ‎ ‎20世纪50年代 ‎ 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 ‎ 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 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 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中苏关系恶化。 ‎ 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 ‎ ‎20世纪60年代 ‎ 开始提出“八字方针”。 ‎ 中苏关系恶化。 ‎ 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 文革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 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 ‎ ‎20世纪70年代 ‎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进步。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中美建交。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经济与外交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A 3. A 4. A 5. C 6. B 7. A 8. C 9. D 10. A 11. A 12. C 13. C 14. C 15. A 16. A 17. C 18. D 19. A 20. A 21. B 22. D 23. B 24. C 25. C 26. B 27. C 28. D 29. C 30. A 31. A 32. C ‎ ‎33. (共24分)(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策:重农抑商。(6分) (2)变化: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交易活动。内在联系:农耕经济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8分) ( 3)新现象:商业市镇繁荣;出现商帮或区域性的商人群体。(4分) (4)背景: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4分)   ‎ ‎34. (12分)示例:‎ 论题: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贏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年至1952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  ‎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发展,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西周集体耕作到战国农民耕田的数目和产量发生了变化,说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在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产生和推广,故B项正确。 ACD.这三项都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发生的变革,故排除ACD。 ​故选B。‎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下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裘卫购买井田制下的土地,体现的是井田制的松动,故A选项符合题意。 ​B.材料与世袭制度无关,故B选项排除。 C.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确立的,故C选项排除。 D.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故D选项排除。 故选A。‎ ‎3.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户数和比例较高,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有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20-130亩占74. 1%,比重较大,由此可知,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 土地规模在300以上的户数和比例少,说明大土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因此没有体现土地集中现象突出,故B项错误。 均田制在唐朝中期就已经瓦解,此时不存在均田制破坏与否的问题,故C项错误。 表格只是反映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D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土地规模、户数以及比例的数据。 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对唐代后期自耕农经济盛行的表现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分析理解的能力。‎ ‎4. 【分析】 本题考查明朝松江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具备正确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A.根据题干“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些布匹主要并非由家庭自用,而是到市场上出售,说明家庭纺织业的商品化,故A项正确。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 C.题干没有反映雇佣关系,手工工场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雇佣关系的出现,故C项错误。                 D.纺织技术的改进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A。‎ ‎5. 【分析】 本题考查明代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故排除A。 ‎ B.根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此项结论,故排除B。 C.根据题干信息“遵化(铁)”“苏州(丝)”“松江(棉纺)”等可知明代工商业已有明确的地区专业分工,故C正确。 D.此项叙述题干信息并未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故选C。‎ ‎6. 【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冶铁业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 【解答】 A.题干未反映当时具体生产工具的种类,以说明铁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故排除A。 B.据“封国更以冶铁为利”“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可知,汉代时期重视冶铁业的发展,以保障农业耕种的及时开展,故B正确。 C.“大大提高”无法体现,故排除C。 D.“普遍实现精耕细作”的表述绝对化,故排除D。 ​​​​​​​故选B。‎ ‎7.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发展,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由题目中隋朝严格限制商人服色的制度在宋代被废除的信息可知宋代逐渐取消了行业等级制度,故A项说法不正确。 BCD.两宋时期,随着政府对商业限制的减少,商业不断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社会上贱商的观念也有所改观。故BCD说法正确。 故选A。‎ ‎8.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明清时期,规模巨大的商业城市增多,开始兴起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A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A。 B.景德镇以烧制瓷器为主,佛山镇以冶炼著称,这说明了这些市镇出现市场专业化的倾向,B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B。 C.时空限制条件材料中未涉及到,C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C说法错误,合题意,故C正确。 D.市镇都是著名的商业名镇,因此市镇的出现原因是由于市镇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镇的兴起,故D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D。 故选C。 ‎ ‎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曲辕犁的推广使用在唐朝出现,有可能出现在《夷坚志》一书中,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 B.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制度在西汉时期出现,有可能出现在《夷坚志》一书中,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 C.城市出现夜市是在唐朝时期,使用纸币是在宋代,所以有可能出现在《夷坚志》一书中,不合题意,故排除C。 ‎ D.粉彩瓷器在清朝时期才出现,故D项不可能在《夷坚志》一书中出现,所以D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10.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汉武帝时开创的盐铁专卖政策,后世“因循不能变”,就是因为其能够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国家实行专卖政策,抑制了大工商业者垄断市场和操控物价,但也会因政府垄断经营而危害百姓,B项错误;古代专卖政策下的工商业产品并非都来自官营手工业,有些也来自民间手工业,C项错误;国家专卖政策虽对民间工商业起到了抑制作用,但这并非是后世沿用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选A。‎ ‎11. 【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商业,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据材料信息可知,商人注入“市籍”不仅可规范市场秩序,也可加强对商人的管理,而这种在籍的商人是很难偷税漏税的,这有利于保证财政征收,故A正确。 B.商人只要按规定注入“市籍”,就可合法经商,材料中的规定是无法控制商人的数量的,故不选B。 C.材料中的规定不是不允许经商,而是要求商人合法经商,这与抑商政策无关,故不选C。 D.按规定成为合法商人,并不意味着在经商过程中守法,这与增强商人的守法意识无关,故不选D。 故选A。‎ ‎12.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汉初的政治,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解读的能力。 【解答】 ​A.“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是汉初的基本政策,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B.本项侧重强调盐铁私营对经济恢复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题干强调汉文帝时期“煮盐、冶铁、铸币三大权力下放民间”,出现了“国家政权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持的现象”,由此说明盐铁私营提升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力量,助长了地方势力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 D.“三大权力下放”使地方豪强势力大增,加之封国现象的存在,威胁到中央集权,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 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近代民族工业尚未产生,故 A项错误。 B 从19世纪70年代到中日甲午战争前,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有所发展,与材料不符,故 B项错误。 C 结合所学,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建工厂等,大量输出资本,同时继续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结合材料,“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并出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故C项正确。 D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故 D项错误。 ​故选C。‎ ‎14. 【分析】 本题考查近代前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该项中的“完全解体”说法不符合史实,自然经济是逐步解体,故A错误。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仍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故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人数不同,表明在中国近代前期发展是不平衡的,故C正确。 D.题干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故D错误。 故选C。‎ ‎15. 试题分析:1916年,清政府已被推翻,民国建立。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排除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6. 据材料“以军事为中心”“重工业基础”“国防生产能力”,可得出这个决议意在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故A项正确; 材料这个决议意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没有体现出强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故B项错误; 材料这个决议意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没有体现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故C项错误; 材料这个决议意在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没有体现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以军事为中心”“重工业基础”“国防生产能力”。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17. 【解答】 本题旨在考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考查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 【解析】 A.本题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不仅指通商口岸,故排除A。 B.一战期间我国相对稳定,大型国内战争很少,故排除B。 C.一战期间是我国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使人口向城市迁徙较快,故选C。 D.列强一战期间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排除D。 故选​C。‎ ‎18. 【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 A.“趋于平衡”不符合史实,故不选A。 B.题干没有涉及外国列强,故不选B。 C.题干没提供可比较的参照物,无法得出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优势,故不选C。 D.‎ 结合图表可知中国的轻工业品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在上升,在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进口和出口都在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9.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4个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故A正确,排除B; 通过材料,北洋银元局和京师自来水公司出现在20世纪初,此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C;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开滦唐山煤矿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是近代洋务企业,不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考察近代京津冀地区民族企业。 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正确判断4个企业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0.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 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片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本题通过图片的形式考查了一五计划,解题的关键在于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 ‎2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B.由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可知,1959—1961年我国出现经济困难,再由“全国工业产值比 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可知,中共中央意在缓解因经济困难造成的严重损失,故选B项。 A.材料中国家的做法是针对工业而非农业,排除A项。 C.20世纪60年代我国依然是计划经济,排除C项。 D.20世纪60年代仍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并不好,我国当时也并未发展外向型经济,排除D项。 ​故选B。‎ ‎22. 【分析】 本题新中国土地改革,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农民获得了土地,促进了农业恢复与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故D正确。 A.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实现转型,故排除A。 B.“实现了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说法片面,不合史实,故排除B。 C.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故排除C。 ​​​​​​​故选D。‎ ‎23. ‎ 试题分析:英国圈地运动使小农与土地分离,在农村形成资本主义的农场、牧场,在城市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开始了工业化;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分散的小农组织成生产合作社,集体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在农村建集体农场;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打破小农的局限性。而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确立了小农土地私有制,故选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圈地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 ·农业集体化 ‎24. 【分析】 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及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 【解答】 AB.两项分别反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特区的开辟的情景,故AB项说法正确。 C.题干中浦东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这是90年代以后发生的变化,故C项说法错误, D.1988年,海南全省被开辟为经济特区,从而出现题干中的经济活跃的景象,故D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5.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表述的是中国在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内容。A项不正确,它是对内改革的内容;经济特区开始于1980年,早于题干时间1984年,排除B项;D项也是对内改革的内容,不是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 ‎26. 【分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题干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1977年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际上是仍然坚持“左”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 B结合题干及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序幕已经拉开,“1982年11月”“经济的搞活”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故B正确。 C.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开始,C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 D.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故选B。‎ ‎2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说明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单公有制主体地位并未改变,所以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 B D两项出现的时间特征与“1980年”不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28. 【分析】 本题考查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要求具备解读题干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及以后的“左倾”政策的影响使粮棉产值长期停滞,故排除A。 B.“大跃进”运动重点仍在重工业,从表中数据看,没有改善原有经济结构,故排除B。 C.改革开放后,国企才进行改革,材料没体现,故排除C。 D.题干中“一五”期间原油、钢产量的增速明显超过粮食和棉花,故D正确。 ​故选D。‎ ‎29.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C.依据材料“……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对于改革开放的曲解,这就了一个侧面再现了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故C正确。 A.本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 B.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改革措施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的结论,故B错误。 D.“苏联的解体”的时间与“1991年4月20日”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30. B项内容出现在1992年,所以不正确。CD两项出现在1984年以后。正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才使得原有的人民公社这一行政机构被逐渐取消,与材料内容相符。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的理解掌握。‎ ‎31. 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和苏俄都实行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苏俄和中国并不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尤其是在苏俄时期,美国对苏俄是敌视的态度,故B项错误;苏俄和中国是引进外资和发展经济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与哈默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对外开放。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列宁时期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理解。‎ ‎32. 【分析】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要求具备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1978年,而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故排除A。 B.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1982年,故排除B。 C.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符合题意。 D.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在1982年,且这与本题无关,故排除D。 故选C。‎ ‎33.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经济政策,要求具备解读、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可知,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财不行商”的观念反映了当时政府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本题考查宋代城市的变化和农业、商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具备解读、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观察《清明上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街市”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交易活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农耕经济和图二商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农耕经济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要求具备解读、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是商业市镇繁荣;出现商帮或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4)本题考查“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及其消极影响,要求具备解读、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清代)承办洋商业务的行商(注:十三行华商)对洋船负全面的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行商”产生的政策背景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等方面归纳消极影响。‎ ‎34. 本题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的相互关系,要求具备整理材料、获取信息及对其解读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论题论述题,解答此题,首先,根据表中不同年代经济与外交信息,可以从二者关系拟定论题,如:经济实力决定外交,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其次,参照表中信息,需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等角度进行概括阐述。接着,可从土地改革影响、抗美援朝胜利意义等分析二者关系。最后需要再次归纳总结两者关系,即: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等。言之有理,言之成文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