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学年下学期6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满分60分)‎ ‎1.(历史)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A. 推动了文化认同 B. 实现了思想统一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孕育了宗法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雅乐”即礼乐制度,周朝开始,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 ,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有利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及推动周文化的心理认同,加强西周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故A选项正确;材料中的礼乐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但不能够实现了思想的统一,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C选项错误;周朝时期宗法制已经出现,而不是孕育了宗法制,故D选项错误。‎ ‎2.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发现的一处东周时期平民墓葬群,普遍出土了只有西周贵族才能享用的随葬仿铜礼器。这反映了东周时期 A. 宗法制已经瓦解 B. 洛阳率先进行变革 C. 礼乐秩序遭到冲击 D. 贵族政治体制颠覆 ‎【答案】C ‎【解析】‎ ‎【详解】只有西周贵族才能享用的随葬仿铜礼器,在东周时期平民墓中出土,说明春秋时期等级制度的破坏,即礼乐秩序遭到冲击,故C正确。宗法制是血缘继承制度,说瓦解过于绝对,A错误。洛阳率先进行变革与材料主旨不符,B错误。根据史实东周仍然是贵族政治,D错误。‎ ‎3.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A. 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 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 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 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考核官吏成绩的标准,可以看出突出法律的作用,因此选C;秦国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之路,因此不选A;秦国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不是墨家思想,因此不选B;题干中强调的是官吏的考核标准而不是选拔标准,因此不选D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传给他儿子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分封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不复存在 C. 从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D. 家国一体的观念开始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但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可知郡县制形成,表明从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故答案为C。材料与分封制无关,主要是皇帝家族内的宗法关系,A错误。材料强调先秦到秦汉世袭制度和宗法制度的变化,B 错误。家国一体的观念开始出现于夏启继位,开始了“禹传子,家天下”,与材料内容时间不符,D错误。‎ ‎5.秦和西汉时期郡守拥有行政处置、赏罚、司法、监察和财权如果因事发兵,须有皇帝虎符。东汉初郡守有了发兵、领兵之权,后来更增加了募兵权。这反映出 A. 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B. 汉承秦制继承发展 C. 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D. 汉代出现割据隐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叙述是郡守权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不仅拥有财权,东汉时还拥有兵权,这使地方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故D项正确。专制皇权并未削弱,排除A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而题干材料是用东汉与秦西汉对比,排除B项。汉代时郡县制只是出现被破坏的隐患,但还没破坏,排除C项。‎ ‎6.小明同学阅读了秦朝与唐朝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他得到的几个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 唐朝中央机构运行复杂导致皇权有所弱化 B. 相权有随社会发展扩大的趋势 C. 九卿变为六部,行政机构专业化程度降低 D. 唐朝中央机构纠错功能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唐朝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可以看出: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并且对中书省的政令可以封驳,然后交尚书省执行,三省之间相互监督和牵制,既减少决策失误,又有利于提高效率,所以唐朝机构纠错能力增强,答案为D。唐朝中央机构之间相互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A错误。随着社会发展,丞相人数增加,削弱了相权,B错误。九卿变为六部,六部职责更加明确,行政机构专业化程度加强,C错误。‎ ‎【点睛】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职责明确,相互监督,相互牵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三省将原来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分散了丞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 ‎7.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项)中提到:“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之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知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现象,由此推断 A. 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 B. 统治者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 C. 士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D. 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地主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士族可安流平进,不屑竭尽全力,士族极端腐朽,势力逐渐衰落,不得不重用寒人,即庶族地主,故D正确;材料表明重用庶族地主,并非表明“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氏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排除A、C;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容易错选C,注意关键信息“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的准确解读,不得不用寒人并不能说明氏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8.贞观三年,唐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唐代宰相刘祎之有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此说明唐代 A. 政治制度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B. 皇帝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C. 皇权与相权之间有一定制衡 D. 皇帝善于纳谏,谏官敢言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论中表明,他要求中书、门下两机构官员要认真慎思旨意,有错要敢于指出,防止有不当的旨意推行,由此推断中书六下的职责之一是纠正皇帝旨意中的过失;材料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再次强调了中书、门下省的重要性,也验证了上面的推断。故答案为C项。A项,所述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具备民主色彩,排除;B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皇帝独尊是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其地位没有削弱,排除;D项,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皇帝善于纳谏,谏官敢言”的结论,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看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制度上。”宋代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实行二府三司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制度上。”可知,材料说唐朝地方政府不如汉,即崩溃在地方制度上。因此宋代任命文官做知州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实行节度使制度是唐朝中后期,A错误;创立三省六部制是唐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在中央实行的制度,B错误;实行二府三司制是北宋在中央实行的加强皇权,分割相权的制度,D错误。‎ ‎10.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期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奏权,雍正帝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 A. 使享有民主权利的官员增加 B. 利于皇帝更有效控制官僚队伍 C. 提高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效率 D. 解决了皇帝决策和指挥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密折制度是皇帝监督和控制官员的手段。在皇帝的特许下,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密折奏事使政令完全体现了皇帝的意志,使得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得到继续强化,因此也有利于皇帝控制官僚队伍,B正确。 这一措施是强化专制而不是强化民主,A错误。提高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效率过于片面,C错误。密折制度是君主集权的手段,故D项错误。‎ ‎11.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同时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据此可知,雅典的民主 A. 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产物 B. 有一定的阶级性 C. 使城邦公民权利得以保障 D. 成为内乱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奴隶劳动广泛使用” “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可知雅典民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有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使城邦公民权利得,故C项错误。城邦内乱的根源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所致,故D项错误。‎ ‎12.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并明确规定“以下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对发言人资格的规定说明了在当时的雅典 A. 以私有财产多寡确定权利 B. 享有民主政治道德条件 C. 公民参政的意识日趋增强 D. 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以下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财产的人”来看,对于这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不能参与公民大会发言,可见在当时的雅典,享有民主政治是有道德条件的。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说明按财产的多寡确定享有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公民参政意识增强,排除;D项材料与公正原则无关,排除。‎ ‎13.梭伦改革后,雅典一、二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虽然没有资格担任官职,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这反映了 A. 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 B. 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 C. 雅典民主政治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 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不同等级的雅典公民有不同的权利,但不能说明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是相互对等,故A错误;材料反映所有公民都有其政治权利,没有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政治,故B错误;“第四等级的公民……但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可以参加陪审法庭”说明雅典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仅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而是强调公民有基本的权利,故D错误。故选C。‎ ‎14.据《查士丁尼学说汇纂》记载,大法官在判处极刑、徒刑时会同时宣告受刑人“丧廉耻”,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不符合公序良俗或从事下贱职业的人,也会被官员记录为“丧廉耻”。帝国剥夺丧廉耻者所享有的公权,并形成档案加以管理。据此可知,在当时的罗马 A. 司法程序过于繁琐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 已经初步建立起原始的社会信用体系 C. 道德谴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 D. 法律法规从零星分散到形成完备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帝国剥夺丧廉耻者所享有的公权,并形成档案加以管理”可知体现的是当时罗马注重社会信用,档案的出现说明当时罗马已经初步建立起原始的社会信用体系,B选项符合题意。司法程序过于繁琐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罗马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C选项排除。法律法规从零星分散到形成完备体系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D选项排除。‎ ‎15.《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 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B. 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 C. 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D. 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反映了《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从而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故A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十二铜表法》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而是说明《十二铜表法》以成文法的形式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故B、C排除;“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的说法属于现象,不是材料的本质意义,故D排除。‎ ‎16.历史学家指出:“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也许比欧洲任何国家都接近于革命,因为欧洲各国革命只是起义,他们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不大,若以调整较大的政治格局和影响力而言,是不能与这一时期英国改革相提并论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改革 A. 为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提供了合法渠道 B. 是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相妥协的结果 C. 为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D. 避免了暴力革命在欧洲的出现和蔓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19世纪30年代”“英国改革”等有关信息可知,这里讲的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提供了合法渠道,选项A正确;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妥协的结果应该是光荣革命,选项B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选项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30到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革命在欧洲不断蔓延,选项D与史实矛盾。‎ ‎【点睛】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1836英国宪章运动;3、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7.1730年3月25日,英国艾格蒙特勋爵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听说议院讨论……到夜晚11点钟……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其目的是想影响议院……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材料表明 A. 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 B. 议会未行使监督政府职能 C. 国家权力中心转移到首相 D. 君主立宪制需进一步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可知,罗伯特·沃波尔是首相,他可以影响议院,同时他保护坏蛋,最终也得到朝廷的赞许,这表明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端着,故D项正确。责任内阁制于1721年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故C项错误。所以选D。‎ ‎18.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追求一种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不唯人民的意志是瞻,对民主层层设防,充分利用民主,同时又对民主加以控制”。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对民主加以控制”的是 A. 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B. 总统对国会议案有否决权 C. 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D. 最高法院大法官两届任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代表人民的意志,而总统对国会议的否决可体现“对民主的控制”,B选项符合题意;众议员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参议员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体现了人民主权而非对民主的限制,AC选项排除;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终身任职,D选项排除。‎ ‎19.有学者这样评价法国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法国 A. 共和体制的建立是大革命的结果 B. 宪法是各派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C. 民主制是其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D. 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学者主要强调的是宪法“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结合所学可知,这实际上指的是这部宪法是各派根据现实,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法国第三共和国是在推翻第二帝国基础上建立的,该表述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宪法的目的,并不在于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等信息可知民主制不符合该学者的本意;D选项表述和材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美国宪法的起草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分别代表北部资产阶利益和南部种植国奴隶主利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以他俩为首的代表们在经历了长期激烈争论之后。最终却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决定实行联邦制。这表明 A. 宪法起草人不同立场引起会议争论 B. 宪法代表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双方都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D. 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密尔顿和詹姆士·麦迪逊两人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主张实行联邦制,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重点说的是最终达成的结果而非争论,A选项排除。宪法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美国人民,B选项排除。 美国南北方经济矛盾被彻底根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2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滕堡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利,这一现象 A. 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 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C. 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 D. 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意志帝国联邦制下地方各邦保留较大权力,这一现象与德意志历史上各邦各自分裂独立有较大联系,选项C正确;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推动国内市场的形成,而各邦保留较大权力,如征收直接税不利益统一国内市场的发展,选项A排除;选项B、D与材料中各邦保留较大权力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解读材料信息,即联邦制下地方各邦保留有较大权力,结合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即可得出正确选项。本题易错点在于思维限于教材知识,容易误选B、D选项。‎ ‎22.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 B. 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 C. 美国民主宪政模式日趋落后 D. 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普鲁士领导下德国实现了统一,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资产阶级,因此资产阶级接受了“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而非美国式宪政,可见德国的政治形态是由其国情决定的,选项D正确;德国的政治改革是西方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的重要内容,符合世界潮流,选项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德国政治形态由普鲁士主导,而非国家统一和政治转型的关系,而且德国的统一和社会转型都是在1871年完成,几乎是同步进行,选项B错误;德国未选择美国的宪政模式,不能说明美国宪政落后,选项C排除。‎ ‎【点睛】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由该国国情决定。‎ ‎2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 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 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材料中说“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从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揭示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可推知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故A 选项错误;自由主义指的是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C选项错误。‎ ‎24.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材料表明 A. 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 B. 公社革命后君主派的势力减弱 C. 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 D. 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反映了在巴黎公社的影响下,法国确立了新的共和政体,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而是强调公社革命推动共和制进程,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君主派,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D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从巴黎公社与新的共和政体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5.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 主要目的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 B. 根本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C. 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D. 引发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激化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是十月革命的主要目的,故A项排除;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导火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故D项排除。‎ ‎26.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 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 D. 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京条约》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这有利于中国贸易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条约》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肯定了《南京条约》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错误。‎ ‎27.1853年法国驻中国领事敏体尼写道:“(南京)英美商人都在叫苦,几星期来,他们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就是鸦片烟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这是因为,当时 A. 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展 D. 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来看,1853年南京棉布滞销,特别是鸦片烟无法销售,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当时是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对列强的侵略权益产生巨大冲击,故选D项。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无法使鸦片烟无法销售,故A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六十年代,从时间上看均发生在1853年后不能对商品滞销造成影响,故B、C错误。‎ ‎28.《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 A.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 D. 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分配土地,一方面不触动封建私有制,另一方面实行土地国有制,这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脱离实际,故D项正确;该规定将所有的剩余产品收归国家,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此时仍然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但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故该规定与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违背,故B项错误;该规定具有空想性,未能实现,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天朝田亩制度》局限性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一个根本性的内容,就是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 A. 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脉相承 B. 通过立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 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 D. 实际上否定了空想农业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这提倡的是私有制,与《天朝田亩制度》提倡公有制是相矛盾的,故A项错误;洪仁玕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在反封建的革命性上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一主张是实际上是否定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30.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 C. 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自为战、各行其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而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侵略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而非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首先一定要正确判断材料所反映的战争,然后要知道材料还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一盘散沙、地方势力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31.“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面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衿制。中国乃不国矣。”直接造成中国出现上述危局的战争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这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因此A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对外是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瓜分世界;而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与其特征不符,B、D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瓜分狂潮之后,C错误。‎ ‎32.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 改变了旧式价值观念 B. 引发了学生运动的高涨 C. 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05年科举废除后……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可知,这体现了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改变旧式的价值观念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科举制的废除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主革命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3.1901年,张之洞在《致刘坤一等》的函札中写道:“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言之骇人耳。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此言论反映出张之洞 A. 认可西方议会政治制度 B. 主张中体西用维护统治 C. 力图扩大洋务运动成果 D. 成为清末新政核心人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可以看出张之洞对西方议会政治制度的认可,故A正确。B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张之洞与清末新政无关,故D错误。‎ ‎34.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地批判:“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A. 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 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C. 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 D. 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由此可以看出革命派认为完就民族危亡的唯一方法是推翻清政府,因此选D。题干强调的是打倒清政府以挽救民族危亡,并没有指出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其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因此不选A;题干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所以不会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因此不选B;题目中并没有提到要发动民众的作用,三民主义提出时孙中山先生名没有要发动群众,十月革命后才意识到群众的力量因此不选C;‎ ‎35.《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该事件的意义是 A. 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 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12年2月12‎ 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思想仍旧残存于人们心中,故C项正确,D项错误。清帝退位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没有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该事件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结束,故B项错误。‎ ‎36.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 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B项;《临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C项;材料指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D项。‎ ‎【点睛】《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实际上,这也是《临时约法》局限性的表现,一些政体设计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因人设法”得不偿失。‎ ‎37.著名学者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 A. 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激发了民众参与爱国运动 C.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 D. 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因此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选项B正确;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初步觉醒,选项A排除;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但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C、D排除;‎ ‎38.从全面抗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首先争取到的是苏联的援助。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争取到美国允诺“租借法”运用于中国。这体现了国民政府 A. 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 B. 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路线 C. 得到了国际大国的持续援助 D. 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体现了国民政府努力抗战的基本态度,故A正确;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并非依赖欧美列强的抗战,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持续援助”,排除C;材料反映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是为了抗日需要,并非借助抗日战争改善自身国际形象,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党政府积极寻求苏、美、英等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实分析解答。‎ ‎39.章乃器曾回忆:“我们在不久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中国从此可以转弱为强,中华民族吐气扬眉为期不远,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体现了 A.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的思想状况 B. 九一八事变后人们的悲愤心情 C. 华北事变在中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D. 七七事变以来民族意识的觉醒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在不久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国家又濒于危亡”可知是北伐之后的又一次国家危亡,九一八事变为四个选项中符合时间最早的,故答案为B选项。甲午战争在北伐之前,A选项排除。华北事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C选项排除。七七事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D选项排除。‎ ‎40.下表反映了1946年到1948年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的消长,依据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共中央决定 时间 ‎1946年7月 ‎1948年7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人 ‎280万人 国民党军队 ‎430万人 ‎365万人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打败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 对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反攻 D. 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可知,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双方实力相差较大,但到了1948年双方的实力大致相当,这说明中共在此时已经具备了进行战略决战的基本条件,故中共在1948年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内容均在1947年即已完成,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1)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 社会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 ‎(2)态度变化: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 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 ‎【解析】‎ ‎【详解】第(1‎ ‎)小问的第一问,材料“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严禁“行卷”“公荐”说明宋朝时期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等说明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有利于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 ‎ 第(2)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至“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可得出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第二问,材料“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可得出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可得出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可得出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 ‎42.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筋,其“四大文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的企业主和中产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 ‎——摘编自阁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尽管宪法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暴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速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 ‎——摘编自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并说明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历程: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宪政改革奠定了基础;②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英国宪政的开始;③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发展;④1969年《人民代表选举法》的颁布使自由、平等的普选制度真正确立起来。‎ ‎ 意义:①宪政为英国赢得了长期的和平稳定;②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英国的宪政出现了许多制度创新——代议制、两党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④渐进的方式进行宪政改革,提供了除暴力革命以外的另一种模式选择。‎ ‎(2)背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者封建专制统治受到沉重打击),民族危机日益严重;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③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传入。‎ 因素:①封建势力的阻碍;②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③军阀混战,政局动荡;④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⑤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权利法案)前的暴力革命为近代英国宪政改革奠定基础。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企业主和中产阶阶级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迅速发展。……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自由、平等的普选制才真正确立起来。”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依据材料“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滥觞,其‘四大发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不但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贡献,其渐进式政治改革模式更是确保了英国三百多年的和谐发展。”结合所学从为英国赢得了长期的和平稳定、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制度创新——代议制、两党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提供了除暴力革命以外的另一种模式选择等方面说明英国宪政发展的历史意义。‎ ‎(2‎ ‎)依据材料“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传入等方面指出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兴起的背景。结合所学从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等方面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主要因素。‎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并提出建立中央银行的主张。1924年8月,中央银行成立,由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宋子文任行长。宋子文上任后,强调即使是政府银行,也须遵循金融领域自身的运作规律,而不能任凭行政当局随意借垫和滥发纸币。‎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9月,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当年底,广东境内战事渐定,宋子文进而大力推进统一财政的改革。由于宋子文的执着坚定,也因为国民党中枢在这个问题上当机立断地采取相关措施,广东的财政收入基本上归统于财政部之下了。在统一财政的过程中,宋子文同时整顿和健全了财政机构,并对各主要税项多次加以整理。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后,广东省的财政收入从1925年下半年的1943.8万元,猛增到1926年上半年的5107.1万元,1926年全年则为10013.6万余元。‎ ‎——据吴景平《宋子文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子文广东财政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子文广东财政改革的意义。‎ ‎【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原因:改革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巩固:国民党中央的坚定支持;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宋子文自身优秀的素质。(任答四点)‎ ‎(2)增加了广东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北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广东革命报据地构建了近代化财政体系.为后来国民政府的经济改革积累了经验。‎ ‎【解析】‎ ‎(1)理论方面,宋子文强调“遵循金融领域自身的运作规律”,说明他的改革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反对政府运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干涉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也体现了宋子文经济学博士的科学经济思想。社会背景方面,当时广东处于较为稳定的环境下,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国民党对建立中央银行给予了强力的支持。同时,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对广东提出了财政支持上的要求。宋子文凭借其专业出身,优良的品格素质,领导了这次广东财政改革的成功。‎ ‎(2)结合材料,对比广东省财政收入的变化可知,此次改革增加了广东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能为北伐提供资金支持、物质基础。改革运用科学经济学思想,统一财政,整顿和健全财政机构,在广东构建了近代化的财政体系,有利于以后的持续发展。同时改革为以后的国民政府经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从成功的原因和意义两个方面考查对宋子文广东财政改革的认识。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