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第1—6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由此可见,东周时期思想文化大变动的根源在于 A.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 B.礼乐秩序完全崩溃 C.学术下移导致“士”的崛起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2.有学者用一个关系式说明墨子的思想,“仁+仁+仁……=兼爱”,这就说明“兼爱”和“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等差的“别爱”和“偏爱”在墨子看来,就是“不爱人”。该学者意在强调墨子的“兼爱思想 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3.有学者根据《汉书•艺文志》,统计制作了《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据此可见,当时 派别 儒家 道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217‎ ‎36‎ ‎86‎ ‎107‎ ‎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局面结束 C.统治思想较为复杂 D.士人就业岗位多样 ‎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细绢)帛者谓之为纸。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A.蔡伦为造纸术的工艺改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5.《晋书•左思传》载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约250~305年)写《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西晋“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反映的科技文化史实是 A.《三都赋》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是世界名著 B.西晋时期豪贵之家已开始用纸作为书写材料 C.西晋时期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高度发达 D.纸已经取代竹木简成为西晋的主要书写材料 ‎6.真书产生于汉末,由汉隶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至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隶、楷遂完全分流。由此可知,隶书和楷书的分流 A.使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B.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 C.使书法艺术日趋成熟 D.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7.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C.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D.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8.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 B.社会生活因没有了纲常教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9.由于郭守敬的建议,元世祖派了十四位天文家到当时国内数十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在其中的六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影长和昼夜的时间长度,随后,新的历法同年颁布。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 A.获益于中央集权体制 B.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C.总体缺少创造性成果 D.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10.下图为元代王冕《墨梅图》及题诗,它们反映出 A.诗画结合创作模式的开启 B.写意成为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 C.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文化需求 D.理学观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 ‎11.“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这主要是因为李贽 A.挑战正统的思想主张 B.否定老子的圣人地位 C.认为民众是真正的圣人 D.全面批判封建制度 ‎12.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13.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14.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15.1897年,山西举人刘大鹏得知省城都会的士子读的多是“时务书”,遂指定了一批书目:“御纂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皇朝经世文编四套,皇朝经世文续编二套,康熙字典一部”,托人从京城买回,用心钻研时务。这一现象说明 A.维新变法思想影响遍达全国 B.社会精英积极投身救亡运动 C.思想变革中区域发展不平衡 D.社会进步促使科举制影响弱化 ‎16.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A.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B.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 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 ‎17.一战期间和战后赴欧洲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少年翼赤光》等杂志上登载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通过向国内报刊发通讯的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 A.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途径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使知识分子注重与工人相结合 ‎18.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强调“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1924年,孙中山认为:“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起来,共同协作,互相扶持。”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孙中山从不爱国到爱国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20.邓小平同志晚年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特别是他1992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南方谈话”澄清的重大问题是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追求生命价值 D.“认识你自己”‎ ‎22.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捍卫思想的自由 C.认识你自己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3.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一运动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构成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促使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D.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24.马丁·路德在1522年公开宣称:“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使是天使。凡是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这表明当时马丁·路德的言论 A.主张捍卫信仰自由 B.极力维护新教权威 C.具有非理性的色彩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2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人民主权说 B.天赋人权学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学说 ‎26.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 A.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神创论”‎ B.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C.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科学时代开始 D.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27.普朗克曾回忆说:“当时,我已经为辐射和物质的问题奋斗了6年,但无所获,但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于整个物理学来说至关重要,我也已经找到了确定能量分布的那个公式,所以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找到它在理论上的解释。”最终普朗克的“解释”‎ A.使人类认识深到微观世界 B.完善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成功建立了量子力学体系 D.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28.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A.挑战封建神创说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D.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29.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30.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31.(28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学也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荀子)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董仲舒)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己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摘自子《天论》、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国。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三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荀子与董仲舒自然观的本质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所反映出他所倡导的政治主张及其根本目的。(8分)‎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和王阳明对儒学发展的共同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为打破朱熹“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所提出的新的修养途径。(6分)‎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末清初的儒学较宋明理学的新发展。(6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存在缺陷的角度说明其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理由。你认为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哪一思想文化运动可以“等量齐观”?(8分)‎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拉斯是法国一名颇富声誉的商人,虔诚的加尔文派新教徒。1761年10月,他的儿子安东尼突然吊死在自家门框上。传闻安东尼曾想放弃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是卡拉斯一家人“谋杀”‎ 了安东尼。大批天主教民众群情激愤,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案件落到一个狂热的天主教法官手中,法院在没能拿出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宣判卡拉斯有罪:处以车裂,家产没收,1762年执行。其时,伏尔泰正流亡于日内瓦。他意识到这是一场宗教迫害,便立刻着手为卡拉斯平反。经过努力,巴黎高等法院撤销了对卡拉斯案的判决。1765年,枢密院正式为卡拉斯一家恢复声誉,法国国王赐予卡拉斯夫人丰厚的体恤金,卡拉斯一家人重获自由。整个欧洲为之震动,人们称伏尔泰为“卡拉斯的恩人”。‎ ‎——摘编自萧瀚《神圣的辩护:评伏尔泰为卡拉斯辩护》‎ 结合欧洲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卡拉斯冤案及其平反”中选取一个角度展开分析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A C D B D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 C D B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B C A B A D B C ‎31.【答案】(1)区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分)‎ 主张:施“仁政”。(2分)‎ 目的:维护君主专制制度。(2分)‎ ‎(2)贡献:儒学世俗化(社会化)。(2分)‎ 途径:“致良知”;“知行合一”。(4分)‎ ‎(3)发展: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色彩(反对君主专制);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6分)‎ ‎(4)理由:没有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新的社会政治构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6分)‎ 运动:文艺复兴运动。(2分)‎ ‎32.【答案】示例角度 1:卡拉斯冤案暴露的社会问题。(2 分)‎ 论述:卡拉斯冤案是一起典型的宗教迫害事件。这次冤案的发生,意味着 18 世纪的法国司法昏庸和专制腐败。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然而天主教与新教彼此间矛盾重重,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尚未实现。偏见已经根深蒂固,理性的发展依然十分缓慢。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启蒙运动需要深入开展的迫切性。(10 分)‎ 角度 2:卡拉斯冤案得以平反的原因。(2 分)‎ 论述:由于饥荒、战争、宗教迫害, 18 世纪的法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卡拉斯冤案的发生正是当时司法昏庸和专制腐败的缩影。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法国社会的逐步启蒙为辩护提供了有利的與论氛围,伏尔泰作为启蒙思想家持续不懈努力是冤案得以解决的重要推力。卡拉斯冤案的平反是人类迈向宗教宽容及理性之路的又一进步。(10 分)‎ 角度 3:卡拉斯冤案得以平反的影响。(2 分)‎ 论述:卡拉斯冤案及其平反是一场维护人权的战斗。伏尔泰为死去的卡拉斯辩护是要维护他的名誉权,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地方法庭在没有确定证据的情况下判处卡拉斯死刑,实质上就是维护天主教,对新教进行追害。神圣辩护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学说,他认为人人有信仰自由和平等的人权,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是他们广泛的思想宣传和社会活动,促进了大革命的到来。(10 分)‎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