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蚌埠二中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周朝由于实行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最终自取灭亡,所以秦代吸取前代教训实行郡县制,所以B项符合题意。A 项是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C项为秦朝继承,D项是在元朝时期实行。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 A. 井田制的崩溃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土地制度的变化,属于经济上的现象,排除;B项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揭示的是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D项揭示的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 3. 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郡守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B. 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 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 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郡县制之下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 - 13 - 4.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 A. 中央集权 B. 规范历法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答案】D 【解析】题干说的是古代避讳制度,这一制度下,皇帝的名字谁也不能用,是保证皇权独尊的地位的需要,这也是保证皇帝制度的需要,故选D;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政府权力而言的,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C也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点睛:皇帝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皇权独尊是其特点,为了确保皇帝至上的目的,有很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制度,这一题中的避讳制度就是一个表现,与此相应的还有皇帝的用品都有专门的名称,臣民与皇帝之间的沟通等也有专门的规定,所以涉及到这类与皇帝或者皇权相关的史实,就要考虑皇帝制度。 5.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部分土地给列侯,这些列侯( ) A. 归中央直辖 B. 归王国管辖 C. 归行省管辖 D. 归郡管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推恩令实行后,王国土地不断被分割后的列侯只享有食租税的权利,行政权归属当地郡县直接管辖。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经过历朝的发展完善,到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6.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③元朝设立中书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等于将相权一分为三,这就意味着分散了相权而加强了皇权,故①符合题意;北宋枢密院的设置是为了分割宰相的军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就等于加强了皇权,故② - 13 - 符合题意;元朝中书省的设置是等于将原来的分散的行使相权的几个机构又集中在一个机构上了,故这等于加强了相权,所以③与题意相反;清朝时候是没有丞相制度的,故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7.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中,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B. 龙生龙,凤生凤 C.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D. 立嫡以长不以贤 【答案】C 【解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指的是九品中正制,“龙生龙,凤生凤”指的是世卿世禄制,“立嫡以长不以贤”指的是宗法制,“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中的“金榜”指的是科举制,故选C。 8. 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地方分权经常威胁到国家的统一。我国古代通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最终从制度上克服了“地方分权”的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有( )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注意③项不是解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它主要是针对王权和相权矛盾。故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郡县制、推恩令、文臣管理地方 9.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这里的“人”主要指希腊城邦中( ) A. 奴隶 B. 居民 C. 公民 D. 外邦人 【答案】C 【解析】“人是城邦的动物”首先这里的人是指公民,而不是奴隶人,能够被成为公元前8世纪---6世纪古希腊这个地方的人,应该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男性公民,故选C。居民里面有奴隶、外邦人、公民等,故ABD排除。 10. 以下对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新形式 B. 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 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D. 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民主全盛时期的到来 - 13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雅典民主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新形式,如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故A正确,排除。直接民主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B正确,排除。在城邦内部只有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不是每个人,故C错误,符合题意。雅典民主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民主全盛时期的到来,故D正确,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11. 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王位继承法》 【答案】B 【解析】《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它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的利益。它打破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故选B;习惯法不是成文法,万民法是在《十二铜表法》之后的法律,故排除AC;《王位继承法》说的是英国的成文法,故排除D。 12.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D.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秦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时期,以皇位世袭制和终身制维护专制皇权;罗马帝国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民法大全》,巩固了帝国的政权,对后世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成文法是公元前449年,故A项错误;世袭制彻底废除不是秦汉时期特点,故B项和D项错误。 13.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影响深远,包括( ) ①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13 - ③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①②体现了它对后世的影响,而③④与资本主义法典相关,故本题选A。 14.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得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由于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这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选D选项。A选项是光荣革命的手段,与此无关;B选项没有揭示出本质;C选项说法错误,这是英国的创举、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名师点睛】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规定了王位继承原则。君主的王位世代相袭,儿子优先于女儿,而女儿又优先于侄子或者侄女。这样国王没有儿子只有女儿,那么就会出现女王。另外,如果男嗣死亡或者放弃王位,而且他也没有其他继承人,那么也由君主的女儿出任国王。根据这一规定,安妮公主死后其王位由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孙女、已故波希米王后的女儿、汉诺威选侯索菲亚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后裔继承,最终是索菲亚公主的儿子德意志王公乔治一世得到了继承权。 15.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 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 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答案】B - 13 - 【解析】试题分析: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首相提名,国王批准。故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责任内阁制。 16. 光荣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议会当众宣读了《权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 A. 英国议会 B. 英国贵族 C. 英国民众 D. 英国王室 【答案】A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17. 麦迪逊解释出:“本宪法和合众国依此制定的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而缔结或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本国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必须受其约束,而不问该州的宪法或法律是否与此相抵触。”麦迪逊这段话最能体现的原则是( ) A. 分权制衡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民主原则 D. 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B ..................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 13 - 1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两者都( ) A. 体现了民主原则 B. 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顺应了共和潮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可以看出体现了民主的原则,“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也可以看出体现了民主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中的分权材料没有体现;C项中央集权的加强主要是通过联邦制的实行;D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情况。 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美国与德国的代议制·民主原则 19. 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体制对于王朝的法国只不过是好奇的话题,但是对于共和派的法国就应是必修的课题了。”在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中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总统由民众选举产生 ③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这一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共和体制与法国1875年宪法相同的地方,根据所学1875年宪法的内容,①③符合题意;②符合美国,④是符合法国,故②④排除;所以选B。 20. 对于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国体制( ) 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 B. 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 【答案】A 【解析】“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中“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指的是德国宪法没有最大限度的体现民主,而是保留了君主专制的很多东西,“对外的冒险”则指的是德国后来的对外扩张,军国主义传统因而形成,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 21. 2012年,在《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之际,此条约对近代中国的重大影响反复进入学者视野,该条约最能反映当时英国意图的规定是( ) A. 勒索大量赔款 B. 协定关税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割占香港岛 【答案】B - 13 - 【解析】试题分析:打开中国的市场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从这一点上分析,“协定关税”最有利于实现其目的,故选B。ACD三项不是最能反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2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这一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和历史时间的记忆。“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这场战争是发生在1839年后,根据所学这应该指的是鸦片战争,故选A;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时空观念是高考历史核心素养的体现之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固定的,这一题主要考查时间信息的提取“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然后换算出来,再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记忆。考生需要注意,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所以都离不开时间。 23.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需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明显是站在西方资产阶级的立场进行的价值判断,鸦片战争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世界市场,以满足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需要,而这是以牺牲中国的国家主权为前提的,故具有侵略性质,故②与题意不一致,而①③④是对上述观点的正确评价,所以选B。 点睛:对于一场战争,站在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史观来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英国可以从自己国家立场出发,认为鸦片战争就是“通商战争”;而站在中立者立场来看,认为就是中英战争;而站在中国立场来看,这就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 24.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 - 13 - 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1858年英法联军发动对华侵略,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和美国趁机利用调停等借口大获其利,特别是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25. 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1851年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故A项正确。马克思生存于1818年-1883年,义和团运动运动在1900年左右,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在1911年,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在1919年,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原因 第Ⅱ卷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 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3 - (l)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实行的两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影响 材料二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 学者 内容 徐寺约 它鼓助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张岂之 它杜绝了隋唐以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封建王朝官员队伍的素质。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选官制度?依据材料概述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 ——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3)材料三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种体制是如何确立? 【答案】(1) 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 影响: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制度:科举制。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或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3) 体制:君主立宪制度。 确立:发动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解析】(1 - 13 - )制度:由材料一中的第一幅图“皇帝信玺”可知这是指的皇帝制度;由第二幅图中的“郡所”可知指的是郡县制。影响: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个角度思考,对当时也可以从制度、中央和地方等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就是,它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制度:由材料二中的“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和“杜绝了隋唐之前选官制度中‘唯门第是准’的现象”等可以推断这是指的科举制。其作用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各方面和社会层面来思考回答,具体来说,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或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3)体制:由“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轭,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应该指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确立:由材料三中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轭,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等可以得出其确立的过程是: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 2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问题:(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答案】(1) 特点:三省分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作用: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 (2)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抽签选举体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腐败。 - 13 - 【解析】(1)特点:首先根据材料一中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可知这里的制度是指三省制,其特点根据“三省分工明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及三省的职权可以得出,即三省分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分工合作、互相制约就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同时三省等于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2)制度:由材料二中的“公民大会”、材料三中的“议事会”等并结合所学雅典民主制度的相关史实可知,这里的民主制度是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科学性:由材料二中的“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可得出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避免了盲目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抽签选举体现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保证了公平、公正,避免腐败。 点睛:这一题将中国古代的三省制与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放在一起,进行设计,是想通过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得出其共性的地方,即通过分权或者民主决策的方式,保证权力运作的科学有效,使学生能够在比较中吸取人类的政治智慧,达到古为今用的结果。 28.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行不同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摘自《德国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西汉存在什么问题?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德国和英国君主地位的不同。 【答案】(1) 问题: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 - 13 - 措施: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通过分割王国封地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 体制:君主立宪制。 不同:德国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解析】(1)问题:由材料一中的“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可以得出西汉时期,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措施:由材料一中的“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上从其计”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通过分割王国封地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体制:由材料二中的“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和“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等信息可得出是君主立宪制。不同:由材料二中的“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 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