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必修Ⅰ卷第一~三单元+选修1、3、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下列制度中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受到宗法制的影响,C正确;分封制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A错误;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晚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D错误。 【点睛】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2.对有扈氏反对启夺王位之事,史书认为其“为义而亡,知义不知宜(时宜)也”。这一评价 A. 强调禅让制仍被广泛支持 B. 认为世袭制导致社会分化 C. 说明禅让制加剧阶级对立 D. 承认世袭制符合时代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有扈氏的反对启夺王位之事,史书“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是说有扈氏首领为维护传统而亡,虽号为“知义”,却违背了历史潮流,实不“知宜”,故选D。 如果禅让制仍被广泛支持,就不会有史书记载“知义而不知宜也”的评价,排除A。 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分化,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禅让制加剧阶级对立的信息,排除C。 3.西周时,“审判中不具引法律条文,而是有司法官依据有关礼的原则为指导判定是非、决定相应的处理方式,包括执行刑罚”。这表明西周时期 A. 依法治国 B. 寓法于礼 C. 等级森严 D. 审判规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审判中不具引法律条文”,说明西周时期并非依法治国,排除A;由材料“司法官依据有关礼的原则为指导判定是非、决定相应的处理方式,包括执行刑罚”,体现了寓法于礼,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等级森严的信息,排除C;由“不具引法律条文,而是有司法官依据有关礼的原则为指导”,可见审判具有随意性、伸缩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 4.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体系不断壮大;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的土地,秦国原由地方官僚土地随之不断的扩张。这些变化 A. 消除了王室贵族的政治影响 B. 加剧了地方官僚的割据纷争 C. 提供了中央集权的有利条件 D. 暴露了传统分封制度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室贵族的政治影响不可能真正消除,排除A;由“秦国原由地方官僚土地随之不断的扩张”,结合所学,实际反映了秦朝郡县制的推行,这有利于消除地方官僚的割据纷争,排除B;由材料“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体系不断壮大……秦国原由地方官僚土地随之不断的扩张”实际反映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调迁,这有利于中央集权,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信息,排除D。 5.斯塔夫阿里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了一批由中央政府认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 B. 建立三公九卿制 C. 创立皇帝制 D. 颁行“推恩令”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皇帝”指秦始皇,他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故选A;B属于中央官制,C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不属于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是西汉时期的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排除。 6.中国古代某位皇帝希望同姓诸侯王起到“屏藩”的作用,使皇帝不至于被孤立。他在分封同姓诸侯王时宣布:“非刘氏而立,天下共击之。”……然而事与愿违,效果适得其反……形成了奇特的“一国两制”。材料中所说的“一国两制” A. 成为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 B. 造成东周时期的分裂割据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为汉初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并用的地方管理制度。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为汉初的叛乱埋下了隐患,故排除C,选D;古代省制始于元朝,排除A;东周时期没有皇帝,排除B; 7.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人数统计表。造成唐代丞相人数急剧增加的制度因素是 时期 秦 西汉 唐 两宋 明 人数 6位 47位 182位 121位 4位 A. 二府三司制的设立 B. 选官制度的变革 C.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D. 重文轻武的国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排除A;唐朝沿用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但与丞相人数急剧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主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长官也可视为宰相,这导致宰相人数急剧增加,故选C;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排除D。 8.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体现了宋代 A.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度 B.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C.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撒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可知文官对皇权非常维护,防止皇权被后妃外戚所掌控,故B正确;题干不是反映集体统治,而是士大夫集体维护皇权,故A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分散相权的信息,故C错误。题干不是反映舆论监督,故D错误。 9.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当时内阁 A.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 B. 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C. 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D. 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的阁臣在人员、品级选派等方面,服务于皇权需要,表现出随意性,没有法定的和正式的规制即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故选A。明朝内阁是秘书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排除B。材料未涉及内阁的职责权限,排除C。制约皇权与人员的多少、品级的高低、选派的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10.军机处设置以后,凡内容涉及告诫重臣、指授方略等机密事项,朝廷就不通过内阁明发,而是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地方高级官吏亲收。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兵部效率的提高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地方官吏的专权 D. 内阁职能的转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旨不是兵部的效率问题,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皇帝的旨意、命令通过军机处直接传达到了地方各省官员的手中,而无需经过内阁等正式程序,这是君主专制的强化的表现,故选B;清朝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官吏无法专权,排除C;清承明制,内阁作为顾问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职能没有转型,排除D。 11.古希腊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由母权制光环下的“女神”,过度到与夫权抗衡的“女人”,直到被局限于家中,沦为生孩子的工具,成为处于奴役压迫之下的“女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政治建设停滞不前 B. 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C. 女性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D. 公民主体的范围缩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民主政治建设停滞不前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完善,排除B。由“母权制光环下的女神,过渡到与父权抗衡的女人,直至被局限于家中,沦为生孩子的工具,成为处于奴役压迫之下的女奴”可以看出,古希腊的妇女地位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妇女经济地位变化导致的,故选C。古希腊的公民是指古希腊的成男男子,妇女不是公民,排除D。 12.在被雅典陪审法庭宣判有罪之后,面对劝其越狱的弟子,苏格拉底说,对于冤案,越狱是一种正义,但遵守即使是不公正的法律,同样也是一种正义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后一个正义要比前一个正义更为重要。材料可用来说明苏格拉底 A. 认为雅典法律体系完备 B. 主张雅典实行精英政治 C. 具有强烈法制意识 D. 认为雅典应该赋予公民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遵守即使是不公正的法律,同样也是一种正义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后一个正义要比前一个正义更为重要”,可见苏格拉底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认为守法是正义行为,故选C。材料恰好说明雅典法律体系并不完备,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政治的信息,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苏格拉底对民主自由的看法,排除D。 13.雅典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这些法官被分到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投票判决时,互相之间事先不做商议。雅典这一陪审程序有利于 A. 案件审判公平公正 B. 缓和雅典阶级矛盾 C. 扩大民主政治范围 D. 提升民众参政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陪审法官抽签选出,保证了法官的独立性,陪审团人数多,且投票前不能商量,保证了每个陪审员投票的公正性,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故选A;阶级矛盾材料没有提到,排除B;材料并没有提及民主政治的扩大的信息,排除C;材料并没有提到公众对陪审程序的反映,排除D。 14.伯利克里为演说家型的政治家,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称赞伯利克里“能够尊重人民的自由,相同时又能够控制他们”,所谓“控制”,就是利用演说来说服人民按照他的建议行事。这说明 A. 伯利克里改革推动公民权的扩大 B.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个人专制 C. 政治演说是公民参政的必备途径 D. 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作用重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克尼斯提尼改革规定“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的权力,并且向所有的公民开放,排除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政治演说是公民参政的必备途径,排除C。由材料“利用演说来说服人民按照他的建议行事”,可见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作用重大,故选D。 15.早在指定《十二铜表法》时,罗马就专门成立十人小组进行“准专业”式的工作,“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解释也获得了等同于法律的权利;《查士丁尼国法大全》是由查士丁尼出资并任名誉主编,以特里波尼为首的专家团队倾力而为的杰作。这表明罗马法 A.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 注重社会实践 C. 重视法学家的专业优势 D. 具有多元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马法是奴隶主统治奴隶的工具,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材料中没有相关的体现,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罗马修订法律的过程中罗马法学家团体具有很大贡献,没有提到罗马法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无法体现罗马法注重社会实践。故B错误。材料中提到几个罗马法学家团队为完善罗马法做了贡献,这表明了罗马法在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重视法学家的专业优势,故C正确。 罗马法的渊源具有多元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民法、元老院立法、平民大会决议、万民法、裁判官法、法学理论,但材料中没有相关的体现,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16.查士丁尼编撰法典的原因是他认为一位君主不但要在军事上的成就受到赞扬,而且还应该在法律上所拥有的权威得到褒奖,法律不管在战争时期或者是在和平时期都能对国家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这说明查士丁尼执政时期 A. 法律为其开疆拓土服务 B. 崇尚法治调和民族矛盾 C. 依靠法律强化专制统治 D. 法律权威已被社会认可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法律为开拓疆土服务,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法律调和民族矛盾的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依靠法律强化专制统治的信息,排除C。材料“法律不管在战争时期或者是在和平时期都能对国家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说明查士丁尼执政时期法律权威已被社会认可,故选D。 17.有学者认为,罗马法诚然为贵族进一步压迫农民提供借口,但“不管怎样,实施这种绝对不承认封建关系并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法律,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该观点 A. 认为罗马法的民主成分较少 B. 客观的批评了罗马法的影响 C. 强调罗马法的局限性不明显 D. 指出罗马法适用于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对古罗马的民主的态度,排除A;材料“罗马法诚然为贵族进一步压迫农民提供借口……实施这种绝对不承认封建关系并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结合所学,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所以该学者主要强调了罗马法的进步作用,但客观上对罗马法的影响进行了批评,故选B;材料“为贵族进一步压迫农民提供借口”,可见并非否认罗马法的局限性,排除C;材料主旨是突出罗马法与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排除D。 18.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均认同绝对王权应该淡出英国的政治舞台,人类的幸福应该构建在宪政的基础之上。这说明当时英国 A. 确立立宪体质有必然性 B. 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 英国高层斗争比较激烈 D. 意识形态的矛盾日益尖锐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不同的党派都反对绝对的王权,主张近代的民主宪政,结合当时英国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确立宪政体制有其必然性,故选A。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掌握一定的行政权,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B错误。C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意识形态的矛盾,故D错误。 19.1832年6月,英国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由国王批准,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一个议员席位。余下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这种改革方案 A. 兼顾了各方的政治利益 B. 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 恢复了英王的立法权力 D. 破坏了英国民主政治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无法体现兼顾利益,排除A;材料表明,选举议席向新兴工业城市倾斜,这说明是工业的发展导致改革,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选B;材料“英国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由国王批准”只是形式上的批准,实际上但是国王统而不治,排除C;材料中议会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排除D。 20.1787年5月,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了“开会规则”,规则规定: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一切问题由出席代表足够的各邦投票,由多数邦做出决定。这些规定体现了 A. 政治妥协精神 B. 权力分立与制衡 C. 程序民主理念 D. 民主与集中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政治妥协是指政治集团之间在利益冲突时,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与题意无关,故A错误。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确定了联邦制,材料中的规则体现了联邦制下的民主程序,故C正确。美国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离,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 。材料“一切问题由出席代表足够的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体现了民主与集中原则,但“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不能体现民主与集中原则,故D错误。 21.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我认为必然有一个高于其他一切权力的社会权力;但我又相信,当这个权力的面前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止它前进和使它延迟前进时,自由就要遭到破坏。”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 A. 分权制衡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各部门 B. 建立起联邦制政府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 赋予地方政府足够权力防止独裁专制 D. 民主选举产生代议机构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高于其他一切权力的社会权力;但我又相信,当这个权力的面前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止它前进和使它延迟前进时,自由就要遭到破坏”强调了分权制衡,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赋予地方政府足够权力容易造成分裂割据,而材料也是对邦联制的弊端的反思,排除C;D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D。 , 22.1877年5月,法国共和国派西蒙内阁打击教权主义的活动,总统写信对西蒙进行指责,西蒙内阁被迫辞职,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材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 保皇派获取到了政治上的优势 B. 社会发展尚不明朗 C. 政治力量对峙严重危害共和制 D. 总统拥有较大实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王政派的布罗伊便被任命为内阁总理,众议院就此提出抗议,总统又将众议院解散”,可见保皇派并未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故A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法国政局大体稳定,资本主义发展良好,排除BC;法国总统可以迫使内阁总理辞职,可以解散众议院,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故D正确。 23.1871年当选第三共和国总统的保皇党人梯也尔装扮成一个在口头上赞成共和制度的人,在他看来建立君主制不合时宜,但他的口号是:“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 保皇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 B. 巴黎工人阶级斗争高涨 C. 共和派在会议中占据多数 D. 社会民主进步力量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保皇派与共和派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存在一定的利益分歧,排除A;结合所学,梯也尔残酷镇压巴黎公社,巴黎工人阶级斗争转入低潮,排除B;当时保皇派在议会中占据多数,排除C;由“建立君主制不合时宜”,这从侧面反映社会民主进步力量增强,故选D。 24.1871年,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的职权包括审查法案及其调整各邦与帝国间的关系,并作为最高的上诉机关。其议员共有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占17席。依照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有14票反对,就可以否决任何一个议案。这一制度设计 A. 体现了国内政治力量格局 B. 破坏了联邦制的政治框架 C. 削弱了联邦议会立法权威 D. 违背了民主法治发展潮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的职权包括审查法案及其调整各邦与帝国间的关系,并作为最高的上诉机关。其议员共有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占17席……只要有14票反对,就可以否决任何一个议案”,说明普鲁士占据绝对上风,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国内政治力量格局,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德意志帝国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这一制度没有显示出联邦议会立法权威的削弱,排除C;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本身就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考试必须作答。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达了求贤诏求各地郡国向朝廷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既“察举制”之前身。但汉代的察举制度,从真正严格意义上讲,是从汗文帝才开始的。汉文帝要求各郡国察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开始制定考试制度和等第排列。直到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各项制度和科目才不断完善,达到了适用于国家长久之计的选拔制度……汉代察举制的重点所在就是考试,即所谓“试经制”。儒士必须经过“试经”才能被当朝官员同时又是名师大儒的老师看中,收为弟子,这样才有了入仕资格。“考试”制度的存在保证了朝廷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实行方案,同时又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使得寒门人士有了成为国家高层管理官员的可能性。 ——摘编自《浅谈汉代“察举制”与魏晋“九品中正制”之比较》 材料二 科举考试每次都是以皇帝的名义举行的,主考官也由朝廷选派,最后的取舍权在中央和皇帝。在科举制度下,州郡只是按照朝廷的统一规定,住持州郡考试,选拔合格者解送朝廷而已。所贡之士能否及第、授官,其大权完全在于朝廷……士人可以“怀牒自进”,既自由报考的方式,这就抛弃了门第、出身等先天因素,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可以说,科举制度向众多读书人敞开了大门,给了每位想争取和有一定条件争取较高社会地位的士人参与竞争的平等机会……科举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做到了考试内容标准化,考试书体标准化。科举制下的考试成绩在明确考试入仕资格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完全以考试成绩确定入选与否,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并发展出一套完善的制度性措施。 ——摘编自梁程勇《论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察举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察举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答案】(1)特点:形成经历了一定的过程;选拔的形式日益完善;注重德才兼备。 历史作用:扩大了选官范围,促进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知识和倡行注重德行的民风。 (2)发展:中央控制选官权;选官范围日益扩大;考察内容日益标准化。 认识: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皇权专制的加强;中国古代关于选拔制度的变化过程,是不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过程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从真正严格意义上讲,是从汉文帝才开始的……直到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各项制度和科目才不断完善”,可见形成经历了一定的过程;由材料“到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各项制度和科目才不断完善”,可见选拔的形式日益完善;由材料“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可见注重德才兼备。第二小问,察举制,打破了贵族的政权的垄断,扩大了选官范围,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选官重视品德,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知识和倡行注重德行的民风。 (2 )第一小问,由材料“主考官也由朝廷选派,最后的取舍权在中央和皇帝”,可见中央控制选官权;由材料“抛弃了门第、出身等先天因素,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可见选官范围日益扩大; 由材料“考试内容标准化,考试书体标准化”,可见考察内容日益标准化。第二小问,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反映了选官权由地方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另外,就中国古代关于选拔制度的变化过程来看,是不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和丰富完善的过程。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时期,公民人数很少,只有镶有公民权的群体才是城邦的主人。一方面是公民“轮番为治”“主权在民”以治理城邦;另一方面,公民又是城邦内一切非公民——包括努力、外邦人、边区居民以及自己家中的妇女和小孩的“主人”。梭伦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柏拉图讥讽说:“在这种制度下每个人几乎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甚至连人们蓄养的动物都比在其他城邦里自由,驴马也在路上到处撞人。”自由有其边界,当个人自由的行使超越了某种程度,就会妨碍他人的权利。 ——摘编自韩向臣《自由还是奴役——论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权》 材料二 王政时期,罗马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邦,周围强邻四起,为了生存,就不断接受外来人、努力为罗马公民。共和国时期,成为罗马公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罗马国家的兴盛促进了罗马公民权价值的上升,授予内部的平民和奴隶以及外部的拉丁人、意大利同盟和外邦人以公民权。帝国时期,“越来越多地中海世界的居民获得了罗马公民权,成为罗马法律的保护民”,因为在古罗马,公民既是军人,又是纳税者。公园212年,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境内全体自由民罗马公民权,“随着皇权的兴起,罗马公民资格已丧失了它的政治价值。如今,它的社会重要性也照样丧失了”。 ——摘编自张国辉《试论古罗马的公民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公民权的特征与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罗马公民权与古代雅典相比有何不同。 【答案】(1)特征: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少,带有排他性;自由行使公民权,具有直接性;积极参与政治,带有强制性。 影响:促使公民积极参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雅典城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礼仪。但是,享有公民权的范围狭小,不利于城邦社会基础和统治基础的扩大;公民充分自由的行使权力,也会造成对部分公民的奴役;公民被强制性的行使权力,容易导致城邦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这些因素不利于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2)不同:罗马公民权范围不断扩大;公民权的价值不断变化。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一”雅典时期,公民人数很少,只有享有公民权的群体才是城邦的主人。一方面是公民“轮番而治”“主权在民”以治理城邦;另一方面是城邦内一切非公民----包括奴隶外邦人、边区居民以及自己家中的妇女和小孩的“主人”。梭伦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是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柏拉图讥讽说:“在这种制度下每个人几乎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甚至连人们蓄养的动物都比在其他城邦里自由,驴马也在路上到处撞人。”“自由有其边界,当个人自由的行使超越了某种程度,就会妨碍到他人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公民权的特征: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少,带有排他性;自由行使公民权,其有直接性;积极参与政治,带有强制性。其影响:促使公民积极参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雅典城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利益,但是,享有公民权的范围狭小,不利于城邦社会基础和统治基础的扩大;公民充分自由地行使权力,也会造成对部分公民的奴役;公民被强制性地行使权力,易导致城邦权力的滥用和吴用,这些因素不利于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2)由材料二“王政时期,罗马只是一个小小城邦,周围强邻四起,为了生存,就不断接受外来人、奴隶为罗马公民。共和国时期,成为罗马公民能够获得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罗马国家的兴衰促进了罗马公民权价值的上升,授予内部的平民和奴隶以及外部的拉丁人、意大利同盟者和外邦人以公民权。帝国时期,“越来越多地中海世界的居民获得了罗马公民权,成为罗马法律的保护民”、“因为在古罗马,公民就是军人,又是纳税者。公元212年,卡拉卡拉颁布赦令,授予帝国境内全体自由民罗马公民权”,“随着皇权的兴起,罗马公民资格已丧失了它的政治价值,如今,它的社会重要性也照样丧失了”,再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与古代雅典的不同:罗马公民权的范围不断扩大;公民权的价值不断变化。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7世纪以来,立宪运动迅速席卷了全球各地。如今,宪政已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形势,这充分显示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同性和宪政价值的普世性。然而,不同国家的立宪进程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有的国家立宪进程相对平稳顺畅,曲折反复较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取得了成功,例如英国和美国,其中美国最为典型,该国在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仅仅召开了一次制宪会议,指定了一部寥寥数千字的宪法,就一举完成了立宪大业。有的国家立宪进程一波三折,经历多次大起大落的剧烈变化,才建立起稳固的宪政制度,如法国。 ——摘编自程汉大《正和博弈是立宪成功之道》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各国在建立宪政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应对策略和模式影响了宪政的进程。 阐述:立宪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重新调整配置国家权力的过程,它势必在不同的阶级阶层和利益团体之间引发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对此,不同的国家往往采取不同的对策。在英美两国,不同政治派别在坚持原则斗争的同时,必要时做出适度的妥协,如英国在光荣革命之前,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保留了君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缓和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使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相比之下,这种妥协精神在法国立宪过程中则表现的十分淡薄,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各个派别无不充满了高昂的斗争精神,每一方都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结果导致不休止的派别纷争和政治动荡,致使宪政大厦迟迟建立不起来。 (“示例”仅做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可以围绕各国在建立宪政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应对策略和模式影响了宪政的进程来立论。论证环节,可以从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说明不同政治派别既斗争又妥协,从而实现国家权力重新调整配置,避免了国家政治的动荡。反面的例子可以以法国为例,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但造成长期政局动荡。 请考生从第28~3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央苏区是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前社会在婚姻上要求“八字相合”,订婚需要遵循“六礼”,接亲要求有丰厚的聘金礼金,讲究的是门第相当。婚姻虽涉及青年女男的终身大事,但无论女男均不能自由选择配偶,女男双方结合与爱情无关。广大妇女完全依附于男子,一直处于传统社会最底层。中央苏区征服对封建社会中的买卖婚姻进行了否定,所辖各地废除了聘金礼金的法律规定,认为婚姻必须以女男自由意愿为基础,并且在具体宣传和动员工作中着重调动妇女的积极性。婚姻法《条例》明确规定:实行一妻一夫,禁止一夫多妻;有妻妾者无论妻和妾都可以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中央苏区在婚姻改革制定婚姻政策时认为,在离婚问题上,把因离婚而起的任务和责任,多交给男子负担;离婚后,女子如未再行结婚,男子须维持其生活,或代行种田,直至其再婚为止。 ——摘编自童莹莹《中央苏区婚姻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之处中央苏区婚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中央苏区婚姻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婚姻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苏维埃政权建立;苏区沿袭了传统封建婚姻制度;广大妇女在婚姻中地位低下。 (2)措施:废除童养媳制度;废除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妻一夫制;强调婚姻资源,支持妇女离婚。影响:减轻了苏区人民结婚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妇女在婚姻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中央苏区是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可见苏维埃政权建立是政治前提;由材料“之前社会在婚姻上要求……接亲要求有丰厚的聘金礼金,讲究的是门第相当”,可见苏区沿袭了传统封建婚姻制度;由材料“广大妇女完全依附于男子,一直处于传统社会最底层”,可见广大妇女在婚姻中地位低下。 (2)第一小问,由材料“废除了聘金礼金的法律规定,认为婚姻必须以女男自由意愿为基础”,结合所学,包括废除童养媳制度;由材料“实行一妻一夫,禁止一夫多妻”,可见废除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妻一夫制;由材料“有妻妾者无论妻和妾都可以提出离婚”,可见强调婚姻资源,支持妇女离婚。第二小问,由材料“废除了聘金礼金的法律规定”,可见减轻了苏区人民结婚的经济负担;由材料“在具体宣传和动员工作中着重调动妇女的积极性”,实际上要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由材料“中央苏区在婚姻改革制定婚姻政策时认为,在离婚问题上,把因离婚而起的任务和责任,多交给男子负担;离婚后,女子如未再行结婚,男子须维持其生活,或代行种田,直至其再婚为止”,可见提升了妇女在婚姻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通过以上措施,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2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中国军队入越接收期间正式二战后初期越南北方(一下简称“越北”,指北纬16度以北地区)政局奠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约3万日军军事力量仍然存在;法国在英军的帮助之下英进入越南北纬16度以南,急欲重返北纬16度以北;越南民主共和国刚刚成立,但亟待巩固。 ——孟端星《中国军队入越接收对二战后初期越南北方政局的影响分析》 材料二 根据盟军统帅部的部署,中国军队入越接受北纬16°以北的日军投降。1945年9月,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率领军队驻越南,随行的有国民政府行政院越南顾问团,顾问团由国民政府军部、财政部、外交部、交通部、粮食部和中央党部人员组成,主要目的是利用驻越之便,干预越南政治,将越南时局导向中国。 ——摘编自罗燕霞《二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对越南时局的认知及政策调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入越接受日军投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入越接受日军投降的意义。 【答案】(1)原因:二战胜利结束;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越南政局动荡危及我国安全。 (2)意义:保障了我国西南国防安全;奠定了二战后初期越南北方的政局;客观上有利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巩固。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二战后初期”,可见二战胜利结束;结合所学,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理应在接受日军投降方面有更多的身影;由材料“在这一时期,约3万日军军事力量仍然存在;法国……急欲重返北纬16度以北”,可见二战后越南国内各种力量复杂,政局动荡危及我国安全。 (2)中国参与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有利于彰显我国对西南国防的重视和关切,有利于保障了我国西南国防安全。由材料“ 政局奠定的关键时期”,可见奠定了二战后初期越南北方的政局;由材料“越南民主共和国刚刚成立,但亟待巩固”“干预越南政治,将越南时局导向中国”,可见客观上有利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巩固。 30.【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他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于隆庆三年(1569)底复入阁,继又提任内阁首辅并兼掌吏部事后,针对当时西北俺答频繁入侵、东北女真屡次反叛的局势,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边政改革,如创建兵部官员储备和特迁制度、边官将佐休假和内迁制度、军备人员不职误事的惩罚之制等,以提高明军的防御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他又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方针和靖边方略:对西北鞑靼俺答部,执行积极防御的方针,以抚为主、以战为辅;对东北建州女真及土蛮诸部,实施分化瓦解的计策,寓战于守,寓守寓战;并取得了“西敌稽颡称臣,东番投戈授首”的卓越功绩。 ——岳天雷《高拱的北疆整顿及其功绩》 (1)根据材料,归纳高拱边政整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高拱边政整顿的功绩。 【答案】(1)特点: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以积极防御为主;因地制宜。 (2)评价:高拱的边政整顿不禁巩固和加强了边防,为后期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也产生过积极作用,在古代边疆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创建兵部官员储备和特迁制度、边官将佐休假和内迁制度、军备人员不职误事的惩罚之制”,可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由材料“提高明军的防御作战能力”,可见以积极防御为主;由材料“对西北鞑靼俺答部……对东北建州女真及土蛮诸部,实施分化瓦解的计策,寓战于守,寓守寓战”,可见因地制宜。 (2)由材料“是‘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西敌稽颡称臣,东番投戈授首”,可见高拱的边政整顿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为后期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古代边疆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