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测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指的是宗法制,“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指的是分封制,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认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始皇开创的,排除;C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西周并未打击异姓诸侯,排除。‎ ‎2.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文献 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丞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监察的具体职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地方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高下之分,故D项错误。‎ ‎3.唐初中书省下设六名中书舍人。凡百司表章,先由一名中书舍人批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据自己的意见,提出“商量状”,拟出各种方案。中书省宰相选择最优方案并略陈己见,交皇帝裁决。由此可见,唐初 A. 君相矛盾得到了缓解 B. 宰相权力遭到削弱 C. 中书省决策较为科学 D. 中枢权力机构完备 ‎【答案】C ‎【解析】唐初中书省,先由一名中书舍人批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据自己的意见,拟出各种方案,最后由中书省宰相选择最优方案并略陈己见,交皇帝裁决。由此可见,唐初中书省决策较为科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君相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在说宰相的权力遭到削弱,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中枢权力机构完备,故错误。‎ ‎4.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 ‎5.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及,夫固无如之何。”为解决“前此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出了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征召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为了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而推行科举制度,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科举制而非察举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征召制更靠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克服的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6.下图反映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A. 增加财政收入 B. 巩固分封制度 ‎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增强封国势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推恩令,而推恩令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推恩令不能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推恩令不是巩固分封制度而是瓦解分封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推恩令是削弱而非增强封国势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答案】D ‎【解析】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朝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宦官不可能掌握决策权力,‎ 故错误;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内阁的职能变化,故C项错误。‎ ‎8.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 A. 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 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 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 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即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故D项符合题意;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故A不符合题意;元代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是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故BC不符合题意。‎ ‎9.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位置。以下关于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B. 机构臃肿,冗员众多 C.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 D. 所掌仅限于各种军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总揽军政大权”“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军机处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军机处机构设置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说明C项错误;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说明D项错误。‎ ‎10.近代中国某一条约“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签订该条约的战争 A. 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导致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C. 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D. 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导致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符合材料意思,B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与材料信息强调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的信息不符,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可以全免关税”能很明显地看出当时部分官员对于关税主权的不在意,说明这部分官员缺乏近代主权意识,A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晚清官员对于主权意识的淡薄,不是说明华夷观念的转变,B项错误;材料中官员不懂得主权意思,显然不具有国际法意识,C 错误;材料中官员认为西方列强是想通商,官员并不清楚通商的真正目的,所以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D.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中“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是指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在展开,所以从此角度出发,说明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条件,故B正确;AC两项是从阶级斗争史观得出的结论,D项是从文明史观得出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13.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证券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 C.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D. 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 ‎【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废除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这些规定具有空想性。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B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其制度构建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不能大大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并没有得以贯彻,C项不符合题意;废除买卖婚姻不是政权封建化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14.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在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说:“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为避免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出现“革命后的专制”,此前孙中山等人所做的努力是 A. 提出了三民主义 B. 颁布《临时约法》‎ C. 改组中国同盟会 D. 发起了护国运动 ‎【答案】B ‎【解析】为限制即将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确保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即“避免……‘革命后的专制’”,故B正确;A发生于1905年,早于题目中的信息“辛亥革命后”,排除;C发生于1912年8月,D项中的“护国运动”的时间段为1915——1916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12年4月”,不符合题意,排除CD。‎ ‎15.‎ ‎ “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A.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 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A正确;B项太平天国运动曾经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辛亥革命前已经初步发展了,排除;D项维新变法促进思想解放,排除。所以选A ‎16.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②细菌战、毒气战 ‎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③④②①‎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出现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细菌战、毒气战”出现在抗日战争中;“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正确顺序是③①④②,故D正确,排除A、B、C。‎ ‎17.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入都”可知“洋兵”侵入北京,再根据“光绪二十七年”可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故选D。‎ ‎18.“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该宣言发表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的背景,故A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BCD三项。‎ ‎19.如下表摘引了一部关于某支人民军队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二 ‎“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 六 ‎“艰苦奋斗,率先达到陕北”‎ 十二 ‎“平型关大捷,驰骋敌后”‎ 十六 二十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 “国共破裂,武装反抗”‎ B. “强渡长江,将革命进行到底”‎ C. “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 D. “雄关漫道,战略转移的先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破裂,武装反抗”指的是 1927 年国共首次合作失败,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而表中“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应该指的是1931--1934年反对国民党“围剿”,故A项错误;“强渡长江,将革命进行到底”指的是‎1949年4月21日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它应该在表格中“平型关大捷,驰骋敌后”的抗战之后,故B项正确;“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指的是1927年夏到1928年春的井冈山斗争,也在表中“二”之前,故C项错误;“雄关漫道,战略转移的先锋”指的是1934年-1936年的长征,应在表中“二”之后,故D项排除。‎ ‎20.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A. 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C. 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 D. 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根据“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可知我国的政协制度主要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不能涉及到的方面进行有益的补充,题意中的观点主要体现了政协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现其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排除A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政协与人大并没有很多重合的部分,故排除C项。故选D。‎ ‎21.某校学生制作了主题为“改革与革命赛跑”的时间轴,其中“?”处应填写的是 A.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B. 维新变法思想产生 C. 实业救国思潮出现 D. 提出三民主义主张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1905年“改革与革命赛跑”主题的是孙中山为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在19世纪末兴起的,1900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A项不符合题意;维新变法思想产生是在19世纪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能,实业救国思想也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并且与主题要求和轴下面革命派的斗争不符合,BC两项错误。‎ ‎2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依据这次会议的精神,中国共产党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C.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D. 发动了湘赣两省边界的秋收起义 ‎【答案】D ‎【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在湘赣边发动秋收起义的决定,D项正确;‎1927年8月1日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A项不符合题意;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B项错误;八七会议是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背景下召开的,C项错误。‎ ‎23.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 永久居住权 B. 海关管理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领事裁判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依据所学可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一系列特权,其中领事裁判权是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中国法律,由外国政府根据其本国法律惩办,正如题干材料所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外国侵略者保护本国国民提供了法律依据。所以应选D。‎ ‎2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起热烈反响。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 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指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故C正确;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中共三大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排除B;八七会议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排除D。‎ ‎25.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 C. 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 D. 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 ‎【答案】C ‎【解析】由“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等信息可以得出C符合题意,故选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A;揭开国共协同作战序幕的是太原会战,故排除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广州武汉的失陷,故排除D。‎ ‎26.“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 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 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 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 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结合所学判断是1931年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选C。‎ ‎27.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 B. 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 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目标 D. 革命党人为维护政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星”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选取了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说明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故D选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故A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旗帜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体现了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五色旗”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但无法体现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28.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A. 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答案】B ‎【解析】黄埔军校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说明黄埔军校意在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反对地方意识,故B正确;抗战时形成民族统一战线,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排除D。‎ ‎29.“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中“促使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是五四运动的爆发,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中的“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这一信息无关,排除;‎ ‎30.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以下关于朝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朝贡体系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B. 朝贡体系解体的标志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C. 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D. 朝贡体系使古代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朝贡体系的形成是传统华夷观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使中国形成天朝上国保守自大的心态,不利于中国正确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故D项符合题意。A项,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根源在于自然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排除。B项,朝贡体系解体的正式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C项,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脆弱的自然经济基础,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 ‎——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嘹望世界的窗口,初步产生了真实而朦胧的世界观念,同时摒弃了“天朝大国”的守旧意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后,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多渠道传播输导到中国,都是以西方近代国家理念为坐标,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无形中构成对君权至上的天朝意识的挑战。在维新人士中,严复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译介给国人,用进化观念观察社会和国家问题。梁启超热情传播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坞的三权分立说等理论。孙中山也主张,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国家观形成的历史因素。‎ ‎【答案】(1)特点:家国同构;乡村自治;强化父权,皇权专制;重视伦理教化;‎ 原因:小农经济;宗法制度及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2)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深化;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清政府统治腐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治国方案的努力。‎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得出家国同构;乡村自治的特点;从“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得出强化父权、皇权专制的特点;从“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可以得出重视伦理教化的特点。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及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宗法观念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 ‎(2)从材料中的“鸦片战争后介绍外国历史地理著作的问世,打开了国人瞭望世界的窗口”、甲午战后“宣扬了西方近代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可以得出西方近代国家观念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冲击;从材料中的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主张,可以得出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方案的努力。再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力厚,武昌失守不久,便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策划下,与独立各省代表谈判,以“拥袁当政”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通电南京,以派兵镇压要挟临时政府;而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为黄兴等革命党人组织策划,却只是对武汉守军的一次策反,南方各省的独立之举更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并无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也因缺少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加之财政窘迫和革命阵营混杂的立宪派、旧官僚的内讧捣乱,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与袁世凯相抗衡。‎ ‎——摘编自《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二: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向毛泽东征求意见,准备让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去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于‎1927年9月9日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对策,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3)分析指出材料一、二所示时代孙中山和毛泽东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相似之处。‎ ‎【答案】(1)对策:支持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 原因:客观上,当时袁世凯有控制全局的实力;主观上,革命党力量弱,没有实力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 ‎(2)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为后来工农武装割据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3)相似之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析】‎ ‎(1)依据材料“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力厚”、“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与袁世凯相抗衡。”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当时袁世凯有控制全局的实力,而革命党力量薄弱,没有实力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所以革命党人支持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由此可得出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对策及原因。‎ ‎(2)依据材料“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于‎1927年9月9日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结合所学从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为后来工农武装割据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打下了基础等方面简要评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3)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