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历史(文)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张 媚 审核人:祝渊博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48分) 一、 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普罗塔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2.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3.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A.反对君主独裁 B.反对君主制度 C.提倡格物致知 D.提倡尊君卑臣 4.图1中,图甲到图乙的变化,反映出 乙 甲 图1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6.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7.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8.表1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科技 表1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35 7 17 8 8 A.成果大多与农业相关 B.重视经验实用性强 C.不重视对自然的探求 D.长时期领先于世界 9.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10.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B.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C.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 11.史学家认为,“在马丁·路德发自于改革基督教教义的最初目的之下,蕴含着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孕育于人们内心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其人文精神的是 A.简化宗教仪式 B.建立民族教会 C.信仰即可得救 D.《圣经》至高无上 12.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对莎士比亚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文化环境相对宽松 B.封建专制根深蒂固 C.君主立宪已经确立 D.人文主义已成潮流 13.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下列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为美德来源于知识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C.追求现世生活的享受 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 图2 14.图2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 A.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治愈国人的病症 B.学习西方还没有完全脱离“器物”的层次 C.已经认识到只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救国 D.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15.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别出自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 16.1902年,梁启超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据此,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训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该文章 A.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B.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 C.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 D.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 18.“它是毛泽东在苏联经济弊端并没有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 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材料评价的是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图3 19.图3是1985年9月23日《时代》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根据邓小平两侧不同的画面,对这期标题“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正确分析是 A.中国开始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中国摆脱了阶级斗争为中心道路 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 2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九大 B.遵义会议、十四大、十六大、十八大 C.七大、十四大、十七大、十八大 D.遵义会议、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 2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图4 22.图4是一张珍藏了近五十年的《知青离城乘车证》。与该证件历史关联最密切的是 A.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B.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开始对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D.高考制度被废止,高校停止招生 23.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美苏等国家对原于弹的垄断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4.观察图5,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图5 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 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元六年,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博士官一律罢黜,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他(董仲舒)的所谓大一统,就是压抑诸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也吸取了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主张用刑法加强统治。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进入明代中叶以后,新经济因素滋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危机在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产生于人心,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王阳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程朱理学主张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道理。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启了宗教改革的进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因信称义”引申出“人人皆僧侣”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因此,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了每一个拥有真诚信仰的平民信徒心中。……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植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阳明心学是如何继承发展儒家学说的。(6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与马丁·路德两者思想提出的相似背景,指出两种思想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1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1690年) 里指出:一个国家应该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必须分立并相互制衡,以此保证公民的自由、平等和财产安全。但由于执行权和对外权由君主一人掌握,实质上是二权分立。此后孟德斯鸠将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司法权的设置和独立是“权力制衡”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司法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权力。” ——摘编自翟刚学《论洛克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之差异》 材料二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行政权力。孙中山在五权宪法里设计了“权能分治”的宪政制度。孙中山将政权与治权分开,让人民掌握“政权”,而政府则实施的是“治权”。国家当中的人民是有“权”对政府进行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主权在民,政府的“能”必须接受人民的“权”的管控,将人民的“政权”与政府的“治权”分开,形成“以权制能”的行政模式。 ——摘编自马雪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与西方三权分立学说较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创新之处,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8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某一角度说,历史就是从有趣的故事中悟出生活的智慧。 典故名称 故事内容 半费之讼 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学法律。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 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司。普罗达哥拉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而欧提勒士则针对老师的理论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我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李约瑟难题 由英国学者李约瑟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三只黑天鹅 “黑天鹅”一词,来源于这样一个典故,在发现的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7年意大利公投失败、英国脱欧成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被公认为是世界的三只黑天鹅。 ——据百度百科等 任选一个典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典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文)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A C A C B A D C C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B A B D C D A D D C A 二、非选择题 25.(24分) (1)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提出君权神授理论;以纲常名教来维护统治;以刑辅德思想。(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背景:解决王国问题,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土地兼并现象、商人垄断盐铁和商业,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汉初无为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匈奴势力威胁着汉王朝的统治。(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2)继承:强调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修养;孟子的人性本善说;陆九渊的心学思想。(4分) 发展:强调内心反省(由他律变自律);在发明本心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2分) (3)背景: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发展。(2分) 相同: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挑战权威);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转变为简约,在道德修养上变被动为主动。(4分) 不同:王阳明的思想本质从属儒家思想范畴,为封建统治服务;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在当时影响有限;(2分) 马丁·路德的思想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推动了西方近代社会转型。(2分) 26.(16分) (1)差异:(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给6分) 项目 洛克 孟德斯鸠 内容 两权分立 三权分立 形式 阶级分权 机构分权 目的 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实现政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 制衡方式 立法权制约行政权(执行权、对外权) 三种权力互相独立、相互制衡 理论成熟度 权力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很难实现真正的制约与平衡 分权理论更加成熟、更具可操作性 原因: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洛克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时代,法国的专制王权统治较英国更深重,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较英国更迫切; 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洛克的思想形成于启蒙运动早期,孟德斯鸠的思想形成于启蒙运动的高潮时期,孟德斯鸠吸收了众多思想家的合理成分。(任答一个角度2分) (2)创新:增加了监察权和考试权(将“三权分立”发展成“五权分治”)。(2分) 评价:进步性:①实现了政府职能权力的有效分工;②提高了行政官员的素质,保证了文官系统的独立性,免受政党干预;③监督了政府机关的行为,防止权力腐化,保障民权;④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验和智慧,发展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4分,回答1点可得2分,答对任意2点给4分) 局限性:①主张权力之间分工合作,缺乏相互制约平衡的机制;②权能区分学说太过于理想化,人民“主权”对于政府“治权”的制约缺乏具体的办法;③过分强调国家自由,抑制个人自由。(2分,任意答出1点即可) 27.(12分) 示例 典故:“半费之讼” 情节现象:普罗达哥拉斯和欧提勒士因为学费问题而对薄公堂,从辩论技巧、个人智慧上来看,欧提勒士都无可挑剔,这体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追求个人主义的人文精神。 概述评价:古希腊商品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出现了以研究人和人类社会的智者学派,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的意志,树立了人的尊严,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 对个人价值的过度推崇,导致了个人主义的盛行,出现了诸如“半费之讼”等事件,出现社会道德的沦丧与城邦危机。鉴于此,苏格拉底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在社会生活中,既要注重个人自由,也要加强道德修养,协调个人发展、兼顾集体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