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孙妍 审题人:孙妍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合法性”的是 A.设置官吏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兼并争霸 2.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 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 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3.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 4.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变化 A.避免了决策失误B.有利于权力制衡 C.削弱了宰相职权 D.提高了行政效率 5.对下表中税收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终结 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6.《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宦官内阁彼此倾轧 B.决策权力趋于异化 C.相权膨胀威胁皇权D.政局混乱皇权失控 7.下表反映出16~18 世纪中英金、银的比价变化(据《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编制)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中国 英国 1534年 1:6.3 1:11.5 1580 年 1:5.5 1:11.7 1635 年 1:10 1:13 1751年 1:14.9 1:14.5 A.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 B.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 D.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8.“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9.“在戊成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B.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 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D.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 10.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C.技术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11.19世纪末维新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B.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发展缓慢 C.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求富”目标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 12.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13.2018年,全国高考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追思中国近代两大学堂,指出其相似点 A.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办学目的 B.西学教育思想已经风靡一时 C.都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的体现 D.秉承“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 14.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 15.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重要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和参加的革命活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D.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6.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发动秋收起义, 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17.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18.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19.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20.“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段文字应出自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21.“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 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 22.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23.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24.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B.开发浦东,打造上海 C.政企分开,权责明确 D.包干到户,提高收入 25.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6.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参与城邦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B.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雅典城邦具有排外和开放的双重性质D.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27.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 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 C.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D.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28.“它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这个时代的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材料中的“这个时代” A.推翻了基督教会神权统治 B.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 C.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D.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 29.“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0.康有为指出:“民之立君者,以为己之保卫者也。盖又如两人有相交之事,而作中保也。故凡民皆臣,而一命之士以上,皆可统称为君”。与康有为这思想最为接近的是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说 31. 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一般都把“民主”理解为古希腊式的民主,因此认为民主是危险的,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美国1787联邦宪法规定 A.各州保留一定自治权B.国家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C.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D.两院实行不同的选举制 32.“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德国议会权力不受皇帝限制B.德国开始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C.德国议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D.德国军国主义传统被保留 33. 在西欧某一历史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音乐的服务对象由宫廷转向社会,由贵族转向资产阶级;音乐家也由受雇于宫廷的奴仆变成了为争取个人的成功而创作和演奏的艺术家。适应了这些变化而盛行的音乐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民族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34.下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英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始终居各国之首B.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 C.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D.英、美、德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5.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努力实现和平民主 36.斯大林普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37.1933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对于此举,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每日邮报》上写文章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凯恩斯如此盛赞是因为该项政策有助于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B.刺激外贸,复苏经济 C.恢复银行经营信誉D.扩展市场消费能力 38.“一个国家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它必须将其资源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下列现象,与上述原因最吻合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C.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 D.美国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 39.法国高蒙公司在介绍运作电影的经验时说:“现在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生产电影,采用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这一“经验”实际上反映出 A.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B.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 C.经济全球化对电影业的影响D.国际合作促进了法国电影业繁荣 40.2017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就要求美国撤回将其使馆迁往耶路撒冷并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决议草案最终以128赞成、9票反对和35票弃权获得通过。这反映出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日趋合理 C.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严重削弱D.联合国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20分,第42题10分,43、44、45题各10分,共40分) 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法律,形成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体系,国家现代法制初具规模。但囿于当时之国情,这些法典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步履艰难。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范围内移植西方近代宪法观念、宪法文明成果(精华)并将其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的,《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究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制宪历程中呈现的特点及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政建设进行简要评价。(8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探索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和演变的。甲午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道遭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仁人志士从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目的出发,在制度与文化、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开辟了向国外学习的现代化之路。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仿效与探索相辅相成。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言,它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近代的中国在帝国的黄昏中醒来,在思想的汇合中扬弃,逐渐踏上了蜕变与新生的历程。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的演变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历史逻辑,即不同的历史时代面对的主题和任务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与理论成果。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相关具体史实,围绕“时代主题与思想理论探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给出的43、44、45三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铁道部逐步开始主辅分离的进程,铁路系统内的学校、医院、工业工程等辅业逐渐被分离出去。2005年,为缩减管理层级,铁道部正式撤销了铁路分局。当然,这些“断尾求生”式的改革并未涉及铁道部体制的核心……即政企合一型的垄断体制。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旨在优化政府职能的大部制改革,此旧垄断封闭的铁道部体制直接阻碍了政治系统整体优化的实现。 2012年,铁路“两院”改革完成,铁路系统的检察院与法院正式移交地方。在此之后,在2013年的铁道部改革方案中,铁道部职能一分为三: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 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道部作为独立、政企合一部门的历史就此终结。 ——摘编自马得勇、张志原《观念、权力与制度变迁:铁道部体制的社会演化论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道部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道部体制改革的意义。(4分) 4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17年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主题为“联合国维持和平改革;执行和后续行动”的高级别会议。会议引起联合国会员国高度重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副总统彭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分别代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与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到会并讲话。他说,每天维和人员都在为建立持久和平创造条件,维和行动仍然是一个“成本效益极高”的工具,但一些问题亟待改革,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古特雷斯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政治的首安地位,以使维和行动的部若对外交努力提供积极支持,而不是将其替代;第二,维和行动的装各应当得到适当保障;第三,维和行动应当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第四,必须与非盟和欧盟等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构建这种伙伴关系并在各方支持下,联合国就一定能够使维和行动适应断旧挑战,使其变得更加有效和具有成本效益。” ——据《安理会商讨联合国维和改革的执行和后续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联合因维持和平改革”设想。(5分) 4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冯梦龙(1574-1646年)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通俗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他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在《叙山歌》中,他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在传奇《酒家佣》的序文中曾这样说道:“世人但勿以故事阅传奇,直把作一具青铜镜,朝夕照自家面孔可矣。”他的那些记录当时的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 ——摘编自《冯梦龙通俗文学观浅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冯梦龙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文学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5分) 答案 1—10 ADBDC BCDAC 11—20 BADCA CCABB 21—30 CCBAD CDBAB 31—40 DBCCD CBACA 41.【答案】(1)特点: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体现救亡图存;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制宪的过程充满曲折。(6分) 原因: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努力;(6分) (2)评价: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法制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但是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8分) 42.(10分) 示例一:救亡图存与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2分)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中国人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19世纪90年代,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西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并将之付诸实践,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6分)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分) 示例二:民主革命浪潮中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2分) 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每况愈下。为此,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但均以失败告终。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起义的浪潮中不断丰富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了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6分) 民主革命浪潮的不断高涨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发展。(2分) 示例三: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一邓小平理论,并使其不断深化和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6分)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的形成和不断发展。(2分) 说明:若学生拟定“北洋政府黑暗统治下的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论题也可,阐述要结合思想或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内涵、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言之有理,史实准确即可酌情给分。 43.【答案】(1)背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大部制改革的推行;铁道部原有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等。 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简政放权、政企分开等。(6分) (2)结束了政企合一体制,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 44.【答案】(1)困境:维和行动的财政拮据;维和行动的立法缺位;现有维和规则存有较大缺陷;某些大国强行介入维和行动。(5分) (2)设想:尊重维和地区的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维和行动的装备应有所保障;维和行动应遵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宗旨;应注重与相关区域性组织的合作。(5分) 45.【答案】(1)特点:文学体裁丰富;内容具有通俗性、写实性;强调真情实感;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具有冲破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5分) (2)背景: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社会世俗化趋势加强;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出现。(5分)查看更多